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健专题研究(6篇)

来源:

幼儿园保健专题研究篇1

本期将继续贯彻我园“尽职尽责为幼儿发展,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构筑优质教育为主旨,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核心,以《重庆市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为突破口,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园,以创新求发展,树立“四个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以人的发展求得幼儿园的持续发展,实施主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办学水平的新突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情况分析

经过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园幼儿人数已达200多名,园所发展事态良好,保持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保教质量。近年来我们一直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幼儿园的重要工作,我们实行分层培训,名师引领,教学大比拼等一系列活动指导下教师们迅速成长起来了。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要创建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在我园县级规划课题《一日常规生活活动细节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中,迫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三、工作目标

师资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础,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将教师培训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从教育科研工作入手,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工作。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做到精细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幼儿园教育融入社会,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同时继续进行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完善幼儿园的装饰和设备的添置。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教师培训

1.加强师德教育。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尤其是幼儿园讲究的是保教并重,这就要求教师富有爱心和耐心,因此师德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基础。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各类法规文件。加强教研组建设,配合学校学习《重庆市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工作规程》细化教研组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强化“三风”建设,开展“三心五爱”教育,即:爱心、耐心、责任心;爱国、爱岗、爱园、爱生、爱已。

(3)加强学习,配合小学开展好每周一次的教师综合运动会,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

2.加强专业培训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题讲座。在专题讲座的同时,教研组长深入班级指导各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并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2)学习与指导相结合。利用周五业务学习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值周教师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与文章、活动方案等,并做好推荐笔记。

(3)继续抓好教育故事、教育反思、教学随笔的评讲活动。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1.教育质量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要抓好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端正教风,将教学常规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做好教学常规资料整理和完善工作,积极准备幼儿园年检。

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坚决做到提前一周备课。教师备课要建立在以学生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基础上。结合小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训”的“四位一体”教师研修模式。初步探讨教师合作备课和教研,形成集体智慧,做到备课、教具、反思分工合作,优化教学过程。

3.提高教学效率。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心,抓住如何加强教学的组织工作、如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启发幼儿的思维、如何巩固学习效果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研究工作能够重实际、有实招、出实效。

4.狠抓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教学的规范化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活动教师语言规范,鲜明生动;游戏中指导,生活中教育,杜绝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组织教师到“手拉手”学校开展教研、联谊等多种方式,以发挥我校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

5.加强保育员队伍的建设

进一步规范保育员的工作行为,用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保育目的。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渗透教育。特别是三岁以下幼儿的护理工作中,提倡保教一体化的教育。掌握幼儿常见病的保健护理知识,随时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协助教师进行教育环境的创设。

(三)加强卫生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安全。

幼儿园保健专题研究篇2

健康幼儿园在上级领导支持和教育专家帮助指导下全体员工通过近几年的共同努力为幼儿园赢得了较好社会声誉和集体荣誉,十一五期间始终被评为区先进文明单位,在金山区成为一所特殊教育、家庭教育上有一定声誉的幼儿园。在新时期,幼儿园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为了追求全面和谐地发展,我们将推陈出新,进一步创新开拓,特制订本规划。

一、园情分析

(一)幼儿园概况:

1、校舍条件有所改进

健康幼儿园的优势在于有非常美丽的花园和丰富的绿色资源,但是教室条件和设施不能符合教育要求,为尽量符合教育要求,现在三年行动计划的春风中,我园新増了分部,现幼儿园(总园与分园)占地面积共6008平方米,分园能容纳6个班级180位幼儿、达到了88标准。人均占地面积从5.8平方米增加到28.8平方米;室外场地从的1.4平方米增加到23.4平方米;各班有独立的活动室、盥洗间、午睡室、消毒房;合理规划幼儿活动用房、教师用房。创设各类幼儿活动室(绘画室、电脑室、构建室、小社会等),活动室配备空调,增加戏水池、沙池、种植园等。园舍面貌有所改进。

2、教学设备得到完善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在这几年中,学校添置了多媒体设备,五年内初步实现了园内外电子信息通,即:幼儿园内外网站通、电脑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大屏、每班配备了数码相机等。建成了健康幼儿园数字化管理平台,

3、教工学历有所提高

教师的学历水平,本科学历达24人大专9人中专2本科率达到70%普通话达标率90%。

(二)发展优势:

1、制度化的管理机制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石

以法制园、以德立园是幼儿园办园的根本。在规范幼儿园办学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几十项规章制度,有教工奖惩制度,福利费使用条例,年终考评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等。为学校发展提供了稳固基础。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幼儿园坚持以制度为准则,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教育,开展了师德主题教育,提高教工的思想素质和是非观念,提升教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由于有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保证幼儿园管理非常稳定运行,让制度发挥真正的作用。同时不断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了民主管理的体系。支部、行政、工会合力,坚持以规范校务公开工作为抓手,支部通过先进性教育、学习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加强了各岗位职责,尤其是加强了中心组学习,提高了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形成了高度凝聚的领导班子。

2、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

根据教育局十一五发展规划:聚精会神抓教育,一心一意建队伍的精神,我园坚持以教师自我发展为本,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条件,发挥教师的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自我发展与学校的整体发展协调一致,在同步发展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我园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阶梯: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特色教师-专家教师。

3、运动教育的特色已初步形成

近几年,我园把培养幼儿的小器械运动意识作为办园特色,探索将运动特色教育和基础教育相融合,坚持以二期课改的课程观为指导,我们加强主题背景下运动课程的研究,形成教育特色。

尽管幼儿园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但在追求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存在的困难及新的挑战。

1、硬件方面

园舍方面已经大有改善,分部已达88标准,但是总部生均建筑面积、生均活动面积、生均绿地面积依然还未达标。由于总部与分部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总部专用活动室的配备比例还是偏少。总部与分部在硬件设施的配备上还缺少平衡。

