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例(3篇)

来源:网络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

关键词唯美;韵律;基调;主题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6-0009-1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作家,诗人,编辑,文学评论家。他的短篇小说可以分为恐怖和推理两类,以荒诞,奇特,古怪甚至病态著称。在文学评论方面,他著有《创作哲学》,《诗歌原理》等论著,他主张艺术的目的是娱乐,而非真理,反对文学以说教为目的。在诗歌方面,他是美国第一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他的诗歌韵律整齐唯美,基调感伤忧郁,情感真挚动人,这些使得爱伦・坡的诗歌美感十足,本文拟从上述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爱伦・坡强调在诗歌创作中要注重韵律的使用,只有节奏和音韵美,读者才能产生兴趣阅读。他的诗歌《乌鸦》便是例子,而事实上,爱伦・坡对于自己的这篇代表作十分满意,在公众场合曾数次诵读,原因之一便是这首诗的节奏齐整。据W.L.Werner统计,在719完整的音步中,有705个是抑扬格,十个不太工整的扬抑格,四个扬抑抑格,这就充分说明了爱伦・坡对于诗歌节奏工整有规律的强调和重视。在音韵方面,很多地方用到了押头韵,诸如在第一小节的第一行有“weak”和“weary”,第二行出现了“quaint”和“curious”,头韵的应用使得云烟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长元音“?:”在诗歌中出现了70次,与作者试图表现的思念由于的情感相得益彰,加重了这种情绪的表达,读之上口,听之悦耳。再诸如坡的另一首代表诗歌《安娜贝尔・李》,作者在韵律方面亦是多变。作者使用了ababcb,abba和双韵体等多种韵律,多变而又低缓;长元音“i:”在总长41行的诗歌中出现了21次,基本实现了隔行押韵回应,因此这个闭口韵使得阅读过程凸显了美感。

第二方面,从爱伦・坡的诗歌内容和主题分析,他尤为关注孤独,爱情和死亡。在爱伦・坡看来,产生美的途径之一便是使得读者阅读时产生灵魂的震动,感动读者。在他的《创作哲学》和《诗歌原理》等文章中,他强调一个美丽女子的死亡是最诗意的话题。《乌鸦》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对逝去爱人的思念:在一个又黑又冷的夜晚,我独自沉思,这时,响起了敲窗声,“我”与一只乌鸦邂逅并展开了对话,但乌鸦唯一的话语便是“永不复生”,一共重复出现了十一次。一次次敲击着“我”已经破碎的心,“我”对爱人的死亡的伤心,对她的深深的思念,都清晰地变现出来。《安娜贝尔・李》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很多很多年以前,一对恋人住在海边,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天使的嫉妒,狂风吹散了他们,安娜贝尔・李死去了,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我”对她的感情,伴着月亮,伴着星光,“我”会永远和“我”的美丽新娘在一起。这首诗歌毫无疑问以永恒的坚贞不渝的爱恋为主题,用美丽的语言叙述了“我”和安娜贝尔・李的炽烈美好的爱情,并以年轻女子的死亡作为关注点,传递出幽怨的感情。通过这两首代表作不难看出,坡擅长以美丽女人的死亡作为诗歌的主题,这是作者诗歌美感产生的主要途径之一。

