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6篇)

来源: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篇1

[关键词]自闭症早期干预社会关注援助

通过对周围社会群体的问卷调查,了解现阶段人们对自闭症儿童的认识程度,对自闭症儿童的态度以及当前的困难。

国外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在出生14个月就已广泛表现出来了。国内研究也表明,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在2岁前就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听而不闻,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目光较少追随别人,语言发育迟缓,不大会使用肢体语言,喜欢专注与某一刻板重复的动作。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诊孤独症的诊断工具。对于孤独症的诊断来说,常用的是一些相关量表。国内外常使用的孤独症症状检查评定量表是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和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近年来孤独症早期发现研究的最新发展,是Cohen等(1996)在英国由公共卫生护士和家庭保健医生应用1~2、5岁孤独症检测表(简称CHAT)对16000名婴幼儿作筛查,发现意向性手指东西、眼与眼对视和玩装扮游戏这3项具有关键性意义。但CHAT只是筛查工具,仍需将可疑儿童转给儿童精神科或儿科医师,结合病史和多方面检查结果作最后诊断。

孤独症的早期干预应使用有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并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调查中我发现以下问题:

1、综合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进行孤独症知识的宣传。对于孤独症的正确认识是是早期发现的重要前提,而部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在此之前听都没听过“孤独症”一词,更不要说对孤独症有所了解。在患儿出现一系列症状后,往往会被误认为是其他疾病。例如有些儿童在社会交往方面有障碍,他们往往听而不闻,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这时会被误认为是聋儿,由于父母缺乏对孤独症的认识,从而使患儿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对于儿童的预后是很不利的。这时,对于孤独症知识的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以往人们总是呼吁政府和社区多多加强宣传力度,但是,光靠政府和社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综合利用一些大众传媒的力量,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利用这些大众传媒进行宣传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对于家长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保密性。有些家长会因为一些原因而不愿向政府或社区所设立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而大众传媒的利用则可以消除这部分家长的顾虑,他们可以在电视、报纸或网络上了解到有关孤独症的信息。另外,如果光靠政府或社区的宣传,那只能是在城市或是一些比较先进的郊区,还有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则可能就不会顾及到这方面的问题。然而,电视、报纸这些传媒系统却已深入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如果可以很好的利用大众传媒的广泛性,对于孤独症知识的宣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纠正父母不正确的心态。有部分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认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情。他们大多不愿让孩子曝光在人前,也不会将孩子送去治疗,而是选择将孩子关在家里。长久以往,孩子的病情会越发严重。还有一部分父母认为孩子患有孤独症是自己带孩子的方法有错,从而对患儿产生了一种愧疚心理。这样的心理会让他们对患儿娇宠纵容,从而助长了孤独症患儿原本就不是很好的脾气,使得患儿的情绪问题难以纠正。其实,孤独症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一样,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语言、有需求的。只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沟通和表达方式而已,是一群被称之为“特殊儿童之王”的孩子。

3、对于母孕期与生产期的一些高危因素要给与足够重视。早有研究表明,孤独症儿童在母孕期和生产期有更多的并发症,在婴幼儿期有更多的疾病史,如生育时母亲年龄大、出生时体重轻、孕期缩短、孕期母亲服药史、孕期母亲感染史及分娩阶段各种损伤等。

4、建立专门的疗育机构,加强对父母专业知识的培训。__等(2002)报道一组49例孤独症患儿,年龄23~104个月,母亲反应在12~36个月时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儿童有不同之处。像这样的父母很多,他们很早就发现了孩子的不同,只是不知该找怎样的机构寻求帮助。只能在网上收集少量的信息,想对孩子进行早期干预却无从下手。这时候,政府、残联和社区需联合起来建立一个专门的孤独症儿童的疗育机构。当父母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时,可以第一时间向此机构报告,然后由机构的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确诊。并对父母进行培训,以便使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的早期干预。疗育机构还可以帮助父母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以保证孤独症患儿可以得到及时而正确的训练。

