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节能(6篇)
来源:
基站节能篇1
关键词快装基站一体化设计铁塔机房配套工程
1移动通信快装基站概况
移动通信快装基站针对通信行业基站建设周期长、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速度快、成本低、安全可靠,符合国家规范的通信集成配套产品。因具有可拆装、可搬运的特点,无基础设施,其可作为临时或半永久通信基站使用。配套不同的通信设备后,可满足相应通信要求(2G、3G、微波等)。
快装基站的使用寿命按3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抗震设防烈度按照当地抗震设防烈度考虑。快装基站的配重块混凝土采用C35,所有主材采用钢材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所有铁塔构件采用热镀锌,热镀锌质量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锌附着量不低于610g/m2。塔体结构连接螺栓用双螺母锁紧,采用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时,螺栓预紧力达到规范的要求,其它螺栓传入传入方向应一致、合理,拧紧后外露长度为2至3丝扣。油漆均匀喷涂,漆膜厚为100μm,外观整圆满足规范要求。基站施工包括避雷接地网施工,要求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
这种快装基站是快速集成通信装置,设计原理为运用塔房一体化的概念,由铁塔、主体框架、配重地梁、机房、电器控制系统等组成,包括套接升降式和法兰盘固接式两种类型。
快装基站两种类型如下:
1.升降式:升降铁塔可以实现高度自动无极调节,在卡车和吊车不能进入的场合使用,适用范围广,同时升降塔在安装和拆卸时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
2.固定式:塔体不能升降,包括底座框架、配重结构、通信机房、以及机房内馈线窗、照明系统、电源插座等。
快装基站机房工艺技术参数:
1.机房外无外挂物,机房净空大小一般长为5米,宽为1.95米,高为2.5米。
2.机房地板具有防静电功能,地板承载力为6.0kN/m2。
3.防水满足规范要求。
4.防火,基站耐火等级不低于B1级。
5.防腐性,机房墙体表面材料具有防腐性能,能经4d盐雾试验,电磁屏蔽和接地的接触材料不腐蚀。
6.外墙采用世界上先进的玻璃钢板制作成,保证30年内不生锈、不变形、不老化。内墙采用高密度防火板,其间夹岩棉保温板。
7.墙体开孔后采取加强措施,并做防水、防火、防虫、保温密闭处理。
8.主龙骨采用方钢管或热轧普通槽钢。
9.防盗门门框四周装有防止渗漏的防水胶条,门页关上后能达到防尘防渗漏。
10.机房满足移动基站机房对面积、孔洞、走线、电气、荷载、层高及接地等要求,
11.空调外机安装防盗箱,满足空调外机防盗要求。
12.机房离地高度不低于50厘米,主要防止基站水涝或积雪。
13.机房为无人值守设计,不设窗户,机房防尘等级:IP55。
2快装基站结构的力学分析
1.计算模型
结构计算模型采用空间模型:
2.截面选用
固定式及升降式铁塔采用的构件截面主要存在以下特征,升降塔架主要采用圆管截面,机房框架以槽钢、角钢及圆管截面为主。
3.荷载工况及组合
各荷载工况分别表示为:永久荷载、活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裹冰荷载、温度作用。
各荷载组合分别表示为:标准组合、基本组合、频遇组合。
荷载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4.结构变形分析
以风为主的荷载频遇组合作用下,顶部位移满足高耸结构规范对水平位移限制的要求:,为塔体总高度。
5.结构杆件验算
各基本荷载工况下的结构杆件应力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6.连接节点的计算
连接节点包括底法兰连接节点及中间法兰连接节点,利用节点反力设计法兰盘的几何尺寸及连接螺栓的规格及数量。
7.配重基座整体抗倾覆验算及配重梁设计
进行塔体的基座的抗倾覆验算及配重梁的截面设计,确定配重梁的截面尺寸大小及分布。
3与同类塔型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以目前在移动通信领域较为常用的传统35米独管铁塔基站为例:
移动通信快装基站的应用,与同等高度、工艺条件的传统基站相比,平均可节省钢材30%左右,节省混凝土用量可达到50%,节省占地面积约60%,传统基站建设周期75天,快装基站仅需要三名操作工人5小时即可开通使用,每基站平均可节省投资13万元。目前应用的300余座基站,即可节省投资3900余万元。
在目前各移动通信运营商大规模建设通信基站的关键时期,快装基站建设可以大大节省建设资金,明显缩短工程建设工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并且可以反复拆装、搬运,重复多次使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快装基站设计的难点及先进性
基站节能篇2
关键词绿色节能基站SDR软基站技术分布式基站高效率功放
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为代表的2G网络,而且有以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为代表的3G网络,而长期演进(LTE)技术也已经开始逐步商用。每一代技术都有其自身的一整套通信设备,包括从基站到核心网等一系列的网元。每一代新技术的引入都叠加了一套新的设备,这是传统上普遍采用多网共存建网方式造成的。显然,对于这种建网方式,随着多代技术的不断采用,网络系统设备及配套设备规模将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网络能耗相应大幅增长。
