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价值观(收集3篇)

来源:

教育孩子的价值观范文篇1

【关键词】积极心态;先进的教育理念;尊重;赏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落后,仍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需要。为了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育的理念。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未来社会要求,转变传统的落后观念,树立起适应社会要求的全新的教育理念。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的心态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正如所说,要想培养阳光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必须要有身心健康、心态积极的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求也是教师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然而,现在的教师,在时代的发展空间中获得发展的同时,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出现了在认知、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适应。事实证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对学生身心的伤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业产生的影响。首先,直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特别是不健康情绪和暴戾性格,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不能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理智地对待各种遇到的问题,往往造成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对其学生心理健康的威胁,犹如肺结核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其次,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甚至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些教师由于工作或家庭中的矛盾没有解决好,情绪调节能力不强,将个人在社会、学校、家庭方面的失意烦恼带入学校,错把学生当作自己发泄情绪的对象,将自己的否定情绪迁怒于学生,或者用自己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学生,造成对学生的心理的伤害,甚至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贻害终生。因此,作为学生“心理保健者”角色的教师,首先就应懂得如何进行自身的心理保健工作,懂得如何进行自身的心理调适。

二、先进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也就是说,传统教学只关注学生的达标率,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忽视一些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武断地破坏孩子们的作息时间安排,忽视孩子们的经历、成长和心理发展,一切硬性的东西只会造成教育的短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考试的机器,和教师学校成名的工具,这是再拿教育的未来做赌注,一开始就奠定了失败的基础。

教育不光是给传授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使其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及价值追求对待生活。

价值观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是指导人们价值活动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一般思想原则。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使得价值判断标准不一,容易使人们的思想出现混乱。当代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阶段,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将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我国未来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腾飞。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带着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和理想追求。”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做准备。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虽然正确的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样需要学生主动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三、学会正确的教育方法――尊重和赏识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新理念下的教育:“从尊重和赏识开始”。因为新理念下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孩子的幸福”。

尊重是教育的基础与前提,离开了尊重就谈不上教育,在尊重的基础上,没有赏识教育就不完美。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欣赏,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尊重、欣赏。赏识教育以鼓励表扬为手段,它是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以尊重孩子价值为前提,唤醒孩子的主体意识及自身发展潜能,让每个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与赏识是相互贯通的,必须在尊重的基础上实施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离不开尊重,尊重在赏识教育中得以充分体现。

通过尊重与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而我们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以教训,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孩子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但是通过尊重与赏识教育,可以维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与赏识教育能挖掘孩子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但他们最后的成就都会大相径庭。这说明我们老师、家长要懂得教育,懂得欣赏,对孩子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发展,而不能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师生情感的催化剂,是激发学生学习内在的动力。那么请从尊重开始去赏识去赏识我们的学生吧!

总之,我认为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心态,而且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及关注人类命运的使命感,更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卡连柯.教育过程的组织方法.

教育孩子的价值观范文篇2

关键词:学前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141-02

屈指算来,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有10年了,那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状况怎么样呢?我们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深入到幼儿园与老师、家长、社会人士和小朋友面谈,看看学前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处于怎样的状况。从孩子们的访谈情况看,讲文明懂礼貌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孩子们在这个方面还是都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的,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他方面的内容就不大知道了。从家长和幼儿园对孩子们的教育情况看,并没有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人访谈对象都知道要重视和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内容却缺乏了解,甚至于对“八荣八耻”的内容都说不全。