5、注意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发展。大多数家长和训练者在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早期治疗时往往只注重儿童的生理发展,而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当然,儿童生理的发展对于儿童社会适应性能力的提高有很大意义,但不能忽略儿童的心理发展。孤独症的本质特征是因多感官神经传导整合障碍,导致孤独症儿童心理发展严重迟缓。如果忽视了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心理干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使其自信心不足,自制力、自控力下降。这不仅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更会使孩子排斥训练,不利于患儿的康复。

6、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最好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教育。孤独症儿童有“一百个孩子一百个样”之说,这说明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成长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表现出身体和智力、心理上的差异。这就要求从事孤独症教育康复的教师、康复师以及家长必须客观的面对这些孩子,坚持个别化教育。

认识程度:在调查的所有群众中,只有10%的群众接触过自闭症儿童,4月2日世界

自闭症日,仅有5%的人知道,对于自闭症的表现,80%的群众表示不清楚,70%的人认为自闭症是与缺乏家庭关爱有关,20%的群众认为是遗传,30%的群众认为是大脑神经系统受损,此外,10%的人认为自闭症可以痊愈。态度:对于自闭症儿童,60%的人表示同情并愿意给予帮助,40%的人表示同情但不知怎么帮助,53%的人表示愿意与自闭症孩子交往并帮助他们,43%的人表示看情况而定,一般不会太主动,此外70%的人认为可以让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接受教育,但要给予必要的关注,40%的人认为不可以与正常儿童一起同班学习,理由是影响了自己的孩子,怕自己的孩子学到不好的习惯。

困难: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堪忧,据调查,超过50%的家庭每月用于孩子的康复费用超过家庭总支出的一半,而约70%的患者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负担沉重。

一,现阶段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和了解较浅,关注度较低,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自闭症的重视程度和宣传力度都不够大。

二,群众对于自闭症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最主要是认为自闭症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造成的,会随着环境而改变。

三,大多数人对自闭症儿童持有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并愿意接纳和帮助他们,但限于许多客观原因,如:没有接触自闭症的渠道,缺少相关志愿者服务和组织等,许多人有心却无法行动。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篇2

心理案例:童年丧父老年疑病

老张今年68岁,是一位企业退休干部。他一生坎坷,8岁时父亲因痨病(肺癌)去世,由叔叔把他抚养成人。老张在工作期间,身体健康,就连感冒都很少。退休后,由于担心自己会像父亲一样患上肺病,每年都去医院进行体检,尤其是肺部的检查。去年3月份,一个老伙计患病住院,他去探望,得知老伙计患的是肺癌以后,老张心里咯噔一下,很担心会传染给自己,再联想到父亲死于肺癌,更加害怕。自此以后,心情非常沮丧。令老张更加不安的是,随后几天他出现心跳、胸闷、喘不上气的症状。家人陪他去看过市内的几家大医院,始终查不出明确的病因,经人介绍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诊断为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常怀疑自己患了某种躯体疾病;或是断定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感到十分烦恼,其烦恼的严重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称。这类老年人一般是由于童年经历不幸或经常与病人接触,加之比较敏感、多疑、易受暗示、孤僻、内向,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身体变化过分关注,以及过分自恋等而产生的疑病心理。

老张的问题,源于他童年时不幸遭遇父亲患肺癌去世的经历,形成了心理创伤,后来探望病人,像导火索一样引发了他的问题。

心理案例:缺乏安全感引发疑病症

刘奶奶今年75岁,丧偶多年,退休后一直和独生儿子生活在一起。3年前,儿子一家搬到另外一个城市打拼,她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虽然日常生活有保姆照顾,但由于腿脚不好,刘奶奶很少外出。一年前,刘奶奶时常出现几天腹泻,隔几天又便秘的情况,她认为自己得了重病,总感到胃部隐隐作痛,于是到医院检查,但医生未发现她身体有什么病理变化。可刘奶奶觉得医生是在欺骗她,强烈要求吃药治疗。无奈,医生给她开了一些改善胃肠道环境的药物。吃了多日药物,症状仍未缓解,刘奶奶又要求住院治疗。后经胃肠镜等检查,排除了胃肠严重疾患的可能,但刘奶奶不相信,坚持认为自己得了绝症,是儿子故意让医生不告诉自己,于是整日烦躁不安,失眠,拒绝见人。