据统计,无线通信系统中,约80%的能耗来自基站系统。如何在保证用户业务以及基站覆盖和演进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移动网络的节能降耗是绿色基站实现的关键。本文将对绿色基站的构架和实现技术进行探讨,寻求基站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1SDR软基站技术
软件无线电(SDR)软基站是基于SDR技术设计和开发的基站。SDR技术采用了开放的模块化结构,基带处理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软件可以随着器件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或扩展。当前,软件无线电主要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用处理器(GPP)实现。与传统的基于FPGA以及DSP的SDR相比,基于高性能GPP的SDR系统可以降低通信系统开发和调试的复杂度,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基于高性能GPP的SDR系统能极大地节省系统的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
软基站与传统基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射频单元(RU)具备软件可编程和重定义的能力,进而实现了智能化的频谱分配和对多标准的支持。SDR软基站解决方案使得运营商可以将多种频段下的多种制式网络融合成为一张网络,简化了网络整体结构,极大地减少系统网元与配套设施,从而能大幅降低站点能耗。
以亚太地区某领先运营商的2G/3G替换项目为例。该运营商原有网络的单个典型站点,使用了3个传统机柜来组成GSM900+GSM1800+UMTS2100网络,功耗为4280W。采用SDR基站进行单站容量替换(同时增加了UMTS900的覆盖)后,单站典型功耗降低了57%。这里仅仅比较了单站功耗.由此可见,SDR基站在节能降耗上效果明显。
2分布式基站技术
SDR软基站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基站形态得以不断革新。基带处理单元+射频拉远单元(BBU+RRU)分布式基站使得网络部署更加灵活。分布式基站将SDR基站的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独立开来,彼此之间用光纤相连射频单元可以直接安装在楼顶或铁塔上面,通过几米的跳线和天线直接相连,减少了传统长达几十米的馈线投资和损耗,降低了功放输出功率要求,节省了设备能耗。另外,随着功耗的减小,射频单元可以采用自然散热技术,不需要空调甚至风扇配置,大幅降低了配套功耗,也降低了设备噪声。
基带处理单元可以灵活地插入原有传统电源或传输机架中,或者直接安装在墙上与支架上,从而将空间占用减少到最低程度,可减少征地、机房建设以及空调配套等费用。
3高效率功放技术
在基站整体功耗中,射频部分的功耗占据了最大部分,而功放又是射频中功耗最大的部分,约占射频部分总体功耗的80%。此外,基站耗电量的降低可以减少设备发热量,相应空调的耗电量也会相应减少。因此,提高功放效率是降低基站主设备功耗的有效手段。
高效率功放的设计主要从功放电路应用、器件选型和工艺突破等几方面来开展。功放种类从传统昂贵的线性前馈功放,经过AB类高功放,发展到了与数字预失真(DPD)技术配合的Doherty功放。功放芯片从横向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LDMOS)慢慢向氮化镓(GaN)、高压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VHBT)等新器件发展。整个功放的效率从不到10%提升到现在的45%,并朝50%以上努力。目前,DPD+Doherty功放技术是整个无线通信基站系统的主流应用。
DPD可使信号预失真,它将一个预失真元件与功放元件级联,由于预失真元件实现的非线性失真与放大器展示的非线性失真数量相当但作用相反,因此能够实现高度线性的功放输出。
Doherty功放技术包括载波放大器C(Carrier)和峰值放大器P(Peak)两部分。载波放大器在接近饱和的状态时工作,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大部分信号通过该放大器放大;峰值放大器只在峰值到来时才工作,大部分时间不消耗功率。它们的合成输入输出特性的线性区比单个放大器的线性区有较大扩展,从而保证信号落在线性区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效率。
持续提升功放效率的需求驱动功放技术不断发展,目前新的功放技术还有包络跟踪(ET)功放技术、数字开关功放技术等。
综上所述,基于SDR的系统架构和分布式产品形态改变了传统的多频段多技术制式网络建设模式,极大地降低了网络能耗,并促进了新型能源的应用基于SDR平台的BBU+RRU新一代基站已经在全球大规模部署。其突出的绿色节能特性在全球应用中得到客户的信赖。。功放技术进步及智能节电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排放。无线网络节能降耗,需要多种节能手段和技术的综合应用,但基站自身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是绿色基站解决方案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李少谦.移动通信运营对绿色通信的技术需求.绿色革命的移动无线通信会议论文集,2009
