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我(6篇)
来源:整理
孩子和我篇1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弹指一挥间,竟也教了二十几年学了,看着一拨一拨的孩子在我的呵护和辛勤的教育引导下,个个像丰腴的小鸟,离开我,飞向更高的蓝天,听到家长一声一声满意的谢谢,我心里充满着高兴。
有趣的是自1991年来到本园后,我一直是从小班、中班、大班这么有规律的循环着,从懵懵懂懂的幼儿到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能唱会跳的大班幼儿,我和孩子一起慢慢的成长。孩子当我是妈妈,是好伙伴,我当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好朋友。有时,我会为他们的淘气与无知而火冒三丈,有时我又为他们的可爱与单纯而暗自好笑,通常情况下,我们都处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就在这种氛围中,孩子们的本领一天一个变化,但是,如果我的心情不好,难免对孩子出现的错误变的凶巴巴的样子,他们会傻呆呆的不知所措,这就让我真正的理解了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
特别是当接受小班时,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做一个幼儿教师的辛苦,也体会到一位位家长的期望,看到孩子们一双双天真可爱的眼神,听到孩子们高一声,低一声的哭声,我觉得身上的责任沉甸甸的,我知道我要做的很多很多,我所要付出的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当然付出的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肯定会碰到许多不顺心的事。
“老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看到刘文卓睁着两只大眼睛眼泪汪汪的看着我的时候,我的心就软了,真想再原谅他,因为他毕竟只是个孩子,但是我还是转身进了活动室,他随后跟在我的身后,边哭边向我求饶,他每次犯错误,不管大错还是小错,他总会在我没开口之前,先采用这样的求饶战术,很“诚恳”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可是,一转身就会出现同样的错误,今天,有几个孩子跑来说:“老师,刘文卓抢葛文泰的牌了”。听到这个告状声,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因为上一节课,他拽前面女小朋友的辫子,下课后,我刚批评过他,他也是这样保证改了,可是……
好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事,怎样帮他改掉这些坏毛病,偶然间,我看见刘文卓和葛文泰几个孩子在外面开心的玩着,从他们脸上那灿烂的笑容来看,他们早就忘记了前几天的事,看到这个情景,我忽然明白了一些,犯错误是孩子的天性,重要的是大人如何的去正确引导和帮助,我后悔对待他所犯的错误显得过于严肃了。
那天,我拉着他的手,摸着他的小脑袋和他聊天,闲谈中,我问他为什么枪别人的东西?如果别人枪你的东西你高兴吗?怎样就是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孩子,我们真诚的交谈着。
后来很少看到他泪汪汪的求饶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人人都说,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其实,现在社会发展的很快,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位老师都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我也有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抱怨心理:“工作真没劲”、“这些孩子太调皮”、“家长素质太低”等等,如果经常心怀一股怨气和带着过一天是一天的状态去工作,不仅影响教育能力的发挥和教学质量,还对幼儿和老师本人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只有自己及时的调节自己的心态,形成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用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优点,真诚的接纳和宽容每一个孩子,其实,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孩子也会给老师本身带来莫大的幸福感。
我们幼儿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孩子们学会怎样做人,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习惯的形成。
孩子和我篇2
你的家长是哪一款,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
六神无主型
心态快照:这类家长往往感觉到压力很大,过于关注孩子成绩,情绪很不稳定,晚上睡不踏实,经常坐立不安,心总悬在半空,特别容易疲劳。
现场还原:王女士的女儿今年在某重点高中读高三,虽说孩子成绩不差,可也不太稳定,时好时坏。王女士想请家教为孩子辅导功课,孩子不反对也不配合,家教进行了半个月就被迫中止了。她想和孩子好好沟通,帮助她减压,谈话经常在良好的氛围下开始,谈着谈着就会以争吵结束。每次有同学打电话给女儿,王女士就像查户口一样盘根问底,要是男生更要追问。每天放学回家,都要询问学校发生了哪些事。哪怕是平时的一个小测验,都得询问成绩和排名,要是成绩下降就逼问为什么。每次做饭都问想吃什么,吃完饭还要问饭菜可不可口。王女士很辛苦,虽然一直在尽力地做好“后勤部长”,但女儿却越来越倦怠。