刘奶奶患的也是典型的疑病症。她退休后,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加之没有老伴,儿子也不在身边,缺少人际交往,性格敏感、内向、孤僻,生活孤独,缺乏安全感。当她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会自我暗示或联想,产生严重的疑病倾向,成为典型的疑病症。

心理案例:不良环境刺激导致疑病症

65岁的陈大爷退休前,是负责离退休干部这块工作的,经常去医院看望病人、去殡仪馆参加追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感,回家后几天都缓不过劲儿,总担心自己会和这些人一样。退休后的一天,陈大爷正在家里看一部电视剧,屏幕上出现医生在急救室里抢救一位心脏病患者的镜头时,他也突然感到胸闷、心悸、气喘,似有濒死之感,非常恐惧,于是大声呼喊家人。家人闻声赶到,见他满头大汗,浑身发抖,面色苍白,赶紧拨打120电话。可经医生全面检查,除血压偏高、心跳较快外,陈大爷的心电图、血常规、血生化常规均属正常范围,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此后,陈大爷隔三差五往医院跑做各种检查,即使检查结果无异常,仍惶惶不可终日。

陈大爷患上疑病症与他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他经常去医院探望病人或参加追悼会,看到其他老人的患病情况与去世情景,觉得这些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这样的“心理暗疾”深埋在陈大爷心里,电视的紧张恐怖场面激发了这个“暗疾”,所以他开始怀疑自己患病。

以上是三个典型的疑病症案例。在日常询诊中,还有些求助者是怀疑自己五官不正,比如觉得自己的两个眼睛大小、距离不正常,甚至移位,嘴巴、鼻子、耳朵及形状异样,有的自诉有体臭或出汗等。疑病症多由社会心理因素所诱发,例如工作压力过大,婚姻出现危机,家庭矛盾激化,人际交往减少,缺乏安全感,等等。和人类正常的自我保护反应相比,疑病症的诊断取决于这些关注和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程度和广泛程度,也取决于它们引起了多大的麻烦和损害。如果这些症状对日常功能并不造成重大影响,则属于正常范围之内;诸如一连几个星期为一种轻微的咳嗽担心也是很正常的。但是,持续不断地担心恐慌,接连看很多医生来确认自己是否得了肺癌,这样就越过了正常的界线,应诊断为疑病症。

在生活中,可以对照以下标准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疑病症:一是害怕患有某种疾病;二是反复就诊仍不放心;三是内心非常苦恼,不能正常工作生活;四是上述症状连续出现3~6个月以上。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篇3

我女儿5岁了,只会叫爸爸妈妈,不与小朋友交往,儿科医生说可能患了孤独症,要我们去精神科就诊。请问哪里诊治此病较可靠?

上海刘天化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室副主任医师范娟:孤独症是一种社会、心理方面广泛发育延迟或偏离的发育障碍,需要经验丰富的儿童精神科医师做出诊断,提供咨询帮助。目前还没有针对孤独症的特效药,不过一般患儿也不需要药物治疗,而主要依靠教育性训练。对于一名孤独症患儿,特别是有严重语言障碍者,如果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时机,可能会终身丧失语言能力。我们中心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能对患儿进行一对一的训练。训练之前,也由专家进行诊断评估,然后根据患儿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绝大多数情况下,孤独症患儿不需要住院治疗。要提醒你的是,孤独症若确诊的话,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请尽快带孩子就医。

哪里戒毒可以较“隐蔽”

问:我丈夫吸毒两年,想戒毒,但不想给别人知道、不想去公安机关,请问去哪里治疗好?

上海市夏颜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上海市自愿戒毒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敏:目前我国有强制戒毒、劳教戒毒和自愿戒毒这三种戒毒模式,前两种戒毒模式属于公安、司法机关管辖,而自愿戒毒则属于医疗机构的范围。如果想戒毒又不想在公安机关挂号,可以选择去自愿戒毒机构进行治疗,以保护个人隐私。由于戒毒治疗的特殊性,建议选择去那些管理正规、医疗技术强的戒毒机构。我们中心每个工作日有戒毒门诊,戒毒者在这里只是普通的病人。根据每位戒毒者的情况,可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一般每位戒毒者需要至少2周左右的住院治疗,出院后还需要较长时间的门诊心理康复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我的孩子能用生长激素吗?

