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的特点(收集3篇)
来源:
绘画艺术的特点范文篇1
关键词:电脑绘画油画影响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75-01
1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
电脑绘画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产生的一种绘画方式,包括二维和三维CG,通常以卡通或者游戏的形式进行绘画,用扫描输入进行绘画创作随意性相对较强,且比较容易掌握[1]。随着电脑技术与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软件在电脑上进行绘画创作越来越流行,并且日后将会成为绘画发展的主潮流与主趋势。
传统绘画是在宗教活动及商业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到15世纪后,油画颜料开始出现并得到了运用,由此架上油画开始产生早起绘画主要是抬着木框在亚麻布上进行的。
2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
电脑绘画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其可复制上,也正是这一特点使其对传统绘画不可同日而语,不论是艺术价值合适绘画精髓都与传统绘画有显著的不同。电脑绘画是一种以传媒艺术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范畴,具备一定的传播属性与娱乐色彩,同时在材料与题材的选择方面,也很难完全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电脑绘画的绘画效果会受到复制功能与输出功能等的影响,而且单纯的输出效果也给人一种单调感,因此与传统绘画尤其是架上绘画比起来,电脑绘画的艺术美感要相对差一些。但这并不能说电脑绘画就不具备艺术美的特征,只不过电脑绘画的商业性色彩相对浓厚,因此其以审美为基本目标的、反映社会及个体情感的特质就会少一点,这构成了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的重要不同点。而传统绘画,这里以架上绘画为例进行分析,更多的呈现了一种艺术美感性与传统的质朴性,这是电脑绘画不可与之媲美的。但电脑绘画创作快捷、修改方便,且其三维的绘画效果在视觉呈现上给人印象深刻,同时在写实程度与背景展现方面,也比较清晰,这也构成了电脑绘画的重要优势所在。
3电脑绘画对绘画的影响
绘画作为一类艺术呈现形式,更多的表现在对主题呈现的精准把握上,艺术家要求主题表现尽善尽美、艺术呈现精美绝伦,且具有丰富的艺术美感性。很多艺术家通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来推动创作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但现阶段,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艺术形式也开始与电脑进行融合,电脑绘画作为一类新兴的艺术形式开始展现出来,传统绘画必然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很多绘画艺术家也开始不断改变自己的绘画方式,强调绘画展现形式的多元性,那种传统强调明快有韵律的设计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绘画的发展,传统绘画略显的落伍。
受电脑绘画的影响,一些以游戏及卡通形式为主的绘画形式开始广泛的传播开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人的审美标准与审美情趣,同时对绘画艺术的认知与未来发展还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2]。绘画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绘画是单纯的对色彩、线条的运用,通过多种色彩与线条的有效结合来实现画面的整体效果,这种绘画的成功更多的来自于艺术家对技法的熟悉程度以及对艺术规律的掌握状况。电脑绘画某种程度上讲,也遵循了这种绘画技巧与艺术呈现手法,只不过电脑绘画主要以电脑作为基本载体,通过网络传播媒介进行充分传播。传统绘画作为表达人类及社会精神世界的重要媒介,其自身并不会减弱对自身的艺术魅力欣赏力,而电脑绘画更多的是用一种新的媒介形式来展现人类及社会的一种内在精神。因此从外在表现形式角度分析,电脑绘画实际上也是人类精神与社会发展的结晶,只不过更多的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使其传统的艺术特点被掩盖起来。电脑绘画的商业性质以及他的艺术设计属性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层面,利用不同的媒介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有效的传达并表现出来。
从外界形式表现上分析,电脑绘画更多的展现了一种高科技的成果,但事实上它还将人类智慧展现的淋漓尽致,尽管这种精神层面的表现是通过承载具有某种功利性的物质实体来展现出来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否定电脑绘画本身的艺术属性与美学价值。从电脑绘画的一般角度分析,它们更多是用多种风格与技巧来讲意象呈现出来的,从中大众也能很好地感受到那种与时尚和大众文化相融合的艺术元素。
由于电脑绘画更多的是通过游戏与卡通形象展现出来的,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得不到人们的肯定,甚至有些人认为从事卡通与游戏绘画的艺术家缺少根本的艺术韵律,事实上分析其对卡通艺术的理解,主要是受传统经典绘画艺术的影响,同时又缺乏对现实的认真思考与批判而造成的。首先从事卡通绘画创作的艺术家实际上是受卡通文化影响的,因此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绘画的束缚,扩大了绘画的艺术呈现范畴。另外用传统的角度来审视甚至批评现代的卡通绘画,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年轻艺术家的一种片面理解,游戏与卡通事实上构成了现代多元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与艺术追求,虽然与传统绘画模式不同,但也具备很多创新的优势,因此应该受到鼓励而不是批判。