2、软件方面

1)、服务管理经验有待加强。幼儿园领导班子的服务管理意识与经验,还需要拓展,与时俱进,进得到进一步提高。

2)、科研后续能力有待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学前教育委员会立项课题使幼儿园在课题研究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科研促教研,为课程的园本化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一批成熟教师的引退,科研研究的后续力量加强。

3)、教师培养有待加大力度。虽然园内有2位区级学科带头人,在点上已有冒尖,但是面上缺少普及。由于每年新教师大量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十二五期间一线带班新教师将达70%,而且以非师范教师为多,因此要达到教育的有效性与均衡性还需加强新教师的培养。

4)、保育员队伍还有待稳定。虽然现在保育员都已经持证上岗,但是中级保育员的比例还偏少,保育员流动性太大,因此要多渠道地去争取保育员队伍的稳定,提高中高级比例。

5)、家长工作有待推陈出新。作为十五、十一五上海市家教实验基地,幼儿园在各方面都起到辐射引领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工作亦需要推陈出新,以更贴近家长、符合家长幼儿需要的方法途径与社区合作,服务幼儿。

二、新一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一)幼儿园发展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深入实施二期课改。

1、幼儿为本,适度超前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坚持幼儿教育适度超前教育的原则,在原有的取得良好经验的3-6岁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形成0-6岁早教一体化的教学,使学前幼儿的教育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2、家园互动、园际协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任何幼儿园教育都不可能完全替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所以要强调家园互动,在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互动,培养主体化的家长群体。

认真学习周边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发挥我们幼儿园的作用,和其他幼儿园一起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使我们幼儿园成为金山地区学前教育科研共同体和教师培训共同体的成员之一。

3、特色为主,全面提高

幼儿园在实施二期课改过程中要传承和创新自己的特色。在今后发展的五年内要保持运动小器械课程研究的特色,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实施新教材,形成新的以二期课改背景下健康为龙头主题的特色课程

4、理念为先,和谐发展

全体教师认同"教师发展是幼儿园最为有效的保障"这一理念。幼儿园创造各种条件,使教师具备实施学前新教材的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有效教育的真正落实。

(二)办园理念

我们的办园理念--"以人为本,开发潜能,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育以孩子的发展为本,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逻辑出发点和工作的目标归宿。幼儿园要教育面向全体幼儿,承认孩子的差异。

"开发潜能"--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孩子的德智体美发展负责、要为孩子的个性特长发展负责,从孩子的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开展教育,让孩子得到充分发展。

"和谐发展"形成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的和谐。

"以人为本,潜能开发、和谐发展"就是以幼儿为本,在活动中挖掘培养一切幼儿的潜能;以教师为本,在工作中挖掘利用一切教职员工的潜能。充分利用的教师潜能才能认真的实施教育教学,全面认识幼儿,实施开发幼儿潜能的教育,形成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

(三)发展目标

1、办园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新教材,努力建设办学理念新、师资力量强、教育管理好、保教质量高的"学园、乐园、花园"式的幼儿园。争取在五年内把健康幼儿园办成一所具有运动特色的一级幼儿园。

办园目标的内涵:

1)、办学理念新--幼儿园善于把科学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化为符合本地区、本园实际的教育理念。

2)、保教质量高--儿童在学习、运动、生活、游戏及社会性情感等方面发展良好。保教工作被社会认可,家长满意率高。

3)、师资队伍强--教师的教育观念新、掌握先进的保教理论和方法、会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有一些区级知名度的教师。

4)、教育管理好--科学地按照教育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善于运用系统思维管理幼儿园。

5)本园要办成"学园、乐园、花园"式的幼儿园--

"学园"--幼儿园要成为孩子、教师、家长学习的场所。

"乐园"--幼儿园要为孩子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孩子、教职工在幼儿园生活中健康地愉快地成长。

"花园"--幼儿园不仅要建设成一个美丽的校园,而且孩子、教职工具有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

这"三园"是幼儿园办园理念的集中体现,幼儿园要为全体孩子、教职工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和教育环境。

2、幼儿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好奇、好学、勇于探索、敢于表达、关爱同伴、有良好习惯、对运动具有浓厚兴趣、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

具体内涵:

1)以小器械运动活动为抓手,培养个性良好、兴趣丰富、人格健全、乐意探究的新一代,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位幼儿的潜在能力,促使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2)好奇--能大胆想象。在感受客观世界中的"人、事、物"之后,能发现疑问,会大胆提问,能大胆想象,产生丰富联想。

3)好学--能大胆活动。喜欢参与各类游戏,具有积极运用和操作各种材料的能力,自主选择,大胆进行活动。

4)勇于探索--能大胆探索。亲近自然,接触社会,积极探寻,并充分体验成功情感。

5)敢于表达--能大胆表达。对现实生活、客观世界认识和自我内心体验感受,能借助于幼儿特有的表现方式与伙伴合作并大胆表现与表达。

6)关爱同伴--关心爱护身边的伙伴,和特殊孩子和谐相处

7)良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文明习惯。

三、建设幼儿园的行动计划

(一)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

树立和谐共融的理念,形成人与人相互的信任;人与自然共存;人与社会共融;人与自我完善的氛围,创立规范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五年内争取成为上海安全文明校园、确保金山区文明单位。

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形成规范有序的教育秩序。

(1)建立和完善教师行为规范,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组织教工学习上海市教师行为规范,结合幼儿园实际,完善我园教师的行为规范,并制定教师在带班中的适宜行为,教师的忌语,作为教师的师德培训内容。