专家建议:六神无主的主要症结在于家长思路不清晰,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心态,往往事倍而功半。首先,家长要和子女探讨,自己曾经做过的哪些事,让孩子有受益的体会。孩子认可的继续坚持,孩子不认可的要考虑能否放弃。其次,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不能仅仅凭自己想象,需要在真正了解原因并得到孩子认同的情况下再采取措施。最后,身教胜于言传。情绪不稳定的家长不会带出情绪稳定的孩子,所以高三家长自己要先减压,这样带给孩子的压力也才会变小。
隐语强迫型
心态快照:此类型家长的典型特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口头上讲不给孩子施加任何压力,但其行为却让孩子时时刻刻都感到压力。此类型家长的子女体验到的压力最大。
现场还原:自从升入高三,刘天杨发现自己的生活有点乱。首先,妈妈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专职照顾他的生活。家务不让动手,水果送到嘴边,放学门口迎接,意见无条件接受,要求无条件满足,不惜重金买教辅、请家教,整理状元的“学习宝典”,并托人四处搜集重点高中的模拟试题。妈妈还经常上网看博客、写博客、回帖,不停地给我讲她看到的励志故事……唉,虽然妈妈并没有强迫我看她搜集的资料,也没有给我设定分数线,虽然她说“考不好算我的,考得好算你的”,但我却感觉身上似有千斤重担,我经常想象高考失利后母亲哀怨的眼神,心情无比沮丧……
专家建议:隐语强迫型的潜台词是“我做了这么多,你看着办吧”,这种做法多半会引发孩子的内疚情绪,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内疚是人类情感中最有力也最具破坏性的情绪。感到内疚是因为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进而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失去了自信。父母面对高三的孩子,应该和往常一样,除了给孩子补充营养,没必要太刻意。
严加看管型
心态快照:此类型家长往往会制定很多“规矩”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守,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要求,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和计划性。此类型家长与子女缺乏情感交流,在四种类型中亲子关系最不好。
现场还原: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到了高三就像进了监狱,除学习之外的一切行为都被禁止,没有一丝自由的时间。禁止上网、禁止看电视、禁止看课外书、禁止和异性来往……每天只要我一进家门,还没来得及把书包放下,妈妈就发话了,“阳阳,先去把书桌上的模拟题做了,我刚搞到的,做完我们再吃饭。”吃饭时,我想对父母讲讲学校发生的趣事,往往刚开头,就会被爸爸打住:“你管那些有什么用?学习好才是硬道理,考不上重点大学,以后找不到好工作,在社会上很难立足,就剩不到一年的时间了,得抓紧时间学习!”现在,我感觉天空都是黑颜色的,心里虽然也想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是,根本无法静心更不可能专心,我经常拿着书坐在书桌前发呆。
专家建议:父母望子成龙,总要求孩子比自己强,但往往会忽略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父母应先了解孩子哪个方面的能力强,再设置环境以发展孩子长处。如果一味依靠强行管制,忽视孩子需求,片面强调价值,本末倒置的结果只能是阻碍而不是促进成绩提高。首先尊重孩子的需求,才能使孩子感到父母对自己的接纳和关爱,产生积极的情绪。
撒手不管型
心态快照:此类型家长对子女的学业不严加要求,一切随其自然;对子女的需求与欲望不刻意限制;对子女的行为表现,不刻意制定规范。如子女犯有过失,父母一样很少作为,既不严加责备,也不温和劝诫。
孩子和我篇3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养成读书的习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读书能增长孩子的课外知识,可以让人感到浑身充满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的前进,不断地成长。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错,兴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上幼儿园的女儿只对书上鲜明的色彩和唯美的画面感兴趣,故事的朗读和讲解则是由我来完成。我和女儿一起读书是从潜能班(学前班)的识字卡开始的,我们把识字卡像玩扑克牌的开火车”一样当游戏玩。让女儿觉得读书是一个好玩的游戏,女儿还因此获得了识字大王”的称号。时间长了女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慢慢地成为了一种习惯。
我们一起读故事书:一个小孙子问爷爷,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却只有一张嘴巴。爷爷告诉小孙子:这是让人要多看、多听、多做、少说话呀。”故事虽然寥寥数语,却让女儿懂得了听的重要性。我们一起读论语”中的经典难忘的名着故事,对原文的理解。说着,孔子、曾子的之、乎、者、也……体味关爱、感悟成功、分享感动……以及那些难以理解的古今对比,古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而现今社会存在的一些贪官污吏现象……我们还一起在暑假里读完了杨红樱的笑猫日志,尤其喜欢《幸福的鸭子》这本书,它让我们懂得了简单的幸福。我们一起向往张达外婆家的世外桃源!一起喜欢上麻花儿,她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麻花儿的幸福仿佛没有边界,她的心中总藏着甜美的感动和不尽的思念……我们为了书中的主人翁马小跳、笑猫、老老鼠、地包天……”一起感动、一起流泪、一起开怀大笑,一起沉醉于书中的世界。
和孩子一起读书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在书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地充实成熟。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在书的海洋里无限快乐的遨游吧!