4结语
综上所述,电脑绘画在继承传统绘画对艺术的品味与鉴赏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有效融合,从根本上摆脱了旧的主题论思想,在吸收多种画种视觉呈现效果与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延伸自己的创作理念,推动了现代绘画创作的新发展,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社会发展的活力。由此可以发现,绘画的成功并不单纯的取决于绘画的技法,同时还收绘画艺术规律、绘画艺术创作思维与创作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需要充分重视电脑绘画的优势,重点突出其美学价值以及对绘画的良性影响作用,推动绘画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绘画艺术的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庞薰琴;美术教育;绘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206―02
庞薰琴(1906―1985),江苏常熟人。1925年赴巴黎学画,1930年回国。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先后任教于上海、北平、四川、广东等地的美术学校。1949年任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教授、教务长兼绘画系主任。1953年任中央美院工艺美术研究室主任。1956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第一副院长。1957年被错划为,1980年恢复副院长职务,1985年逝世。综观庞薰琴的一生,跌宕起伏,历尽坎坷。他曾在艺术运动、工艺美术教育、绘画创作、民间美术研究等方面做出了艰辛的探索和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为我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发挥了桥梁作用。本文着重论述其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及其绘画艺术特点。
一、庞薰琴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
庞薰琴从青年时期就立志创建中国的工艺美术学校,这是庞薰琴为之付出大半生心血和感情的事业。而庞薰琴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的逐步形成及推行,也得力于一个契机,那就是1956年,在总理的支持下,由庞薰琴负责筹建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终于在北京成立。庞薰琴任第一副院长、教授,才有可能推行他的教育思想。庞薰琴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蕴涵在他众多的理论著作中。诸如《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论工艺美术》、《工艺美术设计》、《庞薰琴工艺美术文集》、《图案问题的研究》等。笔者认为,主要有下述三点:即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思想;主张中西工艺美术融合与设计创新的教育思想;在工艺美术教育中加强纯艺术素养和高扬人文精神的思想。
1、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思想
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思想,具体反映在他坚持民族特色,重视传统图案和装饰绘画的研究与创作方面。譬如,他持之以恒地整理、研究中国装饰纹样。早在抗日战争初期,他就接受著名学者梁思成、林徽茵等人的建议“从画室走向山村、苗寨,借鉴现代考古学和人类学思路,进行艰巨细致的田野考察,收集和整理传统民族装饰纹样。”①并且对中国古代的青铜、漆器、纺织及玉器等造型与纹样也做了长期的研究和整理。不仅如此,他还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获得灵感创造出具有现代风格的艺术作品。
又如,庞薰琴还持之以恒地坚持理论著述,其著作《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的写作是在艰苦岁月里,用了长达22年(1958―1980)的时间才完成,至1982年才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研究了自战国时期开始、汉代至元明清,长达数千年的工艺美术作品和装饰画。研究内容涉及帛画、漆画、版画、画像石、画像砖、年画等。庞薰琴在《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中指出:“我们研究装饰画的目的,主要的是研究三千年来,装饰画的创作经验,研究装饰画的装饰构图、装饰造型和装饰色彩”并且语重心长的说“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美术的青年,学习了绘画基础以后,进入专业学习,总得有条桥。我们是中国人,岂能不知道自己民族的艺术传统!”②由此可见,重视传统工艺美术的教育思想溢于言表。
2、主张中西工艺美术融合与设计创新的教育思想
庞薰琴通过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及其古典文化而获得的渊博学识,与他从巴黎留学获得的西方艺术的色彩知识及现代意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奠定了工艺美术设计创新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中西工艺美术融合,那也是中西智慧的贯通,既是古典的又是现代时尚的,既是西方设计构成的又是东方意蕴表现的。