(2)建立幼儿与家长的行为规范,构建有序的校园秩序

为了形成文明校园环境,规范家长的形象和行为,通过家长委员会,制定家长入园行为规范。

(3)建立节约资源细则和保育员操作要求,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为加强全园人员的环保意识,加强节水、节能细则,完善保育员操作细则。

(4)执行一日活动操作细则,建立安全和谐的工作秩序

加强班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执行班一日活动操作细则工作制度,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

2、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职员工的思想境界

(1)以先进教师为榜样,开展学名师,树师魂系列活动组织教工通过图片展、师德宣传、师德演讲等活动,学先进,做先进,在教工中形成学先进的氛围。

(2)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通过师德培训,党员、中心组主题学习,走近名师,"为人、为师、为学"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3)结合争创文明组室,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的活动

根据学习型班组的标准,开展创建学习徐型班组的活动

3、完善教工提升机制

(1)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开展主题读书活动,推荐好书、读书活动等形式让教工养成读书习惯。

(2)完善教师自我评价机制

完善教师自我评价标准,每学期组织教师自我诊断,自我修正,自我提高。

(3)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每位教工建立成长档案,教师学习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4)加强与共建单位的合作,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加强与社区结对活动;党员、团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宣传、学雷锋活动、交通协管等。

(二)完善课程园本化的方案

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目标,树立课程理念,运用已积累的运动小器械教育课程资源,依靠全体教师,共同开展课程园本建设,在实施课程方案中,提升教育品牌。

1、形成正确的教育改革理念

(1)强化一种意识:强化"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意识,把深化教育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工作中要努力实践。

(2)建立二个平台:以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为平台,以家园联系册和校园网为纽带,在家园互动中形成教育改革共识,营建和谐的互动氛围。

(3)规范三项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幼儿发展性评估;家长满意度调查。

2、完善课程园本实施方案

(1)整理和收集实践已有的运动小器械教育课程和学前特教课程。

(2)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安全教育课程资源。

(3)组织教师学习课程观,让教师真正意识到构建课程重要性,并参与其中。

(4)完善课程园本的实施方案,建立课程目标、课程原则、课程实施操作要点等

(5)调整课程评价机制:

对幼儿的评价:对幼儿在二期课改背景下安全知识、意识、行为进行评价,关注过程的动态的评价,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评价:建立自评、小组、项目结合的评价体系,为每教师提供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空间。

(三)保教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引领保教队伍向专业化发展,建立专业发展的培训方案;搭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形成自主发展的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案;形成一支高素质保教队伍。

1队伍建设

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教育观念新,知识视野宽,智能结构合理,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具备现代教育观,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具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保育、教育活动个性鲜明的专业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具体发展指标:

(1)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大专学历达100%,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提高到100%,教师普通话达标率95%。

(2)能产生有1-2名中学高级教师。

(2)力争使15%的教师成为区级以上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3)30%的教师成为能够在本园教师队伍中起示范作用,15%在全区能起带教指导作用的教师。

(4)60%教师能够找到自己的特色,向成为特色教师努力。

(5)保育员队伍达标:合格率100%其中40%中级保育员,10%高级保育员。

(6)进一步进行人才引进和流动工作,确保教师队伍不断流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引进个别专业的技术岗位人员,如多媒体制作人员、专职学前教育研究人员。

2、专业化发展

贯彻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为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培养具有能专业引领,有教育特色的骨干队伍。具体内容

(1)建立园本培训机制

A建立园本培训内容:教育科研专题;基本教育技能专题;安全教育专题等等。

B建立保教人员培训手册内容包括:集体培训;个性化培训;自我培训。

(2)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

A通过园本培训,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教师职业道德观。

B通过教研活动,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C通过培训、带教、教育沙龙、园际交流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D运用新苗奖评选机制,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骨干教师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骨干教师培养力度

A建立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为骨干教师搭建平台。

B为骨干教师创设学习机会,到市、区学习,并参与区的中心教研组。

C每年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D运用多方力量,争取到2010年有1-2名骨干教师达到中学高级教师职称。

(4)加大对青年教师带教的力度

A完善带教制度,建立带教的网络,形成规范的带教体系。

B完善层级带教:专家带教区骨干教师;区骨干教师带教园级骨干教师,园级骨干教师带教青年优秀教师;青年优秀教师带教新教师。

C建立带教奖励机制,对于优秀的师徒给予奖励。

(5)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A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教师个人现状分析;个人发展计划;参加培训记录;学期学年度考核表;个人荣誉等

B成长档案由教师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6)形成教师评价机制

A教师自我评价

B家长满意度调查

C幼儿发展行为评估

D督导和视导专家和管理者评价

(四)以科研为导的课题研究

引领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观察研究水平。激发教师科研的意识,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后续与提高。加强科研指导力度,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健全"立项--实施--过程监控--评价--推广应用"的管理体系。

1、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1)开展科研工作的园本培训,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2)用科研的方法开展教育专题研究,提高专题研究水平。

(3)建立科研小组,让青年教师自愿报名参与。

2、课题确立

实验项目----二期课改背景下幼儿安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要求幼儿园教育目标必须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求出发实施教育。为幼儿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我园开展的安全教育的课题真实地体现了新《纲要》的人文精神教育根本目标,重视对幼儿生命的人文关怀,对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给予积极支持性的引导教育。结合上海市幼儿园二期课改教材"运动"、"游戏"、"生活"、"学习"四个方面进行安全教育课程的研究。

(1)课题的目标

A:幼儿安全活动课程的目标与价值。通过课题实验,积极贯彻新《纲要》一切有利于幼儿生命健康发展的教育宗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确认幼儿积极安全教育的理论地位,充分尊重满足幼儿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

B:研究与二期课改教材运动、生活、游戏、学习的有机整合后不同年龄段的安全课程,通过研究形成该课题系统的实验方案、教育途径和内容。

C:研究不同年龄段安全课程的组织形式

D:研究幼儿安全教育课程的评价

E:创编和开发幼儿安全教育活动的教学活动、游戏、亲子活动。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A:幼儿安全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价值与目标