[2]贾春明,费晓菲.SDR软基站拓展3G网络新平台.世界电信,2008(12)
[3]牟永建.中兴通讯的分布式软基站解决方案.邮电设计技术,2008(4)
[4]肖俊,李江,谭双江.基站节能减排技术浅析.邮电设计技术,2010(6)
[5]刘星,蔡文洲.节能基站构建生态型TD网络.移动通信,2009(12)
Dnetworkbasestationimplementingtechnologyofgreenenergy
GuoHongyan
(TEDAPolytechnic,Tianjin300457,China)
基站节能篇3
关键词:无线基站;机房;节能减排;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31-153-2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行业逐渐成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信行业的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沟通交流方式。但是,伴随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人开始关注通信行业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尤其是无线基站机房中有大量耗能设备。因此,对于无线基站实施节能减排技术势在必行,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能耗,节约资源,而且有助于提高通信企业的经济效益。
1无线基站机房能耗分析
如图1所示,为无线基站机房能耗分布图。由图可知,在无线基站内部主要能耗由基站主设备(通信设备)、空调系统及通信电源系统组成。其中基站主设备大约占基站总能耗的50%,空调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40%左右,而通信电源系统能耗占总能耗的5%―10%。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无线基站机房中主要能耗为基站主设备和空调系统。基站主设备用电主要在网设备数量及其功耗,同时业务信道载频负荷的变化也会引起基站系统耗电很大的波动;为了保证基站机房内适合各设备的运转,需要空调系统来维持,所以,空调系统是机房内主要耗能设备;而通信电源系统在工作时产生了电磁转换的损耗、滤波的能量消耗,造成电能的损耗。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要想在无线基站机房内应用节能减排技术,就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主设备的节能减排、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以及无线基站建筑的节能减排。
2无线基站机房节能减排技术
2.1主设备的节能减排
2.1.1智能载频关断技术
在无线基站机房中,话务量与载频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当话务量较大时,载频必须处于正常状态,而如果话务量较少时,载频依旧处于正常状态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智能载频关断技术对依据话务量的大小合理控制载频状态,以此达到节能效果。具体而言就是,当话务量较小时,智能软件将分散的话务量集中,关闭空闲的载频;当话务量较大时,智能软件可以自动将关闭的载频激活,使其保持正常状态运行。智能载频关断技术通常适用于人口流动频繁且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这种区域的话务量变化相对明显,因此可以依据话务量的变化情况实施智能载频关断技术。
2.1.2DTX(不连续发射)
有时,人们会在静音状态下使用通信设备通话,而语音信号在静音状态下依旧进行着信号的传送,并且整体通话的一般时间被静音所占据,这种情况下,会对无线基站的通信设备造成一定的损耗。而DTX技术,也叫不连续发射技术就是可以合理控制通信设备的语音信号传送,当通信设备处于静音状态时,采用DTX技术可以阻止语音信号的传送,降低了无线基站通信设备的损耗,不仅如此,应用DTX技术还可以有效降低信号干扰,从而提高通话质量,可谓是一举两得。
2.2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
2.2.1空调变温度设定技术
空调的工作参数影响着能源的消耗量。而在传统的通信行业中,无线基站机房内的空调一直保持固定的工作参数,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要想实现节约能耗的目的,就应该合理利用空调变温设定技术根据具体情况对空调工作参数做出调整,不仅要适应基站环境温度,而且也要保证基站内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让每一台空调都实现最大化的运行效率。空调变温度设定技术对于无线基站机房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适用度也比较高,在保证了基站内工作温度的前提下,还能实现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
