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6篇)
来源:
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篇1
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作为全国经济发展先行地区,大气污染包括灰霾问题在广东省发生较早,但相应地广东采取治理措施也较早,并坚持把加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与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创新,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广东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广东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作扎实有效,已基本完成了国家下达的阶段性减排任务;二是全省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全省灰霾天气呈总体下降趋势,2013年珠三角地区城市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比全国74个重点城市平均值高出16个百分点;三是环境监测能力不断提升,提前两年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在全国率先向公众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实况。
对此,朱小丹省长指出,广东省产业结构持续偏重、能源结构不合理、城市化迅速发展、环保工作机制不完善等仍是导致我省大气污染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珠三角已和京津冀、长三角共同列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控制区,国家下达了严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和任务措施。因此,我省大气污染形势依然面临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
“重拳”攻坚大气污染治理
朱小丹强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区域形象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转型之需、发展之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东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重点在六大方面出“重拳”攻坚大气污染治理,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与希望。
一是以煤炭总量控制为重点,狠抓能源结构调整。实行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责任管理,到2017年煤炭占全省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6%以下,珠三角地区持续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同时,增加天然气供应,推广使用其他清洁能源。
二是以锅炉整治为重点,狠抓工业源污染治理。加快完成锅炉污染整治,按时完成火电行业污染整治,并推进建材行业污染治理。
三是以黄标车淘汰为重点,狠抓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在逐步淘汰“黄标车”的同时,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并且严格新车环保准入门槛和在用车辆污染防治。此外,还将提升车用成品油质量,在今年底前珠三角地区力争供应粤V车用汽油,2015年6月底前全省全面供应粤V车用汽油和国V车用柴油。
四是以石化企业为重点,狠抓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包括加大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综合治理力度、实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开展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等措施。
五是以严格环境准入为重点,严控大气污染新增量。严格实施环评制度,并控制污染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空间格局,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空间格局,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六是以健全监测预警体系为重点,狠抓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实施珠三角区域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预警预报及有效响应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大气污染程度,降低对经济社会秩序的冲击。
联防联控“铁腕”落实责任
“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朱小丹要求,全省要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完善防控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全省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粤港澳区域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并由省长担任第一召集人,成员由各单位一把手担任,共同协调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和跨市大气污染纠纷,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篇2
建议在北京试点治理PM2.5
2012年年初,北京市环保局首次公布了过去十年来北京市PM2.5浓度趋势的研究性结果。尽管过去十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但按照即将颁布的新国标,2010年的年均值仍然超标一倍。今年,北京市政府拟办的35件实事中,“PM2.5治理”被列为“一号实事”。
贾庆林表示,对于北京治理PM2.5,建议由环保部牵头在北京做个试点。虽然北京已提出了多条措施,但现在对治理PM2.5还知之甚少,这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从北京试点治理PM2.5做起,给全国创造一些做法,让北京起一个示范作用。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称,北京首先监测了PM2.5的数据并将积极治理,尽管治理可能不是一两年,可能是以十年为单位的。政府还提倡无煤城区,要把北京建成无煤市,尽管有些难度,但有的区县已经开始不烧煤了,以减少大气污染。贾庆林表示,希望北京努力成为全国第一个无煤城市,切实改善首都空气质量。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表示,北京要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环境建设和城市服务管理再上新台阶。对于大家很关心的PM2.5问题,要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我们有决心在这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以更好的空气质量体现出首都科学发展的一个方面。”
北京提出植树造林20万亩目标
北京提出了2012年植树造林20万亩的目标。刘淇称,种树不仅改善生态环境,有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涵养水源。
贾庆林表示,北京下决心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确保树木成活、成林,进一步确保城市的绿化水平。对于今年20万亩的目标,希望能超额完成,真正治理PM2.5大有作为的就是种树。
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就PM2.5治理提出多条建议。他建议,治理PM2.5应打破行政区划的概念,从国家层面协调跨区域大气污染纠纷,制定统一的环保政策,设立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
王云峰说,首先应建立大气污染防控的举国体制,仅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考虑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已经很难有效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从国家层面建立大气污染的联合防控监督协作治理机制,协调解决跨地区大气污染的纠纷,协调制定区域统一的环保政策,并建立适用于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测评体系。
此外,还要研究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对区域污染减排项目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助。