B:对研究对象及家长的有关安全知识的调查问卷

C:研讨各年龄段幼儿与二期课改有机整合的安全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D:研究适合各年龄段幼儿安全课程的教材

E:研究幼儿安全课程的开发原则

F:创编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活动中的教学活动、游戏亲子活动的实验研究

(五)、创新家园互动的模式

作为"上海市十一五家教实验基地",在家教工作方面已积累了比较全面的资料,畅通了家园合作的渠道,形成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有效共育模式。以后要创新家教互动的模式,提高家教质量,发挥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实效性,努力使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1、综合咨询活动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根据家长的不同需要,幼儿园按需给予咨询、指导。

2、家委会活动

根据《健幼家委会工作章程》,有针对性地发挥家委会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我园工作,开展小组活动,提出建设性建议。

3、家园共建活动

参与"家园共建课程",以家长与老师为互动式的双向指导,共同探讨课程实施方案,在课程提供的方案作用于孩子之后,通过孩子的反应来纠正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指导,这是家长与教师双主体的第二层面的指导。

4、家园互动活动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组织以班为主、以园为辅的家园互动活动,鼓励根据家长需求,设计新型的互动形式。利用网络,就家长的共性问题开展互动式研讨,激发互动热情,提升互动价值。

5、家教科研活动

实施家教课题如《自闭幼儿家庭训练的指导》。增加育婴师的培训数量,科学指导0-3岁儿童的早教,满足社区早教需求。使0-6岁儿童的早教一体化得到落实。

(六)更上新台阶的康复工作

特殊教育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努力遵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提出的"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的全民教育目标,积极推进特殊儿童的全纳性教育。康复幼儿园继续以怀着"康复孩子,回归自然"的这一宗旨,为实现残疾儿童也能平等、参与、共享教育权利的工作目标,继续在区残联、教育局,朱泾镇领导的关心和领导下,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社会及幼儿园中营造一个残障幼儿回归主流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康复工作的亮点。

1、专业培训,特教教师都参加培训,持有两证上岗。

2、全面辐射:了解我区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了解我区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同时对全区3-7岁特殊幼儿进行康复辐射工作

3、科研为导:为了使教育实践更加科学有效,以科研促进康复工作

4、医教结合:建立与残联、卫生合作的专业康复训练机制;以研训一体化为抓手,深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研训一体园本培训的实践

5、完善课程:用二期课改的理念融入特殊教育,以特殊教育网站为平台,开发信息资源支持系统,建立、充实和完善特殊教育资源库,建立随班就读评价体系。形成学前特殊教育的特色课程。

四、保障工作或主要措施

以标准化管理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幼儿园服务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形成一套规范管理的机制。

1、制度保障

建立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同时充分发挥自主性,维护幼儿园发展的权益。做到"依法办园"和"自主发展"的统一,关键是要有一个健全的民主监督机制。健幼的具体做法体现在三"制"管理上。

(1)"园务制":当幼儿园的发展中遇到了问题时,通过"园务制",商讨、研究,做出合情合法的决策;

(2)"教职工大会制":实施"教职工大会制",幼儿园的重大决策通过"教职工大会"最终表决,充分调动和激励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当决策超越或与教工实际利益有冲突时,通过"教职工大会"进行交流沟通、修正调节。

(3)"家委会制":成立家委会,通过家委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办学思路;当家长难以理解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时,通过"家委会制",进行层层联络,倾听家长的意见,并作必要的调整。

2.人文化管理

树立和谐共融的理念,形成人与人相互的信任;人与自然共存;人与社会共融;人与自我完善的氛围,创立规范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推进柔性管理举措。当教工遇到婚、丧、病等各类大事时,园方就通过及时的"探访制",把温暖送到每个教工的心里。

3、规划评价和监督

(1)成立规划领导小组,由园长任组长,并由各教研室组长担任组员。各教研组室及时反馈,规划领导小组分阶段、分步骤严格检查规划实施情况。

(2)各教研室对本部门职责要有清晰的了解,每学期初计划中要详细制定规划实施的有关内容,期末针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4)健幼的改革举措,要按照规划要求,实行严格的自查整改。

(5)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及时请教有关专家,定期听取上级领导,家委会成员对幼儿园办学情况的咨询和意见。

2、环境和设备保障

(1)以"生活化和自然化"为理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确保安全课程的环境创建,使幼儿园成为幼儿的乐园。

(2)设备保障

A: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幼儿园园所设备总园、分部均衡,总体达到88标准。

B:幼儿园各班教玩具、设施安年龄段合理配置,达到一级幼儿园的标准。

幼儿园保健专题研究篇3

本期将继续贯彻我园“尽职尽责为幼儿发展,全心全意为家长服务”的指导思想,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构筑优质教育为主旨,进一步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核心,以《CQCITY幼儿园一日活动保教常规行为细则》为突破口,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园,以创新求发展,树立“四个意识”(服务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发展意识),以人的发展求得幼儿园的持续发展,实施主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办学水平的新突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情况分析

经过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在园幼儿人数已达200多名,园所发展事态良好,保持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保教质量。近年来我们一直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幼儿园的重要工作,我们实行分层培训,名师引领,教学大比拼等一系列活动指导下教师们迅速成长起来了。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要创建一所高质量的幼儿园,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在我园县级规划课题《一日常规生活活动细节教育研究》的开展过程中,迫使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进一步规范了幼儿园的各项活动。

三、工作目标

师资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础,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将教师培训作为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从教育科研工作入手,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工作。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做到精细管理,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幼儿园教育融入社会,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同时继续进行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完善幼儿园的装饰和设备的添置。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教师培训