由于营养不良,我11岁的儿子只有1.10米,听说用生长激素能“催高”,请问我的孩子合适吗?

北京许建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教授梁芙蓉:营养不良性矮小属于特发性矮小,这些孩子体内生长激素水平不低,主要是因为疾病或喂养不当,孩子营养不良,导致身高低于同龄儿。这类孩子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后,有望追上正常身高。有些家长担心生长激素治疗会引起孩子性早熟,这种顾虑倒不必有。生长激素治疗不影响孩子的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不影响性发育,不影响自身生长激素的分泌。但是生长激素治疗必须在骨骺闭合前进行(骨骺闭合后用生长激素非但不会增高而且会引起肢端肥大),最好是在十岁前,并且要在正规医院、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前,要进行禁忌症如肿瘤、糖尿病等的筛查。治疗中,要进行生长介素、甲状腺素等的监测。总之,不能滥用。

门诊时间

周二、四全天

止晚期癌痛有更好的办法吗

我母亲患晚期卵巢癌,骨、肝等多脏器转移。由于口服、贴剂、注射吗啡都无法缓解剧痛,她拒绝治疗、多次欲轻生。如果有更好的止痛办法,只要能让母亲平静地走完余生,即使花再大的代价我们也愿意。

温州市梁小平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篇4

患者:朴某,男,9岁,学生。颜面抽动,手抖动2月余,经各级医院诊治,最终在省级医院诊断为“抽动症”。影像提示“脑白质病变”。西药治疗效果不显,求中医治疗来吉林省镇赉县中医院。症见颜面抽动,手抖动,活动欠灵活,写字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正常学习,伴有呕吐,头痛,寐不安,脉弦略涩。治以活血化瘀,活络通窍。方药:当归10g,川芎10g,羌活10g,细辛3g,赤芍10g,僵蚕15g,桑枝15g,牛膝10g,地龙15g,珍珠母20g,红花10g,丹参15g,胆星5g,郁金10g,远志15g,桃仁10g。7剂,2日1剂,水煎200ml,3次/d口服。

二诊:上述症状中颜面仍时有抽动,手抖动缓解明显,活动比较灵活,呕吐止。寐安神清,唯头痛缓解不明显,上方去桑枝、红花,加远志15g,菖蒲10g,白芷15g,藁本10g。4剂,煎服方法同上。

三诊:诸症悉缓,调整处方如下:当归10g,川芎10g,羌活10g,细辛3g,赤芍10g,僵蚕15g,牛膝10g,地龙15g,珍珠母20g,丹参15g,胆星5g,郁金10g,远志15g,桃仁10g远志15g,菖蒲10g,白芷15g,藁本15g。4剂服用8d。

四诊:抽动缓解,手可握笔,已返学校。当归10g,远志15g,益智仁15g,菖蒲15g,山萸肉15g,生地15g,炒枣仁15g,甘草5g。7剂服用14d。健脑益智,以巩固疗效。随诊数年,未再复发。

按: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科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一,本病是以不自主抽动,伴有言语障碍症状的综合征,是一种儿童时期起病,临床上以多发性不自主抽动及发声为主要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同时又是一种遗传性神经精神疾病,遗传方式倾向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的外显率。发病年龄2~14岁之间,平均年龄5~7岁。临床表现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不自主地抽动,伴有不自主地发声抽动。其中简单的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突发、迅速、孤立而无意义的运动,如摇头、皱眉、眨眼、耸肩、噘嘴、耸鼻、做鬼脸、踢腿、和腹部肌肉抽动等;复杂性抽动表现为突发似有目的、协调和复杂运动,如扬手、弯腰、下蹲、敲打等。通常以运动性抽动为首发症状,且以头面部运动性抽动为多见,眨眼为首发症状者占80%左右,其次为发声性抽动。抽动症状常呈搏动性,往往时缓时作、起伏不定。可受应激性及情绪性因素不良刺激而加重。