2.2.2空调变频改造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变频空调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虽然它的价位相比传统空调略高,但是因为其采用了变频控制系统实现了节约能耗的目的,所以,综合分析,变频空调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无线基站机房的空调要想节约能耗,也可以采用变频改造技术,通过对空调压缩机改装变频控制器,从而调节压缩机运转速度,实现合理使用能源的目的。同时,对空调应用变频改造技术还能减少噪音,延长空调使用寿命。
2.2.3新风能技术
新风能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室外的自然冷风与无线基站内的热风进行交换,交换过程需要一个新风节能装置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新风能技术的优点就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室外冷风来实现降低无线基站内温度的目的,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由此可见,如果应用新风能技术对无线基站外的环境要求较高,因此,新风能技术适合于室外环境良好的地区。
2.3无线基站建筑的节能减排
2.3.1优化保温层的设置
无线基站通过设置保温层可以减少能源的流失,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起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通常而言,对无线基站设置保温层时要考虑到地域的差异,主要是南方、北方之分。而建筑保温层设置的水平高低决定了温度传导速度的快慢,要想使温度传导速度降低,就要提高保温层的设置水平。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为了减少热量的流失应该采取措施优化保温层;而在南方,夏季温度较高需要设置保温层隔热,在冬季可以通过拆卸保温层实现有效散热。
2.3.2隔热节能
设置隔热设施也是实现无线基站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通过隔热设施可以减少太阳辐射,也就是基站外的热量要想进入基站内就受到阻隔,从而降低了热量的传递,减弱空调的负荷,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在我国北方夏季温度较高,隔热设施可以有效减少基站外热量传递到基站内;而南方与北方相比一年四季温度都较高,因此设置隔热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总而言之,要想使通信行业得到长足发展,积极落实国家节能环保的政策是至关重要的,要想降低无线基站机房能源消耗可以从主要设备、空调系统以及基站建筑节能三方面入手。面对当前我国发展趋势,在无线基站内引入节能减排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不仅有利于通信行业的发展,而且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玉龙.无线基站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J].广东通信技术,2011,04:28-30.
基站节能篇4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运维支出报告显示:仅2007年中国移动电费支出就达76亿元人民币,中国联通也高达45亿元,电费支出几乎占据了两家移动运营商80%以上的运维费用。这个数字还在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的快速扩张而迅猛增长。
据中国移动综合部的孙佰介绍,中国移动2006年保有基站约25万个,至2007年,基站数目就已达30.7万个。基站数量的激增,加大了对能源的消耗,根据中国移动内部提供的耗能分析图表显示,目前基站耗能占据73%,这其中基站主设备耗电占据51%,基站空调耗电占据46%,其他配套设备耗电3%。
可见,若想从根本上降低基站耗电,节约运营成本,只有从机房主设备和空调入手。目前,通过空调乙二醇双冷等技术已经可以充分降低空调耗能,所以,基站主设备节能成为最大的突破口,也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节能不能只关注基站功耗
事实上,通过对移动运营商生产需求分析,设备制造商很早就意识到基站节能对于运营商运维成本降低的重要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成熟产品。
由于实力和经验相当,目前各大设备商使用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方案差别不大,主要集中提升基站功放能效,采用节能软件降低基站运行能耗,各类绿色洁净能源的采用(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改进基站站点设计等。
目前,这三家设备制造商的最新主打基站产品都在采用较为先进的多载波功放技术(MCPA),可以大幅度降低每载频的能耗。根据资料显示,通过采用双密度载频,S4/4/4配置的GSM基站能耗从1800W迅速降到1000W左右,能耗节省高达40%以上。据华为中国区无线Mar-keting部CTO周建国表示,目前华为已经实现在单模块内最多支持6个载频,正在四川、青海等地进行测试和商用验证。爱立信也正在开发这样的基站,据介绍,对比2载频,这种新技术将节能40%以上。