1.加强师德教育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尤其是幼儿园讲究的是保教并重,这就要求教师富有爱心和耐心,因此师德教育是教师成长的基础。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各类法规文件。加强教研组建设,配合学校学习《CQCITY中小学学科教研组工作规程》细化教研组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2)加强对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强化“三风”建设,开展“三心五爱”教育,即:爱心、耐心、责任心;爱国、爱岗、爱园、爱生、爱已。

(3)加强学习,配合小学开展好每周一次的教师综合运动会,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

2.加强专业培训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题讲座。在专题讲座的同时,教研组长深入班级指导各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并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2)学习与指导相结合。利用周五业务学习的时间,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值周教师推荐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书籍与文章、活动方案等,并做好推荐笔记。

(3)继续抓好教育故事、教育反思、教学随笔的评讲活动。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与专业水平。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1.教育质量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要抓好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端正教风,将教学常规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做好教学常规资料整理和完善工作,积极准备幼儿园年检。

2.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坚决做到提前一周备课。教师备课要建立在以学生幼儿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基础上。结合小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训”的“四位一体”教师研修模式。初步探讨教师合作备课和教研,形成集体智慧,做到备课、教具、反思分工合作,优化教学过程。

3.提高教学效率。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心,抓住如何加强教学的组织工作、如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启发幼儿的思维、如何巩固学习效果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研究工作能够重实际、有实招、出实效。

4.狠抓对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教学的规范化要求,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活动教师语言规范,鲜明生动;游戏中指导,生活中教育,杜绝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组织教师到“手拉手”学校开展教研、联谊等多种方式,以发挥我校的辐射、带动和引领作用。

5.加强保育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保育员的工作行为,用教育者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明确保育目的。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渗透教育。特别是三岁以下幼儿的护理工作中,提倡保教一体化的教育。掌握幼儿常见病的保健护理知识,随时观察幼儿的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协助教师进行教育环境的创设。

(三)加强卫生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安全

1.期初,做好新生幼儿和插班生的体检工作,严防肝炎病的传入。做好感冒的预防工作,幼儿的毛巾、杯子、碗筷等日用品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保持园内整洁,室内经常通风,“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预防传染病的常识,做好晨间检查和幼儿服药记录。

2.组织教工重温《幼儿教师职责》、《保育员职责》、《幼儿园安全制度》、《幼儿园教师工作条理》强化教工的工作责任心,严格做到上岗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认真做好值周工作,巡视幼儿安全,严格使用解送卡接送制度,确保幼儿在园和接送的安全。

3.严格按照CQCITY幼教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要求,规范各项卫生保健工作,健全完善卫生保健制度。

4.加强膳食管理,提高伙食质量。督促炊事人员遵章办事,严把食品卫生关。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继续做好午餐24小时留样工作,严防餐饮事故的发生。

(四)提高服务的意识,切实做好家长工作

1.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召开“家委会”,向家长汇报我园工作情况,听取家长意见。

2.巩固我园为做好家长服务工作所制定的若干项措施。根据家长的意见,结合园内条件,随时增加必要的服务项目。

3.作好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请家长参加我园重大活动,征求家长对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

4.随时接待和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向家长做耐心细致的解释。

幼儿园保健专题研究篇4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0-0027-05

当前,有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研究呈现出“两极少,中间多”的特点,焦点是中小学教师,而对幼儿园教师和大学教师却关注甚少。事实上,幼儿园教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为幼儿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自我辨别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但是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倾向于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

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决定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范式。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大样本研究范式和小样本研究范式。大样本研究范式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测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小样本研究范式对少量的被试进行大量的心理学测试,能对被试的心理活动展开有效的研究。〔1〕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大多采用大样本研究范式,而很少采用小样本研究范式。(2)测量工具。研究者通常采用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这类量表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健康负向指标为主的量表,另一种是以健康正向指标为主的量表。前者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BI)、一般健康问卷(GHQ)等;后者主要有主观幸福感量表(SWS)、生活满意度问卷(LSS)等。国内学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通常会对国外的这些量表进行修订。(3)指导研究的方法论。最常见的方法论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横向的研究,另一种是动态的、纵向的研究。研究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主要以前者为主,很少有人采用动态的、纵向的研究方法。(4)研究视角。国内学者主要从评估的角度去考察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找出适合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他们不仅重视用问卷调查、实验等实证的研究方法,而且开始重视日志分析、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并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研究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症状。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2)职业行为异常。心理问题总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有些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即存在职业行为异常现象,例如,随意应付自己的工作,对儿童无端责罚、恐吓等。彭驾将教师的不良职业行为概括为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五种类型。〔2〕(3)不良人格。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3〕(4)心理压力。Kelly和Berthesen(1995)对8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公立幼儿园女教师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她们的日志、图表和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认为这些压力主要来自时间的压力、满足儿童的需要、应对教学之外的任务、维持早期儿童教育的哲理与实践、不断满足个人的需要、儿童家长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早期儿童教育的态度和感知等。〔4〕许多幼儿园教师由于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而形成心理疾病。(5)工作倦怠。Maslach和Jackson(1981)认为,工作倦怠是在以助人为对象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的症状。〔5〕研究发现,倦怠不仅会给人们造成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等负面心理影响,而且容易产生睡眠干扰、周期性头痛和肠胃不适等疾病。〔6〕因此,幼儿园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倦怠状态,会给自身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危害。(6)人际障碍。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园领导的关系等。一些幼儿园教师由于对上述关系处理不当,造成了人际关系上的障碍。Katz认为在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中,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造成幼儿园教师人际关系障碍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双方在价值观、教育观、行为参考基准和隐私权的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另外,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遇到儿童家长的一些非理性要求,如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教师,这会给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关系蒙上阴影。〔7〕