抽动症对患儿的危害是深重的。由于常常被人嘲笑奚落,使抽动症患儿产生自卑心理,性格孤辟。久而久之会变得孤独,不愿与人接触,甚至对嘲笑者产生报复、敌视心理,这样很容易使其走上犯罪道路。抽动症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不及格,甚至留级。抽动症给患儿及家长都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影响孩子的学业。

本病似属中医的“瘛疭”、“筋惕肉瞤”、“慢惊风”、“抽搐”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尤以肺脾虚弱为常见,或因五志过极,过食肥甘厚味或外感六淫之邪,内外之因相合而成。本源在肝,病发于肺,系风痰鼓动,横窜精髓,阳亢有余,阴静不足,阴阳平衡失制所至[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床上本病可分为肝亢风动、痰火扰神、脾虚肝亢、阴虚风动四证,可兼有痰湿、血瘀。分别治以清肝泻火,熄风化痰;清热涤痰,熄风宁神;扶土抑木,缓肝理脾;滋水涵木,育阴潜阳等法。此例患者属于阴虚风动,兼有血瘀之证。

脑白质病是一种大脑的结构性改变,以中枢神经细胞的髓鞘损害为主要特征,病变累及专门发挥高级大脑功能的白质束。脑白质病是一种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疾患,脑白质对各种有害刺激的典型反应是髓鞘的变化。儿童脑白质病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是各种脑白质病的总称[2]。近年儿童脑白质病有增加趋势,大多为后天因素所致,如病毒感染、窒息、中毒、自身免疫病等,少数为原发,如多发硬化schilder病等[3]。脱髓鞘对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具有重大影响,其临床表现从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个性改变,到痴呆、昏迷,甚至死亡。亦常导致患儿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活动受限等残疾,及时诊断是治疗此病的首要条件。

本例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在影像学上提示脑白质病变,临床上很少见。采用中药治以活血化瘀,活络通窍,健脑益智。方中菖蒲、远志化痰开窍,健脑益智;牛膝、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郁金行气化瘀;桑枝通经络;当归、川芎养阴润燥,疏之于内;羌活、细辛引火上行,散火于外;胆南星、珍珠母共奏镇惊之功;白芷、藁本祛风止痛,散寒通窍。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也是很重要的。避免外感、不宜运动过度,更不宜暴受惊吓、生气发怒以及过度紧张。经过1月余的辨证治疗,临床治愈。

随着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的增加,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熄风止抽的同时健脑益智,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于作洋.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刘弼臣.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42143.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篇5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工作介入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自闭症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已占中国各类精神残疾首位。2013年重庆日报报道,过去10年,儿童自闭症呈爆发式增长。2005年,美国筛查数据表明,每166名儿童中就有1名自闭症儿童。国内专业研究机构数据表明,20年间确诊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上升百余倍。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在160万以上。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0-6岁精神残疾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1.01‰,其中自闭症儿童36.9,约为4.1万人。2006年,我国首次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并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与此同时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被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与配套实施方案》。

庞大自闭症患者群体及其家庭面对的困境不仅是医学领域的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自闭症患者需要家庭终身的照顾,这使得很多家庭不堪经济和心理的重负,出现了严重的家庭功能不良,甚至因为孩子的自闭症,使得家庭也逐渐走向“自闭”。对于自闭症者家庭而言,如何应对社会排斥?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对社会大众而言,如何才能接纳这一特殊群体?对于社会的工程师,将怎样搭建自闭症者家庭与社会的桥梁,才能营建平等和谐、包容发展的社会环境?