广东中山坦洲高三:张麒标
孩子和我篇4
一选用教材。1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2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命教育(校本教程)高一下册,第12课《直面挫折》。
二设计亮点。1为解决我校高中学生学困不前、活力不足、勇气不佳、不敢面对挫折等实际困难,结合我校实际,将校本教程中的一些优秀资源渗透到必修教材之中,使学生在学困中前进,在压力中奋起,在挫折中昂扬……特设计此类渗透型课例。2根据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贯彻“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在活动”的现代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三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前节课)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2、了解演讲的背景及主要内容。3、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能力目标: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能围绕一个中心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体悟马丁·路德·金的那种生命不息、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2感受案例《中国达人秀》的冠军人物·刘伟用脚趾弹钢琴获得冠军的情怀;争取做选文《白蝴蝶之恋》中的白蝴蝶。
四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前节课)1、结合语境,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彩。2、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难点:1、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现实。2、以天下为己任的德育渗透。
五追梦方法。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从而更好的理解全文。2、点拨法点拨学生于“愤、悱”之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3、讨论法积极倡导学生“疑义相与析”,培养合作协同的精神。
六追梦教具。多媒体提供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辅助教学。
七追梦课时。共3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八追梦程序(见表)
[说课]各位评委、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和孩子们一起追梦——让孩子们勇敢直面挫折》。我的创新在于将校本教程中的一些优秀资源渗透到必修教材之中,使学生在学困中前进,在压力中奋起,在挫折中昂扬……
下面是我的课堂处理思维,不对之处还望各位批评指正。
本课程属于在必修教程中渗透校本教程内容,特意安排3课时,本节属于第2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是基础知识训练,引导学生完成:
(1)积累词语,掌握“安之若素”“义愤填膺”等词语。重点:结合语境,揣摩重点语段和词语的深层含义及强烈的感彩。(2)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在演讲稿中的运用。(3)让学生熟读课文《我有一个梦想》和《直面挫折》,理清演讲思路,结合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体会其逻辑性,理解演讲目的及意义。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作者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
第二课时:主要是巩固前节课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三个问题,激发他们追梦情怀。
(1)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质是什么?如今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实现了么?明确:实质是民主、平等、自由。还没有实现,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黑人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有一些黑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举例黑人明星——乔丹、赖斯等。这样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文本,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黑人明星给学生树立了正面榜样。(2)案例《中国达人秀》的冠军人物·刘伟用脚趾弹钢琴的梦想是什么?明确:精彩的活。(3)选文《白蝴蝶之恋》中的白蝴蝶的梦想是是什么?明确:翩翩飞舞。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有梦真好!有梦想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当遇到学困不前、活力不足、勇气不佳、不敢面对挫折等实际困难时,应该有案例《中国达人秀》的冠军人物·刘伟用脚趾弹钢琴的精神;应该勇敢像选文《白蝴蝶之恋》中的白蝴蝶一样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更应该像马丁·路德·金一样以天下为己任,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第三课时:主要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引导学生习作:品阅学生演讲稿“我也有一个梦想”,当堂点拨。
