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标线施工要求(整理2篇)
来源:
交通标线施工要求范文篇1
关键词: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工技术
1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定义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文字、颜色向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有关道路交通系统信息,用以管制和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在道路交通技术中广泛地被广大道路使用者所接触,是驾驶员行车的方向和向导。交通标志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其中主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作用,就区域习惯而言,某些地方较少使用辅助标志。道路交通标线是由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它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2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原则
(1)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应统一考虑,总体布局。标志的设置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给驾驶者提供全面的道路信息,满足各种道路交通信息的需要。
(2)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应确保行车安全、快捷、顺畅。标志的设置应以不熟悉当地路网体系的驾驶者为对象,通过标志的指引,使其顺利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
(3)充分考虑驾驶者是在移动状态下获取信息的特殊性以及道路使用者构成的多样性和其对标志、标线理解、依赖程度的差异性,所传递的信息应当给予道路使用者在动态条件下发现、判读信息及采取行动的时间和前置距离,对于重要的信息应当按一定顺序重复出现。
(4)高度重视道路附属设施及路上构造物对道路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在标志布置时要随时注意上述设施对版面的遮挡,以免影响标志的视认性。对行道树和中央分隔带,必须注意枝叶对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在道路交叉口应避免交通标志林立遮挡,妨碍司机视线和影响道路景观。
(5)道路标志标线的设置要满足道路的景观要求,使之不仅满足它的功能性要求,而且能够成为道路沿线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驾驶人员带来一个愉悦的心情,不至于出现疲劳状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行车的安全隐患。
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计分析
3.1标志设计
(1)图形设计
图形标志相对于文字标志,驾驶员对图形、符号标志更容易理解。在低视觉条件下,图形符号无论在辨认速度还是在辨认距离上均比文字信息更有优势。图形设计要具有简练、直观性。标志图形所传达的意义应该准确,有吸引性。图形不仅要简洁明了,还要有效吸引人的注意,并准确传达信息,不造成道路使用者对图形信息产生歧义或模糊的理解。
(2)色彩设计
由于色彩在色相、明度和纯度上的不同属性,能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效应。充分认识色彩的生理与心理特性,能够使其在交通标志的色彩设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颜色的刺激,使人很容易从复杂的驾驶环境中辨认出交通标志。例如红色和黄色等暖色是前进色,给人以紧迫感,视认性好。再者,通过颜色的象征性和联想性作用,使人能迅速地解读交通标志的内容。
(3)文字设计
在道路交通标志中,文字是传达信息最直接的工具。无论采取哪种类型文字,字体、字号、字体颜色都必须设计得合理规范。版面上的字体要统一,字号大小要根据信息主次关系而定,字距要适中,排列要协调,体现易读性高和美观相结合的特点。字体设计中,不应简单调用电脑字库中的字体,应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有效实验后而进行设计。
(4)版式设计
交通标志的版面设计是道路交通信息的具体反映。排版要体现实用性和美观性。标志牌上的图形、符号、文字等要素编排要美观、合理,符合人的视觉流程和认知心理。并且使道路语言体现得更生动,信息传递更准确有效。再者,要控制版面信息量,防止信息过载。信息量要根据路况和人的视觉生理特点来合理安排。另外,要合理设计版面的比例和尺寸。
3.2标线设计
道路标线的设计,必须要做到信息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满足道路使用者出行的信息需求,提供的信息要明确、简洁,指示明确。标线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车辆通行的安全性,所以尺寸、位置要合理。必须结合实际的道路类型和状况,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实施。否则会造成驾驶员对交通标线的误读,轻者造成违章,重者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4交通标志施工技术
4.1基础定位放样
在施工前,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设计图纸、现场交底的控制桩点以及实际地形、地物情况进行标志位置的施工放样,使用经纬仪、钢尺或者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确定交通标志基础的平面位置,以及交通标志立柱中心的平面位置。若道路沿线的设施构造物、高压线等对标志板面造成遮挡,影响标志的认读,应调整标志的位置,并注意控制基础标高。测量人员在放线定位完毕后,在基坑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查看或检测标志位置。
4.2基坑开挖
基坑位置、基坑几何尺寸、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坑挖到图纸规定的深度和大小,如有扰动的开挖面,加大开挖量,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基底应整平夯实,同时要控制好标高。双柱基础不能同时施工。开挖的基坑要防止雨水进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3基础混凝土浇注
标志基础根据设计的规定进行就地浇注,要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和混凝土,每个底座顶部的地面外露部分要按图纸要求立模,要符合施工技术规范。基础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件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钢筋纵横交叉处应采用规定直径的铁丝绑扎牢固,不滑动,不遗漏。底座顶面抹平,所有基础外露边缘要修抹整齐、混凝土颜色一致。为保证双柱式标志安装角度符合要求,对双柱式标志基础施工时,应重点控制两个基础之间的中心线,特别是两个基础高度不一致时。