目前运营商在进行节能测试时,过多地将目光集中在单一设备功耗上,而没有从基站整体考虑能耗。“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有些时候尽管产品功放效率较高,但如果基站的整体设计不好,很可能要达到同样的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设备能耗一样很高。”爱立信无线解决方案专家章正珊表示。但好在目前,中国移动设计院已经意识到基站节能不能只关注功放,还要关注整体基站设计。
由于分布式基站4载频配置下平均能耗仅550W,基带与射频单元之间采用光纤传输,无馈线损耗,覆盖效果与传统宏基站相当,自然散热技术则省去了温控能耗,且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捷,能够广泛应用于室内覆盖、城区选址困难区域、热点覆盖等场景。由于分布式基站具有如此多的优势,中国移动已经明确表示,会进一步扩大分布式基站的应用场景,目前爱立信、华为正在内蒙古、广东、贵州、四川等地进行测试和验证。
软件节能优于硬件
降低设备的载频能够有效降低功耗,于是出现很多运维人员通过长时期观测载频使用情况,人为在“闲时”开关载频来达到节能的现象,虽然效果显著,但这样既浪费人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基站的应急能力。
目前各大厂商提供的节能软件改变了这种情况,让老旧基站焕发出新的节能活力。通过负载平衡能耗,在闲时将设备设定为节能状态,当话务量突增时,可以自动转化为正常状态。章正珊表示,爱立信的“PowerSaving”软件解决方案可以根据话务量的变化自动对实际需要的载频数量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降低基站能耗的目的,该功能可以应用于爱立信1994年后出产的所有基站产品上。而华为的绿色节能软件已经能够达到时隙开关,主要应用在华为GSM3012、3006G等主打产品上。诺基亚的NetActServiceQualityManager也有相同的功效。
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相对于硬件的投入,软件的投入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基站的节能问题,同时具有成本低,便于维护等特点,可以说是运营商最佳节能投入。另外,新能源的应用对于基站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能和太阳能等不稳定电力源,要求基站设备能够有更强壮的生命力。具周建国介绍,目前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已经选择了爱立信和华为在内蒙古等省市,针对太阳能的基站展开测试,检验基站设备的稳定性。
网络规划与设备功耗同等重要
在整体网络规划上,专家提出了“需求-设计-研发-制造-供应链-部署-回收-需求”等闭环周期节能系统,如华为的“E2E绿色设计方案”、爱立信的LCA绿色计划等计划也都是全生命周期评估的典范。
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章正珊认为,基站节能的重点不应放在基站技术的升级上,而是应该放在网络规划中。“一个好的网络规划,在不影响用户通话质量和减少覆盖的基础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基站数量。这对于运营商来说,不但可以减少初期成本投入,同时也可以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据专家经验估计,让一个经验丰富的网络设计专家从最初即参与整体网络规划,可以将无线站点的数量减少30%~50%。
按目前网络基站设备2.5KW(GSM、CDMA基站平均能耗)来计算,每减少一个基站,每年可以减少耗能21900度电。
但是目前运营商还没有完全认识到网络规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性,曾有中国联通地方运维人员对记者抱怨:“节能减排不能光靠在后期运维上下功夫,运维能够减少的能耗很少。节能减排要从新建基站网络规划抓起。由于没有良好的规划,造成现在后期维护上能源消耗过多的现象还很多。”
在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重点工作矩阵图中,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将网络规划作为降低能耗的主要领域。业内专家解释说,由于这种方式的可实施难度大,投入规划成本大等问题,还是需要市场的考验。
向无空调基站挑战
据统计,温度从24度上调到28度时,基站节能效果将提高3%~8%。但是在目前的基站内,都有最高温度上限的设置,不能轻易调高基站温度。
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负责人秦光泽对记者表示,现在的基站设备已经能够适应普通的高温运行,之所以设定基站顶限温度——25℃,主要是考虑不影响基站内蓄电池的寿命,蓄电池在高温下不能正常运行,如遇断电等情况,会对网络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目前产业链各方正在行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移动也和有关厂商联系,试图研发出小型冷冻设备,将基站中的设备保护起来,这样就可以将基站内空调取消,来达到最大节能的目的。
基站节能篇5
基站辐射符合环保标准
6月4日上午,位于贵阳市延安东路的移动公司基站通过了省辐射环境监理站的检测,至此,火炬传递贵州段路线上的所有移动基站都已经通过辐射值检测并全部符合标准。
对移动基站尤其是火炬传递路线上的基站进行辐射值检测,是中国移动贵州公司为彰显“绿色奥运”理念,保障网络畅通的一项重要举措。
