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学习心得体会范例(3篇)
来源:整理
炒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篇1
关键词:股市大学生投资实证研究
一、引言
中国的股市在经历过2006年的牛市以及2008年至今的熊市等一系列起起伏伏后,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投身股市早已不是新鲜事。尤其是经管专业的学生,由于其自身的专业偏好和兴趣导向,投身股市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但是,作为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心智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一个群体,对于大学生投身股市应持的态度,引起社会机构、学术界、金融界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炒股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以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遍及杭城,涉及杭城8所高校,调查时间是20012年12月16日一2013年1月5日,以了解在杭在校大学生的炒股现状,分析他们炒股的特点和动机。
参加此次调查的共有2800人。实际有效人数为2426人。全部问卷由实地编辑进行现场初步编辑,笔者进行二次编辑,将所有问卷的有效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以此问卷上的总数据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分析的描述统计和双变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三、在校大学生炒股的特点
1.大学生炒股的比例并不是很大,但有少数大学生热衷于炒股
调查结果显示,在调研有效人数2436人的范围内,有197个大学生正在炒股并密切关注股市的行情和走势,占总人数的8.09%,从此次调查的数据来看,热衷于炒股的大学生比例并不是特别大,为8.09%。
2.大学生炒股和专业以及性别的联系在校大学生炒股存在着性别以及所学专业的差异。
根据此次调查,男生中正在炒股、曾经炒过股或是有意投身股市的大学生所占比例为67.37%。根据分析,大学时代是从学生向逐步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而男生更易于在这个时期固化自己的社会角色特点,形成自己独立的经济决策,并且男生的进行冒险行为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股市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也易使男生产生投身股市的想法。此外,大学生所修的专业也对其炒股行为有着密切的影响。从院校方面来看,财经类院校的比例远远多于其他高校,其中浙江财经学院的炒股比例为18.93%,为此次调查中炒股大学生比例最高的的高校。而经管专业的大学生炒股比例为19.13%。显然,财经类院校或者经管专业的大学生更加容易接近股票并且接收财经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因此更加趋向于炒股。
3.大学生炒股的资金承受能力较弱。
根据此次调查,从大学生炒股的资金来源看,37.45%的大学生来自于自己的储蓄以及兼职得到的资金,24.34%的大学生来自于父母的资金资助,21.83%的大学生来自于生活费以及学费,剩下的16.38%的大学生表示有其他来源。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大学生用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来进行炒股,这使他们背负炒股盈亏之外很多的社会风险,并不是一种理智的投资方式,一旦炒股发生损失,这部分大学生的还款能力也较为羸弱。
另外一个方面,大学生的投入资金总量有限,69.4%的大学生投入不足3000元,而资金3000元到5000元的大学生占到了19.4%,而大于5000元的大学生只占到了11.2%。由此可知,大学生炒股的资金投入少,资金渠道单一,这受到大学生群特征的客观因素影响,大部分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资金承受能力有限,因此资金投入能力较弱。
4.大学生炒股较为理性。
由调查结果及分析可知,大学生对炒股所持态度较为客观,从大学生股民所在专业、形式方法、炒股做占用的时间、情绪控制等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具备炒股所应具备的基本理性。
三、结论
大学生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应当对自己所做的行为有着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是否炒股的问题上应多加思考,明白自己的炒股目的,充分评估自己的承受风险能力以及努力加强自己的抗压能力。如果想在并不稳定的股市中有所作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不管大学生选不选择进入股市,都应当明白学生的第一任务是学习,尤其是经管专业的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不仅是进入股市的前提,也是自身职业规划的基础。
在股市起伏不定的今天,除了大学生自身的调节,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引导同样非常重要,它们需要导向大学生形成一种思维,那就是炒股更多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自律、果断、谦逊、独立。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学习到所需的技能且在实践上获得实践经验和成果,适时抽离股市。(作者单位:1.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炒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炒股软件;公式系统;技术指标;教学
一、技术指标及其教学概述
(一)技术指标的定义及地位
技术指标是指按一定的数学方法对市场统计值(价格、成交量等)处理后得到的某种指标值或图形曲线。使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就会得到不同的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市场某一方面深层的内涵,揭示市场的运动状态。因此,投资者可借助技术指标对个股进行定量分析,以使个股的买卖更具有操作性。从证券发展史中可以看出,技术指标的发展呈现出分阶段、跨越式的发展。具体而言,技术指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手工化阶段、专家化阶段和大众化阶段(雪峰,2010)。技术指标是技术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K线理论、形态理论、趋势理论和波浪理论等构成技术分析的内容(邓田生,2011)。因而,技术指标的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技术指标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技术指标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程的开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教师在讲授技术指标时一般遵循“意义——计算公式——研判要点”的顺序。在《证券投资学》教材中,技术指标部分涉及到的常用指标有十个左右,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相关内容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听或者虽听了,效果也不太理想。这种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是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在《证券投资学》教材中,对技术指标的应用只限于行情的研判,完全忽视了技术指标的选股功能。因此,教师在技术指标的教学中有必要把技术指标的选股功能彰显出来。
