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虫害症状与治疗(收集3篇)

来源:

黄瓜病虫害症状与治疗范文篇1

关键词:蔬菜病害;识别方法;防治措施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的种植面积更是在经济作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种植蔬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随着蔬菜种植种类的增加及种植方式的多样化,蔬菜病害也在逐渐增多,许多菜农缺少防治蔬菜病虫害知识,不能很好地识别病虫害,在防治时没有做到对症用药,或者用药不合理,从而影响蔬菜的产量及产品质量。就蔬菜病虫害的发生,根据病源的不同,可分2类,一是生理病害,是由于不良环境引起的病害;二是侵染性病害,是由生物的传染,如真菌、细菌、线虫、病毒等引起的。正确识别蔬菜病害是做到准确、及时、有效防治的关键。现将蔬菜病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病害识别方法

1.1认别时间

对于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其最佳识别时间为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如温室和大棚应在放风前或晚间,叶片潮湿为宜;露地宜在早晨叶片结露或雨后,可明显看到病部霉污或病原菌的分泌物[1]。

1.2根据发生条件识别

由于每种病害发生时所需环境条件不尽相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只能有1种或几种病害发生,因此可根据外部环境情况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病害。如:高温干旱条件下一般只发生病毒病;高温高湿条件下可发生枯萎病、炭疽病、疫病、青枯病、立枯病等;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灰霉病、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猝倒病、黄萎病等。

1.3根据发生时期识别

蔬菜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可发病,依发病期不同主要分为苗期病害和成株期病害,苗期病害常见的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如黄瓜苗期易发生炭疽病、黑星病等。成株期病害是指由菜苗定植到收获期间发生的病害,绝大多数病虫害都在此期间发生,如黄瓜霜霉病、枯萎病一般在开花期发生,炭疽病多在果实成熟期发病。

1.4根据发生部位进行识别

病害发生的部位主要有根、茎、叶、花及果实等,根据发生的部位可确定病害范围。如根腐病、根肿病、根结线虫病、沤根及烧根等,这些病害先在植株根部发病;早疫病、霜霉病、角斑病、白粉病等先在叶部发病;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等,病菌首先危害茎部输导组织;灰霉病、黑星病、脐腐病、炭疽病、软腐病、畸形果等多危害花果[2]。另外,对于发生在叶部的病害,还可根据发生在植株上的位置不同判断属哪种病害,如黄瓜角斑病多发生在下位叶,霜霉病多发生在中位叶,缘枯病发生在上位叶。

1.5根据主要症状进行识别

了解和掌握各类病害外部形态特征(即症状)是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的前提和关键,但任何一种病害症状都是多方面的,要完全掌握并非易事,也没有必要,只要抓住每种病害的显著症状就可准确判断出病害种类。细菌病害病斑主要表现在叶部,潮湿时无霉(粉)状物,但病部常出现脓状物、溃疡及腐烂现象,有时发生臭味,如黄瓜角斑病叶背面有菌脓溢出;青枯病用手挤压横切开的茎基部可见米汤状菌脓溢出;蔬菜软腐病病部腐烂有臭味。病毒病害病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形,或呈线状厥叶形,或有褐色斑块的条斑形,顶部叶片变小,中下部叶片内卷[3]。真菌病害发病部位有不同形状(圆形、椭圆形、多角形、不定形)病斑,潮湿条件下,病斑上有不同颜色霉(粉)状物,如黄瓜霜霉病在叶背面有灰黑色霉层,疫病、白菜霜霉病病部有白霉,灰霉病病部有灰褐色霉层,炭疽病有红褐色胶质物等。

2防治措施

本着“预防为主、治早治小”的原则,以经济、安全、高效为防治宗旨,采取生态防治和农业防治为主、其他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力求防治的科学性,蔬菜病害防治有三防:一是不让病原菌进入本区域,二是充分减少病原基数,三是减少和降低病害暴发成灾的几率。