奥运前夕,中国移动贵州公司结合“绿色奥运”理念,与贵州省环保局辐射环境监理站达成一致意见,在奥运火炬到贵州传递之前,对该公司的基站特别是火炬传递路线上的基站进行一次全面的电磁辐射测评,以确保基站设备辐射值在国家规定范围内,给大家一个环保的生活环境。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在全省共建设了1万多个基站,省辐射环境监理站采取抽查的方式,对其中的300多个基站进行了严格的辐射环境评估检查。结果显示,抽检基站机房内的辐射量低于每平方米0.001瓦,天线附近有人活动的区域辐射量低于每平方米0.06瓦,远小于国家认定的每平方米0.4瓦辐射量的安全值。省辐射环境监理站电磁室主任杨进说:从检测结果看,移动基站设备的辐射值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对环境没有影响,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不良后果。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节能减排见成效
每年节约一个小型水电站电量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从网络基站建设和设备改造入手,积极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加大节能降耗改造力度,建设环保网络,用实际行动彰显企业社会责任,体现“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理念。
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历来十分重视环保网络建设,不断加大节能降耗改造力度,不仅制定了节能减排管理办法,与绩效进行挂钩,还成立了节能管理检查小组,对结构陈旧、能耗较大的主设备加快了更换速度,更换后的新型设备用电量只有原设备的1/3左右,大大降低了能耗。
基站节能篇6
关键词:热力站;调节;控制
热力站是城市热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中供热工作的关键。热力站会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供热作用以及集中供热体系的能量消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推进,集中供热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因此热力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多。近年来,热力站中运用的控制技术不断地改进,也促进了热网管理和监督体系的完善。为了推动自动化控制体系更好地为节能好工作服务,需要深入研究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
1热力站现状
当室外气候变化时,热负荷发生变化;为了使热力站的控制调节满足室内温度要求,避免过量供热,节省能耗,可以根据既有热力站的状况,对热力站进行分类。目前热力站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同一类用户热力站、不同类型用户热力站、一站一户式热力站和一站多户式热力站。热力站本地控制系统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现场控制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调节阀和流量限制器等组成。被控参数:温度;操作量:热水流量。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测量值按照一定的优化控制算法,算出调节量的大小,直接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
2热力站的调节控制方法
一般情况下,供热体系的自动化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质的调节,另一种是量的调节。在调节量的过程中,应该将系统的供水温度保持住,只变更循环水量。如果室外的温度有所上升,量的调节工作既可以节约供热体系中消耗的热能量,还可以节约循环水泵的耗电量。在调节质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系统中的循环水量不变,只变更供水的温度。如果室外的温度有所上升,质的调节工作有利于使供热体系的温度下降,还有利于节约消耗的热能量,将网路的循环水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供热体系中的水力工况也相当稳定,然而水泵的耗电量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2.1热力站一次侧调节控制的工作
相同类型的用户热力站以及一站一户类型的热力站中,用电性质都比较单调,应该实施热力站的一次侧调节。也就是说,将室外的温度当做干扰参数,然后按照室外温度的变化特点,开更改一次侧水流量,一次来实现运行的调节。在热力站站内的不同分支,都应该采用人工流量均衡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工作。
热力站的一次侧调节控制的原理为,被控的指数是指一次侧回水的温度。如果室外的温度发生了改变,一次侧回水的温度所得的测量结果会与设定的值有较大的差异。按照一次侧回水温度,来调控其回水管线路上的调节阀,来控制水流量,这样就会实现调节二次网供热量的目的。
2.2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的工作