[课后反思]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师,居然敢这样创新:把校本教程中的优秀资源渗透到必修教程中,胆子也太大了。不过,花猫黑猫,只要能钓鱼的就是好猫。当然,这样的课有成功的一面,也肯定有需改进的一面:
一成功之处
1.总体来说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学习兴趣浓,三维目标和教学重点都得以落实。
2.能够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课堂中始终贯穿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3.这样的教学思路新颖、清晰。这节课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即在必修课程中渗透校本课程,又在追梦和挫折方面进行了精神创新,设立追梦情节,引导同学们直面挫折。
4.“边读边想边写”三结合运用得较好。在大量阅读中去提高人文品味,在感受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中去思考,在树立信念中去提高表达能力。
孩子和我篇5
论文摘要:孩子的心是敏感的,通过肢体语言每天传达给幼儿惊喜、好奇、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就像给幼儿的心灵浇灌鸡汤,滋润着他们的心灵成长。
托班幼儿大都两岁半左右处于言语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幼儿虽然能以主动的方式参与言语交际活动,但是这个时期儿童所使用的语言是不成熟、不完整的。是由于他们掌握词语和语法规则的数量还很有限,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说不出完整、连贯的句子,因此他们常常要借助于肢体语言—手势、体态、表情,来进行交流。
一、在保育工作中,通过肢体化语言,使幼儿亲近老师
托班幼儿由于口语表达的能力不够成熟,肢体语言可以使孩子柔弱的心灵得到莫大的安慰,比如初入园时孩子因为环境的陌生而感到恐惧,便嗷嗷大哭、大闹、有的甚至“手舞足蹈”我都微笑着张开双臂,轻轻的把孩子揽在怀里,用温柔的眼光抚慰他们,缓缓地拍着他们的背部,嘴里轻轻地说些安慰他们的话语,让孩子那颗惊恐失措的心渐渐趋于平静。使他们觉得在老师的怀里就像在妈妈的怀里一样安全、舒适、温馨。
同时孩子也最擅长运用其肢体语言,如高兴时手舞足蹈,生气时跺脚,难过时嚎啕大哭等,表情动作明显而容易被了解。肢体语言所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意思,有时比说话还更为真实。它是教师了解托班幼儿内心世界的窗口。
还记得思毅刚来园时每次要上厕所小便,她的第一反应就是拉着我的手往厕所方向走,她上、下便池的动作让我感觉她非常的紧张和害怕。每次我都牵着她的小手慢慢的帮助她脱穿裤子,整理好衣服再扶着她走下来,从容的态度和鼓励的眼睛,让她心有依靠。还有的孩子不吃点心又不敢说,就用手指着点心,眼睛看着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谅解,看见老师点点头表示理解,他们如获释重。肢体化语言能抚慰幼儿的心里,使幼儿更加亲近老师。
二、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肢体化歌曲,使幼儿亲近老师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了琅琅上口、有节奏、韵味十足而又生活化的歌曲配上肢体语言动作,加深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了使他们身体动作更符合所学的内容,我根据歌曲内容匹配相应的动作和节奏,使活动游戏化。如《农家小女孩》
歌曲
竹篱笆呀牵牛花,
浅浅的池塘有野鸭。
弯弯的小河绕山下,
山腰有座小农家。
戴斗笠呀光脚丫,
小河旁尽情来玩耍。
搓泥巴呀捉鱼虾,
农家的生活乐无涯。
动作说明
双手弯曲直立,然后撑开再做花形。
两手重叠上下分开做成小鸭的动作。
双手平伸交叉做水浮动的动作。
双手搭成屋顶的形状
双手平压头顶,小脚跳一跳。
两手与双肩左右摆动。
弯腰双臂朝下做捉鱼虾的动作。
双手的食指指向脸部,微微摇着头面带微笑。
肢体语言动作搭建了幼儿从动作向语言过渡的桥梁,还能培养师生感情,让孩子对你由衷产生一种亲近与依恋。通过肢体化歌曲,让幼儿早日适应环境;通过肢体化歌曲,能锻炼幼儿的胆量,使内向不乐意说话的孩子,也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参加到游戏里来。培养幼儿敢于在同伴面前表现自己对歌曲内容的想法和表达愿望。
三、通过肢体化语言,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肢体化语言注重情感和思想上的沟通。它是以教师的肢体语言来传达情感或信息给幼儿。透过实际的肢体动作,老师可以做很自然且有效的表达,可以更直观地帮助托班幼儿明白某一件事,或起强调作用。