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炒股已逐渐普及,个性化炒股得以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必须对技术指标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技术指标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开展技术指标教学的必要性
本文所提的炒股软件公式系统是指炒股软件(如通达信、大智慧或等)中所嵌入的公式系统,该公式系统包括公式管理器、条件选股、自定义数据管理器、程序交易评测系统和探索最佳交易系统等模块,尽管不同的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功能有所差异,但其基本功能相差不大。
技术指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技术指标来解决投资中的实际问题,这包括利用技术指标选股和利用技术指标提升操盘水平两个方面。
(一)利用技术指标提高选股效率
技术指标不仅可用于行情的研判,也可用于选股。现在沪深两市共有两千四百多支股票,这就给复盘带来了困难,如果利用公式系统中的技术指标选股可大大地节省复盘的时间,提高选股效率。
(二)利用技术指标提升操盘水平
尹宏和胡红霞(2005)认为,炒股软件公式系统是一种制造股市利器的机器。通过这台机器可以制造出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零件,进而制造出先进的武器。从技术指标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在技术指标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普通投资者才可以通过技术指标将自己的投资理念量化,编制出适合自身投资风格的技术系统。从而大大减轻分析的难度和工作量,减少研判的误差率。严小卫(2004)认为,编写技术指标的目的除了选股、监控和提示股票的变动及检验自己的思路外,更为重要的意义表现在交易系统的建立上。因为对股市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角度去研判,其最终的目的是指导操作。而交易系统发出的买入和卖出信号,可以指导实际的操作。因而,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统,优化并完善交易系统,从中把握股市的脉搏,才是制作和使用指标的根本目的。
上述两个方面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公式系统中的相关模块,这就决定了技术指标的教学不能脱离炒股软件公式系统而独自存在,必需基于炒股软件的公式系统而展开。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技术指标的理解,提高学生应用技术指标选股和操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三、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技术指标教学的实施
(一)保证条件
1.装有炒股软件的实验室
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技术指标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从炒股软件中了解技术指标的源码及利用公式编辑器进行编程等,而这些都要求教学必须在实验室进行。因此要求实验室配备的电脑能够上网,这样才能实现从网络上下载炒股软件进行安装、提供教学所需的行情信息。
2.配备具有编程能力及实战经验的教师
在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技术指标教学模式中,任课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使用炒股软件公式系统进行技术指标公式的学习及技术指标公式的编写。因而对任课教师的软件编程能力及股票市场的实战经验提出了要求,这是上好课的根本保证。
(二)具体实施
1.教师的教——如何把炒股软件公式系统与技术指标相结合进行教学
要实施此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相关内容在国内《证券投资学》教材(如霍文文,2000;邓田生,2011)中是找不到的,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查阅炒股软件的公式教程,还要从炒股软件中收集典型的案例供课堂教学使用。
为保证该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教师应选择在配置网络的实验室进行教学。教师要教学生如何从相关网站下载、安装炒股软件。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介绍技术指标的来历、原理(即隐藏在技术指标背后的思想),使学生能够理解技术指标的原理,加深对技术指标功能的认识。然后,教师再讲解技术指标的计算公式,在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打开公式编辑器,查看技术指标的源码。通过对源码中所用到的语句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技术指标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机实现,消除技术指标给学生带来的神秘感。最后,打开附图,教学生怎样根据以往的技术图形来归纳总结技术指标的研判方法及其存在的盲点。
在讲授完教材上技术指标相关内容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开展知识的拓展训练。这种拓展包括两个方面:
(1)教学生利用技术指标进行选股。《证券投资学》教材上对技术指标的应用只涉及到行情研判,没有利用技术指标进行选股的介绍。教师在授课时应补充相关内容,通过实际的演示向学生传授相关的技巧,弥补教材的不足。
(2)对教材上的技术指标进行可视化改造或者引导学生自己编写指标。现行炒股软件的公式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指标编程能力,教师在授课时可先介绍一些常用函数的功能,结合技术指标进行可视化改造,使技术指标的显示更加形象化、美化;与此同时也可增加买卖及仓位增减提示,使得炒股操作更加的机械化。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教师也可引导他们在公式系统中对原有指标组合以形成新的指标或编写一些简单的指标。