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篇3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来源;浓度;治理
大量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是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建设部于2002年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并与2006年进行了修订,对建筑工程室内污染物甲醛、苯、TVOC、氡、氨进行进行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于装修材料。甲醛的来源:室内装修或家具中使用的材料,诸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贴墙布、壁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粘合剂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这些残留的或分解出来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苯及甲苯、二甲苯的来源:①作为有机溶剂,如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②防水材料添加剂;③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等使用的粘合剂的溶液。因为国家对苯含量控制比较严格,所以很多材料以甲苯、二甲苯替代苯,苯对人体的危害性大于甲苯和二甲苯。氨主要来源: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在我们南方地区,防冻剂使用较少,所以氨的含量相对较少,还有来自于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主要来源:各种涂料,粘合剂和各种人造材料等。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主要在水泥、沙石、砖块中形成后,一部分会跑到空气中来,各种污染物对人体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甲醛、苯、TVOC、氨浓度进行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毕1h后进行。门窗只关闭一小时时,时间太短,室内污染物浓度一般不会超标,但是人们在房间睡眠时间一般不会低于8小时,此时房间大都是紧闭的,所以家庭室内环境检测时,建议门窗关闭关毕8小时-12小时,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因为门窗关闭时间直接影响污染物浓度的积聚。夏季,是甲醛、苯等装修“隐形杀手”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高温、高湿、低压的环境加剧了潜藏在木地板、橱柜、墙面等各处的污染气体的散发,释放量比平时高出50%~70%。所以夏天7、8、9三个月是污染浓度最高的时候,一般建议新房装修后避开这三个月入住,至少空置3个月以上在入住,并且时常保持通风状态。
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装修时都打着“环保”的旗帜,但往往污染隐患也是层出不穷。这就涉及到一个家装污染的新概念“叠加污染”。据了解,目前很多人在装修时都以为采用环保材料就没有问题了,殊不知,即使采用是国家认定的环保板材,还是有一定释放量的,大量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家具、吊顶、铺设地板等,过多地使用会令室内有害物质累积量增多,不利于有害物质挥发,加大空气污染,造成“叠加污染”,从而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元凶。
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炭、活性炭、光触媒、负离子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不同的治理方法有不同的利弊特点,哪种治理办法适合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盲目选择。
1.光触媒
光触媒技术是新近从国外引入,应用较多的一种,对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见效快的显着特点,但价格也最高。而且,据资料,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少量二次污染,对壁纸、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等会有所影响。
2.臭氧
另一种被较多采用的治理技术是利用臭氧强氧化性,净化空气,杀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室内空气治理的一种常用、安全的物理方法,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被医院等公共场所广泛采用。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会生成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但采用这种技术对居室进行治理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避免臭氧中毒。
3.高压电负离子
还有一种利用高压电离分解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办法,主要是用一种产生高压电的仪器,使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经高压电离,快速氧化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还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办法有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的特点。可以定期采用,作为定期集中治理室内空气超标问题的选择。
4.炭
竹炭、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炭的吸收异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但是见效较慢。建议这种办法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轻微超标的房间长期治理采用。
此外,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是清除室内废气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不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一套居室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三个月左右,就能挥发掉大部分有害物质。另外,在居室内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也能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如:常青藤能让90%的苯消失;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等;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等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
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篇4
一、南昌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有益尝试
南昌市为治理空气污染采取了诸多措施,以201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3年前,治理力度相对较弱,主要是单一措施,即针对不同污染源,出台相应举措;第二阶段是2013年后,治理力度和强度都较大幅度增强,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更加系统、规划、严格,主要是出台一个统一的治理污染计划,把各项污染源治理的相关措施都纳入其中。具体表现为:
