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奇征文(收集3篇)
来源:
红色传奇征文范文篇1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林奇主义;影像风格
他是当代美国电影界的一个多面手,既是著名的编剧、导演,又是优秀的电视制作、摄影师、漫画家、作曲家和书画刻印艺术家。他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和对类型片元素的解析重构成为后现代电影的典型代表。他的电影你可以说它是真实的,也可以说它是虚无的,它不是一个梦,但也不是现实。他是美国最具个人风格和充满冒险精神的导演之一,人们甚至为他发明了一个词汇“Lynchian(林奇主义)”。他就是美国独立电影的一面旗帜――大卫•林奇。
大卫•林奇曾说:“(事物的)神秘性无所不在,我们都喜欢那种能够全知全能的感觉,对这种感觉的喜好造就了不少科学家与私家侦探。电影能够像磁铁般吸引人的也就是这种神秘性,不过去探究最终的解答是徒劳无功的,有时我们似乎找到了某些线索,但它马上又会通向另一项待解的秘密……我就是喜爱(在电影中摸索)这种神秘性。”在他的影片中,处处是怪异的场景、离奇的故事和梦魇般的气氛,纠结了现实与虚幻,清醒与迷离,充满超现实的意味,再次将这个诡异导演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2001年大卫•林奇编剧执导了以好莱坞为场景的悬念剧情片《穆赫兰道》,这也是大卫•林奇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影片随着一名黑发女子遇上车祸丧失了记忆而展开,她遇上了前来好莱坞寻梦的女孩贝蒂,两人一起寻找黑发女子的身世秘密。神秘人物、怪异场景、离奇故事和梦魇气氛,组成了大卫•林奇心中的好莱坞世界。正如戛纳电影节上主持人的一句评论:这是一部只有天才才能拍出的电影!2006年的《内陆帝国》与《妖夜荒踪》和《穆赫兰道》有相似之处。故事被形容为“一个坠入爱河的女人遭遇的危险”,一位女演员得到了一个令众人垂涎的角色,但是随后得知,自己接拍的这部重拍电影是“遭到诅咒的”,因为电影的原版在拍摄期间,男女主角双双遭到谋杀。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和主人公的意识世界之中,电影里的电影和电影里的现实交织在一起,演员与角色本身结合在一起,而主人公在意识和人格上的分裂,影片的时间与空间杂错。以至于许多影评家看完影片后纷纷表示,这是大卫•林奇迄今为止最古怪、晦涩的作品。
20世纪后期崛起的艺术家之中,能代表所谓的后现代精神者,无不在作品中透露出一种后设的自觉意识,表达出对艺术媒体本身的反省。在电影作者方面,大卫•林奇就是这样一位。
后现代主义以其怀疑精神和解构能力,披上了一系列“反”的外衣:反文化、反价值、反崇高、反英雄、反整合、反有序、反深刻……它承担了颠覆现代性话语的功能:拆解叙述历史的有序性而还原为真实的碎片,使那些堂而皇之的虚假设定,那些对终极本原的承诺在消解中现出本相,“它通过对语言,对逻辑、理性和秩序的拆解,使现代性话语归于失效。”①
因此,大卫•林奇的电影风格诡异而繁杂,呈现出强烈的后现代主义典型特征。他不喜欢强调社会化的人文关怀,他只对人的阴暗内心感兴趣。在他的眼里,社会只是一个虚化的环境和空间或是一种险恶的布局与陷阱,它只能禁锢或摧残人的身体却无法解放人的心灵,而只有爱才是拯救灵魂的最终出路,这一点在《我心狂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他的这一理念在影片中主要体现在他迫近的角度奇特的私人式影像和破坏传统标新立异的反叙事激情上。他的影片充满着对传统电影叙事常规的不屑与颠覆,始终以游戏心态充满乐趣地破坏和开放着文本的精神。
一、关于主题
(一)性与死亡
大卫•林奇总是热衷于对性的表现,这在他的影片中处处可见。大卫•林奇曾经这样说:“我电影里的是十分有趣的场景,我总是被它们为我影片增添的效果所激动。”但是这些决非停留在其表层意义上。《蓝丝绒》里的性演变成一种施虐,《妖夜荒踪》里的性则与暴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心狂野》的性则是人性自由的象征。
然而他的影片中性又往往伴随着死亡的出现,在他的电影里,我们看到世界是如此的残酷,人与人之间是如此的冷漠。但是更加恐怖的是这些残酷与冷漠都穿着美丽的外衣。《蓝丝绒》里更是将死亡和性联系得紧密。在全部是蓝色的房间里,被神秘女子性感所迷惑的年轻男子,伴随而来即是死亡的威胁。而《穆赫兰道》中的女同性恋之间的性也与梦幻般离奇死亡和非死亡串联在一起。在《狂野的心》里我们看到瞬间暴力带来的冲击,和彻头彻尾的血腥。同样的电影里,每个场景的转换里都要加上男女主角的作为转化。而被追杀的主角,似乎随时又带着死亡的恐怖。
在《蓝丝绒》中,影片开始蔚蓝的天空里飘着几丝白云,一个慈祥的老人在自家的花园里浇花,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突然老人没有预兆的抽搐,然后倒地而死。镜头快速的前移,我们看到了躲在草丛深处的虫子。在碧草茵茵的草地上,一只爬满了蚂蚁的人耳,这是阳光下的罪恶。
