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功效(收集3篇)
来源:
柴胡的功效范文篇1
摘要:通过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有效成分的影响机理,总结概括出柴胡不同炮制品的适应病证和配伍运用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关键词:柴胡;炮制;药效;临床运用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及狭叶柴胡Bupleurum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又名竹叶柴胡、山柴胡、硬柴胡、细叶柴胡等,柴胡的传统炮制方法有多种,《本草述钩元》记载“上升用根,酒渍。中行下降用梢……宜生。外感生用。内伤生气,酒炒3遍。有咳汗者,蜜水炒。勿令犯火,便少效”。《本经逢原》亦谓“入解表药生用,清肝炒熟用”。但近代的炮制方法除生品外,只有醋炙一种,并收入了《中国药典》(1995年版)。柴胡具有和解表里。舒肝解郁、升阳的作用。主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月经不调,子宫下垂等症。现代药物化学分析发现柴胡根含挥发油、柴胡醇(Bupleurumol)、不饱和脂肪酸、葡萄糖、A菠菜甾醇(Aspinasterol)、白芷索(Angeliein)及皂苷等,皂苷中有柴胡皂苷a,c,d(Saikosaponina,c,d),柴胡皂苷元F,E,G(SaikoninF,E,G)、龙吉苷元(Longispinoagenin)。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煎剂具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病原体作用,还对肝脏和心血管疾患有治疗作用。自古以来,临床上多以其不同炮制品入药应用,据其作用要求不同,其炮制方法较多:有生用、醋炙、酒炙、炒黄、蜜炙、鳖血炙等。各种专著中炮制方法之间没有统一规范。辅料用量,炮制程度,火候等也不尽相同,究竟何种炮制方法为好,也无合适定量指标来验证。目前对柴胡临床最常用的主要有:生用、醋炙、酒炙三种炮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柴胡的有效成分柴胡皂苷和挥发油作为检测不同炮制方法优劣的定量指标,筛选出了适合不同病症的最佳炮制工艺和方法。
1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药理成分的影响
1.1对总皂苷含量的影响药理研究证明,柴胡皂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抗炎、特异性阻碍胆碱酯酶和显著的利尿作用。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皂苷的含量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尹传明等[1]研究测定柴胡各种炮制品皂苷含量结果:酒柴胡>醋柴胡>柴胡片。柴胡片与炮制品皂苷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范秦鹤等[2]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柴胡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总皂苷含量发生变化,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蜜柴胡>酒柴胡>醋柴胡>原生药>生柴胡,即原生药加工成饮片后,皂苷含量降低,经醋、酒、蜜炙后较生品有所升高,特别是蜜炙品,含量升高较多。而郭炳新等[3]研究表明:酒炙品中柴胡皂苷含高于生品和醋炙品。但醋炙品中皂苷含量低于生品。可李晓东[4]研究发现柴胡生品总皂苷含量为2.52%,醋炙品为2.50%,且两者UV光谱重迭一致,通过薄层上与柴胡皂苷a,d标准品的RF值、斑点形状和颜色比较,证明两者均含柴胡皂苷a,d。表明醋炙对总皂苷含量无明显影响。所以,经炮制后柴胡总皂苷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蜜柴胡>酒柴胡>醋柴胡>原生药>生柴胡。其原因可能是生柴胡加工过程中,要经过淘洗及浸润处理,使皂苷部分随水流失,造成生柴胡较原生药含量降低,而酒、醋、蜜柴胡在炮制过程中,由于辅料与加热的共同作用,可能会促使某些非皂苷类成分转化为皂苷类成分,使其含量升高。
1.2对挥发油含量的影响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挥发油具有解热、抗炎、抗肝损伤等作用。柴胡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低,约占根的0.15%。挥发油主要由柴胡醇(bupleurumol)、β蒎烯(βpinene)、γ松油烯(γterpinene)等40多种成分组成,这些成分极易挥发逸散和氧化变质。范秦鹤等[2]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经炮制后挥发油的含量为:蜜柴胡>醋柴胡>酒柴胡>生柴胡,即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挥发油含量亦普遍升高,生品与原生药无差异。