究其原因: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宣传表面化、形式化,处于说起来重要,学起来走过场,宣传起来一阵风的问题。二是学习方法照本宣科多,联系实际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束之高阁,在践行上不对号。三是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的思想潮流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冲击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可见学前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意味着这个社会的追求,是形成社会向心力、凝聚力最为重要的因素。这种凝聚力、向心力的基础是共同的价值与信念。在这样拥有同一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中,人们才能团结一致,社会秩序才能井然。对学前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表明,孩子们的身上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有些儿童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在物质上攀比浪费,生活上懒惰享受,集体中缺乏责任心等。因此,帮助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其明辨是非、正确抉择,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影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就是在抓一代人的“人之初”教育,事关一代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和修为。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这一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贯彻中共中央的文件和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精神,就是要进行全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包括在幼儿园开展好对学前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季节,有人说:在每一个看似懵懂的孩子身上都有一个灵魂在朝着某种形态生成。如同树木一样,那最初的年月被记录在年轮最核心处。这告诉我们:要珍惜童年的意义和对人一生的影响,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孩子们,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地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立足家庭教育阵地,立足于幼儿园教育阵地,用灌输的方式给孩子们的头脑中打下烙印,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懂得应该怎样去做。具体说来要做到:

其一,目标明确,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需求之中。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儿园教育,对学前儿童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都要与学前儿童成长发展统一起来,从为孩子们健康成长负责任的这个立场上去实施。要从培育孩子的发展角度去确立阶段性教育目标,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24字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幼儿园小班学生将24字核心价值观熟读熟记,幼儿园中班、大班在熟读熟记的基础上能够理解词意。通过抓养成教育,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孝顺、友爱、干净、勤俭、节约、守纪、文明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乐观的性格;树立是非观;初步培养爱家、爱国、爱人类的情感。教育引导儿童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方法得当,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前儿童的心中生根发芽。

中民族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结合中民族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容易让孩子们形成情感共鸣的效果。就曾经告诫过我们:“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这一文件中,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凝练的表述: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包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包含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大然大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条红线,将诸多民族的优秀美德串联起来,滋养国人的浩然正气,滋养民族的兴旺发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富有时代精神和政治教化的意义,对于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让灌输给孩子的道理更加鲜活,让孩子们结合历史、结合典型进行感知,避免因为教育形式的问题让教育活动走过场,孩子们听不明白,也不知道在具体环境下应该怎样去做。

教材课堂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载体、平台和基地。

我国幼儿园现行教材,无论哪个出版社,其基本追求就是以孩子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2014年教育部发了《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写入教材的通知》,对幼儿园教材的编写修订提出了明确要求。修订后的教材,倡导现代学习方式,增加儿童道德学习与践行的乐趣,通过主题活动,激发儿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帮助儿童初步掌握解决道德问题的策略。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内容讲通讲透,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切实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课堂教学无疑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基础平台。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依据教材开展,对于教材中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要善于灵活运用,边讲边引导孩子们在具体的环境中应该怎样去做,这是儿童认知习得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式。所以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还应结合具体的课文、生动的事例进行剖析讲解,组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每个主题词,如用童谣、谜语、歌曲等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教学,坚持正面的教育引导。

在儿童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必须强调实践、体验、创造的过程,尽可能通过孩子自己的角色、情景体验,让其成为社会化成长中的主动者。对孩子来说.种上一棵树,帮助一位邻居,创作一幅画等等,都是他们乐于参与的事情。家长教师积极引导,孩子们就会在这些实践中获得书本上无法得到的东西,有孩子主动积极的参与,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将真正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郭莉、刘汉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辨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教育孩子的价值观范文篇3

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很多年轻父母当了甩手掌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乃至教育。如果应酬多的话,工作之外的时间也会在外面,等回到家里孩子都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孩子又没有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已经上班走了。于是就有了爸爸去哪儿的中国孩子之问。孩子越是幼小时,可塑性就越强,相应地父母的影响力这个时候也是最大的。可是因为父母的缺位,尤其是爸爸的缺位,孩子的个性、习惯、品格、兴趣等的形成就缺少父母影响最重要的一环。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价值观比较研究报告》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陪伴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第一责任,不可推卸。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缺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老师不在孩子身边,怎能起到作用呢?等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父母才意识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但时光不能倒流,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悔之晚矣。

中国父母重养轻育,注重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即养孩子,忽视科学的家庭教育。多数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大,供应他上学受教育,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老师。但这样做,很难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无论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是父亲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强调都是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也是老师教育不可替代的。四国高中生调研报告就可以看出来,在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老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

    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精选5篇)

    - 阅0

    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篇1以前,读《红楼梦》时,对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上,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取下这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