2.1生态防治

通过有效控制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光照、湿度防治,通常适宜的温、湿度指标为:上午25~30℃,湿度60%~70%,棚温30℃开始放风散湿,25℃开始闭棚保温;下午温度20~25℃,湿度60%左右;上半夜温度15~20℃,湿度低于85%,20℃及时盖帘保温,利于养分输送;下半夜温度12~15℃,不低于10℃,湿度90%左右。如黄瓜霜霉病发生较重时,进行高温闷棚,维持棚温45℃约2h后再放风,这样连闷2~3次,防效显著。

2.2物理防治

通过采取合理的耕作制度、方式、方法达到防治病害目的,如选择抗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实行轮作、间作、套种,清洁田园,摘除老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合理配比氮磷钾及微肥。叶菜类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花果菜类生长中氮磷钾配合要适当,按照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肥水管理,肥料以农家肥有机肥为好,注意配合使用硼、镁、钼肥。

2.3药剂防治

一是对症用药。菜农们既要掌握病害识别技术,又要了解一些常用药剂的应用范围,以防乱用。如防治真菌性病害应选用普力克、甲霜灵(瑞毒霉)、乙磷铝(疫霉灵)、百菌清、三唑酮、杀毒矾、扑海因、速克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细菌病害应选用琥胶肥酸铜(DT)、醋酸铜(CT)、铬氨铜、可杀得、波尔多液等铜制剂及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防治病毒病可选用病毒A、植病灵、83增抗剂、抗病毒剂1号等[4]。这些农药的防治对象和范围不同,只有对症用药才能达到防治效果,例如三唑酮(粉锈宁)对白粉病和锈病有特效;瑞毒霉可防治蔬菜多种真菌病害,但不能防治白粉病及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二是严格把握用药浓度和次数。生产中有些菜农常因治疗心切而任意提高用药浓度、增加用药次数,不仅增加成本,还易造成药害,加重污染;有的为求经济而减少药量和施药次数,不能达到防治目的,而只有按照农药使用说明,准确配制药量、浓度,才能获得满意效果。三是适期防治。任何一种病害在不同地区都有发生与流行的时期,只有掌握不同病害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发生规律,才能做到提前预防、及时用药。在病害初发期,应首先控制发病中心,然后全面施药防治,这样既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又提高防效。四是广泛使用低毒农药。在选用农药上,要提倡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这也是加快无公害蔬菜生产,实现蔬菜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五是轮换用药。为避免病害对农药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残留量,不可长期单用一种农药,应交替使用,一般一种农药使用2~3次后,应换其他农药品种。六是选择适宜的剂型和施药方法。目前,常用农药剂型有需对水使用的水剂、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及可溶性粉剂等,直接使用的粉剂和颗粒剂,加热后使用的烟剂;常用施药方法有喷雾法、喷粉法和熏蒸法。在施药时应根据天气情况和棚室内湿度高低而选用适宜的剂型和施药方法,如在阴天或棚客观存在内湿度大时,选百菌清烟剂或速克灵烟剂防霜霉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害,脂铜粉剂防角斑病、缘枯病等细菌病害。

3参考文献

[1]吴扣兰,刘裕岭.蔬菜细菌性病害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J].上海蔬菜,2009(5):68.

[2]孟令法.大棚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农业知识(科技与三农),2009(6):57-59.

黄瓜病虫害症状与治疗范文篇2

[关键词]蔬菜种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6-0069-01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饮食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蔬菜类,既要求外观质量好,又要求有机无农药具有保健作用。所以说在种植蔬菜过程中对其技术要求就非常高,病虫害是影响蔬菜外观和质量的罪魁祸首,防虫技术是否过关就直接对蔬菜的质量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蔬菜种植中病虫防治的思路主要是“以人为本”的前提下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所以说防虫技术不仅仅是要考虑控制病虫,还要考虑到生态环境以及蔬菜食用安全。防虫技术不是消灭病虫,而是控制病虫,在经济阈值的允许下控制其繁衍。

1蔬菜种植中虫害发生的特点

病虫害在蔬菜种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寄主植物、栽培环境及病原等,类似于这些原因会直接降低蔬菜的产量,每年因病虫害导致损失30%的产量,所以在蔬菜种植中应用防虫害技术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蔬菜种植中病虫的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病虫害流行速度快,其危害非常大。由于自然补偿能力对设施生产条件下被害后的特殊环境条件(低温高湿弱光)以及植株抗病性的较低,短时间内病害就会快速流行,造成巨大的危害。