不同种类的用户热力站中,可以运用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的方式,也就是说,按照热力站中二次侧不同分支各自的用电特征,分别控制和调节其运行情况,更好的进行控制工作。热力站二次侧调节控制的原理为,二次侧的供水温度可以被当做被控的指数。当然,被控的指数也可以是二次侧供热量。
2.2.1被控指数是二次侧供水温度。如果室外的温度发生改变,那么二次侧供水温度的测量数据会与原定的数据不同。按照二次网中供水温度来调整一次侧回水管路线上的调节阀,利用对一次侧水流量的控制,再调节二次网供热量。
2.2.2被控指数是二次侧供热量。如果室外的温度发生改变,二次侧供热量数据会与原定数据不同。利用控制一次侧回水管路线的调节阀,来调节一次侧水流量,以此来调节二次网供热量。
3热力站的控制方法
3.1确定热力站控制方法的基础工作
确定热力站控制方法的基础工作是对热力站运行历史数据的整理。热力系统中的各热力站由于建筑年代不同,所采用的设计验收规范不同,因此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存在差异。对于既有热力站,按照建筑物类型不同、热指标不同,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大体分类,整理归纳热力站运行的历史数据,同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整理,可以对不同类型热力站供热系统特性和整体能耗水平进行评估;作为进一步调节控制的基础。
3.2温度控制法
目前热力站二次侧系统的运行方式基本上是定流量运行,或分阶段改变流量运行,因此对热力站二次侧系统的自控调节采用质调节,即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改变热力站一次侧系统的流量,从而达到改变二次侧系统供水温度的目的。
虽然理论上,室外温度与二次供水温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线性关系,但从曲线上仍然可以认为二次供水温度与室外温度是近似线性关系。对于目前热力站二次侧系统而言,基本采用质调节。对于既有热力站,建筑围护结构特性和室内散热器特性确定之后,当设计供回水温度、室内温度一定时,二次侧系统供水温度只与室外温度有关。而热负荷与室外温度呈线性关系,所以在二次侧系统没有安装热计量装置的情况下,热力站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选用二次侧供水温度作为控制参数。对于大多数热力站而言,二次侧系统状况、建筑物保温性能、散热设备情况等,甚至是用户用热要求都各不相同,可以根据各热力站实际情况对理论值进行修正,引用设计热负荷修正系数。
3.3热量控制法
目前大网通常采用的调节方式是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同时为节省热源而采用尖峰锅炉。各热力站内一次供水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热力站一次总口的运行调节变为较为复杂的质量混合调节。而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实质上是在不同的室外温度下供给用户不同的热负荷的调节。如果以热量作为自控调节的被控参数理论上是可行的。根据不同类型用户、不同建筑围护结构特性、历史供热情况等相关信息可以将热力站进行细致分类,分别制定基础供热量特性曲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热力站采用的控制与调节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供热体系的耗能情况。按照供热体系的运作标准,应该规范地调节与控制热力站,有利于提升统一供热体系的节能质量和水平。因此,分析和探讨热力站的调节与控制问题有关键性的意义。为了明确不同热力站中使用调节与控制方式,相关人员开始将热力站分类,并仔细研究不同种类热力站的特征。热力站进行供热量调节的控制参数进行了分析,对热力站的调节控制形式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热力站调节控制方法的深入分析,根据不同的热力站类型,提出了满足实际供热系统运行要求的调节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振北.汽-水热力站常见设计问题及改进措施[J].煤气与热力,2013(11).
[2]贾波,郑冬岩.基于热力站节能控制的探讨[J].科技成果纵横,2010(1).
[3]宋清波,徐志滨,赵俊锁,师顺勇.热力站的节能优化设计[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2(2).
[4]贾玉萍,王霖.热力站节能的技术分析和运行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1).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优秀范文新学期感受作文(精选3篇)
- 阅0新学期感受作文篇1开学的第一天,我兴奋极了,那天的早上,我起了一个大早,穿上崭新的校服,开开心心地拿上我的新自行车钥匙,骑向了我新的学校——三中。来到新的学校,遇上新的同学,学.....

物流公司简介范文,物流公司简介文案
- 阅0精选物流公司简介范文篇1经过又一年的物流管理工作,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回顾物流全年的工作历程,既有辛酸的汗水,也有进步的喜悦。过去的一年在公司各部门的配合支持及部门员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