由于我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整体不高,缺乏对自闭症儿童群体的关注,该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尚不完善。社会工作的本质要求社工帮助自闭症群体,同时自闭症家庭也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为其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发展。因此对社工介入自闭症群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闭症家庭为介入对象,探索研究社工介入自闭症群体的实践路径。

二、家庭对自闭症儿童的接纳现状分析

心理学认为,当人遇到压力情景时会引起情绪冲动而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人往往会不自觉的运用习惯性内隐的和外显的行为来处理主客观的冲突,以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环境的适应,这是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人在遇到内外部的刺激时的一种不自觉反映认知评估理论认为,个体为了处理被自己评估为了解决超出自己能力和资源范围的特定内外环境要求,而不断作出变化的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行为就是“应对”,应对是人面对内外部刺激时一种有意识的,主动调节内心平衡和适应环境的表现,应对是一种包含多种策略的、复杂的、多维的态度和行为过程。人首先对压力情境进行认识和评估,产生态度,不同的态度态度影响着压力情境对个体产生的影响程度和时间差异。积极的态度会促使人“知难而进”;消极的态度促使人“逃避”在此基础上,个体将对压力情境做出具体的行为。在调查中,不同的家庭对自闭症本身的感受和接纳程度是不同的,继而影响着他们对待自闭症儿童和社会反应的态度和方式。

1.自闭症者家庭对自闭症的态度

在调查中,面对“您和配隅是否接纳孩子是自闭症”“您和配偶接纳孩子患症经历的时间”“您对孩子自闭症的认知”、“您对患症孩子的感受”等问题时,被调查者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程度较高,超过87%,被调查者本人(通常是主要照顾者)比配偶接纳比例高出8.7%从接纳的时间来看,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时间在“1年及以下”超过72.5%,被调查者本人比配偶接纳所经历的时间总体上要短。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家庭对自闭症孩子的接纳度较高,其所经历的时间也较短。自闭症者家庭的接纳程度接纳程度越高,家庭成员态度越一致,接纳时间越短,对自闭症者的康复和社会融人都会有积极的作用。

2.自闭症家庭对自闭症的认知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有10.6%的人认为“自闭症终身不能治愈,孩子是残疾的”;53.2%的人认为“终身需要辅助,通过干预能减少辅助依赖”;有34.0%的人认为“可以积极干预,能恢复常人的基本功能”,还有2.1%的人认为是“其他”。从认知上看,超过4/5的被调查者的认知是相对积极或积极的认知的积极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自闭症者家庭努力面对现实,并为社会融人提供动力。

3.自闭症家庭对自闭症儿童的情感

调查显示,面对自闭症儿童“是我的孩子,我有责任抚养并照顾其未来”占85.4%,“是家里的一个宝贝,让我成长很多”占58.3%;愿意用自己生命的时间换取他(她)的健康”占52.1%;“非常着急,尽最大的努力密集干预,不惜牺牲自己正常生活”占52.1%。这些家庭在情感体验上具有正向和积极的方面,体现出家庭的“责任感”、及“奉献感”同时,统计也显示,依然有部分家庭对此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无奈”、“自卑”、“罪过”甚至“厌恶”等,这对自闭症者的成长及社会对家庭的接纳及反应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比较而言,自闭症者家庭积极的情绪体验明显高于消极的情绪体验情感的接纳能给予自闭症者更多的正面情感支持,也利于自闭症家庭更好应对社会的压力。

三、社会工作介入自闭症儿童家庭的实践路径分析

自闭症儿童家庭所面对的困难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难题,它不仅需要依靠家庭本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厅力量的支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是社会冲突化解的安全阀,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剂”。社会工作的功能在于协助个气和社会解决问题,发展个气潜能,改善个灰生活和促进社会福扯其直接功能是提高人们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改善人与环境的互动,发展和调整社会政策等;其间接功能是促进社会整体运行和良性发展因此,社会工作对保护社会的安全网络、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调节市场与人性的冲突、促进社会团结与整合、参与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1.社工介入政府方面的支持。提高政府的关注度,推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政府层面上,社工扮演倡导者的角色,促进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倡导政府部门积极采取行动,解决自闭症群体的社会问题。社工还可以通过在社会上广泛的宣传、倡导,借用媒体的力量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协助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同时社工可以与政府部门建立联动机构,协助监督政策实施,进行相关评估报告。

2.社工介入医院方面的支持。联接医务社工,提高治疗诊断水平。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社工作为连接资源的桥梁,可以联系专家来对医院现有的人才进行培训。同时通过政府部门的协助帮助医院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完善医院相关制度,建立完善的诊断―康复―评估系统,为孤独症群体的康复提供帮助。