(2)病虫害的危害期较长,其造成的损失惨重。蔬菜种植地的条件是非常适宜病虫害繁衍,在病虫害高发的季节,相比较于露地和中棚栽培,日光温室的病虫害发生要提前一些。

(3)病虫种类复杂。

主要病虫有番茄早疫病、如露地栽培黄瓜霜霉病、温室白粉虱等;次要病虫如黄瓜、番茄灰霉病;土传病害,如黄瓜根腐病、黄瓜、番茄碎倒病、疫病、蔓枯病等;新的病虫危害,如黄瓜根腐病、蔬菜根结线虫病、黄瓜黑星病、黄瓜生长点消失症、黄瓜黑星病、斑潜蝇等;生理性病害如黄瓜生长点消失症、番茄蒂腐病等;其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每年都在加重,直接导致蔬菜减产。

2蔬菜种植中虫害防治的主要技术

由于蔬菜的发育期一般比较短,病害发生的危害较轻,但是害虫发生却很严重,很多菜农为了防治害虫提高产量,通常会把多种农药进行配制来喷洒,这样会直接导致农药残留的超标,不符合绿色食品蔬菜的标准,所以本章主要介绍几种物理方法来防治害虫,以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的问题。

2.1O3臭氧防治病虫害技术

使用针状或杆状电极通过用倍压电路产生的高电压电晕来放点,把空气中的O2激化变为O3,并经氧化产生负电荷的氧离子,在高压不对称的电极下对其进行加速,使得空气中的O3和负氧离子形成具有较强的氧化和杀菌气流,在空间的不断扩散下,迅速渗透到各种细菌和虫卵的细胞壁内,破坏其酶系统,使得蛋白质发生变异,从而造成中止生物体的过程而杀死。目前,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上防治储粮害虫、霉变、保鲜等方面。该技术可用于蔬菜种植前的消毒灭菌,有效解决硫和其他药物对腐蚀消毒设施和环境污染问题。

O3的稳定性不高,一般在30min之内即可分解,而在封闭的棚内施放O3,可以有效控制不与人体直接接触,所以O3不会直接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O3具有很的氧化性,分解快,安全有效,不留死角,无二次污染,易于使用等优点,是预防和治疗温室病虫害的一项新的防治技术,可作为是无公害蔬菜栽培生产技术体系的重要措施,为绿色蔬菜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2.2套袋与摘花技术

果实类蔬菜可持续采摘,持续生长等多个特点,但果实类蔬菜的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性更大,所以菜农一般都频繁使用大剂量的农药喷洒,从而导致其化学农药污染严重。蔬菜的化学农药污染是一方面通过植物体内的吸收剂进行组织内,另一方面是田间喷洒化学农药污染时直接接触,这是导致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来源。果实在实施套袋栽培后,可完全避免直接接触喷洒化学农药造成的污染,从而减少果实类蔬菜农药残留量。

袋装果实类蔬菜栽培,由于机械性的袋体阻隔,以避免或减少果实收到病菌的侵染,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大大的降低了危害。

2.3防虫网的应用

防虫网技术主要是以物理方法来防治害虫,通过人工屏障构建来隔离虫害。有研究结果表明,叶菜类蔬菜种植中使用防虫网覆盖可以在整个栽培期内不使用防虫剂,也能达到防治病毒病。防虫网设置在在日光温室的通风口的和入口处,可有效防治白粉虱以及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的斑潜蝇等虫害。

当前乃至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容,防虫网技术是虫害控制的一项新而成熟的技术,其对虫害的防治效果较好,使用方便,如果使用和操作方法正确,棚内基本可以不使用杀虫剂,不仅减少了蔬菜种农药的污染,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防虫网在遮阳方面还有一定的作用,可防止如茄类蔬菜在夏日被太阳灼晒,从而增加了产量。

2.4调控温湿度,抑制病害的发生

不同的蔬菜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病害是不同的,如灰霉病、霜霉病、叶霉病、角斑病等病害在叶片上存在水膜或水滴的前提下,如果温度适宜,就会发生病害并快速流行。病害是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同时存在下,病害才流行,如果只有一个合适的条件,另外条件都不允许的话,就会抑制病害流行。因为,针对湿度和温度兼并下流行的病害,可以调控温湿度来达到抑制病害的目的。

结论

以上是总结的蔬菜种植防虫方法,也许防治效果没有化学药剂那样见效速度快胆是如若方法选择得当完全可以满足温室蔬菜一般害虫的防治需要,也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参考文献

[1]张青文,蔡青年,丁军.北方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6):35.

