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汇演安全应急预案(整理2篇)
来源:
文艺汇演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消防;应急演练;预案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3-01
高校保卫部门是学校的行政职能部门,担负着学校公共秩序、安全防范、消防和交通安全的管理工作。也是负责全校消防安全管理的一个职能部门,消防安全是学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新消防法和《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教育部公安部第28号令)的要求,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狠抓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高校由于人员和教学现代化设备设施众多,用火、用电等比较普遍,加上部分建筑物和线路老化等,极易发生消防安全事故。高校消防安全工作关乎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为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灾害,提高校园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应积极对全院师生进行消防应急演练。
一、消防演习预案
1.1指导思想、演练目的: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国发办[2007]9号)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通过火灾等应急预案现场演练,让全校师生在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的撤离疏散,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2演练目的:论证我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师生熟悉消防应急的逃离;让学生掌握遇到消防事故的自救和逃生的方法,提高学校师生对消防的意识,提高学校师生在火灾现场的疏散、逃生、救护能力,培训学校师生对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3、演习过程:在规定时间由保卫处负责发出消防警报,全体师生听到报警声后能够在规定时间有序、紧张、安全、迅速向各个消防出口疏通,到达安全区域。在几分钟内全体师生在操场集合,由学工处清点人数,清点完毕后向演指挥汇报人员到达情况。确定所有人员都安全到达后,由现场指挥某某向全体师生讲解本次演习的重大意义和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并针对消防要点措施等进行了全面教育和告诫。由现场指挥主讲灭火器、消防栓的使用方法与效能并予以示范。由两名校卫队员组合演示对已燃烧的火堆进行示范扑救。其内容如下:1、灭火器的使用方法;2、消火栓的操作;3、防火安全知识;4、逃生之急行的方法与要素;5、消防器材保护措施。
二、预案实施
为了使消防演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培训和演练,如果全面培训和演练一方面能够确保师生在事故发生时严格按照预案行动,另一方面有利于应急小组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培训要求让全校学生和所有教职工参加,还应该确保培训或演练是全面循环的,并将每次演练或复查预案结果记录在案。
2.1培训。讲解了消防安全知识围绕消防“四个能力”来进行,是公安部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提出的,1.提高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2.提高社会单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3.提高社会单位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4.提高社会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全校学生和所有教职工熟悉本校消防安全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疏散程序、逃生技能,通过张贴图画、消防刊物、视频、网络、举办消防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公众宣传防火、灭火、应急逃生等常识,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全体师生的消防知识培训,每年新生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培训等。
2.2演练中的能力提高
1、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消防安全管理人带领学校的有关部门每月对学校检查一次;学校各单位、部门领导每周对责任区域进行一次检查;高校保卫部门每周必须进行消防专项检查,尤其是学校重点部位的管理和消防设施的配备保养情况;学校公寓、图书馆、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教职员工班前、班后必须开展检查。2、扑救初期火灾能力:应建立两支队伍(灭火第一战斗力量队伍、灭火第二战斗力量队伍),发现火灾后,起火部位人员工1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距起火点近的人员负责利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灭火,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人员负责报警,距安全通道或出口近的人员负责引导人员疏散,火灾确认后,3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二战斗力量,疏散引导员应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利用本校消防器材设备灭火,正在授课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疏散逃生。
三、指挥协调责任明确
应急指挥是应急行动的灵魂,关系到效率和救援安全。怎样提高协调和整合资源、应急决策、现场行动的效率和安全,使各有关参与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消防应急指挥部职责: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开展工作,迅速引导人员疏散,及时控制和扑救初起火灾;协调配合公安消防队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3.1组织结构。学校成立消防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学校火灾现场指挥,应设总指挥一人和副主指挥三人,急指挥部下设六个专门工作组:1、义务消防队(灭火行动组)义务消防队职责:现场灭火、抢救被困人员。
3.2疏散组疏散引导组职责:引导人员疏散自救,确保人员安全快速疏散。在安全出口以及容易走错的地点安排专人值守,其余人员分片搜索未及时疏散的人员,并将其疏散至安全区域。
3.3安全防护救护组,安全防护救护组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视情转送医疗机构。
3.4火灾现场警戒组,火灾现场警戒组职责:控制各出口,无关人员只许出不许进,火灾扑灭后,保护现场。
3.5后勤保障组,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通信联络、车辆调配、道路畅通、供电控制、水源保障。
3.6机动组,机动组职责:受指挥部的指挥,负责增援行动。
四、演练总结
文艺汇演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篇2
关键词:电气安全;管理;应急处置
1电气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1.1落实变电所规章制度
