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医院财务制度(整理2篇)

来源:

私人医院财务制度范文篇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公立医院随之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这种粗放式的扩张方式也决定了公立医院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粗放式管理的弊端更多的体现在医院的财务管理方面,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大量的私立医院占据相当大的一部分医疗市场,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上就必须进行改革,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所以,本文结合现阶段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的精细化管理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各大医院不断的扩建,其中包括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私立医院的出现,大量的私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占据着大部分的医疗市场,公立医院想要有更好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同私立医院进行竞争。如何在竞争市场上取得胜利,是公立医院的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无论是何种企业,想要长久良好的发展,有一个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公立医院也不例外。

一、一些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公立医院顾名思义,也就是国家出钱开办的医院,是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的国营医院。公立医院具有非经济性特点,它所追求的效益主要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精细化财务管理以“细致为起点,追求细中求精,说白了就是要精打细算。在公立医院管理中,要把财务管理延伸到各个领域,但一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缺乏预算管理理念

公立医院的预算是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的,所以有些公立医院对于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使其只拘于表面的形式,缺乏严格预算管理的理念。同时,现如今药品的价格变化非常快,公立医院的预算依靠国家财政,而政府有关部门对市场上变化莫测的药品价格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由此作出的预算并不是很切合实际。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虽然各大公立医院都一定程度上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对这一制度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上的东西,更多的是遵循实际中的领导指示。而且最近几年为了适应人们对于医疗的要求,公立医院也在改革,但是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随之发生适度的改变。

(三)没有完成全面的成本核算工作

目前虽然很多医院已经设立了成本核算部门,但大多数都独立于会计核算系统之外,这导致核算工作的内容不够细化、不够全面,这会对日后的财务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随着我国医疗机制的改革,医院的财务管理也必须随之发生转变,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完善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精细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做任何事,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的制度引导,所以要想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可执行的管理制度。有了科学的领导,才能更好的精化财务管理,并引导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自我工作职责,制定系统的奖惩措施,实施全面、全方位、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方法。

(二)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医院想要对财务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各科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效率,并及时收集和提供精确的财务数据,为医院决策者提供合理的依据,使决策者为医院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医院的长久健康发展。

(三)将应收医疗款项管理工作精细化

现在很多医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资金运转不通畅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医疗款项难以及时收取造成的,从而导致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相关工作的运行受到影响。

(四)完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

医院财务管理的精细化,需要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有所监督工作人员才能提高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之心。医院的工作更需要细心、谨慎,所以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才能使有关人员仔细工作,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公立医院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公立医院的科学管理,同时对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效益也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裴以蓉.公立医院实施财务精细化管理之我见[J].中国经贸,2016,17:233

私人医院财务制度范文篇2

关键词:医院财务成本核算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FCK问题愈加重要与规范。财务成本核算能力与水平不仅反映了医院的成本控制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持续盈利能力。就医院领域来说,加强内部财务成本控制既需要理清各科室、部门及诊室之间的效益归集与费用分配的关系,也需要在提升核算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改善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提升成本核算与控制意识。近年来,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加大,居民对医疗保险等关乎安全与健康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全成本核算、单位成本核算等一系列有效的FCK方法在医院中得到运用与实施,有效改善了医院的FCK问题。

二、医院实行财务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加强医院内控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

为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在医院内部实行FCK。一方面,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是符合实际业务水平的发展数据及内控指标、内控人员的完备性与规范性,就这一条件来说,在医院内部实行财务成本控制,不仅保证了数据指标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也将医院运营发展中的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差额控制在有效的区间之内,这充分保证了内控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也需要在医院内部实行有效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反映医院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医院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指标。

(二)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实现医院市场化运营和效益化的客观要求

在医院内部实行FCK,其直接目的就是控制医院内部的运营成本,提升整体效益。就公立医院而言,其资金更多地依赖于财政扶持,与私立医院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相比,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显得更为重要。私立医院按照市场化的规则进行运营,其经营成果在客观上反映了居民的医疗需求和医院的效益。当然,为提升医院的效益水平,私立医院一方面会按照市场化要求进行医疗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会尽可能降低医药、人员薪资等成本,以实现医院的最大化利润。相对来说,公立医院接受政府财政拨款,成本控制的压力较小,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立医院自有员工追求效益的需求,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成本控制与核算,全面提升公立医院服务与利润水平成为新的要求。