黄瓜病虫害症状与治疗范文篇3

【关键词】蔬菜病虫;识别;防治

1.真菌病害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真菌类病害有1000种左右,常见病害200种左右。蔬菜病原真菌侵染力强,不但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如气孔、水孔、皮孔等)侵入寄生,而且也可通过表皮直接侵入寄生为害。因此,在蔬菜各个部位(根、茎、花、叶、果实)都可发生病害症状。

1.1识别

识别蔬菜真菌性病害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着手:

(1)在病害发生部位,出现病斑,天气湿度大(如早晨)时,病斑上有病征(如粉、霉层、黑色颗粒等)出现。如黄瓜霜霉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潮湿时,在病斑处长出紫黑色霉(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征。

(2)病株枯萎、黄萎。枯萎病的病株表现为全株凋萎,根系腐烂,病株基部茎上有粉红色霉层,剖开茎基部,维管束呈褐色。如瓜类作物的枯萎病、黄萎病的病株,病叶由黄变褐,并自下而上逐渐凋萎、脱落,剖开病株的根和主茎,维管束变褐,如茄子萎病。

1.2防治

(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用55-60℃的温水浸种20-30分钟)、日光曝晒、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0分钟),浸种完毕后,用清水冲净,然后播种。

(2)棚内土壤处理。棚内土壤中土传病害如立枯、枯萎病菌等菌量大。在播种前,结合整地,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能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常用消毒方法,预防蔬菜苗期病害如立枯病、猝倒病时,在播种前,每平方米用五氯硝基苯5克与代森锌或福美双5克加细土15公斤,或五氯硝基苯9克与拌种双7克加过筛细土45公斤,混匀配成药土,播种时,先将苗床浇足底水,然后将1/3药土填低,2/3药土覆种,出苗前,土壤半干半湿,预防蔬菜枯萎病、黄萎病时,播种前15天左右,在棚内菜地里,每隔25-30厘米,打一个20厘米深的小孔,向每个小孔内注入:毫升氯化苦溶液,立即盖上踏实并浇水一勺粪,然后覆上薄膜,密闭15天后,再揭膜翻土,让药液挥发后再播种,可预防蔬菜枯萎病和黄萎病。

(3)大棚消毒处理。在高温闷棚时,向棚内喷洒100倍福尔马林或300倍菌毒清液,每亩喷洒10-30公斤,可有效杀灭棚内及棚内空气中。

(4)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采取各种措施,合理控制棚内温、湿度,既有利于作物健壮生长,又能有效防止病害发生和蔓延。以早春大棚黄瓜栽培时,温、湿度管理为例,在日平均最低气温稳定在10-13℃,棚内温、湿度管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日出后,通过大棚温室效应,使棚内湿度尽快升至28-30℃,上午10点左右,当棚内温度超过30℃时,通风散湿,使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下午,棚温保持在20-25℃,棚内湿度保持在60%,15点以后,闭棚保温;日落后与上半夜,因棚内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所以棚内降温应缓慢,以避免棚内湿度过大,棚温应保持在15-20℃,湿度控制在80%左右,下半夜,棚温保持在10-15℃,湿度保持在80%-85%,采取这种变温、变湿管理,既有利于黄瓜健壮生长,又抑制了病害的发生。为控制大棚内的湿度,常采用高垅地膜栽培,合理密植,大棚滴灌等措施,做到雨后及时排水,防积水。

2.细菌病害的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细菌病害100种左右,常见20种左右,病原细菌侵染力相对真菌来说较弱,常通过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寄主为害。通过加强栽培管理,能十分有效防治细菌病害的发生。