(一)第一阶段对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污染源、机动车尾气以及扬尘分别出台措施予以整治针对高污染燃料及工业污染源,南昌2008年颁布《南昌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办法》明令禁止在禁燃区销售、燃用原(散)煤、煤矸石、粉煤、煤泥、重油、渣油、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的树木、秸秆、锯末、稻壳、蔗渣等生物质燃料以及污染物含量超过国家规定限值的固硫蜂窝型煤、轻柴油、煤油、人工煤气等燃料,并划定沿江北大道、沿江中大道、沿江南大道以东,洪都北大道、青山北路、丹霞路、民丰路、东元路以南,昌东大道以西,昌南大道、施尧路、何坊西路、新溪桥路、上海南路、解放西路、解放东路以北;双港南路、赣江北大道、赣江中大道、赣江南大道以西,祥云大道以北,昌樟高速、昌九高速、瀛上河、龙潭水渠、广兰大道以东,玉屏东大街、孔目湖大街以南为禁燃区。同时加强对方大特钢、新昌电厂、晨鸣纸业等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放监督。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南昌2009年启动机动车排气的检测工作,对参加机动车定期检验的车辆实施尾气检测,机动车所有人须持尾气排放检测合格证,才能核发机动车定期检验合格标志。2012年南昌开始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工作,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达到国Ⅰ及以上标准的、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达到国III及以上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核发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同时,将从2013年6月1日起,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含外地车辆)和持有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采取限制行驶区域、时间等交通管制措施。针对扬尘,南昌2012年出台《南昌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突出抓好扬尘控制方案、区域覆盖、扬尘控制宣教、进出车辆冲洗、材料堆放遮盖、建筑渣余土(垃圾)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并细化了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园林绿化工地的具体防治措施以及相应监管部门的监督职责。
(二)第二阶段出台比较系统的空气污染防治计划,涵盖对各种污染源的控制,并将计划分解落实到区县及相关所属部门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2013年南昌全面启动《南昌市蓝天行动计划(2013-2015)》。该计划明确提出2015年空气污染物减排目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11%、16%,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10%、7%、4%、5%,并从工业废气污染防治、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防控与整治、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餐饮油烟污染整治、农村大气污染防治、绿化工程建设、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九方面分化落实空气污染治理措施,同时制定资金支持、宣传教育、监督考核等相关保障措施。蓝天行动计划是相对系统的空气污染防治计划,从治理目标的提出,到针对不同污染源的治理措施,再到确保治理任务落实的保障措施,层层推进,形成较为完备的污染防控体系。而且,蓝天行动计划还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区县及相关职责部门,南昌市所属区、县及有关部门需制定所属区域的蓝天行动计划,加大了该计划具体落实的力度。2013年南昌还进一步扩大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由原有的169平方公里增至195平方公里,扩大后的禁燃区范围为枫生高速,黄家湖东路、广兰大道、玉屏东大街、双港东大街、双港南路,赣江北大道、赣江中大道、赣江南大道,祥云大道合围区域。沿江南大道、沿江中大道、沿江北大道、富大有路,昌东大道、解放东路、高新南大道,昌南大道合围区域。并计划于2014年底完成新增“禁燃区”内高污染燃料锅炉的淘汰、改造任务。此外,南昌还针对空气重污染日出台应急方案,提出在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200以上)时,将分别采取工业污染源控制、扬尘控制,机动车排气控制和其它大气污染源控制等强制性污染控制措施。2013年后南昌系列治理空气污染措施的出台,是应对当前大气环境质量日趋恶化的的必然举措。2013年无论是雾霾爆发的次数,还是媒体报道雾霾的频率,以及中央领导多次公开表明治理雾霾的决心,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治理措施的强劲,都表明以此为分界岭,我国空气污染治理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南昌顺应全国高强度治理空气污染的大环境,并结合本市实际,出台相应举措,也推动南昌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南昌城市空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改进的思考和建议
(一)确实做好《南昌市蓝天行动计划(2013-2015)》与《江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的有效衔接蓝天行动计划是南昌市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而于2013年5月启动的为期两年的空气污染治理计划,当时《江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还尚未出台。2013年9月,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贯彻落实,江西省于2013年12月出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确立了2013至2017年江西治理大气污染的各项具体措施,蓝天行动计划的实施年限是2013至2015年,因此,这一期间南昌涉及蓝天行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同时实施的问题。与蓝天行动计划纯粹地方政府治理文件不同,实施细则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江西省的具体落实,是中央大气污染治理思路在地方的实施贯彻,着眼的是整个江西省的大气污染治理,其目标和各项具体措施是对全省的通盘考虑。实施细则明确到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其中南昌、九江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左右。重点任务是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废气、城市扬尘、矿山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加强小型企业环境综合整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强化科技研发和推广、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通过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绿色建筑等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并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同时,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规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实施细则与蓝天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有一定重合,但也存在一些差别,对此,在蓝天行动计划与实施细则同时实施时,两者相冲突的地方应以实施细则为准,实施细则未规定,而蓝天行动计划有规定的,则依据蓝天行动计划的相关规定。在这一期蓝天行动计划结束后,南昌在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制定下一期蓝天行动计划,就能避免此类问题。
(二)树立两个正确认识,既要认识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要明确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长期过程空气污染治理与其他环境治理问题存在差别,它不是单纯的环境治理问题,还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空气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这就要求造成空气污染的几大污染源减排。工业废气的减排除了安装脱硫、脱销、除尘装置外,还要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淘汰“两高”行业落后产能,压缩“两高”行业过剩产能,这就意味着限制以往占工业较大比重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转变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同时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还要求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的消费比重,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机动车尾气减排除了提高燃油品质,提高排放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辆,还要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发展公共交通,降低公众汽车出行率,鼓励公众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在出现重污染天气时,还要求采取中小学停课,机动车限行,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等应急措施。