早在1933年,庞薰琴在其《薰琴随笔》中写道:“吾国古今好的作品,我们应该要研究,世界各国好的作品我们也应该研究,但是不一定呆板地去模仿。”“我们不妨尽量接受外来影响,凭它们在我们的神经起一种融合的作用,再过滤我们的个性来著作,来创造。”③并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必须以创新设计为目标,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为此,在1957年,因不满当时有关领导要把工艺美院办成工艺品出口的贸易学院的指导思想,坚持自己设计创新的思想和纯粹学术教学的理念,而被打成。诚如苏立文在《忆庞薰琴》一文中所说“以创新设计为目标的学院在不断的压力之下将要转向传统手工艺产品作坊以出口贸易为目的,而他因反对这个转向而成了罪人。”④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受到政治气候的严重摧残,紧接着在十年浩劫中受迫害,至1980年才恢复副院长职务。然而,庞薰琴在岁月的煎熬中已垂暮老矣,1985年就带着他的梦想和遗憾离开了人世。对于庞薰琴满腔热诚为之奋斗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而言,这是一个悲剧!半个世纪以来,他创建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如今已合并到清华大学,成为清华美术学院。进入到综合性大学的大环境中以后,应该说利大于弊,具有大美术与综合化发展道路的前景。但笔者认为,这些发展变化都与庞薰琴、以及张仃、吴冠中等人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主张和艺术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3、工艺美术教育中加强纯艺术素养和高扬人文精神的思想
工艺美术设计或者如今称谓的艺术设计都需要纯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支撑,这应是不争的事实,这在老一辈设计家身上就有体现,此外,这一现象可追溯到德国包豪斯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艺术家兼教师的参与,如克利、康丁斯基就是例证。工艺美术设计或其它艺术设计,若没有纯艺术的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支撑,其设计必定是乏味或单薄的。中国的工艺设计与纯艺术的融合,在庞薰琴的整个艺术生涯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说明了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是不可或缺的。“他的内心世界丰富多样,艺术观念、历史观念和人生追求,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表现。而在绘画、工艺和教育几个方面又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他早期的绘画风格影响他后来的图案设计,他后期的绘画又受他长期从事的传统纹样整理、设计工作的影响。他在音乐、诗文方面的修养使他的绘画、设计富于清雅的意境和鲜明的韵律。”⑤反之,纯艺术中也需要很多设计因素,庞薰琴、张仃、吴冠中的艺术创作也是例证。他们都注重艺术的综合修养和人文精神的支撑。当然,人文精神还包括道德与智慧,并且与传统中优秀的古典精神相联系。工艺美术教育是庞薰琴钟情的事业,庞薰琴在晚年培养的研究生刘巨德、王玉良等已卓然成家,也是当今我国美术教育和画坛上的佼佼者。
二、庞薰琴的绘画艺术特点
庞薰琴虽然毕生从事工艺美术教育工作,但从未懈怠绘画艺术创作。他在油画、水彩画、图案和装饰艺术的创作方面也取得了杰出成就。其绘画艺术的特点如下:
1、西方设计构成中注入东方抒情诗意
苏立文《忆庞薰琴》一文中写道:“庞薰琴的一生作为画家、设计家及教授经历了60个春秋……在法国和离开法田的许多年里,他一直是巴黎画派的追随者,受毕加索、马蒂斯、德朗和莱杰的影响。回到上海,他在决澜社展出的画采用了形式主义象征主义手法,表达了他对当时中国社会状态的沮丧情绪,也是他最接近‘反叛艺术’的一次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工作时,完全放弃了国际化的画风,用中国的画材创造了一种完全东方式的绘画形式。这与当时生活的艰辛和对苗族服饰纹样的倾心关注不无关系。曾受到布拉克和莱杰影响的他在井然有序的设计意识注入了抒情诗意,在当时这是独一无二的。”⑥例如作于1934年的《时代的女儿》、《地主子》两幅画,在构图上受毕加索蓝色时期作品的影响,追求直线与饱满的力度。而作于1941年至1946年的彩墨作品《射牌》、《跳场》、《盛装》、《仕女淡彩舞》等则明显吸收了敦煌壁画的营养,强调了装饰因素,“保持着敏锐性及抒情风格而始终没有粗俗的痕迹。”⑦如早在1947年夏天,在江西牯岭,庞薰琴就用我国画工笔的绢尝试用西方水彩作风景画;1973年又用炳烯加墨汁所画的《树》做了新的尝试。1978年至79年间赴苏州、无锡等地写生,画油画风景《苏州田野》、《留园》等;198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作品共101幅,中国美术馆就收藏23幅。
2、绘画中装饰趣味与写意的和谐
