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工作简(收集9篇)
来源: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篇1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充满生机的季节,各地各部门正按照“提升一产”的要求,切实搞好春耕春播和农田管理,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积极性,以夺取全年农业丰收。本报今日起推出《搞好春耕春播夺取全年丰收》专栏,报道各地春季农业生产的好经验、好做法。
记者从自治区农牧厅了解到,为打好今年农业生产开局第一仗,我区农牧部门充分发挥政策引导效应,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动手,采取各种措施,确保今年农用物资的调运和供应。目前,全区春耕备耕工作行动早、质量好,各项农用物资及技术措施春播前可确保全部到位。
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潘旭春介绍,我区春耕工作已陆续从藏南低海拔、河谷农区展开。春耕计划用肥4万吨,目前已到位30%以上,涉农部门将保证其余化肥在春播前调运落实到户。农药、种子、农机等生产资料已全部准备就绪。
据了解,我区农牧部门及早谋划了今年农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改善种植业生产条件,加强种植业技术推广服务,强化技术示范与培训,全面提高种植业生产能力,确保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今年全年计划粮食产量达到95万吨、油菜产量达6.5万吨、蔬菜产量达65万吨。为了实现以上种植业各项目标任务,自治区农牧部门提早与各地(市)签订了种植业生产目标责任书,各地(市)也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及时把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到工作当中。
在具体措施上,潘旭春说,今年,自治区将进一步加大实施测土配方工作与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的.工作力度,提高粮食单产。今年高产示范区面积将达到70万亩,测土配方示范区面积达到30万亩。同时,为了确保种植业生产安全,自治区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防与预警工作,做到主动防减灾、预控结合、科技减灾,大力推进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工作,确保全区春耕备耕工作的顺利进行。
1.江苏省。
2.省3则。
3.20xx江苏省。
4.20xx。
模板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休息了一冬的农民开始为春耕做准备。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模板。感谢您对本站一如既往的支持和信赖!......
全省1:3月2日,记者获悉,贺兰农村商业银行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筹备5亿元“贷”动今年贺兰农村春耕备耕工作。据悉,贺兰农村商业银行以支农支......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篇2
正值春耕备耕好时节,汉中市汉台区抓早动快,通过做好农资货源储备,大力开展技术指导,强化农资经营监管等措施,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目前,全区组织储备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良种710吨,化肥20xx吨。
为切实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中各类技术难题,该区派出9支农技小分队,由农技专家带头深入春耕一线,对小麦、油菜、蔬菜等作物进行春季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指导,帮助农民因地,因苗,因时搞好土、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控工作。坚持"分类培训、服务产业、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各镇种植结构,围绕农田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粮食高产创建等技术,采取集中培训和实地指导等方式,开展春耕培训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实现新品种、新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同时,深入开展打假护农保春耕整治行动,对区域农资经营市场、企业和门店展开拉网式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及高毒农药、无证经营、虚假广告和价格欺诈等行为,净化农资市场。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篇3
4月28日,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厅获悉,目前全省夏粮夏油作物长势较好,夏粮夏油丰收大有希望。但受国内外市场波动和经济大环境影响,水稻、棉花等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依靠家庭经营增收空间变窄。
据统计,全省两夏作物在田面积4723万亩,比上年扩大40万亩。其中,小麦1642万亩、扩大31万亩,油菜1877万亩、扩大4万亩。当前小麦已进入结实期,总体上小麦长势好于去年,油菜长势与去年相当,小麦、油菜丰收的基础较好。虽然4月上旬我省遭遇大风低温连阴雨天气,但抗灾行动迅速,抢管及时,灾害影响不大,如果后期天气正常,田间管理精细,夏粮夏油丰收大有希望。
据了解,湖北省春夏播种植意向,呈“增粮稳油减棉”态势。预计春夏播作物面积6542万亩,比上年扩大6万亩。分作物类别看,粮食意向面积4573万亩、增88万亩,其中水稻3251万亩、增35万亩,玉米1010万亩、增46万亩。油料面积443万亩,与上年持平;棉花意向面积430万亩,比上年调减87万亩,调减的棉花面积主要改种水稻、玉米、豆类等作物。春季蔬菜生产,与往年同期比,面积略增,产量略增。春茶生产开园提前,名优茶产量比去年增加。柑橘管理积极性提高,田间管理措施到位,有机肥使用增加。