(三)影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个人素质。每个人的心理、身体素质以及业务素质都有差异。一些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这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8〕(2)工作角色。与其他职业相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他们通常集幼儿园老师、临时父母、保姆、哥哥、姐姐、玩伴等于一身,〔9〕甚至是清洁工、联络员等,他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随时变换角色,很容易产生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这不仅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10〕(3)幼儿因素。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周围的事物,其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利于幼儿园教师安排课程。另外,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幼儿园教师总是要担心其安全和健康,这会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11〕(4)幼儿园因素。幼儿园教师有很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教学工作也经常被一些无关的事情干扰。此外,课程一般由幼儿园管理者制定,幼儿园教师只负责执行,因此他们很少有教学的自,这不利于设计适合幼儿的课程,也增加了幼儿园教师的负担。〔12〕(5)自我期许。自我期许总是美好的,但是自我期许过高,与现实存在落差时,会导致心理不愉快,甚至痛苦。(6)社会期望。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寄予很高的期望,对幼儿园教师更是如此。这使幼儿园教师负载了更多的精神压力。(7)人际关系。幼儿园教师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除了每天要处理与园内同事和领导的关系,还要学会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13〕(8)时间压力。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特征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照料幼儿。台湾学者孙立葳研究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他们常常因为休息时间很少而身心疲惫。〔14〕另外,幼儿园教师也需要照顾自己的家人,有时还要抽时间进修,搞好自己的专业发展。(9)兼任行政工作。Borg和Riding(1993)的研究表明,行政工作人员普遍会感受到工作压力,〔15〕幼儿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如果幼儿园教师兼任行政工作,从长远来看,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教育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6〕(10)待遇。一方面是物质待遇,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相当繁重,但其工资却很微薄,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17〕另一方面是精神待遇,很少有人把幼儿园教师看作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常常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18〕

(四)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在分析和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国家的层面上看,国家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制度,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做好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2)从社会的层面上看,应该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对其职业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并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19〕(3)从学校的层面上看,幼儿园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幼儿园教师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合理的晋升和学习机会;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评价公平、公正、合理;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20〕此外,由于很多幼儿园教师来自幼儿师范院校,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应该承担起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任务,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以后的幼儿园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4)从个人层面上看,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工作角色观念,克服由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带来的心理困扰;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合理地调控情感,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要对自我期望过高,减轻自我压力;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要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21〕

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尽管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但是这些研究还处在探索初期,存在很多问题。

(一)研究目的

很多学者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关心幼儿园教师本身。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儿童的发展比教师的发展更重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固然很重要,但是幼儿园教师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其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兴衰成败。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不要只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幼儿园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手段缺乏多样性。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心理学常用的两种研究方式,两者各有优缺点,很多问题的深入解决必须依靠两种研究方式的有机结合。而目前很多研究仅仅局限于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很少有人用个案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2)研究工具比较单一。很多研究者所用的量表是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以及生活满意度问卷,但是这些量表引进国内已有多年,存在着常模老化的问题。(3)没有专门测评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量表。研究者普遍应用的量表所适用的对象是普通人群,而且国内一些研究者使用的量表没有本土化,不仅存在文化差异,而且不能体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4)把对心理问题的测量等同于对心理健康的测量。科学的心理健康测量应该既包括心理健康消极方面的测量,也包括积极方面的测量。我国很多研究者却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显然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缺乏深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采用既能体现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又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工具,在对心理健康进行测量时,同时顾及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测量。

(三)研究范围

从总体上看,在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主体是中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中,又以公立幼儿园教师为主,很少有人关注私立幼儿园教师;以研究城镇幼儿园教师为主,很少有人研究农村幼儿园教师;几乎所有相关研究的关注对象都是女性幼儿园教师,而男性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今后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应当重视幼儿园教师特别是私立幼儿园教师、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以及男性幼儿园教师,因为相对而言,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四)研究内容

(1)局限于研究消极心理。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消极方面,很少有人研究积极的方面。Bradburn曾指出,一个人没有消极情绪不一定就有积极情绪。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既要研究其消极的一面,也要研究其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积极的一面。(2)国外的研究侧重个别因素,国内的研究侧重综合因素。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缺乏整体性,他们只是从具体的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虽然研究有一定深度,但是很少有研究者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更多的是进行笼统的总体研究,而很少对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虽然兼顾了整体性,但是缺乏研究的深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外的两种研究模式应该有机结合,取长补短。(3)缺乏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有关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尽管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如果没有基本标准作为参照,既不利于幼儿园教师全面理解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他们寻找自我心理健康塑造的方向。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为衡量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相应的参照点。

(五)研究模式

从总体上来看,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并不多,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还处在探索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模型。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的研究只是对测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有的研究仅仅探讨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很少有人进行综合、立体化的研究。因此,今后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彭驾.教师的心理卫生〔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0.

〔3〕余欣欣,李萍.广西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36-138.

〔4〕ALISONLKELLY,DONNACBERTHESEN.Preschoolteachers’experienceofstress〔J〕.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1995,11(4):345.

〔5〕〔16〕CHRISTINAMASLACH,SUSANEJACKSON.Themeasurementofexperiencedburnout〔J〕.JournalofOccupationalBehaviour,1981,(2):99-113.

〔6〕GORTERRC,EIJKMANMAJ,HOOGSTRATENJ.BurnoutandhealthamongDutchDentists〔J〕.EuropeanJournalofOralSciences,2000,108(4):261-267.

〔7〕〔13〕NEEDLER,GRIFFINT,SEVENDSENR,etal.Teacherstress:Sourcesandconsequence〔J〕.JournalofSchoolHealth,1980,50:96-99.

〔8〕〔19〕〔20〕王福兰,邢少颖.维护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若干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2,(1-2):82-83.