上个世纪70年代,庞薰琴以花卉为题材创作的小幅油画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有一种人生感悟和悲情蕴涵其内。诸如《美人蕉》、《瓶花》、《鸡冠花》、《绣球盆花》、《窗前小花》等,画得很真诚,诚如庞薰琴所言“真不在于形而在于心”。那么,为什么只画小油画呢?庞薰琴自述道“是不是我爱画小油画?不是。因为我的房间里,找不出比两米大的空地。是不是我爱画花?也不是。我想画人,谁敢理睬我让我画?……只有花,有些好心人采些野花送我,我还在垃圾箱中抢些人家不要的花,我把倒头烂叶的花画得美些。”⑧这是他精神寄托的辛酸回忆。这些小幅油画之所以成就高,是因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绘画中装饰趣味与写意的和谐,并且融为一体,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就精神层面而言,是将悲凉掩盖,而展示的是喜庆欢乐的画意,这本身就是一种豁达的人格魅力,的确难能可贵。因此,1982年,其小幅油画《瓶花》与《广州静物》参加了法国春季沙龙展;这些小幅油画在表达上与他早期前卫艺术显然不同,前卫艺术更多的是对西方前卫艺术的模仿和引入,价值在于对艺术运动的推进和发展,而艺术作品本身并未在风格上取得独特的地位,而这批小幅油画在艺术语言的创立中具备了独特的地位,在其人生历练中得到了升华,对艺术的追求进入了“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诚然,装饰趣味仍然灌注于画面之中。装饰趣味之于庞薰琴是一种艺术追求,是一种艺术气质。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做此选择呢?我认为有四个原因:其一是早年留学欧洲时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感受到了装饰美术的魅力;其二是想进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而受到“不收中国人”的欺辱回答;其三是参观德国包豪斯学院所受到的启发。其四是吸收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的装饰构图、装饰造型、装饰色彩。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即装饰性艺术因素的追求贯穿于庞薰琴一生的努力,贯穿于他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和装饰绘画艺术的创作。特别是对衣服和器物上各种装饰图案的仔细表达。或对人物、静物与景物都做了图案化的艺术处理。这就是庞薰琴绘画艺术的特点。而构思别致、新颖,色彩丰富、高雅,笔墨简约、随意,意境超脱、深邃等因素也增强了他绘画艺术特点的魅力。
综上所述,庞薰琴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工艺美术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虽然,其一生中受到太多的政治气候的影响和生活的折磨,从年轻气盛、雄心勃勃逐步走向低调、含蓄甚至凄凉的艺术家的境遇。但是,他始终未沉沦,如他所言“始终走我自己的路。我的一生是探索,探索再探索的一生。如果我的作品,能使你感受到一点美感,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⑨斯人斯言,令我们感佩、缅怀。
①参见水天中著《历史、艺术与人》,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页。
②参见庞薰琴著《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上海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③④参见《庞薰琴画集》序文、前言部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⑤参见水天中著《历史、艺术与人》,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页。
⑥⑦参见《庞薰琴画集》序文、前言部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绘画艺术的特点范文篇3
由于多元化的信息膨胀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充斥眼前的部分平面广告呈现出缺乏创意、缺少艺术性美感、制作低劣等问题,影响着平面广告传播信息的效果和大众的视觉感受,形成一种广告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广告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随着3D绘画艺术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其大大受欢迎的程度决定着这种艺术可以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传播媒介,将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相结合既可以提升平面广告的艺术性,又可以增加平面广告的创意。因此,利用3D绘画艺术的媒介来传播平面广告是一种科学的选择。文章探讨了二者结合的条件、方式、意义。
关键词:
平面广告设计;3D绘画艺术
一、引言
包豪斯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可见设计与绘画艺术的紧密联系。除了使用文字,绘画是广告设计表现的重要形式,平面广告设计是利用绘画艺术的表现方式来传递信息而达到特定的商业或公益目的。3D绘画艺术,也称3D魔幻艺术、3D立体画艺术、3D错觉艺术,是一种创作在公共空间和公共场地的绘画,它利用画面的明暗阴影效果和焦点透视,巧妙结合公共空间而产生三维错觉效果,达到三维立体的空间体验。自3D绘画艺术传入我国起,在我国发展迅速,受到了极大的欢迎。3D绘画艺术具有强大的娱乐性、互动性、公共性、创新性、艺术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当前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所欠缺的,因此,将平面广告设计结合3D绘画艺术是提升平面广告设计效益,促进我国平面广告设计健康发展有效手段之一。
二、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条件