据介绍,目前湖北省春耕备耕物资准备足,市面上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种子供应充足,全省春耕春播用肥已储备到位。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篇4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眼下已进入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今年,梁平区回龙镇充分发挥大型农业机械"节本增效"的优势,助力春耕备耕。
2月28日上午,笔者在回龙镇青杠村看到,一台大马力的.旋耕机正在翻耕村民陈万术的承包田,对于翻耕的效果陈万术非常满意。他告诉笔者,"以前,使用手扶式旋耕机一天最多犁3亩田,费时费力,而且犁田效果有时还不理想,而这台大机器一个小时就可犁3亩田,效率提高了8倍。"
陈万术算了一笔账,他家今年一共承包了17亩田,像以前一样使用小型旋耕机需要一周才能犁完,按今年230元一亩的价格,光费用就是3910元。而大型旋耕机一亩田只需要20分钟,一上午的时间就犁完了,缩短了6天多,每亩的费用也仅仅100元,一共才1700元,犁田成本就节约了20xx余元。
回龙镇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俊介绍,合作社除去大批微型旋耕机外,一共有5台大型旋耕机,在今年的春耕备耕时期,在各村的田间都能看到"大机器"的身影,不仅为田农节约了一大笔生产成本,更极大的提高了备耕效率。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篇5
人勤春来早。近日来,广东省罗定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目标,落实各项支农政策,扎实推进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至2月28日,罗定市春种作物面积5.8万多亩,犁耙田面积4万多亩,已浸种4.2万公斤,播早稻面积0.2万亩。
为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罗定市成立了春耕生产督查组,深入各镇(街)督促指导开展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行动、早落实,有效地加快了该市春耕生产的进程。同时,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结合粮食生产现状,及早制定了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抓好粮食生产结构调整。
在备耕工作中,罗定市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和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优质稻米产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水稻繁种育种工作,利用本地野生稻资源繁育出属于当地的'水稻品种,进一步扩大罗定稻米的影响力;壮大园艺产业。今年罗定市计划种植蔬菜11万亩,总产12万吨,计划建成温室大棚、遮阳棚、水肥一套喷灌等农业设施面积7000亩;发展马铃薯产业,充分利用冬种马铃薯高产示范项目资金,积极发动农民开发马铃薯产业,今年计划种植马铃薯3.0万亩,重点推广高产抗病高淀粉品种,计划产鲜马铃薯7万吨以上。
在春耕物资储备和市场管理方面,该市重点抓好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农资的购进和销售工作,确保农用物资的供应。到目前为止,已调度就位玉米种8.6万公斤,水稻种41万公斤,化肥2.6万吨,农膜25吨,软盘10万片,农药280多吨。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强化农资市场的清理整顿,确保种植物资质量,到目前为止,派出农业行政执法人员60多人(次)下到各镇(街)检查农资市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杜绝了坑农现象,净化了农资市场。此外,该市还强化技术指导,发挥该市农业局的技术优势,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等形式使广大农民掌握了适用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篇6
当前,正是抢抓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后寨乡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工作,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强化责任,抓好粮食生产。着力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在稳定水稻、马铃薯、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豆类等杂粮,保障粮食供给多样性,确保全乡全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达4。35万亩以上(其中夏粮2.15万亩以上、秋粮2.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6425吨以上。
突出示范,抓好样板创建。重点围绕县道(织小线)乡道(偏岩-大炉塘)公路沿线、家庭农场、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力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和示范基地,打造连片500亩以上粮食生产示范点2个,连片300亩以上粮食生产示范点6个。充分利用后寨乡资源禀赋优势,建成年产1000万棒食用菌制种基地1个,培育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示范户166户,种植食用菌1600余亩。
突出优势,抓好特色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持续做大做强皂角、食用菌(香菇)、马铃薯、中药材、苗族蜡染刺绣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完成皂角种植及抚育管护9279余亩,种植食用菌1600余亩、马铃薯30000余亩、中药材10000余亩,培育苗族蜡染刺绣105户。
强化宣传,抓好作物管理。充分利用微信群、乡村广播、宣传车及时更新动态,发布灾害性天气、病虫害防治等信息,使群众做到早预防、早管理。同时,采取召开会议、广播、培训会和发放宣传资料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宣传春季作物的管理知识和防治技术。组织10名科技特派员分片深入田间指导,把农业实用技术、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引导群众做好田间管理,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1篇7
