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就业方向(收集2篇)

来源: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范文篇1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联系电话:89626346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3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电话:89626366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3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联系电话:0533-4126217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3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专科(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专科(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专科(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

文化艺术就业方向范文篇2

在机械化工业生产时代,设计从生产中分离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设计实践可以完全脱离工艺与材料单独进行。很多设计在图纸上看起来很好,但是在做成实物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存在许多问题。设计者对生产工艺与材料方面的前期了解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设计的成败。强调重视工艺与材料课程的建设并非要求高校在教学中涉及所有生产门类(实际上也没有哪一个学校能够达到这样的条件),而是应重点引导学生建立全面的设计观,养成对设计对象有关的各项要素进行必要了解的习惯。

由于大部分诞生于民间的工艺美术对生产场所和设备条件要求并不高,其中一些种类的工艺品基础生产流程完全可以在校内工作室或实验室中实现。增加手工艺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明确设计、材料、工艺技术等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更加全面地认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并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工作室建设,诸如陶艺、琉璃、漆艺、木刻这样的实践性课程可以以专业课或选修课的形式面向不同专业开放,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打破单一的课程授课模式,鼓励学生有意识地对中国传统器具的设计智慧进行提炼,进而从中得到灵感来启迪新的设计。传统工艺美术里的很多东西可能在材料和形式方面是落后的,但它反映出来的造物理念却是巧妙和经典的。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现代设计门类都可以从传统器物中汲取创作元素,丰富作品的造型语言、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因此高校中的民间工艺课程不应只停留在临摹和复制的层面上,而是要面向市场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产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纳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之中。

相关院系应通过开展科学调查,在学生与市场之间、工艺美术与产业发展之间、传统元素与产品创新之间寻求切入点,从局限于校园的小范围进入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大系统中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明确发展方向。要使今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得到正常有序的开展,还需要着力加强切合手工技艺传承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校内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地高校应积极与社会上的工艺美术大师或艺人建立合作关系,将民间工艺传习与创造活动引入高校,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教学方式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经过高校系统的综合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以及基础课程的学习,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工艺美术的感悟能力和总结创新能力会得到快速提升,其中一些表现优异的学生不但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手工技艺传承人,还可以作为高校未来的教师人才储备。在基于教师对工艺美术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各种设计材料学和工艺学的教学和研究才会更好地与形态设计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完整的现代设计教学体系的构建。从目前国内总体情况来看,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存在课程体系同质化的问题。各地高校的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相似,人才培养模式缺乏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中国设计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几乎完全统一的标准专业课程设置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缺乏个性创新的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祖国各地优秀的民间艺术知识,更制约了学生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实践。如果设计教育本身都无法体现积极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走差异化的道路是建立自身特色的基础,只有立足本土文化和产业优势打造精品课程,地方高校设计教育才有可能上升到更高层次,也只有在各地高校建立起自己的优势设计专业的基础上,中国设计教育水平才能获得整体性的提高。

“设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实践的行业,它是经济的、产业的,但又是文化和艺术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应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时代感,如果脱离了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与时代精神,缺少艺术内涵、文化底蕴和地域风格的设计教育是没有前途的。挖掘地方性民间工艺美术资源并将其融入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对于打造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一些地方性高校很早就意识到打造特色精品课程的重要性,并积极尝试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教育相结合,突出地域办学优势。比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陶艺设计方向、闽江学院的漆艺设计方向、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紫砂工艺设计方向、大学艺术系的唐卡设计方向、新疆职业大学的玉雕工艺设计方向等,通过将地方传统优势与现代教育的有效结合,这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都已在国内形成了品牌效应。尽管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差异,但地方高校建设设计教育特色课程是有共性规律可循的。要使设计学科特色明显,不必都要模仿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办学模式,地方院校不论是本科或高职教育都可以尝试突出地域工艺美术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而发展,因市场变化而调整,根据各自不同的优势和条件制定教学目标,在实践中对高校艺术设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当建设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就可以进一步升格成为重点特色课程或方向。

要明确一个地区具有怎样的设计资源优势可以通过两种方法,第一是挖掘当地已有的文化艺术遗产;第二是考察能与艺术设计结合发展的区域特色产业。区域民族工艺美术资源和古代艺术遗存,为当代中国设计教育提供了充足而宝贵的素材,此外,确立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特色还可以联系当前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哪些本土优势产业可以与艺术设计结合发展。对于民间文化艺术来说,最好的保护应该是使它在当代社会发挥新的作用,并成为与当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而地方特色工艺美术与高等教育之间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