4.4立柱安装
立柱安装时必须配有吊车,标志立柱应尽量保证垂直,且不允许向车行道一侧倾斜。因此,安装的同时要检查立柱的竖直度,用垂线和直尺(精度0.5mm)测量,用垂线对照立柱的竖直方向,固定垂线,量取立柱偏离垂线的距离及其对应的立柱长,每处测量三次,并计算竖直度后取平均值,要求竖直度符合规范要求。双柱式标志或门架式标志的两根立柱均应垂直并互相平行,其顶端在同一高度上,连接件应对称布设。立柱安装时要考虑到标志板下缘至路面净空高度及标志板内缘距路边缘距离的要求。安装时,要注意保护立柱,不得有划痕、檫伤等损伤。
5结束语
交通标志和标线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的重要交通控制、管理和安全的设施,是为广大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通行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交通工程设施,也是交通管理部门正确行使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因此,这就要求道路标志标线的设计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标志标线的设计水平与施工技术,减少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为道路使用者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交通标线施工要求范文篇2
道路交通标志是道路使用的说明书,是道路的一种无声语言,是保证行车畅通、有序、安全的重要设施。同时,交通标志对道路设施有装饰作用和美化作用。
道路交通标志是依据交通法规及国家有关标准制定的,是交通法规的具体体现,具有严肃的法律地位,同时还是处理交通事故和纠纷的依据。
交通标志的质量检测可以从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两大方面来控制。
交通标志产品必须经由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取得合格证后,并经工地检测确认满足设计后要求方可使用。交通标志底板、立柱、连接件、紧固件等钢质材料时,必须经过防腐处理。构件用螺旋组合时,材料的规格与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1.交通标志的制作应符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和JT/T279《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2.交通标志在运输、安装过程中不应损坏标志面及金属构件的镀层。
3.标志的位置、数量及安装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大型标志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大型标志柱、梁的焊接部分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的质量要求,无裂缝、未熔合、夹渣等缺陷。
5.标志板安装后应平整,夜间在车灯照射下,标志板底色和字符应清晰明亮,颜色均匀,不应出现明暗不均的现象,不能影响标志的认读。
6.交通标志施工完成后,标志板面应无任何裂缝和划痕;金属构件镀锌面的损坏面积不超过构件表面的1‰;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交通标志在施工中还应注意下述问题。
一般交通标志的施工工序为:基础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浇注标志立柱安装标志板安装。1.基础定位放样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提前量,要能够保证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作出正确安全的判断。驾驶员从看到标志到按照标志所提供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操作,通常经过感知、判断、操作几个信息处理的阶段。标志的内容不同,所需信息处理的时间也有所差异,完成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至10s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车辆已向前运行了一段距离。因此,为了保证标志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标志应提前一段设置,特别是对于警告标志,距离危险点的距离应根据计算行车速度确定,不可少于安全停车视距。在施工前,应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依据设计图纸、现场交底的控制桩点以及实际地形、地物情况进行标志位置的施工放样,使用经纬仪、钢尺或者全站仪等测量仪器,准确确定交通标志基础的平面位置,以及交通标志立柱中心的平面位置。若道路沿线的设施构造物、高压线等对标志板面造成遮挡,影响标志的认读,应调整标志的位置,并注意控制基础标高。测量人员在放线定位完毕后,在基坑开挖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查看或检测标志位置。
2.基坑开挖基坑位置、基坑几何尺寸、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基坑挖到图纸规定的深度和大小,如有扰动的开挖面,加大开挖量,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基底应整平夯实,同时要控制好标高。双柱基础不能同时施工。开挖的基坑要防止雨水进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基础混凝土浇注标志基础根据设计的规定进行就地浇注,其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⑴要按照施工配合比拌和混凝土。⑵每个底座顶部的地面外露部分要按图纸要求立模,要符合施工技术规范。⑶基础钢筋排列的形状及各部件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钢筋纵横交叉处应采用规定直径的铁丝绑扎牢固,不滑动,不遗漏。⑷底座法兰盘的安放位置应符合图纸要求。底座法兰盘应与基础对中,其顶面应与混凝土基础顶面平齐,预埋地脚螺栓应与底座法兰盘垂直绑扎,外露长度控制在10~20cm,并妥善保护。⑸混凝土应紧靠未松动的开挖面浇注,浇注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浇注在基坑开挖后24h内完成。⑹浇注混凝土时必须进行振捣,无论采用人工或机械振捣都应按层依次进行,捣固应密实均匀,不得出现跑模、漏浆等现象。振捣时要保证底座法兰盘和地脚螺栓的正确位置。⑺底座顶面抹平,所有基础外露边缘要修抹整齐、混凝土颜色一致。混凝土表面外观必须平整、光洁,不允许出现蜂窝、麻面。⑻浇注完结后应避免被阳光直晒,要按规定养生混凝土。⑼为保证双柱式标志安装角度符合要求,对双柱式标志基础施工时,应重点控制两个基础之间的中心线,特别是两个基础高度不一致时。⑽为保证门架标志横梁的正常安装,对门架式标志基础施工时,应重点控制基础之间的间距和中心轴线。要根据门架横梁的实际规格尺寸数据确定基础间距,从而控制标志基础的间距偏差和中心轴线偏差在较小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