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与新工艺(收集2篇)
来源:
新技术与新工艺范文篇1
【关键词】西药制药;制取技术;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应用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精神文明迫切追求,对自身身体状况加以重视,这就对西药制药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药行业关乎民生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在西药制药工作中引入各种先进的技术,加大其生产力度,提高其生产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西药的需求,促进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西药制药工程中所采用的制药技术与工艺
目前,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正则的进一步实施,医药行业也开始将绿色节能理念运用在制药行业当中,无疑给医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各项先进的制药工艺的应用,经过实践表明,其疗效非常好,对于人们身体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还需要清楚的知道,在西药制药工作中,由于化学物品过多的使用,导致其对外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极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西药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及药品污染加大了重视力度,开始采用各种先进的设备来预防药物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污染,使环境污染得以有效控制。
二、医药制取新技术、新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药行业也引入了大量的技术手段,促进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例如微生物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在对药物生产的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西药药品生产的质量,我们必须要保证采取的原材料以及外加剂无毒无害,通过先进的化学手段,在良好的客观环境当中对其进行反应与合成,最终生产出优质的、高效的西药药品。目前相关研究者已经开始对全密闭式生产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有些制药企业已经将该系统应用在实际药品生产当中,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医药行业当中,通过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手性合成
所谓手性也就是某物体与其镜像不同,且其镜像又不能够与该物体相重合,是一种重要的对称关系。在生命体系中,绝大多数生物大分子构件都是以这种手性化合物而存在的,例如药物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药物的对映体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其参与到其他结构中进行反映,这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目前,相关研究者已经深刻认识到手性在医药行业中的重要性,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以保证人们的健康,避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
四、医药行业中新技术、新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绿色产品有了更高的重视。尤其是对绿色食品的重视程度。但是国际上并没有对绿色食品的概念进行统一,只说明在食品当中添加剂没有或者含量少的食品都属于绿色食品。虽然这一类食品的价格要比普通食品要高很多,人们也愿意在该食品上消费。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西药制取新技术与新工艺也开始朝向绿色环保的方向不断发展。
五、新技术、新工艺在西药制药工程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虽然当前我国经济与科技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在不断增大,人们为了抵抗各种各样的病菌,大量使用抗生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很多病菌具有抗性。此时人们对于西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制药行业在制备药物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添加剂等材料,并且还通过拆分外消旋混合物而生产出西药成品,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对于外界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了避免外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进行全面研究,并将其应用在医药制药工程当中。
1、不对称催化氢化有不对称催化氢化是第一个在工业上使用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山都(Monsant0)公司就成功地应用不氢化合成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L一多巴。Pf等设计合成了手性双毗陡麟配体的钉配合物,对2一(6’一甲氧基一2一萘基)丙烯酸和酮醋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具有极高的对映选择性,可用于制备非+
2、不对称催化氧化1980年Sharpless报道了用手名过氧叔丁醇对烯丙醇进行氧化,成功地实现了经济不对称环氧化的过程,这一方法的出现促进了实验有机合成和工业有机合成的发展。比如用认为,来合成尽受体阻断剂治疗心脏病药物s一心得安。
3、酶催化拆分异构体心血管病药物心得安的药效主要在于(鲁)异构体;(R)一异构体则可以用作一种避孕药为了分别得到单一异构体,Lagos等发展了化的方法。最近,丛方地将脂肪酶PSL器赔固定化生物反应来代替酶粉应用于该中间体的拆分。结果发现其催化活性是同质量酶粉活性的10倍,得到了95%e.e.的(R)一1一氧一2一丙醇,并进一步合成、结晶得到99的手性(s)一心得安盐酸盐。