托班的孩子情绪常常不稳定、注意力不够集中,且活泼好动,喜欢蹦跑。老师一昧的强调效果甚微。一次我灵机一劝,张开双手用夸张的动作先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然后食指放于唇上表示(安静),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做为老师适时使用些肢体语言可以强化口头语言的使用效果,无声的肢体语言魅力胜过千言万语。在自然而又传情达意的肢体动作中,我和孩子心灵交会架起了默契,运用做手势这肢体语言比言语更能清楚的表达鼓励及制止幼儿的行为。
肢体化儿歌可有效的运用在生活常规的各项活动中。如我结合儿歌《走路要学小花猫》既是语言的练习、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将走路的要求自然而然的传递给孩子。
儿歌
走路要学小花猫
脚步轻轻静悄悄,
不要学那小螃蟹,
横冲直撞真糟糕。
坐着要学小白鹅,
挺器胸膛精神好
不要学那小青虾,
驼着背来弯着腰。
唱歌要学百灵鸟,
迎着春风多美妙。
不要学那小乌鸦,
张开嘴巴哇哇叫。
动作说明
举起左手、右手,五指张开朝两侧打开。
脚尖踮起轻轻走(保持一定的距离)。
两手侧平,手指向下摇动,
两脚向外弯步走。
昂起头,挺起胸膛,
双手放好,坐姿端正。
两手伸高躬起,
弯着腰驼着背。
双手张开放在嘴边,
张开小嘴,头部左右摆动。
双手两侧飞舞,
双脚走碎步,张嘴叫。
运用肢体化儿歌的游戏活动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中来,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四、通过肢体语言,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幼儿交往的能力
在肢体化儿歌的游戏中,幼儿无拘无束,可以在玩耍中相互了解,相互培养情感,共同合作完成游戏内容。如两个孩子一起游戏《炒黄豆》:
儿歌
炒黄豆,炒黄豆,
炒了黄豆翻跟斗。
动作说明
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左右摆动
两手举起相互转一圈。
孩子能力的发展是各不相同的,在游戏活动中通过肢体语言能得到互补,满足不同层次的幼儿的需要。
孩子和我篇6
下午2:30了,D还没来。电话拜年时还说想老师呢,到现在也不来报名,小鬼头!想到这儿,正在整理教室的我不禁笑了。没想到,头一抬,一个小脑袋伸在窗台上向里面张望,我一看,这不正是D吗?他也看见了我,嘿嘿一笑,小跑着绕到教室前门,倚着门框,满脸的害羞,一个劲儿朝着我傻笑。
我朝他招招手,示意他进来,他一下子跑到我面前,我摸摸他的后脑勺,问他:“妈妈呢?”
“在后面呢!”
抬眼从教室的后窗,我看见了他的妈妈,因为距离较远,我们互相点头问好。
报名,缴费,看寒假作业和素质报告单,一些常规工作做好后,因为他是最后一名学生,所以我就和D的妈妈交流了起来。他的妈妈一个劲儿地感谢我,说这孩子就是喜欢我,还告诉了我一件事,着实令我吃惊不已:寒假里,D对妈妈说,要告诉妈妈一件事情,但不能告诉其他小朋友,因为其他人知道了会笑话他。当时我也很好奇,究竟这个只有7岁的小男孩,心中藏着怎样的秘密。D的妈妈说,D想让我做他的女朋友,如果王老师再小一点的话,就更好了!还有一次放学,我送孩子们出校门时牵着他的手,后来他闻了闻,说手上还有一种淡淡的玫瑰花的香味儿,他很喜欢……
我当时听了真是哭笑不得!完了,才上一年级的小孩儿,居然懂这些,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这又不得不让我反思:我是一个女老师,虽说我的孩子也上幼儿园了,但也还年轻,怎么在学生心目中会变成“女朋友”呢?以后我还能不能再牵着小男孩儿的手?还能不能摸摸他们的头表示对他们的喜爱和关怀?我什么样的举动才不会让这些小屁孩“浮想联翩”?……(苦笑)
其实D妈妈讲的这件事情,倒让我想起了我刚毕业那年,同样也是教一年级新生。一次课间活动时,我正埋头批改作业,一个小男孩儿(代号为Z吧)趁我不注意,在我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当时我的身边还有一些孩子围着,他们看到后和我一样都瞪大了眼睛看着Z,那小男孩儿原本就不太爱讲话,突然被这么多人看着,涨得满脸通红。其实那时我的脸也在发烧,毕竟我一个刚毕业的女老师,也没谈过恋爱,脸颊就这么被一个小男生亲了一下,挺难为情的,只是当时柔顺的长发从两边垂了下来,才掩饰了我这个“小老师”的尴尬。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扭扭捏捏,嗫嚅着说:“你……就像……我的妈妈!”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如此!
现在看来,孩子,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真是一张白纸,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一无所知,甚至他的情感世界也是一片空白,对于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用我们成年人的心、眼真的是无法体验的。在他们眼里,老师是谁都无可比拟的“大英雄”;在他们的心中,老师是谁都无法代替的“精神支柱”。孩子们对老师的这种“英雄式崇拜”,他们都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有的直接,像Z同学,你一下子就知道了;有的羞涩,像D同学,你只能有所感觉;有的却委婉内敛,这类同学很多很多,所以你看不出来!但有一句话,老师一定都很熟悉,就是家长们常在你面前诉苦:“老师啊,你帮我说说他,他就听你的,我们说的话他不听啊!”……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弃之不顾”的孩子,整个人,整颗心,都给了你,都随着你转,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做老师的还有什么可奢求的呢?没有,能做的就是付出自己的“爱”去回报他们!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59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