3.社工介入机构方面的支持。鼓励倡导为主,资源提供为辅。在机构方面,社工主要扮演鼓励倡导者和资源提供者。社工要促进现有机构科学发展,鼓励成立更多的机构。同时帮助机构争取政策支持,协助机构更好地科学发展,为孤独症群体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

4.社工介入学校方面的支持。协助提高培训水平,推动建立全纳性学校。一方面帮助培智学校提高康复水平、教学水平,鼓励培智学校全面发展,重视自闭症群体的康复。另一方面,联系学校社工,运用专业的方法,呼吁政府建立全纳性学校,保障孤独症群体的受教育权,正视孤独症群体的利益,给予孤独症群体上学费用优惠。

5.社工介入家人、亲朋方面的支持。小组工作和个案工作同时使用,解决家人朋友支持困境。一方面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组建自闭症家长活动小组。通过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孤独症家长减轻心理压力、拓展就业途径,缓减经济压力。同时,通过社交工具建立QQ群等,促进家长交流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孤独症家长面临的问题,采取个案工作的方法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孤独症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6.社工介入社会方面的支持。开展知识宣传,创新企业帮扶,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在社会层面,社工主要扮演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提升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度,呼吁社会大众献出自己的爱心,为自闭症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其次,社工在和企业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家庭―自闭症儿童”的帮扶模式。企业为自闭症家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能力,进而可以为孤独症群体提供社会支持。同时企业也可以进行捐款活动,直接为孤独症家庭提供帮助。再者,社工可以组建专项的志愿者服务队,吸纳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特别是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为孤独症群体提供帮助。同时社工本人也可以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推动“社工+志愿者”模式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工负责组织管理志愿者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孤独症群体构建社会支持网络,更好的康复,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伟合.用当代科学征服孤独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2-139.

[2]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卫生局.2004年北京市0-6岁儿童残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3]李敬,程为敏.透视自闭症―本土家庭实证研究与海外经验[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1.

[4]连福鑫,贺荟中.美国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研究综述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1,(4).

[5]杨广学.美国自闭症专业服务机构运作模式考察[J].中国特殊教育,2010.(8).

基金项目:

本文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社工介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11230020。

作者简介:

孤独症患儿的护理诊断篇6

1孤独症的概念及其表现

1943年精神病学家里欧.坎纳(LeoKanner)正式对儿童孤独症下了这么的定义,它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以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特征,影响着儿童与他们的世界相互作用的每一个方面,破坏儿童本该具有的人类的最显著特征――社会回应、沟通能力和对他人的感觉。往往起病于3岁以前,4到5岁时症状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语言、社会互动、沟通交流,以及兴趣行为等多方面的缺陷。

全球儿童孤独症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远远高于癌症、糖尿病等。据调查,在美国等一些高收入的西方国家,每11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患有孤独症。中国残疾人普查报告数据显示,孤独症发病率已占中国各类精神疾病首位,平均每500个儿童中就有一个是孤独症患者。但是由于孤独症儿童的很多表现类似于智力落后儿童或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所以有些很可能是孤独症儿童但却被误认为是痴呆儿童而忽视了对这类儿童的教育训练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发病率要低于全球的发病率,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身边有孤独症的例子呢?原因是孤独症儿童的很多表现类似于智力落后儿童或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导致很多可能是孤独症儿童但却被误认为是痴呆儿童而忽视了对这类儿童的教育训练。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必须正视孤独症,正确的认识孤独症儿童的表现症状,只有如此,才会使孤独症儿童都如电影中“大福”一般幸福,能够自给自足,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

