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征(收集2篇)

来源: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征范文篇1

关键词:勃拉姆斯晚期创作钢琴小品音乐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91-01

任何一种作品的出现都离不开文化和环境的存在,想要了解布拉姆斯钢琴作品的音乐风格,首先需要了解勃拉姆斯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约翰奈斯・勃拉姆斯是世界知名的古典作曲家,在今天,他被认为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尽管没有进入过音乐学校,依靠自身的天分与勤奋,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创作中,最终以优秀的作品证实了它杰出的才华与技巧。钢琴小品大多在勃拉姆斯音乐创作生涯后期完成的,也是当今研究他音乐风格的重要资料。

一、勃拉姆斯的钢琴创作特点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涉猎范围非常广,体裁包含了协奏曲、交响曲、安魂曲、奏鸣曲、经文歌、变奏曲以及钢琴小品等。钢琴小品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不同的体裁形式可以分为:圆舞曲、奏鸣曲、变奏曲、狂想曲、幻想曲、叙事曲等。随着勃拉姆斯的创作发展历程,其作曲生涯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以开朗为主要特征的早期创作

勃拉姆斯早期创作的时间大致在1851-1854年之间,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展现出理想色彩、充满的青春的活力,作品完美的承袭了古典主义精神,同时蕴含着浪漫主义情怀。具有代表性的四首叙事曲目集中表达出勃拉姆斯对于自然、国家的热爱以及敢于追求的情怀。此时的作品已经很好的展现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融合的趋势,但是相较于中晚期的作品,在主题的发展以及调性的建造上还颇为青涩。

2.以成熟为主要特征的中期创作

勃拉姆斯的中期创作生涯划分在1855-1865年之间,这一阶段可谓是作曲家的黄金生涯,事业发展如日中天,生活富足,作者将变奏曲作为创作的主要对象。尽管变奏曲的创作技法非常古老,但是勃拉姆斯具有不落窠臼的精神,通过创新和发展将作品注入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时期的变奏曲形象、生动、完美的表达出作家的意图。代表作品《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被称之为钢琴音乐宝库中技巧最难的作品之一,效果华丽、大气。作者创作的匈牙利舞曲也能够真实的体现民族音乐的特点,感情丰富、控制得当。

3.以理性为主要特征的晚期创作

晚期指的是1878-1893年之间,作者于1863年定居在维也纳之后开始创作交响乐、四重奏以及艺术歌曲等。随着生活经历的丰富、时代背景的变化,德国的现实的压迫让勃拉姆斯作品中乐观和开朗不复存在,变得内敛、理智、客观以及费解。在这一时期,作者潜心研究室内音乐,偏爱短小的钢琴作品,对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现更加突出。情绪化与逻辑性的结合让勃拉姆斯这一时期的作品成为当代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的音乐风格探讨

钢琴小品是浪漫主义音乐中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具有性格随意、愉快、轻松的特点,其结构精悍,具有特殊的标题性,而体裁具有非常丰富的变化。尽管在古典主义时期就已经有钢琴小品的身影,但是在浪漫主义时期更加盛行,最为典型的就是舒伯特、门德尔松以及舒曼。勃拉姆斯者这一基础上继承发展,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并即将钢琴小品推到新的高度。

1.德国民歌与艺术歌曲风格

勃拉姆斯深爱着民族文化,从青年时期开始对德国的民歌进行整理,德国民歌具有淳朴、单一与严谨的特点,直观的展现出德国人坚定与稳重的性格特征。在整理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从而让作者的情感具有更好的宣泄口。将钢琴小品的形式与节奏与民间、民族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出特有的音乐精神和性格。

2.浪漫主义风格

作为浪漫主义时代的伟大作曲家,勃拉姆斯通过浪漫主义的语汇表露出内心的真情。与同时期大多数浪漫主义作曲家一样,勃拉姆斯的个性矛盾且复杂,既浪漫、冲动、敏感,同时又腼腆、沉静、温柔,晚期作品中能够很好的反映这一现象。以OP.118六首钢琴小品为例,题材上大多都是勃拉姆斯钟爱的间奏曲,抒情、柔和、妇幼想象力,更能够表现出晚期的内敛和隐忍,没有丝毫的斧凿之感。勃拉姆斯将自身丰富的情感通过音乐的语言融合到具有浪漫风格的钢琴小品中,因此在弹奏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腻,这也是浪漫主义风格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

3.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融合

古典主义所指的是在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的一段时间中,在维也纳形成为的特别的音乐流派,以贝多芬、莫扎特以及海顿为主要代表。古典主义以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作为主要追求,并要求旋律优雅、控制与平衡,让角色既能够满足结构形式同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尽管勃拉姆斯的钢琴小品中无一不体现出浪漫主义精神,但是其中古典主义的特征也非常明显。晚期作品中,以稳固的古典主义架构支撑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勃拉姆斯作品非常典型的特点。同时代的作曲家们大多喜欢将表现转变为单纯的情感宣泄及修饰,但是格拉姆斯并没有随波逐流,他已然固守原则,展现出对于均衡美的追求,这是古典主义最为典型的表现。第116-119号作品可以说是勃拉姆斯最后的钢琴作品,也是作者这一生当中最为成熟的作品,应用半音系统强调和声线条变化,对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调性布局则以浪漫主义为主。作品中有着明显的模糊调性,可谓精巧而自然。以音乐评论家胡列克的评价来说,勃拉姆斯是自巴赫之后最伟大的对位大师、也是自贝多芬之后最伟大的音乐建筑大师。尽管是最为松散的小型钢琴乐曲,勃拉姆斯仍然可以将其塑造的如同青铜一样坚硬,又如同豁土一样柔顺。