4、“洁净”的反应介质目前在药物生产以及合成研究中大量使用的有机溶剂存在有毒、易挥发、易燃易爆等诸多缺点。随着绿色化学成为化工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无毒无污染的合成技术(包括环境友好的“洁净”反应介质)的研究和发展成为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六、结束语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西药制药工程中通过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药品的生产质量,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通过上述,简要分析了西药制药工程中各种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应用,相信大家已对此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性依据。
参考文献
新技术与新工艺范文篇2
【关键词】焦化行业;装备;工艺;管理;技术创新
在中国焦化行业三十年大发展中,在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工艺、装备、信息化技术的同时,也促成开发了高效能源转化及高效用能工艺技术装备、少水或无水工艺技术、高效斜孔塔盘应用技术、粉尘及毒素气体密封回收利用技术、信息自动化智能管控等高效管理技术、适应焦化工艺及环境的新材料,有效促进了焦化工艺过程的清洁化、高效化、信息化。
1.开发寓效能源转化及高效用能工艺技术装备
1.1高压高温自循环全冷凝发电
1.2热导油、电伴热代替蒸汽做工艺热载体
采用热导油、电伴热代替蒸汽做工艺热载体,实现了闭环匹配式高效用能方式,大大降低能源消耗,节省宝贵的水资源,减少废水。
1.3煤调湿
采用对流传热比传导、辐射传热系数高几十至几百倍,使低晶位余热一一焦化烟气的使用成为可能,对年产120万吨焦炭的焦化厂而言(以下均以此规模为例),采用以焦炉烟道废气为热源的煤调湿工艺,可使配煤水份控制在7%左右,节约高炉煤气8000万m3/a,减少废水6.5万m3/a,提高焦炭产量和改善焦炭质量。
1.4燃气制冷取代蒸汽制冷
可以减少能源转换,提高能源效率。用煤气与用蒸对相比,减少废水,降低运行成本,节水35.04万吨/年,降低能耗12.84kgce/t。
1.5开发使用高效斜孔塔盘
蒸氨塔、蒸苯塔、焦油馏份塔采用高效斜孔塔盘后,处理能力大大提高。蒸氨塔处理能力提高60%,能耗下降50%。
2.提高气体能源转换价值实现多联产
2.1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制甲醇
利用焦炉煤气提H2,转炉煤气提CO、CO2,可合成精甲醇64.4万吨/年,投资约12.88亿元,仅为煤气化路线的1/3~1/2,生产成本下降30~40%,年产值16.1亿元;尾气可发电270MW,年产值13.6亿元。
2.2钢厂能源优化多联产
利用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可生产商品甲醇63.47万吨/年、H2l万m3/h、乙二醇20万吨/年、醋酸产品20万吨/年,投资42亿元,年产值39,6亿元。引入清华炉生产清洁燃气,与化工合成弛放尾气、高炉煤气实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并实现余热余能分布式发电,可实现用电自给及外送。
清华炉(非熔渣一熔渣分级气化技术)
独立焦化厂可用清华炉制气替代焦炉煤气用于焦炉加热,替代出焦炉煤气用于合成甲醇.而且可以用焦化厂的含酚废水制取水煤浆,生产4万m3清华炉煤气可消化25t/h含酚废水,既节水,又减少污染。
3.开发无蒸汽、少废水高效节能蒸馏工艺技术
3.1无蒸汽蒸氨技术
取消直接蒸汽,用热导油加热废水蒸氨工艺。热导油只提高20℃与蒸汽加热至400℃相比,节能明显,且热导油循环使用,效率高,此工艺已在许多焦化厂采用,效果很好,热效率提高54.2%。
3.2煤气加热废水蒸氨工艺
煤气管式炉加热废水的蒸氨工艺是直接利用煤气管式炉加热废水,适合于煤气充裕的厂家。
3.3间接蒸汽加热蒸氨工艺
蒸汽加热废水间接蒸氨工艺流程的开发,也可以达到降低含酚废水的目的。设备制造成本低,适合用在蒸汽充足的厂家。
3.4煤焦油负压精馏技术
采用煤焦油负压精馏技术,可以取消焦油馏份塔直接蒸汽,加热炉用煤气从常压蒸馏的65m3/t焦油降至45m3/t焦油以下;萘收率明显提高,平均达到10.48%,最高达到12.48%,比常压蒸馏平均提高19.1%。沥青的软化点波动范围小,质量稳定。蒸汽用量明显减少,与常压蒸馏相比,每年可节约蒸汽5000吨,降低能耗,减少废水。
3.5使用夹点优化节能技术,优化煤焦油加工过程热物流的能量回收
以焓分析和分析为工具,并采用能源夹点网络技术,系统优化能流网络,实现系统能量高效利用,煤气消耗可降低30%,产品收得率提高20%.根据夹点处无热量传递,按照过程物流匹配的原则及欧拉定律,就可得到以最小能量为优化目标的换热网络。
3.6开发负压苯蒸馏工艺
降低能耗,取消蒸汽,提高粗苯收率,改善环境。每年可减少蒸汽消耗6万吨,相应减少废水6万吨,并降低生产成本。
3.7完善HPF脱硫工艺,实施脱硫废液提盐技术
采用HPF脱硫废液提盐技术,实现脱硫废液零排放,使废物资源化利用.该技术使用前后,煤气含H2S由平均2.78g/m3降低到0.38/m3。
3.8理顺回收工艺温度梯度,实现负压脱硫、脱苯
减少加热和终冷耗水,降低工序能耗,提高脱硫、脱苯效率.脱硫塔、洗苯塔放在鼓风机前,实现负压洗苯、负压脱硫,已有工业装置投产,这是一个重大工艺结构突破.对回收工艺紧凑、连续、高效调整具历史意义.将大大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节能减排效果。
3.9荒煤气带出热量
用于制冷将初冷器第一段高温循环水余热用于余热制冷机,生产出低温水,直接用于初冷器的低温冷却段,实现低温余热的资源化利用。
3.10大力推广导热油及电伴热
油罐、管线伴温用导热油及电伴热,硫铵干燥用热导油,改善环境,消灭废水,降低成本,实施以上各项措施后,酚水量可减少29.35万吨/年。
4.开发除尘及毒素气体密封技术
(1)采用自除尘式装煤车,运行成本低,除尘效率高。
(2)采用高压水清扫炉门,密封效果好,一周只清扫一次。
(3)沥青水下成型,消灭沥青烟.槽缶微负压闭路消化有毒废气。
(4)采用除尘煤粉成型技术,避免二次扬尘,提高资源利用率及焦炭质量。
5.开发高效管理技术
使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集成匹配,稳定有序运行,提高资源集成效率,实现岗位离线集中操管和一体扁平化运行,煤调湿、干熄焦等主要装置实现智能化控制。120万吨焦化厂定员由原设计的430人减少到276人,甚至200人以下。且运行稳定,成品率、作业率及系统安全性明显提高。
6.开发适应焦化工艺及环境的新材料
将不锈钢复合板用于脱硫塔、蒸氨塔、蒸苯塔等,运行成本低,耐腐蚀,设备作业串高。
7.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