(二)工业
大卫•林奇对“工业”不是一般的热爱,“工业”俨然成为大卫•林奇电影中的一个视觉符号。《橡皮头》里在城市废墟中闲逛的亨利,好奇恐惧眼神后边似乎也享受着噩梦般的;在《象人》里对工业伤害恐怖画面;《蓝丝绒》中,大卫•林奇在杰弗瑞夜晚跟踪弗兰克来到他的寓所时,在他的公寓门前投下了工厂里运转着的机器的影子;在《双峰》的开头,一组木材切割机的镜头在主题音乐的衬托下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我心狂野》里汽车强劲的轰鸣,与男女主人公源于生命原始的颠覆叛逆,真是相得益彰;《史崔特先生的故事》中,割草机和核反应塔再次重现了工业的视觉主题。我们甚至可以把《穆赫兰道》中的好莱坞制片厂理解为另一种工业的形象。在林奇电影中的工业景观总呈现出某种颓废、腐败的感觉,虽然它仍然存在一种美感。
(三)梦幻
大卫•林奇是一个制造梦的大师,在他的影像里,人们都在做梦,更加可悲的是那些生活在梦中的人不愿意醒来。他的影片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而这却能看成是一种梦幻的表达。如《双峰》里的探员固执地坚信梦境与某个神秘的境地相通,他多次从梦中获得灵感。《穆赫兰道》中的大部分情节也发生在梦中,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大卫•林奇电影里涉及梦最多的电影,占据了影片的三分之二。《妖夜荒踪》中也有关于幻觉的情节,但是在这部充满性与暴力的影片里,大卫•林奇将幻想与现实不断的混杂、牵连,是的该电影里幻想与现实并非像《穆赫兰大道》那样有迹可循。通常我们是通过现实去获取真实,而在他的电影的真实却往往藏匿于幻境中。在他看来梦和现实之间不存在谁更真实的问题,你必须整体地看这两者。他曾经这样说:“我的电影是有关困惑、黑暗的。你可以说它是真实的,也可以说它是虚假的。但是它不是一个梦,也不是一个现实。”这也就是所谓的“林奇主义”。
二、色彩
首先是黑白色,大卫•林奇早期的作品多是黑白色调的。他第一次拍摄的真人短片《字母表》是黑白的,之后的多部短片均为黑白片,包括《橡皮头》和《象人》。短片《祖母》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白片,但是微弱的布光和色彩的失真还是让整个片子散发出黑色调的味道。即使在彩色片中,黑色也处处可见,如黑色服装。而且很多重要情节都发生在夜晚,或是阴暗的场景里。黑色充满神秘的恐怖感,透着死亡和扭曲的意味。
虽然林奇的前两部电影都是黑白片,但是学习绘画出身的林奇在对色彩的应用上自然是得心应手。《蓝丝绒》和《心中狂野》中的色彩有如油画般浓烈,《蓝丝绒》的片名提示了蓝色的象征作用,神秘的蓝色是隐藏的另一个世界的象征。片头和片尾两次蓝丝绒与蓝天的叠印暗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就和两种不同的蓝色一样是共存的。另一个色彩象征作用的例子是多罗茜房间的颜色,房间的墙壁和地毯刷成了一种紫色。弗洛伊德在《释梦》中分析了紫色的一种象征作用,“紫色(violet)可以追溯到它和法国字(viol)的潜意识联系……梦者联想到英文中的暴力(violate)。”②所以多罗茜房间中的紫色显露出她性格上可能存在的被虐待的特征。同时,大卫•林奇很喜欢在特定场景营造类似舞台的气氛,红色的幕布频频出现,这也是他影片中道具的颜色常常是红色的原因。红色代表着神秘和诱惑,充满激情的狂野又象征着危险。《双峰》里探员频频在梦境中进入的红色小屋,充满着挑拨神经的深红色。而在《心中狂野》中红色成为主要的色彩,影片中充满着红色,红色象征着心中的狂野。影片中最令人震撼的红色出现在露拉母亲用红色口红涂满脸和手的画面,大卫•林奇用疯狂的红色刻画出玛丽叶塔此刻疯狂的内心状态。
三、音乐
从《祖母》开始,林奇便将音响作为一个重要的叙事手段加以表现。他喜欢用冷冷的合成低音和类似风声的空旷音效营造恐怖气氛,令人不寒而栗。这种声音上的影响力绝不亚于画面的张力。大卫•林奇经常说在他的每一部电影中声音元素占百分之五十的成分。在《橡皮头》中,大卫•林奇和斯普利特创造了一种持续的工业音响。不但影片开头亨里穿越工业区时充满了工业机械的噪声,而且在整部影片的其他场景中也都伴随着类似的机械声。大卫•林奇曾经说过:“配上正确声音的影像和它所能达到的效果是电影所关心的一切”。而使《橡皮头》不同于一般影片的地方,正在于这些非现实的噪声要远多于现实的噪声,事实上这种噪声几乎铺满了影片的整个声轨。
《橡皮头》所开创的音响风格一直延续到大卫•林奇后来的所有作品中,在《象人》中,工业机械声同样是重要的背景声。在《蓝丝绒》中,当摄影机进入被割下的耳朵时,耳朵的局部看起来像是阴影勾勒出的天体,同时伴随着像风声一样却又是非自然的声音,而当杰弗瑞被多罗茜激发出他的暴力倾向而抽打多罗茜时,《象人》开头象人的母亲被大象蹂躏时的音响被林奇用在了这里。影片《妖夜荒踪》非凡的音响效果是《橡皮头》之后大卫•林奇最大胆的尝试,它可以被看见,更确切地说是听见。这种效果产生时的前提是影院的音响系统达到林奇所希望的要求。在英国的首次放映中,林奇让放映员把音量比平时提高一到两个刻度,从而强调背景的嗡嗡声和其他近乎下意识的效果声。大卫•林奇由于这部影片还荣登了《滚石》杂志的封面。大卫•林奇的影片音响和音乐与影片融为一个整体,而不仅仅只是背景。