结束语

勃拉姆斯的音乐构思充满着内省与思辨,其构思异常严谨。音乐界中的人士要真正演奏出一部好的作品,在了解曲谱的基础上海应当分析作曲家的人生阅历及生活背景,从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中找到作者的坚持、了解音乐本质特征,从而与格拉姆斯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文献

[1]杜莹.勃拉姆斯晚期钢琴小品op.118的风格特征与德国音乐传统的联系[D].青岛大学,2012.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征范文篇2

下面主要讲一下器乐在这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展以及特征。

意大利的器乐

这个时期,在意大利各种不同体裁演奏的器乐获得了广泛的发展,在亨德尔和巴赫作品出现以前,意大利一直是局于欧洲音乐发展中最先进的地位,意大利作曲家创作了新的器乐类型:室内演奏,大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古钢琴音乐和管风琴音乐的发展比较小,意大利器乐具有一系列的新风格特点:主调一和声写法占主要地位,横成线体中的一个因素,或运用模仿的写法,成为赋格式风格,就是这种风格很像赋格。这时期的器乐的特征是技巧性,独奏性的因素很发达,技巧性因素的体现者仍然是弓弦乐器。这时器乐的主题材料非常新颖,与前一个时期的复调音乐比较起来,新的器乐体裁的特点就是主题非常鲜明,器乐的主题是在舞蹈体裁,歌剧和部分的复调音乐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意大利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多米尼科,斯卡拉蒂。

多米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scadatti,1685~1757)为键盘音乐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为键盘乐器大约写了555首,是键盘乐器史上留下宝贵的财富。www.133229.coM

在结构上,斯卡拉蒂的奏鸣曲虽然仍用二部曲式,但已稍同于典型的巴洛克二部曲式了,他更多地开始运用再现的二部曲式,虽然在这里还没有出现独立而完整的再现,但已有明显的再现因素,特别是有些奏鸣曲的第二部分的开始处已具有展开性,这就使作品的结构更加接近古典奏鸣曲式。因此,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的结构实际上已经是古典奏鸣曲式的萌芽。

英国与法国的器乐

在17世纪初,在英国古钢琴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是帕赛尔,他对英国器乐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他写了大量的变奏曲,并且改编了许多民歌和生活歌曲的旋律,他的古钢琴音乐作品是英国古钢琴音乐的最高典范,这些作品以艺术上的细腻而突出。帕赛尔是英国作曲家中唯一的一个在室内器乐方面写了值得注意的典范作品的作曲家。特别是他写了许多“三重奏鸣曲”,这些奏鸣曲是非常有意思的,并且包含了帕赛尔的一切创作特点:抒情的表现力,旋律性,丰富的和声,充分发挥了乐器的可能性。

法国主要是讲古钢琴音乐,音乐法国作曲家们在古钢琴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在17实际末出现了鲁库泊蓝(louiscouperin,1626-1661)和其他几位作曲家(如玛尔商louismarchand,1669-1792、达坎louisclaudedaauin,1694-1772)。法国的古钢琴是室内艺术,是宫廷贵族沙龙艺术。它是在这种环境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种艺术是精美细致的,有很多程式化的因素,大自然的形象,农村生活风俗的情景是以田园诗的色彩来捕绘的。在法国古钢琴音乐的作品里装饰音七折八扣很大的作用,旋律里装饰着颤音,回音,波音,倚音等等。必须指出,在这种艺术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民族基础的,这一点表现在有本民族的风景形象,描绘了日常生活的情景,运用了民间的体裁,虽然对这些东西的表先都以贵族化了,法国古钢琴体裁基本上是小品。

德国的器乐

器乐在17世纪德国音乐历史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17世纪还没有出现很卓越的作曲家。但是它给具有世界艺术意义的作曲家(巴赫和亨德尔)的出现准备了基础。下面主要讲一下古钢琴在德国的发展。谈到器乐自然回想到伟大的作曲家巴赫,在巴赫的创作中,复调音乐风格达到了高度的发展。巴赫的艺术富于高度的。深刻的哲理意味,具有极其强烈的戏剧性和非常丰富的抒情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sebastionbach,1685-1750)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

巴赫的器乐以钢琴音乐为最重要。巴赫的钢琴音乐,体裁形式非常多样,但根据写法的不同大致分为5类:(1)舞曲;(2)前奏曲;(3)赋格;(4)即兴曲;(5)协奏曲。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