空气污染治理已超越一般环境治理的范围,它关系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影响人们的生活,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空气污染治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南昌乃至全国近些年来雾霾发生的程度和频率均表明,空气污染已不是偶发,而是逐渐呈常态化趋势,是短期内不可逆转的事实。我们应转变最初遭遇雾霾时指责、抱怨、急切想改变的心态,回归理性,接受雾霾常态化的现实,并积极应对。据统计,曾发生严重空气污染事件的伦敦花了26年,洛杉矶花了56年治理空气污染。[1]我们的空气污染形势比当时的伦敦和洛杉矶更复杂,不是单一的煤烟型或机动车尾气污染,而是两者的混合,治理难度相对来说更大。我们应认识空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理解短期内可能治理效果甚微。
(三)加强与周边城市区域联防联控区域联防联控是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机制。空气流动性的特征决定了单一城市治理难以取得很好的成效。南昌去年空气优良率是60.82%,而周边中部其他省市武汉的优良率为43.56%,合肥为54.99%,长沙为58.68%,均低于南昌的优良率。南昌如果仅着眼于自身治理污染,而忽视与周边区域加强协同,治污效果可能如同北京一样被周边其他省市源源不断吐出的烟雾所吞噬。区域联防联控并非简单的区域间召开联席会议,分享空气污染信息,共同预警,具体操作起来其实非常复杂。区域联防联控要统一、科学规划,首先要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科学分析区域间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分布状况,污染物传输规律,再制定相应污染防治措施。[2]区域联防联控的复杂性还涉及到兼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跨省的区域主体分属不同行政区,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无法借助同一行政区纵向治理的模式,一般是一种平行的横向合作模式,通过签署协议共同实施。如果区域主体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大气污染又是辖区内亟待解决的问题,则合作治理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但如果区域主体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面临的大气污染问题程度不一时,就存在非合作的可能。[3]京津冀相对于长三角,非合作治污的可能性更大,这也是近些年北京采取诸多措施,治污效果却不甚理想的重要原因。近期,在北京多次爆发严重雾霾以及人口、交通等压力下,京津冀一体化也提上议事日程,而京津冀合作治理雾霾则是一体化的首要议题。南昌和周边中部其他省市,作为同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有合作治污的可能性,南昌可在与周边省市协作治理城市空气污染方面作些探索。
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篇5
关键词:大气污染;立法目的;政府责任;公众参与;大气治理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的不足
(一)立法目的存在偏差。《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草案)》第一条规定:“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公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这一规定表明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的目的有两个――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二者之间必须有一个需要放弃的时候,排污者和各级政府部门必然会为了后者而舍弃前者,然后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美国《清洁空气法》中关于该法立法目的的规定(促进公众健康,福利和人口的生产力保护和发展国家空气资源的质量)突出了保护环境这一唯一目的,给美国治理大气污染订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使美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二)政府大气治理法律责任存在缺陷。通过研读《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草案)》第四条、第十一条、第十五条第2款,我们可以发现草案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方面的规定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草案规定考核结果的适用范围狭窄,无法落实政府环境责任;②没有将政府环境法律责任与现行节能减排考核评价制度以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环保绩效考核制度挂钩;③省级人民政府不负有限期达标责任,④对于没有完成达标任务的城市人民政府,仅以约谈作为惩治措施,无法产生草案预期的整治效果。
(三)大气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的局限。综观《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草案)》,涉及公共参与的仅有第七条第3,4、5款的规定。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既是公众的一项权利,也是公众应当积极履行的义务。而草案在这方面只是指出公民有检举,控告并获得奖励的权利,并没有详细规定公民如何检举,控告。而欧盟在《建立更加清洁空气的指令》中专门规定了空气质量和污染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美国的《清洁空气法》直接规定了公民诉讼和司法审查诉讼,日本的大气污染受害者救济制度,这些国家的保护环境制度、法规体现出了极强的先进性。我觉得我国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时应该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扩大公众参与。
(四)大气环境治理主体的一元化。在该部草案中还存在的问题就是在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只赋予了政府管理权,并没有使企业、公众成为防治污染的主体。
二、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的建议
(一)更新立法目的。只有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过程中确定环境保护优先的立法目的,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实施源头治理,全过程治理,才能扭转政府唯GDP至上的发展思路,为绿色GDP评价指标的确立提供法律保障。
(二)完善政府大气治理法律责任。首先对于不达标的地方政府可以借用美国的经验,采用“区域限资”、“区域限批”措施,结合现行节能减排考核以及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环保绩效考核制度的规定,对部门负责人采用如任免升迁,引咎辞职等政治责任的形式予以惩治。其次应将限期达标规划的责任主体扩大至省一级人民政府,最后,应当把空气污染防治作为对政府官员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政府大气治理法律责任。
(三)扩大公众参与。欧盟为促进公众参与,专门立法,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免费提供空气监测信息和执法报告供公众获取。我国完全可以效仿欧盟这种做法,构建可以具体实施的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过程参与制度、决策参与制度和末端参与制度。
(四)创制多元化的大气治理机制。努力创制各种机制,引导企业、公众及环保组织在实施中发挥重大作用。如环境监察部门动员企业和公众参与执法过程,加大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力度,建立公众,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制度,借助公众的外部监督,企业的内部监督和执法部门的强制执法实现大气治理的多元化机制。
结语:在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基本问题加以论述之后,我觉得修订草案应该再增设大气环境公益诉讼章节,并详加规定。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真正向大气污染宣战,让老百姓对蓝天有期待的《大气污染防治法》!