〔9〕KONTOSS,SREMMELAJ.Caregivers’perceptionsofworkingconditionsinachildcareenvironment〔J〕.EarlyChildhoodResearchQuarterly,1988,3(1):77-90.

〔10〕TYLERD,MCCALLUMRS.Assess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competenceandjobroleandidentityamongdirectservicecounselingpsychologists〔J〕.JournalofPsychoeducationalAssessment,1998,16(2):135-152..

〔11〕〔18〕HYSONM.Playingwithkidsallday:Jobstressinearlychildhoodeducation〔M〕.WashingtonDC:NAEYC,1984:51-58.

〔12〕CICHONCJ,KOFFRH.Stressandteaching〔J〕.NASSPBulletin,1980,64:91-104

〔14〕孙立葳.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之研究〔J〕.新竹师院学报,2000,(13):265-278.

〔15〕BROGMG,RIDINGRJ.Occupationalstressandjobsatisfactionamongprimaryschooladministrators〔J〕.Journalof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1993,31(1):4-21.

幼儿园保健专题研究篇5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CrisisofPreschoolTeacherLosingandItsCausesAnalysis

GAOLijie,LUQing

(EducationalSchool,WestChinaNormalUnivesity,Nanchong,Sichuan637002)

AbstractAtpresent,ourcountry'spreschoolteachersgroupisgrowingbiggerandbiggerdaybydaywhilefacedaproblemoflosingteachers,themainreasonforthisare:lowsocialstatus,heavystress,heavyresponsibilityforchildren'ssaftyandjobburnoutandsoon.Preschoolteachersisoneofthesubjectofpreprimaryeducation,solvingtheseteachersproblemhasasignificantmeaning,soitneedstoarousedtheconcernofthewholesocietyandactivelylookforsolutions.

Keywordspreschoolteacherlosing;jobburnout;socialstatus

随着学前教育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支庞大的幼儿教师队伍。然而这只队伍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珠三角地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调查结果表明,想改行的幼儿教师所占比例为57.8%,而年轻教师中想改行的人数比例更是高达66.1%。①据天津师范大学韩映虹介绍,从1998年开始,天津师大共培养了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2000多名,目前一直从事幼教工作的不到1/4。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主体之一,解决好幼儿教师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造成幼儿教师流失严重的原因是多重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社会地位不高

1.1待遇普遍偏低

幼儿教师的收入偏低已是众所周知,这种情况在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中都存在,尤其是聘用制的老师。据了解,江苏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的年薪是3-5万,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年薪平均仅有1-2万。我国现有115.8万名幼儿园教职工,其中90%以上是长期聘用的非公办教师,②即有100多万的幼儿教师生存在体制外,她们与编制内的老师同工不同酬,甚至干的多拿的少,这种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严重打击了编制外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情况更加不容乐观。有研究对福建省沿海部分地区的52所农村幼儿园的教师生存状态作了调查:“36.4%的教师月收入在500元以下,进一步访谈得知,月收入500元以下的教师实际收入仅为二三百元;月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的教师也大多限于五六百元。”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收入平均每月1000元左右,而幼儿园教师平均每月五六百元左右(无编制教师的工资只有三百元左右)。跟当地农村的整体收入水平相比,幼儿园教师的收入偏低。③

1.2专业化程度不高和入职条件低

尽管《幼儿园管理条例》对幼儿教师的任职标准做了明确规定,但实际并未”依法”执行。许多民办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招聘了一些学历较低、也没有专业基础的人作为幼儿教师,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县级城市和农村,许多初高中毕业生走上了幼教岗位,由此来看,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低;二是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使人们认为幼儿教师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由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入职条件较低、经济待遇又不高,从而导致了其低落的社会地位。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根本在于加强和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入职标准的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政策。”因此,在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努力才是关键。幼儿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保障其社会地位。

1.3大众对教师缺乏理解与尊重

学前教育专业实质上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它涵盖了心理学、儿科学、人类学、社会学、普通教育学甚至特殊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由于学前儿童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其实是动态的、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教师必须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工作,才能满足幼儿个体的发展需求。然而,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是由于大众对幼师职业缺乏认识,不能理解幼儿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导致了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期望很低,相应的对幼儿教师的尊重也很低。

2保教工作负担过重、幼儿在园安全责任大

有调查表明,长期过重的工作负担和沉重的精神压力是造成幼儿教师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某些地区幼儿教师生存状况的调查显示,92%的幼儿教师(下转第107页)(上接第72页)反映工作繁重,责任大,特别是幼儿园多发的小事故很令人揪心。④2005年的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34.6%的被调查者反映压力非常大,47.6%的被调查者反映压力比较大,两者相加占到了被调查人数的82.2%。在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师幼比较大,边远农村幼儿园的情况尤甚。有的幼儿园只有两三位带班教师,一个学前班教师要带三十几个孩子,而且很多学前班的孩子都是混龄的,教师的工作难度和强度很大,40.3%的教师感到工作量偏重或劳累。⑤在另一项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生存状况的研究中显示,有80%的幼儿教师认为工作负荷比较重。⑥这些调查结果较为全面的显示了我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在这种状况已经到了不容乐观的地步。

3职业倦怠严重

众多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都显示,职业倦怠已成为我国教师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显示,我国幼儿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在教师职业倦怠三因子中,情绪衰竭表现凸显,公立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比私立幼儿园教师严重。国内一项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2.2%的教师感到压力大,86%的教师出现了轻微的倦怠;58.5%的教师出现了中度的倦怠;29%的教师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倦怠。该调查认为,有关教育部门与学校须立即采取措施来缓解和预防教师的工作倦怠。

针对幼儿教师流失严重的现象及其原因,应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并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儿教师严重流失的状况有所改善:

首先,要积极制订并贯彻相关法律,明确并保障幼儿教师的法律地位和权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对农村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等”。

其次,加大对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收入,特别要重视民办园幼儿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的解决。比如地方政府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可以制订幼儿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并负责解决幼儿教师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等,以确保其生存权。

最后,要严格遵循《幼儿园管理条例》,健全并严格执行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聘任制度和职务制度,落实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的权利以确保其发展权。优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优质学前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只有解决了幼儿教师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他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才能保障幼儿健康均衡发展。

注释

①②④杨宁.让幼儿园教师也能工作生活的有尊严.学前教育研究,2010(5).

