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实例(整理2篇)

来源:

物质文化实例范文篇1

突出“保护”强调“政府职责”

《非遗条例》全文共八章四十七条,包括总则、调查与保存、代表性项目名录、分类保护与合理利用、传承与传播、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非遗条例》立足上海保护工作实际,相较上位法(注:就法的效力位阶而言,法可分为三类,即上位法,下位法和同位法。就法律效力大小而言,效力大的为上位法,它之下生效的为下位法),在法规名称上重点突出“保护”二字,并在法规中将此主线贯穿始终。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非遗条例》十分强调政府的责任,确立了以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文化行政管理等部门、专业保护机构为主,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目的在于摸清家底,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留存、传承情况和生存状况。对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章作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非遗条例》对调查主体、保存方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档案、数据库等重点内容予以重申。此外,《非遗条例》特别提及,“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首提生产性保护,引入“退出机制”

市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表示,与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比,即将实施的《非遗条例》更针对上海本地特色,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具体。“各省市情况、基础和文化积淀不同,各有特色。例如,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更多地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上海更注重工商文明,要保护老字号。”

对此,《非遗条例》首次正式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结合上海工商业老字号众多的特征,扶持、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和支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众生活。

市文广局副局长王小明也指出,上海的非遗保护更注重活态传承,但是也担心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利用非遗谋取私利,破坏非遗。“我们希望注重生产性保护,但也要坚持非遗的原真性。”

对此,《非遗条例》做了谨慎的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写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应当以尊重其原真性、文化内涵及自然演变进程为原则,保持其原有的文化生态和文化风貌,不得歪曲、贬损、滥用。

同时,《非遗条例》还独创了“退出机制”,明确市和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每三年对本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市或者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据评估和限期整改情况,取消无正当理由未履行义务的代表性传承人或保护单位的资格,并予以重新认定。

明确分类保护原则,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广泛、内容丰富,形态差异较大,生存状况和传承情况也各有不同,《非遗条例》确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类保护的原则,这也是《非遗条例》的另一大特色。

首先,对濒临消失、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采取将其内容、表演形式、技艺流程等予以记录、整理,编印图书,制作影音资料,建立档案等方式,实行抢救性保护。

对受众较为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扶持传习基地等方式,实行传承性保护。

对具有生产性技艺和社会需求,能够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扶持、引导、规范对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实行生产性保护。

物质文化实例范文篇2

一、考试科目增加

新的考试科目科目分别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其中,八年级下学期,全市统一组织地理、生物两门科目的文化考试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九年级下学期,全市统一组织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七门科目的文化考试,物理、化学两门课程的实验操作考试和体育考试,物理、化学、生物三门课程的实验操作考试、外语口语考试、体育考试单独组织实施。

二、录取分数总分为680分

其中,语文120分,数学、英语各100分,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科目卷面考试分值均为100分,按不同权重比例计入录取总分。体育与健康满分为60分,由平时成绩30%(18分)、测试成绩5%(3分)和体育项目考试成绩65%(39分)组成。

三、得语文者得天下

新中考政策下语文考试的分值增加至120分,考试时间由100分钟增加至120分钟,这无疑是奠定了语文的霸主地位。

四、物理、化学分卷考

之前理化考试合卷占据原始分的100%,分卷后两科的占比下降到了50%、70%,但是总体而言两个学科是占到了原始分的120%。同学们,赶紧学起来吧!

五、历史权重增加

新政策对于历史科目的权重由原来的30%增加至70%,千万别小看了历史,乖乖在家啃书吧。

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和实验操作成绩

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作为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以等级呈现。分为ABCD四档。每个班级以在校生为基数,评为A的学生不得超过40%,其他等级不设比例。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等级作为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依据之一。

实验操作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物理、化学、生物的实验操作考试时间每科10分钟,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学校录取可设定相应等级要求。

七、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不低于50%,2023年全面取消直升生

2018年起,控制直升生比例为10%,2019年直升生比例为5%,2023年全面取消直升生。且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不低于5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