2.学生的学与做——如何进行角色转换,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技术指标教学模式在对教师提出高要求的同时,对学生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去归纳和创新。在对教材上常用的技术指标(如MACD、KDJ等)进行可视化改造过程中,学生对技术指标的理解得以加深。这样,在技术指标的学习中,学生无须和传统教学模式中那样去死记硬背技术指标的公式及其研判要点,因为通过公式系统中技术指标的源码和对技术指标附图的归纳总结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内容,还能发现技术指标在使用中的盲点,这样才能较好地掌握技术指标的使用。
在知识的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动手做来学,实现“做中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原有的技术指标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指标、对原有指标进行功能完善或编写一些简单的指标,通过这些练习,学生掌握了技术指标编写的基本技巧,锻炼了编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指标选股练习,学生掌握了公式系统中条件选股的操作方法,并能付诸实践。通过练习,学生的选股技巧得以提升,选股效率大大提高。一些学生利用公式系统中的技术指标条件选股功能选出了符合技术要求的股票,再辅以基本面分析,大大提升了其胜算的概率。2012年,他们在江苏省团委主办的“赢在江苏”理财高手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通过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来开展技术指标的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变被动的接受“灌输”为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新的知识。这不仅能消除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枯燥感、解决听课时学生提不起精神或注意力容易分散等问题,也能加深学生对技术指标的理解。可视化技术及买卖提示等技术的应用,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不用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相关指标的使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自编指标能够给其带来一定成就感,增加其对该课程的兴趣。
四、结语
从其产生看,技术指标在证券投资分析中应处于辅助的地位,因此不能过于迷信技术指标。而要很好地摆脱对技术指标的过度迷信,只能从技术指标的编制原理入手。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存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开展技术指标教学可使学生了解技术指标的产生及使用条件,加深学生对技术指标原理的理解。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公式系统还能让其充分发挥编程能力。事实上,基于炒股软件公式系统的技术指标教学的实质是“教学做合一”理念在证券投资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田生.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1.
2.雪峰.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金典版)[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3.尹宏,胡红霞.股市利器:创建独立技术分析系统[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严小卫.量化思路:证券技术指标编写[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炒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学生炒股成潮流
“盯着老师的PPT,时不时还要瞅瞅手机上股市的波动,一旦被点名,小心脏都在怦怦怦地跳。”说起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刚刚闯入股市的在校大学生小张,有点不好意思。在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中,和小张有类似经历的不在少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投资学专业大一学生陈玉桦说,感觉身边朋友们这段时间最大的变化就是“再也不睡懒觉了”。这背后的秘密是,“大家都在炒股,一到时间就要看大盘。”在高年级,这样的现象更加普遍。同专业的大三学生刘嘉奇介绍说,“班上20个男生,现在有15个在炒股,几乎都赚了钱。”
当然,这些专业的学生也不是没有失手的时候。遇到查融资融券违规时,证券股基本都有一到两个跌停。如果是高位追进的,差不多要损失20%。
炒股赚社会经验
对那些投资理财感兴趣、具有财经专业知识的学生来说,冲入股市搏杀一番,既是对自己能力、眼光的考验,也是对所学知识的检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A股分析协会会长杨维天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入市前与父母的深夜长谈。“大学生早晚要走上社会,学投资专业的将来炒股是很正常的事,在大学里死读书没有用,书上的理论到实际可能不灵,要通过实盘操作总结经验”……反复沟通后,父母终于同意,给了2万元让她入市。
被动的课堂学习显然没有积极主动的实战来得更直观有效。一来,学生们可以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进行实打实地资本运作,以检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二来,有助于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浏览相关股票的财务报表,对照股票走势,厘清业绩与股价、炒作与投资的关系,进一步明了书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的差距所在,在具体问题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炒股只是学生副业
“拿到学位、积累经验、增加经济来源”――这是股市里的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规划,清晰笃定。如何完成这个完美的规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证券与期货教研室副教授万明给出了正确的方法,即“不能忽略股市的存在,但也不能把它当主业”。既是资深股民又是专业老师的万明更愿意鼓励学生参加模拟炒股,这样既可以体会到炒股的快乐,认识到它的价值,又不会影响学业。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59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