1)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可能性。前面提到,设计离不开绘画,绘画是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段,3D绘画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是一种创作在公共空间的大型绘画艺术,因此,它可以成为平面广告设计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2)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的共同点。首先,平面广告设计是通过绘画和文字的手段而实现特定的实用目的,它的画面包含绘画艺术的表现;3D绘画艺术是一种通过公共空间的绘画给大众带来乐趣的表现艺术,二者都包含绘画艺术的表现,这是共同点之一。其次,平面广告设计面对的是广大的消费者,因此它具有强大的公共性和大众性;而3D绘画艺术也是提供给广大的民众娱乐和休闲,是制作在公共空间的绘画艺术,其公共性和大众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是共同点之一。再次,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平面广告设计和创意紧密联系;3D绘画艺术也是通过在公共空间巧妙创意的绘画才会产生神奇魔幻的3D绘画场景,因此,创意是沟通二者的共同点之一。最后,没有创造出美的平面广告是没有吸引力的广告,而美也是3D绘画艺术的重要追求,二者都具有艺术性美感,是共同点之一。除了以上共同点以外,还有其他的共同点,比如娱乐性、教育性、传播性等。这些共同点紧密联系二者,证明二者的结合是可行的、合理的、科学的。
3)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实现条件。创作3D绘画广告的技巧和创作3D绘画的技巧是一样的,只是绘画内容和绘画目的发生了变化,绘画内容是平面广告传达的具体内容,绘画目的也很明显,不再只是单纯美观和娱乐动机,绘画目的是具体的商业和公益目的。因此,二者的结合需要平面广告设计团队和3D绘画艺术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三、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方式
1、平面广告到立体广告的转变
将平面的广告变成有三维效果的3D绘画广告,立体空间感的把握是关键的。平面广告设计其实是在平面上表现的空间设计,它本身就存在着立体的空间,比如前实后虚、近大远小的空间对比和明暗光影的空间效果。将平面广告转变成3D绘画广告,需要将平面广告的画面搬到人流丰富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具体指公共场所的建筑、地面、墙体等,而三维空间效果的把握主要依靠加强广告画面的明暗对比、色彩对比、透视对比。
2、主题的把握
平面广告设计具有明确的广告主题和表达内容,实用性目的很明确,3D绘画艺术更注重视觉效果的把握,它的主题内容不是主要的,绘画技巧显得更重要。因此,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的结合就是用3D绘画技巧来表达平面广告的主题内容,明确的主题加上三维空间效果的广告画面立即将平面广告变成活生生的立体广告,在大众体会神奇魔幻3D绘画艺术的同时收获了画面带来的广告主题思想。
3、文字的增加
平面广告设计的画面主要由绘画和文字组成,而3D绘画艺术是单纯的绘画,没有文字,因此,在二者结合的时候,可以加上立体效果的文字,可以点明广告的主题,一目了然,这样有利于广告内容的传播,增强广告的效果。
4、互动性的创造
再有创意再绚丽的平面广告设计也没有3D绘画艺术的互动性优势,创作在公共空间的3D绘画艺术有亲近大众得天独厚的的条件,加上它的画面与公共空间的巧妙结合,创造出适合和大众进行良好互动的绘画场景,既给人们带来刺激和娱乐,又拉近了与大众生活的距离。平面广告和3D绘画的结合使平面广告变成具有互动性的广告,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使广告传播变得更加容易和充满乐趣,使大众接受广告信息由被动变主动。
5、创意的结合
创意的结合是指二者内容创意的结合。广告内容的创意是决定广告胜败的关键,3D绘画内容的创意也决定着它的成败,二者的创意都不能缺少。创意的结合又是一个新的创意的创造,例如,平面广告中的绘画背景可以和真实的类似公共空间替换,广告中的人物可以留空让真实的人去补充画面等都是二者创意结合的例子。
四、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意义
平面广告设计与3D绘画艺术结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平面广告的艺术性,广告画面完全由艺术家创作而成,3D绘画艺术所带来的浓浓的艺术气息是显而易见的;第二,增加了平面广告的互动性,互动性的增加是前所未有的,它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使广告的传播变得更便利;第三,增加了平面广告的娱乐性,互动性的增加同时带来娱乐的功能,使以往静止的平面广告变得更加有趣,使消费者更乐于去接受广告的信息;第四,美化了城市环境,公共空间的3D绘画广告不仅增加了广告的艺术性,同时也给城市的公共环境增加了不少的艺术气息,一定程度的美化了公共环境;第五,增加了平面广告的创意,两种艺术创意的结合必然使人脑洞大开,给人带来无限惊喜。
作者:文明洁刘雪梅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广告与视觉传达[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符腾解析当前3D绘画[J].现代装饰(理论)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

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精选5篇)
- 阅0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篇1以前,读《红楼梦》时,对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上,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取下这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