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特点(整理2篇)

来源:

城市设计特点范文篇1

关键字: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正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建筑业也不断的增加,建筑设计的规划严重的影响着城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这些小的细节都在影响着城市规划,基于此背景,笔者主要做出下文论述。

一、我国的城市规划

现代社会不断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在规划方面也将会随着快速发展的社会,而进行不断的进一步得以全面改变,所谓的“天圆地方”学说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整体上的文化观,它主要从一种较为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上,有效的将中国方形城市的理想状态给予有效的奠定,然而面对所需要进行的建筑设计,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诸多因素中建筑的个体功能,以及城市大环境和小环境中的有力相互协调,以上体现出来的几点都是城市的主要特点。所谓的城市规划,也就是针对城市所展现出来的空间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及给予相应有效的设计。

建成环境是指,城市中一种非自然因素所形成的人造环境,其是由于城市中出现的街道以及桥梁和城墙等建筑物构成,在城市当中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主要作用就是利用动态的形式,针对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解决以及做出有效的协调,进一步完善建筑群的整体形象。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利用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点将城市当中出现的历史进行有效的延续和推广,进一步全面的展望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在社会当中是一种动态的综合体系,我们相关城市规划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时候,不仅着眼于平面土地上的利用和划分,也不是单纯的局限在三维空间的布局当中,而是需要有效的引入时间、经济,以及将社会中出现的多种要求进行有力的整合在一起,进行有效的融贯综合性的研究分析。

二、城市建筑的设计

在我国好的建筑设计,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最好的标志。随着现代社会不断高速发展,针对城市设计需要进一步的给予全面强化,这是城市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最为重要的举措,主要从城市的区域规划方面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城市建筑在进行前期准备施工的时候,需要将其有效的与所处的大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然而还需要从人们的感觉出发,将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中的小环境更是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有效的通过人们的生理以及心理更好的去感受空间以及塑造所需要空间,然而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加前面的进行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加速,同时也出现建筑设计带动城市规划的趋势,城市设计指导原则对一切影响街景透视的因素提出设计要求。建筑的整体轮廓上,与周围的现有建筑呼应,立面上虚实对比、色彩处理与环境格调相协调,有自己的风格,整体性强、简单中体现复杂,不变中起变化,使建筑设计能够体现城市规划的特点突出,使城市更加的完美,从而也可以因一个好的城市可以构建一个好的社会和风貌。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设计规划建设监督和管理,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城市设计的开展,为提高城市体形和空间环境质量提供了规划条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前提;城市生态规划的开展,为城市生态的保护和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小城镇规划的开展,对小城镇的合理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为建筑设计建设了一批内涵深刻、造型独特等优秀建筑,初步塑造了具有城市规划特色又充满时代精神的城市新面貌。

三、城市建筑的基本特点

笔者经过大量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当中建筑的主要几点基本特点有:①全面坚持以人为本,将建筑和生态环境相互有效的结合需要给予有力的突出;②在我国所有的建筑当中主要还是需要讲究通风,以及需要具有良好的采光,而且还需要有力的创造出大众都能够进行共享的开放空间;③在建筑过程当中需要积极的采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运用,由此才能够更好的创造出一批精品建筑;④在城市建筑中的空间发展研究需要和城市规划学之间进行有效的相互融合。

优秀的建筑不仅是需要具有一定特色设计,然而对于其设计水平的高低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对于其环境的绿化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特色,各种建筑的建设需要与其所相处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相互协调,针对过去传统实践经验而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最重要特征需要得到一定的中国式,这种空间主要是利用各种不同层次进行有效的联系在一起,然而其具有的可变性只能够在几何特征以及审美方面进行体现,从就使得人们能够自觉的针对这种外部空间进行领悟,在此所讲的外部空间,主要是将受到建筑设计的规划和要求,然而针对远景的目标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需要全面有力的进行修正和补充以及针对个别部分进行有效的调整,主要是需要实行一种有效的动态平衡,这样的发展能够有效的将过去传统中出现的旧观念进行有效的排除摒弃,更好的为城市规划和设计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结】:总之,城市规划能够有效的解决城市中各种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动态的模式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协调,而且还能够处理整体建筑群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城市在当今社会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得到更好的展望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炜.关于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2]余翰武,吴越,伍国正.设计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设计课课程体系的重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07)

[3]李迎春,韦玉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中立交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关系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05)

[4]城市:因为设计而精彩——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产学研发展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06)

城市设计特点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特点

一、城市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游戏就是食物和水一样重要,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但是,我国的儿童游戏空间的发展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远远没有国外成熟。即便是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今天,儿童游戏空间在居住区设计中的位置在多数时候也是很有限的,开发商和设计者都忽略了儿童游戏的需求,为了节省用地挤占了儿童游戏的空间,导致了大多数儿童只能在居住区的道路上玩耍和嬉戏,剥夺了儿童游戏的空间。游戏在儿童的世界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无法体会的,由于缺少游戏时间更缺少了儿童和同龄的小伙伴们交流和相处的时间,使我们的儿童变得越来越自我和沉闷,不懂得与人分享。现实是即便是有的居住区有儿童游戏的空间,然而设计有十分不尽如人意,设计师没有严格按照设计的步骤设计;缺乏对场地的分析和细部的考虑和安全性的考虑;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去尊重儿童的心里和行为方式特点,去了解他们的需求。而作为设计师应该真正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设计和考虑儿童的需求。这就导致了儿童游戏空间功能单一、设施陈旧、布局混乱的问题,只有一些单调的滑梯、秋千、沙坑等设施。与国外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空间很少。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深还有相关政策的完善,居住区设计和环境的日趋成熟,居住区中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善。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将儿童游戏空间的规划设计纳入了居住区的统建内容内,政策上规定了居住区儿童人均占游戏空间面积,相信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设计会越来越好。