郭炳新等[3]研究表明,酒炙品中两种有效成分挥发油含量高于生品和醋炙品。而醋炙品中挥发油含量高于生品,以挥发油为指标酒炙最佳工艺为:黄酒30%,炒干(挥发油吸收度值为0.8736)。醋炙的最佳工艺为:小米陈醋,20%,微干(挥发油吸收度值为0.7163)。但李晓东[4]研究结果表明,柴胡经醋炙后,挥发油含量下降了约20%,其1∶10蒸馏液在(276±1)nm波长处的光密度值下降了约26.7%,反映在薄层图谱上,生品各个斑点的面积较大,且颜色也深。所以醋炙可影响柴胡的解热作用,这与古人所谓“外感生用。……勿令犯火,便少效”的说法是一致的。随后的相关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尹传明等[1]研究测定,柴胡炮制前后挥发油测定结果表明,柴胡在炮制时可致挥发油严重损失,降低程度:醋柴胡>酒柴胡>柴胡。统计处理柴胡与炮制品及各炮制品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总之,经炮制后柴胡挥发油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蜜柴胡>酒柴胡>醋柴胡>生柴胡。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挥发油属于脂溶性物质,炮制辅料中含有大量的脂质成分,使挥发油溶解于其中,容易被提取。另外,通过对不同炮制品的植物油室组织微观结构进行初步观察后发现,经炒炙加工的炮制品由于加热的影响,油室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破坏,油滴向周围组织扩散,皮层细胞间裂隙增大。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化使挥发油的溶出过程易于进行[2]。
1.3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多糖、α菠菜甾醇含量的影响余晖等[5]研究发现柴胡多糖能提高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免疫系统抑制状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实验对柴胡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柴胡经炮制后多糖含量降低。这为在临床应用中,提高免疫功能,宜以生柴胡入药提供了理论依据。王秦勇等[6]研究发现柴胡中含有α菠菜甾醇,这种成分具有较强的发汗解表作用,但受热易挥发降低药理作用。柴胡经蜜炙后,α菠菜甾醇挥发损失1/3,故能降低发汗解表作用。柴胡醋炙,α菠菜甾醇能于酸反应生成酯,但这种衍生物没有药理作用。这一结果与对柴胡挥发油的研究结果同时说明:生柴胡的发汗作用较其它炮制品强。
2临床运用规律
2.1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方法炮制的柴胡根据药理学研究结果结合古典医药书籍的记载,可以得出:治疗外感病宜选用生柴胡,由于生柴胡中含有较高的柴胡多糖和α菠菜甾醇,可增强发汗和提高免疫力。治疗肝系病(包括肝胆病、头痛、月经不调、痛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痢疾、胆汁返流性胃炎等脾胃病及因肝的生理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喉部神经官能症、冠心病、乳腺增生等病症),应选用醋柴胡或酒柴胡,醋柴胡重养肝柔肝,偏于补;酒柴胡重行气活血,偏于泻。治疗体质虚弱、津亏气耗等虚劳病症宜用蜜柴胡,一方面蜜制后减弱了柴胡的发汗解表之功,存其升气之性;另一方面取蜂蜜的补虚养阴之力。治疗疟疾发热、骨蒸劳热、午后潮热等肝肾阴虚之证,可选醋柴胡或鳖血炒柴胡,取其引药入肝和养肝柔肝之功,以增强入阴血清虚热作用。
2.2配伍运用感冒属风寒配以桂枝、葛根;风热配以金银花、石膏;属外感风寒,邪郁化热所致时配与葛根、黄芩、羌活、白芷。治疗高热可加大量(30g),配生石膏、葛根。属气虚型感冒,可配黄芪、人参、当归。气分大热,配以石膏;血分瘀热,配以黄芩;胃肠实热,配以大黄。治肺燥咳嗽、阴虚内热,咳血宜柴胡配地骨皮、炙桑皮、沙参等[7]。疟疾配常山、青蒿;子宫下垂配升麻、黄芪。肝之阴血不足,当配以白芍、当归;,湿热黄疸常配茵陈、砂石、金钱草为伍;瘀热黄疸则合大黄。柴胡配枳壳理气,治肝气郁滞;醋柴胡配炒黄芩、焦山栀、川楝子、金钱草、茵陈、海金沙等化石解郁药,治疗胆结石[8]。胃脘痛属肝气犯胃证者以白芍、枳实、甘草、香附、陈皮、郁金为伍;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当配以白术、茯苓、人参;柴胡配党参、炙黄芪、炒白术等治胃下垂。溃疡急性穿孔第二期的腹腔感染的体征用与黄芩、枳壳、川楝子、延胡、白芍、大黄、木香、蒲公英、甘草等配伍。用于镇痛时则与白芍、甘草、延胡索等为伍;经络之痛,则配细辛白芷[9]。柴胡配龙齿、法夏、竹茹、、远志、茯神、郁金等治疗神经精神疾病[10]。总之,柴胡的应用,其用量不同则作用各异,微量则升,中量则柔,大量则散,临床当慎重衡量。其炮制与配伍不同则功效也不同,蜜炙则润,酒炙则散,醋炙则收,鳖血炙则补。配桂枝则发,配白芍则疏,配黄芩则清,配升麻则升,配龙牡则镇。配伍得当,疗效则大于诸药相加之和,而组合之机又贵在辨证。
参考文献:
[1]尹传明,李琳,王勇军.柴胡及炮制品成分研究[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4(4):176.