③⑤唐海燕.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与思考.江苏教育研究,2007(1).

⑥唐海燕.影响农村民办园教师生存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学前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幼儿园保健专题研究篇6

关键词:幼儿园保教结合保教管理

1转变观念,提高对幼儿园保教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1.1加强宣传,增强保育员的社会认同感

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保教理念,了解到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二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保育员在保育工作中承担有教育工作任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同样承担有保育工作任务。因而保育员不仅是为幼儿创设美好生活环境、管理好幼儿生活的保障者,而且是重要的教育者,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应该受到尊重。

1.2因人施保,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寓保于教,以保促教,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和因人施保相结合,这也是广义的教育里辨证统一的基本原则。真正的面向全体,不是一刀切的集体教育,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教育机会均等,而是要求教师在清楚地认识、了解全体中每个个体的特征和差异的基础上,施以有区别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儿童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保育工作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保,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需要生理保育和心理保育相结合。

1.3家园共育,巩固幼儿园保育效果

通过保育员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园共育。保育员积极做好家访工作、家长座谈工作等,及时汇报幼儿在园生活的情况,争取家园配合,达成共识。保育员还可以为家长开展保育知识专题讲座,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庭取得一致性的教育目标,教师、保育员与家长形成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幼儿园应端正办园指导思想,树立全面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的理念,克服注重知识传授的“小学化”倾向,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的保健工作。所以,本人认为管理者应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应根据目前保教失衡的状况,保育所处的弱势地位,大力营造“保教并重”的幼儿园文化氛围,转变保育思想,把教师和保育员放在平等的位置,肯定她们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才能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

2规范管理,切实提高幼儿园保教结合工作及其管理整体质量

2.1建立保育员工作及发展的长效机制

将保育员的发展纳入幼儿园发展规划。北京市教育局制订的《幼儿园保育员技术等级标准》,将保育员分为初、中、高一个级别,并组织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按级取酬。可借鉴和推广这种做法,建立保育员准入制度,严把保育员的入口关,不符合条件的坚决拒之门外。

2.2建立保育员工作激励机制

对在承担课题项目研究、保育实践探索与保育研究中成绩突出者,享有评聘、推优等方面的优先权。制订详细的保育工作要求和具体操作细则,建立明确的目标体系,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及时对保育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奖优惩劣,客观公正地评价保育员的工作,充分调动保育人员的积极性。

2.3建立保育员工作评价机制

对保育员的评价要以《纲要》的“教育评价”为指导,应从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和保育员的专业成长为目的,通过评价让保育员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人格尊严,从而调动她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对照保育工作目标进行自评和他评,并及时对规划加以修正、调整,使之更符合幼儿园的园情和发展方向。

3强化培训,提高幼儿园保教人员的综合素质

幼儿园教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身心迅速发展的幼儿,教师职业实践的载体是师幼间的交往,师幼双方都具有能动性、主体性及个别性,所以教师职业实践一直处于复杂多变不可预测的情景。这决定了幼儿园教师需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学习和研究,借此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同时也应该成为对专业实践具有反思、批判、探究精神的研究人员,还应是终身修业进德的学习人员。教师教育的重心应该从学会“教学、保育”转向“学会研究”、“学会学习”。或者说不在于传授保育教育知识和技能,而更多的在于培养教育研究意识、研究能力。这就需要给教师充分的机会,来了解并尝试各种教育研究方法,学会利用各种教育研究资源和手段,收集分析各种原始材料,并且从学习和探究中获得乐趣,形成科学的“保教观”、“研究观”、“学习观”

本人认为也可以拓宽渠道,加强与院校、学前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联系,或与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建立合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采取定期的专题学习,不定期的短期培训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和现场指导、观摩、答疑等不拘一格的培训方式,在方法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力求使保育员的素质和保育质量同步提高。保育队伍整体学历偏低,正式工人、招聘的临时工占相当一部分,在职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结论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保教管理是幼儿园的良好教育效果的保证。寓保于教,以保促教,不断提升幼儿园保教工作及其管理的水平,积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我们应该摒弃落后的观念,不断内化先进的保教结合的教育理,积极调整教育行为,完善、加强幼儿园保教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侍孝镯,构建幼儿园保教一体化的教育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0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高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 阅1

    高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一)
    在过去的一学期,我担任高中英语教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教学工作开展前,我深入研究教材与课程标准,依据学生.....

    中国成立年变化歌唱祖国的建国周年

    - 阅0

    2019建国70周年心得篇1小草为风儿歌唱,鸟儿为森林歌唱,浪花为大海歌唱,而我,要为您歌唱!我的祖国,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歌唱祖国的“钢铁长城”!古时,长城是我国的“守护神”,守边疆、守.....

    小班美术教案(整理5篇)

    阅:0

    小班美术教案篇1【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丰富幼儿对蔬菜的认识。1、今天有很多蔬菜宝宝来到了我们小班活动....

    高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范文3篇

    阅:1

    高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一) 在过去的一学期,我担任高中英语教师,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致力于提升学生的....

    企业员工入党申请书

    阅:1

    以下是一篇企业员工入党申请书的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敬爱的党组织: 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