作为美国独立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大卫•林奇的影片华丽中夹杂着阴郁,暴力中混合着怪诞,陌生的视角配以暴风骤雨式剪辑,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就是大卫•林奇呈现给我们的独特的影像世界。
注释:
①王岳川:《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红色传奇征文范文篇2
1、坐飞机、乘火车、再换汽车,风尘仆仆来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亲切会见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看望老区群众。继承先烈遗志,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多次提及的切切嘱托和冀望。
2、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3、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4、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来源:文章屋网)
红色传奇征文范文篇3
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长征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国共产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前进的强大动力,为延安精神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长征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找材料到--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战胜艰难险阻,就是因为共同的理想和坚强的信念,将人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铸成一种摧不垮、压不倒的巨大力量。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重要历史时期,同样需要树立这一坚强信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共同进步,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学习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在前有天险,后有追兵,既无后方依托,又无物质保障的条件下,红军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克服了困难,扭转了危局。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是一场全新的事业,是一次新的长征,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出现挫折。比如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企业的改制问题、“三农”问题、反腐败等问题仍然困绕着我们,犹如一道道无形的封锁线,考验着每一个党员、每一个人。克服这些困难要有一种精神,要像当年红军那样,满怀信心,勇于拼搏,去夺取胜利。
弘扬长征精神,夺取新长征的胜利,不但要有正确的理论和政策,还必须有一支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长征的胜利是一个历史奇迹,创造这个奇迹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红军队伍中,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全党力量,推动各项工作,把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开学第一周周记精选[15](整理9篇)
- 阅0开学第一周周记篇1开学的第一周,我觉得自己的字比以前好看多了,也有很大的进步。开学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第一次听写,我的字写得还行,得了一百分,李老师还发短息告诉所有家长,回.....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