[2]范秦鹤,王俊芳,陈会平.柴胡及其炮制品有效成分比较[J].中成药,1994,16(2):56.
[3]郭炳新,刘伟,郭庭江,等.柴胡不同炮制方法对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影响的研究[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5):52.
[4]李晓东.柴胡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比较分析[J].中成药,2000,22(7):483.
[5]余晖,陆兔林.柴胡不同炮制品多糖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药研究,1997,8(5):447.
[6]王秦勇,王德松.不同炮制方法对柴胡功用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8):42.
[7]徐峻,周富明.柴胡临床运用举隅[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4,18(3):22.
[8]任广来,刘旭海.柴胡功用浅说[J].山东中医杂志,2001,20(5):371.
柴胡的功效范文篇2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中医内科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2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54-02
柴胡疏肝散用于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症状为腹痛、腹胀、伴有失眠、健忘恶心呕吐、苔薄白等等。通过疏肝解郁,可以有效缓解上述症状。随着医学界对中医药及其疗法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发现柴胡疏肝散不仅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而且对内科疾病治疗中也具有很好的疗效。
1柴胡疏肝散的概况
明朝著名医生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曾有记载:柴胡疏肝散以柴胡、芍药为主,以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甘草为辅料配置而成。其中,柴胡、芍药主要起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香附也能起到镇痛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驱除消化积气的作用,陈皮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还能抗炎、抗溃疡。如果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可以和肝解郁,它还能起到治疗胁痛、寒热往来之功效。
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之功效,现代临床实验上也具有很好的功效。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等病症上,它有效的缓解了肝脾不和、肝胆气郁的病症,并对该类疾病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使用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可以有效治理一些内科疾病。
2柴胡疏肝散在内伤咳嗽中的应用
内伤咳嗽与寻常感冒咳嗽不同,内伤咳嗽多由内科疾病引起的,致病时间较长,祛病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内伤咳嗽一般有两种发病类型:①由其他脏器的疾病发生病变、感染至肺部;②另一类是器官自身的病变扩散导致的。内伤性咳嗽患者常常具有心理压力大、心情积郁愤怒等症状,这种症状导致肝器官失调、气机不畅,进而导致体内肺部形成积血,进而引发为咳嗽。如果内伤咳嗽患病时间较长了,常常表现为口干咳嗽,口苦咽干,并伴随胸闷胀痛的症状。内伤咳嗽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可以理顺肺气,降低逆火,而且香附有助于疏通患者体内的积气。对于因内伤咳嗽患者,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可以加入一些贝母进行清肺祛痰,而对于伤津者,可以在药方中加入天花粉、沙参等清热型药材,从而达到养阴生津的效果。而且中药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
3柴胡疏肝散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现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常常伴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这类疾病多是由情绪不稳、饮食无规律导致患者体内脾胃失调,气血不畅而引发该类疾病。患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需要调理其气血,疏肝解郁,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根在于胃,但该病的发生常常与肝、胆、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关系,人体内其他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体内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引发胃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过程中,使用柴胡疏肝散作为治疗的主要药物。柴胡疏肝散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时,可以舒畅患者气机,调和气血。柴胡疏肝散的功能体现在疏肝行气、活血止疼,而且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这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症需要。通过临床诊断,并根据患者体质、病状的不同,适当的加入一定量的柴胡疏肝散,调理人体气血,最终治愈胃十二指肠溃疡。
4柴胡疏肝散在心因性疾病中的应用
心因性疾病一般是由生活压力、环境变换等原因所造成的,其病症常常表现为紧张、恐惧、多疑。心因性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怀,就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心因性疾病患者一般都存在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而且由于患者身患多疾,气血不畅,长期心情低落。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疏解肝气,心情不畅,可能会导致患者换上抑郁症。
中医临床医学上对于心因性疾病的治疗,一般会使用柴胡疏肝散。心因性疾病患者服用柴胡疏肝散后,可以缓解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失眠等病症。对具有头晕头痛病症的患者,可以在方中加入一定量的党参、白术等药材进行治疗。这类病症的用药方法一般是水熬,将药材加水后煎熬成液体服用,一般十天一疗程,两到四个疗程后就会收到治疗效果。
5结语