参考文献:
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篇6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来源;浓度;治理
中图分类号:X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2008)061080-02
大量资料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还高,是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污染时期。所以,建设部于2002年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并与2006年进行了修订,对建筑工程室内污染物甲醛、苯、TVOC、氡、氨进行进行控制。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于装修材料。甲醛的来源:室内装修或家具中使用的材料,诸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贴墙布、壁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粘合剂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这些残留的或分解出来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苯及甲苯、二甲苯的来源:①作为有机溶剂,如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②防水材料添加剂;③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等使用的粘合剂的溶液。因为国家对苯含量控制比较严格,所以很多材料以甲苯、二甲苯替代苯,苯对人体的危害性大于甲苯和二甲苯。氨主要来源: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在我们南方地区,防冻剂使用较少,所以氨的含量相对较少,还有来自于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主要来源:各种涂料,粘合剂和各种人造材料等。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主要在水泥、沙石、砖块中形成后,一部分会跑到空气中来,各种污染物对人体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甲醛、苯、TVOC、氨浓度进行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毕1h后进行。门窗只关闭一小时时,时间太短,室内污染物浓度一般不会超标,但是人们在房间睡眠时间一般不会低于8小时,此时房间大都是紧闭的,所以家庭室内环境检测时,建议门窗关闭关毕8小时-12小时,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因为门窗关闭时间直接影响污染物浓度的积聚。夏季,是甲醛、苯等装修“隐形杀手”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高温、高湿、低压的环境加剧了潜藏在木地板、橱柜、墙面等各处的污染气体的散发,释放量比平时高出50%~70%。所以夏天7、8、9三个月是污染浓度最高的时候,一般建议新房装修后避开这三个月入住,至少空置3个月以上在入住,并且时常保持通风状态。
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装修时都打着“环保”的旗帜,但往往污染隐患也是层出不穷。这就涉及到一个家装污染的新概念“叠加污染”。据了解,目前很多人在装修时都以为采用环保材料就没有问题了,殊不知,即使采用是国家认定的环保板材,还是有一定释放量的,大量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家具、吊顶、铺设地板等,过多地使用会令室内有害物质累积量增多,不利于有害物质挥发,加大空气污染,造成“叠加污染”,从而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元凶。
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炭、活性炭、光触媒、负离子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不同的治理方法有不同的利弊特点,哪种治理办法适合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盲目选择。
1.光触媒
光触媒技术是新近从国外引入,应用较多的一种,对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见效快的显著特点,但价格也最高。而且,据资料,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少量二次污染,对壁纸、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等会有所影响。
2.臭氧
另一种被较多采用的治理技术是利用臭氧强氧化性,净化空气,杀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室内空气治理的一种常用、安全的物理方法,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被医院等公共场所广泛采用。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会生成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但采用这种技术对居室进行治理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避免臭氧中毒。
3.高压电负离子
还有一种利用高压电离分解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办法,主要是用一种产生高压电的仪器,使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经高压电离,快速氧化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还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办法有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的特点。可以定期采用,作为定期集中治理室内空气超标问题的选择。
4.炭
竹炭、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炭的吸收异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但是见效较慢。建议这种办法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轻微超标的房间长期治理采用。
此外,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是清除室内废气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不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一套居室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三个月左右,就能挥发掉大部分有害物质。另外,在居室内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也能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如:常青藤能让90%的苯消失;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等;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等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假如我是什么作文范文(9篇)
- 阅0假如我是什么作文篇1水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浪费每一滴水,我们要把它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假如我是一滴水,我会和我的伙伴们一起来到沙漠,用自己的全部来浇灌沙漠.....

最新三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最
- 阅0三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篇1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我都注意做好这个工作,特别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