2.1识别

(1)危害植株叶片时,常沿叶脉或从叶缘开始,病斑多角形,对着阳光,有透明感或病斑呈斑点状,病斑处可见菌胶。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圆斑病。

(2)产生腐烂症状。植株根、茎腐烂,用手指轻按发病部位,有菌脓出现,如大白菜软腐病、魔芋软腐病。

(3)溃疡状。病部溃疡,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状开裂,如蕃茄溃疡病。

(4)青枯病状。感病植株死亡后,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植株根、茎的维管束变褐腐烂;剖茎后,用手指轻按,有乳白色粘液(菌脓)溢出,如辣椒青枯病。

2.2防治

(1)种子处理。播种前,常用农用链霉素300ppm或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氯霉素500倍液进行浸种,以杀灭种子所带病菌。

(2)土壤消毒处理。播种前,清除内棚内病株残体,然后结合整地,每亩撒匀50公斤生石灰,50公斤草木灰、1公斤硫磺粉,晒上2天后,再播种,或整地时,用50%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喷洒土壤,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3)搞好棚内管理棚内管理主要是湿度管理,合理密植,采用半高垅地膜栽培;应用无滴膜作棚膜;灌溉时,采用滴灌,避免漫灌;早晨露水大和棚内田间温度大时,不进行田间农事作等措施,都能有效防止细菌病害的发生。

3.病毒识别和防治

蔬菜上,病毒病50种左右,常见10种左右,病毒侵染力很弱,只能通过微伤口侵入寄主,常借介体(如蚜虫、叶蝉等)传播病害,通过及时防治介体昆虫和加强栽培管量,是防冶病毒病的最有效途径。

3.1识别

植株病毒病在叶上发生时,常发生于顶部嫩叶,症状表现为叶片花叶,黄化,卷叶、厥叶;植株表现为皱缩矮小或病茎和果实有黑色条斑,严重时开裂。如蕃匣条斑病毒病。此外,在高湿条件下,植物病毒会发生隐症现象。

3.2防治

(1)种子消毒处理。用10%磷酸钠溶液浸种20-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可杀灭种子表面所带的病毒。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适当早栽,促使植株提前进入成株期抗病阶段,加强田间栽培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残体,并将土壤深翻,曝晒,以减少土壤中的病毒。

(3)烟叶含有烟草花叶病毒,在棚内田间农事作时,不宜抽烟,在分苗下植或整枝时,用肥皂水或10%磷酸钠溶液洗手消毒。

(4)从蔬菜苗期,就应及时防治蚜虫和白粉飞虱,在害虫迁盛期及时施药灭虫。另外,采用紫色膜,银盔膜等多功能膜作棚膜,也能有效防止病毒的发生。

(5)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20%病毒A500倍液,5%菌毒清300倍液,5%植病灵1000倍液或在蔬菜定植前和缓苗后喷NS-83增抗剂各一次。

4.线虫病害识别及防治

4.1症状识别

植株遭受线虫侵害后,长势衰弱,植件矮小,叶片发黄,观察根部,须根多,形成许多瘤状虫瘿,手捏瘤块,组织膨松。

4.2防治

(1)土壤处理。蔬菜种植前,深翻土壤30-35厘米,施足有机肥,适当浇水后,平铺地膜,压实密封,再密闭大棚。利用夏季高温和有机肥腐熟散发的热量,使地膜土壤15厘米以内温度高达60℃以上,连续闭棚处理半个月,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线虫。

(2)合理轮作:线虫寄主比较单一,与非寄主作物进行合理轮作,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精耕细作,加强肥、水管理,促使作物健壮生长,以减轻病害发生,作物收获后,清除病株,病根于田外,并对土壤进行深翻、曝晒。

(4)药剂防治。常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用量4-5公斤或10%克线磷颗粒剂,每亩用量2-4公斤进行防治。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开学第一周周记精选[15](整理9篇)

    - 阅0

    开学第一周周记篇1开学的第一周,我觉得自己的字比以前好看多了,也有很大的进步。开学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第一次听写,我的字写得还行,得了一百分,李老师还发短息告诉所有家长,回.....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