孤独症儿童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相反,他们的智商并不都是低下的,有一部分孤独症儿童智商超常,其中大约80%有智力缺陷,其中大约50%IQ不足50分,30%IQ处于50分到70分之间,20%的智力在平均水平或稍高于平均水平。具有高智商的孤独症患者还有一个另类的名字――天才,电影《雨人》、《自闭历程》等讲的都是患有孤独症的超常儿童,他们幸运的具有某项特殊的能力,但是,这些不同的孤独症患者却又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即具有某些特殊的缺陷,如他们会出现重复的行为和兴趣,《雨人》中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雨人,能一个人安稳的生活在疗养院中,十年如一,甘之如饴。准点看同一节目,即录制好的同一场棒球比赛,吃同一种食物,摆放同一样物品,惧怕打乱生活秩序。当他离开疗养院后,仍需准点看该棒球比赛,《海洋天堂》中文章饰演的大福能够一直不厌倦地把玩具狗放回到电视机顶上,而不管父亲如何说;他们会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很少与他人分享情感或经验,缺乏社交刺激的敏感性和社交回应性,常以不寻常的方式对信息进行处理等。孤独症儿童经常会不愿与人直视,当你和他说话时,他可能头朝着其他方向,很多时候常人会说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海洋天堂》电影中有这么一句话“上辈子是条鱼,转世投胎得了孤独症”,《火星的孩子》中鲍比・科尔曼饰演的孤独症儿童少年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带着负重带,白天带墨镜打伞避免地球辐射,说着火星语,希望着宇宙飞船把他接回自己的星球;他们还可能会出现语言障碍,缺乏围绕主题进行沟通的能力,言语表现多为刻板重复或反复模仿,经常说出别人很难理解的话,但在特殊情境下会使用文字形式使用语言,如《海洋天堂》电影中大福乘坐公交车,在一次次无法开口说话被拉过站的无奈情况下,不断地鼓励与学习,终于学会在下车时大声的对司机说出“我下”两个字。正常人可以很容易地去思考,去交流,甚至可以自动明白对方所想,但是这些正常人可以不费力气完成的事情在孤独症儿童面前是那么的困难,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漠视或者无法表达对亲人的情感,无法真正的去交流,自乐与自己的世界,也困于自己的世界。

2孤独症的应对

孤独症儿童一般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异常,而当别人对他们强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会躁动不安,会恐慌,甚至出现自伤行为。可以这么说,孤独症儿童并不痛苦,因为他们不自知,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的世界没有孤独,相反,痛苦的是他们的父母、家人,他们必须负担起孤独症儿童的起居生活,在有限的时间中为他们做好打算,就像《海洋天堂》中大福的爸爸一样,身患肝癌,却不愿治疗、休息,到处奔波只为安顿好大福的后半生生活。孤独症可以治疗吗?如果对症下药,是否可以药到病除呢?

在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探明的今天,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是治疗孤独障碍的两种最主要方法,二者各有偏重,但都无法根治孤独症。对于孤独症的治疗,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者共同努力,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的社会适应和言语发育。首先,从社会角度来讲,通过社会舆论让全民正确认识孤独症,消除对孤独症患者的歧视,建立健全孤独症患儿早期干预训练康复机构,大力培训康复训练专业队伍,组建孤独症儿童父母参与互助小组,设立孤独症儿童救助机制,为孤独症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为孤独症的治疗提供坚实有力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及心理支撑。其次,从家庭角度来讲,孤独症儿童的父母承受着不可想象的压力,他们要正视患儿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积极求医,相信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行为训练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言语功能,积极引导孩子,巩固干预训练的效果。最后,从学校角度来讲,设立专门的特殊学校,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引导教育,适当的进行文化课和生活技能培训,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培养孤独症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无疑是对孤独症患者的家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在现有的治疗模式下,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渐提升儿童生活技能与交流能力。

3展望

对于孤独症的研究并没有探明其是如何产生的,而且在治疗孤独症的方法、手段上也未能有不能根治孤独症。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要对于孤独症的内在机制与治疗更加关注。对于父母与家长来说,则要明确孤独症的症状,做到及早发现,尽早就医,才能使大部分孤独症儿童如电影《海洋天堂》中大福一样,能够逐渐克服行为障碍与社会交流障碍,从而具备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思特等.儿童孤独症高危因素和早期特征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8).

[2]刘志云.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优秀范文(精选8篇

    - 阅0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篇1梦想,是人类创造奇迹的起点。然而,梦想更是人类踏上新世纪的另一个阶梯!我那超凡脱俗的梦想就是长大成为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为人类更为世界做出卓有成效.....

    校园防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防校园欺

    - 阅0

    关于校园防欺心得体会精选篇1班会目标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