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培训(收集2篇)
来源:
老年人心理培训范文篇1
【关键词】养老事业;护理;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53-02
引言
从客观角度来看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机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国的养老事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并且在养老事业发展初期国家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就让养老护理员队伍的构建呈现了滞后的态势,这对于养老事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一些制约作用。另外伴随着老龄化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多,养老护理员在数量上也出现了一定的缺乏。从现状来看我国的培训养老护理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问题,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工作将是摆在养老事业面前的重要问题[1]。
1当前养老护理员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1.1部分养老护理人员在思想水平还有待提高:从某个层面上来看养老护理工作与其他护理工作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平时面对的对象都是老年人,而在与老年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某些时候确实会存在一定的阻碍,而部分护理人员则表现出了缺乏耐心,这就给具体的护理工作带来了影响。另外部分养老护理员在工作中没有抱着足够的责任心去服务于老年人,缺乏服务意识,这必然会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出现下滑。如果要落实好养老护理工作,首先应该加强道德建设,在职业道德操守保证的情况下,养老护理工作的质量才能得以保障。
1.2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业务水平较低:当前这支养老护理员队伍业务水平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状态,当然不否认部分养老护理员还是有着很强的业务水平,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这支队伍的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养老护理员对政策法规的应用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就让业务判断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偏差从而使得整个护理服务出现了失衡的情况。
1.3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服务需求: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养老护理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对于相关护理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它不仅仅涵盖了一些基础性的护理工作,还涉及到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以及老年教育问题。但是很多护理人员对心理护理知识掌握的还不够充分,对于某些行为规范还不能进行透彻的理解,这样就在某些环节上出现了漏洞。总之当前这支养老护理员队伍在专业技能素养上还有待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
1.4法律意识低下:在养老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法律问题,但是部分养老护理员的法律意识低下、法律观念不足、法律知识不够,这也就直接导致护理对象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另外在某些细节的处理上也不够到位,不够细致,在相关制度的执行力上还有待提高[3]。
2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促进养老事业发展
根据《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养老护理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首先严格执行凭证上岗制度,只有通过专门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并通过资格考试取得相关证书的人员才能够上岗。尽管国家在这一块的基础性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但是某些地区特别是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在业技能鉴定指导工作上还是没有落实好,这样也给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另外某些地区虽然制定了岗前培训制度,但是由于培训不够规范并且制度执行力也不够,这样就不能达到相应的培训要求。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对于我国养老事业的深入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相关机构、部门必须重视的,至于如何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笔者提出了以下观点,供与参考。(1)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在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相应的工作程序,不管是老人的日常饮食还是其他的一些细节问题都有详细的护理流程,如果流程顺序出现了问题,就会让护理的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让护理工作能够按照规范化程序进行从而促进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2)加强个人事项处理培养。在工作中护理人员的个人情绪势必会受到一定的波及,但是在工作中绝对不能带着负面情绪去处理问题。这就要求在养老护理员培训中加强心理素质培养,让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样不但可以缓解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3)更新教学理念,确保培训课程质量。首先应该纠正部分养老护理员的护理观念,不仅仅要求他们注意生活照顾质量,还要向他们输送一些心理护理知识、康复护理知识以及急救护理技术,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手段来提升护理质量。在实际考核环节上设置“沟通交流考试”,以此来检验养老护理员的实际沟通能力。(4)部分养老护理员年龄较大并且学历较低,在护理工作中会存在一些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对于上述人员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并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教育[4]。
3结语
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刻不容缓,通过加强程序化意识培养、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个人事项处理培养来提升培训工作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支专业性的养老护理员队伍,让养老事业更加蓬勃的发展,为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萨日娜,林毅,李秋萍,等.西部地区养老院护理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全科护理,2010(35):123-124.
[2]黄少宽.广州市社区老人服务需求及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南方人口,2010(01):145-146.
[3]王建荣,刘玉春,马燕兰,等.老年护理新观念及老年人特殊问题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12):111-112.
老年人心理培训范文篇2
1.1对象选取江西省2所县级综合医院、2所县中医院、1所医院兼办养老院的二级医院呼吸、心血管等老年患者较多的科室及1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共2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护理管理者、养老院的护士,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根据调查目的,在参考相关文献及咨询5名相关专家基础上自行设计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4部分内容。①护士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②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状况:是否接受过培训。③培训意愿:有无必要接受培训、有必要接受培训的原因、是否愿意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目的、希望的培训方式、希望的培训师资、希望的培训时间(培训原因、目的、方式、师资可选择多项)。④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护士对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分别以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选项进行选择,14个条目培训需求按护士的培训要求以十分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个选项进行选择。问卷内容效度指数和信度系数分别为0.912和0.923。
1.2.2调查方法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与所选取医院的护理部取得联系,在其协助下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病区的所有护士,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记名填写,20min后现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2%。
1.2.3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率进行描述。
2结果
2.1护士一般资料202名护士中二级医院164名,占81.19%;一级医院38名,占18.81%。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年龄19~54(32.01±9.02)岁。工作年限:1~5年的67名,占33.17%;6~10年29名,占14.36%;11~20年60名,占29.70%;20年以上46名,占22.77%。学历:中专69名,占34.16%;大专98名,占48.51%;本科及以上35名,占17.33%。职称:护士92名,占45.54%;护师58名,占28.71%;主管护师及以上52名,占25.74%。
2.2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现状202名护士中,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49名,占24.26%;从未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153名,占75.74%。
2.3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训意愿
2.4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低下,急需加强在职培训本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基层医院在职护士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的比例低,75.74%的护士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调查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程度最高,占19.80%,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及方法掌握程度最低,仅为0.99%,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能力仅为10.40%。分析原因,一是我国老年护理长期以来被归入成人护理范畴,老年护理专科教育存在断层[9],导致现在在职的绝大多数基层医院护士在学校未接受老年护理学的正规教育;二是我省护理在职继续教育和临床考核中缺少老年护理方面的内容,导致绝大部分基层医院护士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护理依附于常规缺乏专科性,往往仅凭经验给予老人护理,与当前要求高质量的老年护理需求极不匹配。建议护理院校对在校生加强老年护理学的课程教育和考核,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及资格晋升考试增加老年护理专业内容,管理者尽快制订有效培训制度和方案,并加以推广和实施。
3.2基层医院护士培训意愿强烈,管理部门应积极搭建平台本调查结果显示,94.55%的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说明护士培训意愿强烈、需求较高、态度积极。由于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对护理的需求和依赖比其他年龄段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老年慢性病、常见病以基层医院治疗护理为主,针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预见老年人潜在危险因素及问题等,是基层医院护士工作面对的问题,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机构对老年专科护士有需求,且需求呈上升趋势。开展并完善老年护理专业的培训是提高基层医院老年护理质量的前提,也是老年护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将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行业和老年护理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职能定位,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和福利待遇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订,促进老年护理学的发展。医院可以通过建立与岗位任职资格、职业挂钩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有效的学习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