加强电气运行管理,严格运行值班纪律,确保电气运行生产处于受控状态。建立电气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完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台账。加强人员管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严格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在思想上重视、在技术上提高,精干队伍,加强管理,避免人为造成的事故。将变电所各项管理制度悬挂于班组及各变电所墙上,所有员工都要牢牢记住变电所各项管理制度,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1.2避免出现触电事故
首先禁止没有电工证的人员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禁止没有经验的电工在接电地段进行高压电气设备工作。另外,电工验电和接地的专业工具必须合格。配电线路停电必须使用“停电区域图”,禁止人为约定时间来送、停电。电工施工前必须遵循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规定,禁止单人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遵循使用操作票进行倒闸操作。设备操作前必须核实设备名称编号、开关刀闸位置、操作模拟图等之后再按要求进行操作。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使用安全工具进行操作。
1.3落实安全技术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培训,采用安全板报、标语、事故影像教育、简报等方式,结合每周安全活动、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强化电气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电气运行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有计划的技术培训教育,电气运行人员专业技术的提高应以个人学习结合单位集中培训,根据实际运行需要进行学习教育,所有电气运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国家特种作业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电气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操作证。
1.4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现场勘察制度。电气检修作业,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票签发人认为有必要现场勘察的,应由检修单位根据工作任务认真勘察现场,并填写勘察记录;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填写工作票或者事故应急抢修单,工作负责人应根据实际工作内容填写相应的工作票,工作票内容不得任意涂改,工作票应由签发人审核无误签字后方可执行;工作许可制度。电气检修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应由工作许可人完成,并会同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检查确认,在工作过程中,工作许可人有权制止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拆除某些安全措施的行为;工作监护制度。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应设监护人,工作人员应服从监护人的指挥,监护人不得离开现场,专责工作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监护人的专业技术水平应高于操作人;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工作间断时,全部工作班成员应撤离工作现场,所有安全措施不能变动。全部工作结束后,应清理现场,拆除接地设施并检查确认,工作票终结后,方可办理送电手续。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是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识牌或装设遮栏,上述措施必须由电气运行值班人员或有权执行操作的电气人员执行。
1.5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
我国针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要制定严格的电气设备安全责任制度。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责职责、岗位培训教育部门安全职责、生产负责人职责、设备专管人员职责等,还要编制好相应安全操作规程,做到操作管理人员人人熟知,强化安全意识以及自报方法。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源头上去控制安全实质的发生;对于有些人员、不按章程操作,导致设备事故发生,并造成国家、企业经济损失者,企业根据损失情况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发刘责任;每个操作员必须熟悉自己操作的电气设备相关的结构原理、工艺要求、性能以及之前发生故障记录和应急措施预案,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1.6电气应急预案管理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预防应急演练,在突发事件出现时可迅速处理,减少事故损失。本着“预防为主、有案可依”的原则,结合现场故障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演练处置方案。通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运行人员对现场处置方案熟悉程度,完善现场处置方案中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通过培训和演练,增强运行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2某化工厂10kV系统单相接地的应急处置案例
2.1危险性分析
电气运行人员的职责是负责全厂安全用电的稳定,10kV系统是全厂供配电的中枢。当10kV系统出现单相接地时,如果不能快速确认故障点并切除故障,将会产生系统谐振,给电气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若另外一相也发生了接地故障,将导致两相短路崩烧,引起系统跳闸,将事故扩大,直接影响工艺生产。
2.2故障现象
电气值班人员在电气后台发现故障报警,报警信息为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某10kV电机A相接地。
2.3应急处理步骤
电气值班人员立即将故障现象汇报当班值长,值长立刻启动应急处置程序,组织电气运行人员到10kV配电室以及现场检查情况,并汇报上级领导;电气值班人员到10kV配电室检查发现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某10kV电机A相接地,现场电机检查发现接线盒有冒烟及电缆皮烧糊味道,确认10kVI段母线A相接地是由于某10kV电机A相现场故障接地所引起,现场检查人员立即将配电室及现场实际情况汇报值长;值长立即联系工艺人员切换备机,并将该故障回路停电切除,检查电气后台10kVI段母线A相接地告警消失,某10kV电机A相接地告警消失,配电室继电保护装置告警复位后消失;当班值长立即通知相关领导10kV系统接地故障已经消除,具体故障原因正在进一步查找;电气运行人员按照电气检修规程组织实施电机故障检查处理,故障处理完毕后进行相关电气试验合格,将该设备恢复至热备状态,并通知工艺人员该电机已经处于热备用状态,随时可以投入使用;故障处理完毕,总结故障原因及处理过程,将材料归档备案并上报车间。
3结语
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保障工艺设备正常生产的基础保障,电气运行人员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保护神,单位应该不断加强电气运行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技术知识培训,加强电气安全规程、制度的执行力度。电气运行值班人员需要认真贯彻落实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变配电运行技术水平,牢固掌握处理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故障处理的时间,为电气设备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