柴胡疏肝散证是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气郁导致血滞,故见胁肋疼痛诸症。在柴胡疏肝散中加入陈皮、枳壳、川芎、香附,可以增强疏肝行气,达到活血止痛之效。因此患者在服柴胡疏肝散后肝气条达,血脉通畅,疼痛止住后病症也就消除了。在中医内科疾病治疗中,使用柴胡疏肝散需要根据患者病因、病症及身体体质的差异,适当地增减一些其他药物,才能达到良好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柴胡的功效范文篇3
关键词:大柴胡汤;临床应用
大柴胡汤,出自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具有和解少阳,泻下热结的作用。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大黄组成。后世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系统疾病的治疗,亦取得不错的疗效,现将近年来大柴胡汤在临床各科疾病中取得的疗效进行总结。
1.消化系统
1.1胆囊炎、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曾玲莉(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与单纯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另予中药大柴胡汤加味,结果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较之单用西药治疗疗效显著,因而更具临床应用价值。钟芳芬(2)采用大柴胡汤配合平衡针治疗急性胆囊炎35例,发现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姜笃信(3)应用大柴胡汤(治疗组)辨证加减治疗急性胆道感染,同时与中西药组、西医组(对照组)的治疗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胡小明、董小牛(4)将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给予105例重度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灌肠或口服,证明本组患者均临床治愈。王晓春(5)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石症97例,治疗1~3个疗程后,治愈60例,好转31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61.86%,总有效率为93.81%。其中疗效最佳的为泥沙样结石。许依春、杨玉龙(6)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石症患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94%。
1.2胰腺炎:周俊娣、付成华(7)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加减方经胃管注入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5%的红糖水经胃管注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2%)优于对照组(73.5%)(P
1.3胃炎:王树强(9)用加味大柴胡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1例,结果临床治愈37例,显效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6%。罗洪亮(10)将100例纳入观察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和铝碳酸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大柴胡汤加减内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4肝炎:王福忠(11)将36例淤胆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予护肝退黄对症、支持或加用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茵陈大柴胡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方面均优予对照组。从而证明中西结合治疗淤胆性肝炎较单纯使用西医西药治疗效果好。杨正华(12)根据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和加用中药与否将36例重型乙肝病人分成4组:一般治疗组、加用抗病毒组、加用中药组、加中药和抗病毒组,加中药组主要予大柴胡汤加减,通过死亡率的比较,说明抗病毒与中药的应用在重型乙型肝炎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1.5菌痢:宋国平(13)采用加味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与单纯使用西药的对照组相比,对照组42例,治愈33例,好转5例,无效4例,治愈率78.6%,有效率为90.5%;治疗组42例,治愈40例,好转2例,治愈率95.2%,有效率为10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1.6消化性溃疡:刘丰晓(14)采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治疗80例,痊愈62例,好转1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胃镜疗效,痊愈58例,好转13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88.75%。黄建国、王敏等(1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溃疡穿孔38例,在穿孔吸收期的治疗时,加用复方大柴胡汤胃管注入,38例患者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其中31例在5d内,7例患者在一周后恢复流质饮食,无中转手术病例,无腹腔残余脓肿等其他并发症出现。
2.呼吸系统:陈云山(16)应用大柴胡汤治疗外感发热12例,12例发热病人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1.7%。张焕军(17)用大柴胡汤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治疗组予大柴胡汤加减,对照组用小儿感冒冲剂,补液、抗炎、止咳化痰等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62例,显效率79.48%,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3%;对照组显效44例,显效率52.38%,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85%。两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杨宗强(18)用大柴胡汤治疗小儿高热86例,总有效率为95%。杨国军(19)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54例,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4例,对照组58例。两组在应用左氧氟沙星静滴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痰热清静滴,同时加服大柴胡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5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大柴胡汤中西医结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单纯左氧氟沙星为佳。此外,田飞(20)用大柴胡汤合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数例,亦取得良好的疗效。