新年伊始,为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区认真统筹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抢农时、备农资、强服务,多措并举为20xx年春耕备播开好局。
技术早培训。连日来,我区农业部门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乡村街道、田间地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以农业种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安全作业、畜牧养殖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1期1080人次,田间地头培训3期180人次。
执法早开展。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净化农资市场。我区农业部门积极组织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执法行动,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农资流入市场,保障春播备耕农业生产物资稳定供应,打牢全年粮食稳定基础。
宣传早进行。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线下宣传,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做好线上宣传,大力开展春耕生产的宣传工作,切实为春耕生产营造浓厚氛围,吹好20xx年春耕生产“冲锋号”。大力宣传引导农户采用秸秆还田技术提高培肥土壤地力,助推绿色农业发展。同时,积极向农户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和产业奖补等惠民政策。
物资早准备。抓好春耕农资准备,早谋划早安排统筹协调相关部门、企业、农资批发商、销售点等储备充足保质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膜、兽药、饲料、蚕药等重要春季农业生产物资稳定供应,做好农机调配和检修,同时强化规范农资市场生产经营秩序和供需调度,保障优质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膜等保障春耕春管种子、化肥和农药供应。目前已储备种子29.7万公斤、化肥1.33万吨、农药109吨、农膜118吨。
设施早完善。抢抓农闲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水渠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及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开春不误农时。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加大项目整合资金投入力度等“战略”,加快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坚持对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县级、市级验收,同时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管理,落实管护主体责任,让每一个项目都能够尽快服务社会、造福群众。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篇8
“春脖子短,农活往前赶。”为抓住春耕备耕这个全年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关键,2月初,全市春耕备耕各项工作陆续展开。市农业农村局压实工作职责,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开门稳”。
早定任务/抓督查
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生产,市委、市政府以目标责任制将粮食播种面积下达到各镇(场),同时,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2月3日,市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市农业农村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8镇2场落实粮食面积、“一图一表一册”粮食生产台账开展全覆盖实地督查,切实以严督实导推动春耕备耕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早备农资/稳基础
今年全市粮食作物预计生产面积为43.8万亩,需要种子储备量约2300吨,化肥约80000吨,农药使用量预计在200吨左右。截至2月6日,我市已储备小麦、水稻、玉米种子共计1700吨,各类化肥约46000吨,农药170吨。预计三月中旬之前,我市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个体经营网点将陆续购进下差农资,以满足我市全年的`农业生产需求。价格方面,由于生产肥料和农药的原材料上涨,二胺和有机肥以及杀虫剂、除草剂的价格同比去年都略有上涨,但总体保持平稳。
早检农机/促生产
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保障播种、植保、收获农机配套,提早开展农机检查维修、农机安全生产,确保生产中有“机”可用。目前,已检修各类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750台套,播种机械240台,投入春耕备耕农机具760台套。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在做好农资储备工作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确保今年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春耕备耕工作简报
2月27日,樟树市大桥街道张家村村民皮建雄正驾驶农机翻田耕地。近日,在樟树市大桥街道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到处都呈现一派繁忙的春耕备播景象。
2月28日,南昌市新建区铁河乡农民们正忙着机耕整地。目前正是春季耕种时节,我省农民正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月28日,安福县洋溪镇牌头村村民正在给瓜果地铺地膜。今年,该村村民扩大瓜果、蔬菜、油菜、烟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以增加耕地收成。目前,安福县20余万农民正投入春耕备耕,走好全年农业丰收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