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整理2篇)
来源:
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篇1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issuesexistedinprojectcostmanagement,andputs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ngineeringproject;costmanage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包括项目管理活动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从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因此,成本管理工作对于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以下的问题
1.1成本意识谈薄
领导对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够;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项目成本管理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投入,单靠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加上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落后,分工明确但不能很好的相互协作,加之奖罚不分明,也是造成成本将不下来的一个原因。
1.2缺乏创新
经济的发展要求成本管理活动也应该不断的变迁,我们自己的经验要加以传承,同样国外的先进技术也可以“拿来主义”,积极探索新工艺、新方法,建立适合于自己的一套成本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推进成本管理工作。
1.3专业人才缺乏
部分中小企业,虽然有成本管理组织机构,但由于人员情况复杂,整体素质低,没有专业人才进行专门管理,即使有几个从事成本管理的人员,也大都是半路出家,而不是科班出身。在施工项目的成本决策阶段,没有专业人才对施工项目做系统、全面、合理的论证,仅仅是简单的可行性报告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专业人才对一个项目成本管理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1.4干算分离
干算两条线,管理人员不认真核算,工人只管埋头干活,不管成本费用,干算分离现象严重,至于企业效益如何,怎么样才能让企业的竞争力增强,都没有人问,只有事后才能知道成本是多少,造成成本管理混乱。事前、事中、事后成本管理几乎为零,更不用说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不断的调整施工计划,以达到成本管理的作用了。
2鉴于以上的种种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2.1建立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增强成本控制力度,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必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建全的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作业绩考核与奖惩制度等,其中既涵盖了职权和利益,做到分工明确,也包含了奖罚制度,让员工做到心中有数。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依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再加以修改和调整,使得这套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科学、可行,以达到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最终目的。
2.2增强全员成本意识
成本管理是由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都参与的一项活动,因此,提高全员意识迫在眉睫。可以举办培训班,对全员进行成本意识培训,同样也可以编册,让员工人手一册,空闲时间加强培训,此外,也可以通过举办演讲大赛等手段,来对全员的成本意识进行检验。利用内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并设立曝光台,对浪费现象进行曝光。通过一系列方法,全员成本意识将明显增强,参与成本控制成为全员自觉行动。
2.3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了完成成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授予相应的权力。因而相应的管理层次所对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权力必须相称,否则就会发生责、权、利的不协调,从而导致管理目标和管理结果的扭曲。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是名实相符的项目成本控制,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2.4加强组织机构管理
成本管理的直接机构是项目部,因此,项目部对一个项目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项目部主要工作是抓好项目部建设管理工作、施工现场管理等,其中包括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投资方面的控制、工程进度的控制、工程信息管理等等,因此,项目部对调整施工进度、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安全生产工作、成本控制工作等等都起着关键作用,有一个好的项目部是搞好成本管理及其他工作的保证,是成本管理的直接操作者。
2.5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单靠会计人员的一支笔一个算盘,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经济的需要,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一项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一个活动,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采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势在必行。比如,运用计算机管理,将工程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等,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运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多元化和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对信息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成本管理的优越性也显而易见。
2.6成本考核与奖惩
每个项目完成之后,要及时的依据前期制定的各项指标中内容进行逐一核实、对比、分析,精确计算各项考核指标,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为项目绩效考核提供依据。并根据结果兑现奖罚,并对项目遗留问题作出处理。这样,一方面做到了真正完工,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了奖惩分明,树立了榜样,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对于考核当中成绩不好的员工,起到警示作用,找出问题,今后加以改正。
项目成本管理是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为确保项目在成本预算内尽可能好的完成而对所需的各个过程进行管理。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但由于种种因素,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实施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要获得生存,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先进管理方法,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若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项目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项目成本管理,才能使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更完善、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范文篇2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促进本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整个建筑行业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不仅可以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开展,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建设顺利开展的必然要求,对建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1]。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起步较晚,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少有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规定,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无法可依。
(二)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当中,大部分的项目业主并没有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对项目工程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只是重点对建设资金和建筑材料进行管理,管理范围狭窄,管理质量差。
(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专业性较强,相对应的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奇缺,这是我国开展项目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四)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严重落后于工程建设发展的水平,即使开展项目管理的企业,多数也都没有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这就导致我国的项目管理难以落到实处。。
(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是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完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项目工程建设中,不注重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导致组织结构松散、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不到位、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所以项目法人责任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甚至有些项目根本就没有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2.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有些项目管理没有执行标准的合同文本,甚至没有合同。3.招投标制度不规范。在招投标活动中,行政力量过分干预招投标活动,政企、政事不分开是最主要的问题[2]。
(六)项目管理不严格
项目管理不严是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工程建设当中,不遵守项目管理的制度和不按规定程序办事的现象经常发生,主要表现是在没有经过正式立项、没有批复工程设计、没有批准开工报告等前期工作的情况下就立刻开工。
二、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和政府要积极制定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使之具有可操作性,更好的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另外,还要注意完善和项目管理相关的一些配套政策,如风险管理制度、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等。
(二)在工程建设中,加强对项目管理的重视程度
在工程建设中,重视工程项目管理,是做好项目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企业应该积极宣传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和价值,切实认识到加强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必然要求。
(三)大力培养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对一个项目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培养管理人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加大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认真落实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四)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
首先,设立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实现管理层和作业层的分离,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形成权、责明确的管理层次。其次,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对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规定,以保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五)规范工程项目管理
1.严格规范招投标制度,打破地区保护主义
招投标制度已经广泛运用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当中,招投标制度的运用可以使承包单位形成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寻找到合适的承建单位,应该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当前在我国的招投标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招投标运行程序不规范、招投标活动中行政力量干预过多、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等。严格规范招投标制度,最大程度的发挥招投标制度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进行招投标活动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定要招标的时候,要按照有关的规定公开发布招标公告,招标文件的编制要规范,不得随意更改。(2)做好资质审查,严把市场准入关。(3)打破地区、行业的保护主义,减少行政干预。建立健全招投标制度,并在招投标活动中进行严格的监督,保障招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寻找到综合实力最强的承包企业。(4)加强项目服务招标,如设计招标、勘测招标、监理招标等等。规范招投标制度是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给予重视[3]。
2.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加强项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措施就是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这也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最关键的因素。项目法人责任制就是将项目建设的质量、工程进度和资金管理具体分配到责任主体,由明确的责任主体对自己负责的部分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首先就需要落实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然后根据项目法人的组建、主要人员的任职条件等规定,进一步落实。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项目法人责权统一。目前,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最大的问题就是项目法人的责任和权利不统一,导致项目法人名不副实,并且有很多时候项目法人是临时设立的,人员不足,素质也较低。在工程建设中要按要求设立项目法人,明确规定其权利和责任,并且企业还有注意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2)对项目管理减少行政干预,实行政企、政事分开。政府对项目管理不能再是事事包揽的直接管理,要注意运用市场调节的作用,对项目进行间接的管理。政府在项目建设的职能主要是选择合适的项目法人并进行组建,制定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有关制度规范,使项目法人切实实现其职能[4]。
结语
在我国建设工程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加强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发展的速度跟上建设工程发展的速度势在必行。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等解决措施,一定会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对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健康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邹长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19):258.
[2]邓文帼.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建材·装饰,2014,(12):45.
[3]李新.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4):13-16.
[4]钟小钢.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4,(1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