二、城市居住区的儿童游戏特点

城市居住区的儿童游戏空间区别于其他的儿童游戏空间,有其自身显著的特点:首先,需要根据整个居住区内的规划来进行设计,需要利用一些原有的空间和地形。而且,儿童和成人不同,儿童喜欢从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还有好奇心的引领下来探索未知环境;还喜欢和其他的儿童嬉戏、玩耍,因为儿童们希望被关注,喜欢人多的地方,因此他们喜欢在居住区内人员活动较多的场所进行游戏,但是由于他们的注意力较难集中很长的时间,所以需要一个能不断发现新奇事物和挑战还有冒险的空间,显然,我们现在居住区内的儿童游戏空间达不到儿童的实际需求。所以,我们的儿童总是在居住区的草地边,小区道路旁逗留,作为设计师应该尊重儿童的这一天性,在设计中加以考虑,设计出符合儿童心理和行为特点的游戏空间。

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都不成熟,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时更多的考虑和关怀。他们对冷暖、季节、图案、色彩、形状、尺度等和成人的感受不同。因此,设计师应该去进行广泛的调研,去体会他们的视角和感受设计出符合儿童要求和特点活动空间。

1、符合儿童的尺度。儿童由于身高和体能的限制,不能像成人一样具有完全和自主能力和对危险的预判,所以尺度是十分重要的因素。首先,我们应了解儿童的人体工程学,新生儿出生时,身高平均是50cm左右,一周岁约为75cm,以后每年大约增长5―7cm,不同身体情况的儿童可能会有一些差别。设计师在设计儿童游戏空间师还要考虑儿童在运动中的尺度,例如:走动、奔跑、爬行时的目光视线。还有儿童的视线高度。

2、符合儿童审美的特点。据研究,儿童对色彩的感知相当敏锐,比较喜欢鲜艳和奇特的颜色。设计师可以利用这一特性,为儿童提供一个色彩丰富的游戏环境。由于居住区内环境的限制,今天的儿童很少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所以可以通过居住区内儿童游戏空间的绿化配置,让儿童在游戏的同时增加接触大自然机会。

3、符合儿童游戏的心理特点。儿童虽然外外界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需要相当高的安全感,所以儿童游戏的空间需要让儿童感到安全和放松,既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需要让儿童感到安全。

三、城市居住区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特点

一切行为的产生都离不开环境,游戏也需要在一定空间当中开展和进行,要想创造出儿童喜欢的游戏空间,需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来思考什么是他们喜欢的,需要的。而且目标要明确,在设计时除考虑儿童的年龄和心理还有游戏行为方式外,重要的就是要确定自己要为儿童创造什么样的空间氛围。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实地考察我们会发现:由于儿童希望被关注,所以单一的、固定的游戏空间的使用频率并不高,而一些小区道路和宅间绿地是儿童经常玩耍和逗留的地方。因为,每天有很多人会聚集在哪遛弯、休闲,儿童可以和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利于儿童的交往。而且心里上会有一种安全感和领域感,宅间绿地也在家长的视野之内,便于看护和照顾。但是由于宅间绿地的面积较小,不能固定和大型的游戏设施,容易有噪音打扰周围业主,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设施,例如:经济实用安全的沙坑,面积不要过大,7平方米左右以内即可。沙坑的边框尽量采用一些软质材料,也可以在沙坑旁边设置一些小座椅,供大人和儿童休息。居住区的道路旁也是儿童喜欢嬉戏的空间,因为那也十分热闹,儿童也会感觉受到关注,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事情,但居住区道路附近也是人员出入量较大的地方,安全隐患比较多,安全性是设计这部分空间需要考虑的因素。居住区中心广场的绿地也是儿童喜欢游戏的空间,但是中心广场是居住区的活动中心,是人员活动较为多的地方也具有较多的功能区域,一般有儿童游戏、成人社交、闲谈、老年活动锻炼等。在设计是应注意将各功能空间进行划分避免干扰,不能硬性的划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空间,加强活动的流动性和渗透性。使各功能空间既有区分有想联系。还要增加安全性因素的考虑。

大部分居住区儿童游戏空间的使用率不高,儿童们喜欢在游戏场以外的地方玩耍,但毕竟统一设置游戏空间能把儿童聚集在一起,开始其他的游戏活动。所以在居住区规划游戏空间时可以结合中心广场去设置或在周围相对独立的空间中设置。这样可以提高使用的效率,在这样空间内儿童既可以游戏有可以受到关注和看到有趣的事情。

安全性是儿童游戏空间设计最重要的问题,一切设计都应以绝对的安全为标准,儿童身心发育并不成熟,对危险的感知力较差,所以需要设计师去特别的注意,例如:采用一些质地柔软的材料,减少硬质铺装等方式,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

四、结语

儿童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寄托了我们的希望,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儿童时期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影响了以后的性格和人生。游戏是童年时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居住区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十分重要,设计师应该为儿童设计适合的游戏环境。儿童的角度出发,设计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空间,具有安全性和冒险性还有创造性游戏空间。

一切都应在尊重儿童生理尺度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以提高儿童与游戏空间与游戏设施的互动性,提高可参与性,创造出受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爱好的儿童喜爱的游戏空间,例如:群体游戏空间、独处空间等。设计师应为儿童营造一个既有趣味性又有安全性的游戏空间,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陈妍.基于游戏发生原理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白晶.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憩空间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

[3]胡惠琴.仙田满的儿童设施设计思想[J].建筑知识,2002(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