3.其他:
3.1高血压:苏德易等(21)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3例,病史均在3~5年,男18例,女5例;年龄43~50岁10例,51~55岁8例,56~60岁5例;高血压一期16例,二期7例。治疗以大柴胡汤加钩藤、石决明、磁石等为主,7天为1疗程,连服2疗程。结果显示经过治疗,病人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消失,血压降为16.0~17.2/10.6~12.0kPa,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而血压稳定者为治愈者16例;病人自觉症状消失,血压降至18.4~20.0/12.0~12.6kPa者为显效者7例;2周内未服降压药血压稳定者5例,而1周后血压变化又配合中药和降压药者2例;服药1个疗程血压降低者15例,服药2个疗程血压降低者8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1.3%。李宗强等(22)以大柴胡汤加减治疗高血压病人50例,疗效满意。临床随机筛选高血压病人50例,辨证给予大柴胡汤加减方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100%。
3.2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胡梅芳(23)随机选取80例门诊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对照组主要予饮食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7.15%,对照组有效率27.1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3.3脂肪肝:陈涤平(25)报道,运用改良大柴胡汤治疗脂肪肝40例,痊愈26例,显效7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达95%,报道中认为柴胡可降低血浆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并有抗肝损伤作用;垂盆草、虎杖、黄芩、老鹳草均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而山楂、熟大黄则具有消脂减肥功效。结果亦证明,改良大柴胡汤治疗脂肪肝确具有显著的降低转氨酶、消减血脂、促进肝细胞恢复等功效。
3.3恶性肿瘤:王克穷(26)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上腹部恶性肿瘤,认为上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有“心下急”,“心中痞硬”和“按之心下满痛”上述症状、体征者可予大柴胡汤加减治疗,且从临床上看,上述三条腹症可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大便秘结等症并见;黄煌教授(27)认为,只要患者体质比较壮实,营养状况良好,肌肉坚紧,胁腹部满痛,按之充实、有压痛感或不适感,舌苔黄白且比较干燥,有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病史者,即可使用本方;结合临床,上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有上述症状、体征者更用之无疑。孟凡力等(28)通过43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确认大柴胡汤有可明显改善上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3.4腹部术后:许志萍(29)选取60例胃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加服莫利,对照组30例给予术后常规治疗加服以大柴胡汤为主方的中药煎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排气时间69.5±8.5(h),对照组治疗后平均排气时间93.4±9.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陈冬梅、郸胜(30)将60例妇科术后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大柴胡汤加味口服治疗,西药组予开塞露治疗。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3.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大柴胡汤加味口服在腹部术后促排气方面收效较好,值得推广。
3.5牙痛:刘兵、王见(31)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胃火牙痛,邪在少阳兼有阳明热结,效果明显。症见牙痛剧烈,牙龈红肿甚至出血,遇热更甚,伴口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数等。
3.6座疮:刘永隆(32)采用大柴胡汤治疗痤疮,选取门诊治疗的痤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37岁,男32例,女68例;痤疮分度根据轻重采用4级分类法,研究对象排除Ⅳ度痤疮患者,100例痤疮患者中Ⅰ度25例、Ⅱ度52例、Ⅲ度23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痤疮分度方面经计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大柴胡汤主方加减,对照组予口服米诺环素胶囊,50mg/次,2次/d,共治疗3个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祖国医学认为大柴胡汤的主要功能是和解少阳,通里泄热,方中柴胡解少阳之郁滞,黄芩清解胸腹之热,大黄通里泄热,枳实破结下气,半夏降逆,芍药缓急止痛,诸药配伍,共奏和解、通里、泄热、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33)大柴胡汤具有利胆、护胃、抗肝病、改善糖、脂代谢等作用。随着近年来大柴胡汤等经方不断被运用到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疗效,尤其对一些疑难重症的治疗在辨证准确前提下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更增强了我们运用经方研究经方的信心。相信在不就的将来,我们能在更多疾病的治疗中验证经方的疗效,使祖国医学这块瑰宝在我们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

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精选5篇)
- 阅0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篇1以前,读《红楼梦》时,对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上,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取下这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