(三)医院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实现有效考核的必然条件

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有成本数据的支撑,因此,医院建立绩效考核制度需要实行FCK。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对象主要包括对医生、护士及后勤服务等人员的考核,一般来说,考核成绩与职工薪酬水平密切相关。以医生为例,对医生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在一定区间的患者人数、产生的医治收益及付出的医治成本(主要包括药物成本、医生诊治成本等)。其中,医治成本是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当然,以医治成本作为考核医生绩效、确立薪资的一个关键指标具有关键价值,它可以防止医生为追求最大化收益而故意夸大病情。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是医院进行业绩考核、确立绩效及薪资的必然条件。

三、医院财务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对FCK存在认识误区,成本核算与控制有待加强

医院对FCK存在认识误区,是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具体来说,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对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其内在地包含了内部控制等多元化的管理理念。但目前来说,医院中大多数的管理者和FCK人员将成本核算仅仅理解为成本控制,而忽略了成本事前的计划性和成本事后的监督调整性。此外,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人员将医院与企业人为割裂,认为医院是事业单位主导形式,与企业完全不同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医院按照市场化模式进行运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成本核算的项目分类不够准确

医院的成本核算项目相对较多,可以按照部门、科室及时间等进行成本核算。但由于成本核算时项目分类不够准确,造成成本核算无法反映医院的实际运营成本。以医院按照科室进行成本核算为例,科室组成了基本的医疗单元,以科室进行成本归集、核算及控制具有相对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以科室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时,会由于项目分类不够准确而造成科室核算不匹配差异。比如纱布等医疗用品在有些科室归属于一般性成本支出,属固定成本,但有些科室将纱布产生的成本划分为医药性成本支出,即属于流动成本。由于项目分类的不准确性造成了科室间成本核算缺乏对比度,也无法反映整个医院的成本水平。

(三)财务人员尤其是成本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财务人员尤其是成本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是造成医院内部成本核算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成本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成本管理人员的业务处理水平及道德素养。医院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处理水平主要是指针对项目运营及发展进行有效成本核算及控制。当前,医院成本核算人员大都能力水平不高,成本核算的思想过于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全成本核算等先进理念,成本核算的手段过度依赖于手工记录与账簿,不能有效利用电算化等有效手段。此外,成本核算人员过分注重成本的过程控制与核算,而对成本核算的前期计划与事后成本核算调整缺乏必备的能力。医院成本核算人员道德素养是指职业操守与正确应对因成本获利而产生的诱惑力。当前的医院成本核算中仍然存在部门之间、成本核算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之间以及成本核算人员与外部单位之间存在的人为修改、操控成本等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升成本核算人员的道德素质。

四、医院实现有效财务成本核算的相关建议

(一)在医院整体范围内贯彻成本核算的理念,提升财务人员成本核算及控制能力

医院实行有效成本核算的基础是在医院整体范围内贯彻成本核算的理念,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成本控制与核算的正确理念,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成本,提升整体效益。为此,医院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让财务人员尤其是成本核算人员树立成本核算理念,并积极培训学习全成本核算、单位成本核算等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第二,采取有效措施让成本核算人员正确认识成本核算的流程,对成本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与事后调整核算进行深入学习,将成本的核算范围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二)优化成本核算的项目分类,按照效益原则对成本项目进行有效归类

为有效解决成本核算中的项目分类不准确问题,必须按照效益原则对成本项目进行有效归类。因此,一方面要按照相关标准对成本项目进行分类,比如按照科室、部门等进行分类,另一方面要按照效益的原则对发生的不确定性项目进行针对性处理。以按照科室进行项目成本分类来说,科室可分为急诊室、一般病房及特殊病房等,在进行项目成本核算时,一方面要统一成本核算标准,将相关成本归集在相同的属性项目之下,另一方面要统一成本核算的方法,防止核算结果的不可对比性。

(三)全面提升财务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养

全面提升财务成本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进行有效成本核算的重要基础。为此,一方面要提升财务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准,另一方面要提高财务成本核算人员的道德素养。具体来说,为提升财务成本核算人员的业务水准,要建立完备的考核体系,将核算人员的成本处理及控制能力与人员薪资相挂^;成本核算人员要不断参加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及成本处理等相关培训,以提升自身的知识能力。为提升财务成本核算人员的道德素养,要建立成本核算的完整流程,以减少成本核算人员操纵成本与利润的机会;要建立符合医院实际运营需求的监督管理制度,使成本核算人员能自觉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五、结束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