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整理2篇)

来源:

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篇1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主体地位;教学领域;电子白板

笔者通过对自己十余年历史教学的回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之后的巨大效果和为自己、为学生带来的教学方便。学校的教师也是从排斥使用新技术教学,到偶尔尝试使用新技术教学,再到现在几乎每节课都要使用新技术教学。

一、充分利用“白板”,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旺盛时期,他们对一切新奇的事情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就会有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很配合教师的教学,他们很期待每一节课都用白板来上课。

其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白板”课件的开发中来。新技术、新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很多年纪大的教师不容易掌握,而现阶段的学生正好是爱好钻研的时候,他们勇于探索、争强好胜,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加入到“白板”课件的制作中来,教师跟学生一起开发和制作课件,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互动教学的目的。

二、白板电子课件教学评比,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激发教师使用“白板”进行教学的欲望,可以适当地组织校园“白板”课件比赛。这个比赛可以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小组内的评选,这个小组的分类可以教研组为单位来进行分组。先进行组内优秀教师课件的评比活动,要根据客观、公正的原则选出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电子课件,然后小组内的每位成员都要为完善这个电子课件献计献策,充分地进行修改和完善之后进入第二轮的评比互动,也就是各个教研组之间进行优秀课件的评比,选出比较有特色的白板课件。然后进入第三轮,也就是全校的优秀课件展示活动,向全校的师生共同展示优秀的白板电子课件,还要给获奖的教师颁发奖品。学校通过这样的白板电子课件的评比活动,大大激发了教师利用白板进行教学的欲望,充分发挥了新科技、新媒体便捷、高效的作用。

三、将白板教学的优势传达给教师和学生,为每个班级进行白板教学做好铺垫

通过教师的不断尝试和不断探索,及时地总结出了利用白板进行互动教学的优势。

首先,利用白板进行互动的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边书写边讲课”的讲课方式,清晰、明了地给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跟着教师书写的内容一步一步地慢慢来,让学生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怎么得出来的以及如何更好地应用它。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白板的多种电子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全方位展示。可以利用白板的电子软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课件,将所学的知识以全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白板是一种比较环保、健康、干净的教学工具,这样既可以避免到处都有粉笔灰,又可以保护教师和孩子的健康。

四、将互动式的电子白板教学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

1.将白板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学校的每个班级

经过教师的实践教学,总结出了利用白板教学的有益之处,那么,就可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将白板教学应用到每一个班级。在安装电子白板的时候要有很多的技术支持。另外,白板的安装最好能保证大部分教师的正常使用,这样每个班级都安装白板,就会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2.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充分发挥“白板”的教学新功能

每个班级都安装好白板之后,要对教师进行全面的白板教学培训。白板的新技术、新软件更加符合现在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更深入地掌握白板技术的运用,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本文紧紧围绕着“白板教学”这个新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新技术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进一步地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新伟.应用电子白板技术轻松驾驭课堂教学.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8).

[2]蒋大国.现代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整合的思考:浅议电子白板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2).

新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范文篇2

关键词:多媒w技术;幼儿语言教学;应用原则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声音、图像于一体,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综合处理各种信息,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其辅助作用。由于幼儿自身的独特性,幼儿教学也应该与之相适应,通过立体、实时、直观、灵活的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阶段,对声音、图像、动画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兴趣,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创造出立体动感、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营造出自然、轻松、愉悦、逼真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1]。比如在《梨子小提琴》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幼儿展示小提琴,利用Flas让小提琴动起来,同时结合小提琴的声音,运动的画面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结合声音带来听觉上的冲击。通过这种教学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由于年龄上的限制,幼儿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顺利开展语言教学,教师应该增强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加强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能够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多种素材相结合,丰富教学活动。另外,幼儿通过直接的观察和感受,能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在《猴子吃西瓜》中,原先的教学模式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呈现,而在多媒体设备中可以呈现出多种形态的猴子,分别代表猴王、小毛猴、短尾巴猴、老猴子,用通过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出每只猴子的不同形象。这有利于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形象性,通过声音与画面的结合,幼儿能够更好、更快地理解故事的含义,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1.适用性原则

虽然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多优势,能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素材,但是这并不代表在所有的幼儿语言教学中都一定要用到多媒体技术,也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判断是否有必要应用多媒体技术,或者是借助多媒体之后是否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2]。

2.生动形象性原则

由于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想象力较为丰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注重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培养。生动形象的教学,能够实现现实与幼儿思想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3.趣味性原则

由于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生动有趣的事物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注重对教学素材趣味性的提高。比如在《三只小猪》中,教师可以首先制作出大灰狼和小猪的形象,在教学中让幼儿分别进行角色扮演,再结合不同的声音,给幼儿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有利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4.互动性原则

幼儿语言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互动性,一般都是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展开的,尤其注重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凸显。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营造出轻松、愉悦、宽松的教学环境,但是需要注意充分地发挥其交互功能,既加强幼儿与媒体素材之间的互动,也要加强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形成一种动态的过程,提高幼儿的参与程度,在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语言学习。

总之,在幼儿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既是时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会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教师一定要注重遵循适用性、生动形象性、趣味性、互动性等原则,确保幼儿语言教学的顺利开展,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和手段,注重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艳波.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