第三方面,坡主张使用感伤的,忧郁的情感基调进行诗歌创作。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共创作诗歌71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孤独,死亡等阴沉伤感的基调。《乌鸦》和《安娜贝尔・李》上文已经有很详细的解读,这里试举《孤独》和《尤娜路姆》进行说明。《孤独》共有22行,最初写于1829年,被认为是带有作者的自传色彩。诗歌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作者从儿童时就和别人不一样,无论是获得激情的方式还是忧伤的原因;第二部分道出了其中原因:“我”获得了一种神秘的东西,它把“我”束缚,它来源于急流飞泉,峭壁之巅,阳光,霹雳等等自然的事物。正是这种不同,使得作者孤独于世间,并饱受内心的折磨,神秘,孤寂的语调贯穿全诗。《尤娜路姆》是诗人悼念亡妻所作。1947年,爱伦・坡的妻子弗吉尼亚因病和穷困去世,爱伦・坡创作此诗。诗人用灰白色的天空,枯干凋萎的树叶,郁湿的湖边等意象开头,为全诗感伤的基调做了铺垫。之后,用一系列的对比形容自己内心极度的悲伤。生命的脆弱,无常,将死亡,忧郁等基调与唯美的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爱伦坡将自己的诗歌理念与生活经历相结合,始终追求着唯美诗歌的创作,他近乎苛刻地使用节奏,音韵等手段达到诗歌形式的完美,把诗意的死亡,悲剧的爱情作为美丽的主题,用悲伤,忧郁,孤独的基调贯穿全诗,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也可以作为我们解读坡诗歌美感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EdwardH.Davidson.SelectedWritingsofEdgarAllanPoe[M].Boston:HoutonMifflinCompany,1956.

[2]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

关键词:情歌至纯至美《诗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84-01

一位哲人说:“爱情是上帝把自己的手搭在凡人的肩膀上。”的确爱情是人世间一种最温馨、最浪漫、最热烈、最圣洁的情感,拥有甜蜜、幸福的爱情有一种身处天堂的感觉,同时,爱情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在所有的文学作品中也以表现爱情讴歌爱情的最为动人,最能引起广泛长久的情感共鸣,诗言志、歌永言,因诗歌在抒情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在文学殿堂里爱情诗更是风姿独具,异彩纷呈,新编中等职业学校编入的一些表现爱情的诗,就有《诗经》中的《卫风・氓》《邶风・静女》,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以及宋代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一剪梅》等一些佳作,给板滞沉闷的课堂吹来一般清新的风,带给学生以甘洌美好的情感体验,当我们徜徉在爱情诗的园地里,含英咀华,其乐融融之时,就不能不饮水思源,回顾一下我国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去采摘那诗歌百花园中的第一枝玫瑰。基于此,笔者纵览了《诗经》中的爱情诗,为其丰富性和生动性所深深折服和倾倒。今不揣冒昧,穿越历史的迷雾,去掀开维娜斯的盖头,探寻爱和美的真谛。现从几个方面对《诗经》进行剖析。

1健康真挚的情感

《诗经》中爱情诗所流露的情感大多是健康而真挚的,没有淫邪的成分,没有世俗的功利,没有虚情假意,更没有低级趣味。如《诗经》的首章《关雎》描写一位“君子”爱上一位贤淑美丽的女子,却又“求之不得”,因此而“寤寐思服、优哉悠哉、辗转反侧”,首先男主人公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大胆地表白自己的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者他对女子的爱是那么真挚、热烈和难以释怀,乃至“辗转反侧”,不仅如此,他还采取了健康文明的求爱的实际行动:先是“琴瑟友之”进而“钟鼓求之”,这位小伙子不愧是一位痴情的“君子”。又如“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诗写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对一位穿青衣的男士的思念是那样的绵长和痛苦,乃至“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情怀是何等的真挚缠绵,充分表现了女子的一往情深……以上所举的这些诗既没有宋明时代程朱理学阴影下一些文人所创作的爱情诗的淡乎寡味,偏重理性,也没有时下一些所谓爱情诗的虚情假意,无病,矫情滥情。它们充分体现了人类青春时代民风的淳朴,人性的美好,爱情的纯真,犹如旷野中的清风和山中的甘泉,使人心旷神怡,通体舒爽。

2率真自然的情感流露

《诗经》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表达率真而自然,如《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一“投”一“报”互递信物之举,传达的是彼此的爱慕之情,自然而率真,美好而动人,那“永以为好”的爱情誓言更是引起后世之人强烈的情感共鸣,而今人们常说“相爱到永远”就是其翻版……这些诗所描写的男欢女爱,皆以美好的大自然为背景,既没有封建礼教的束缚,也无世俗的功利和偏见,更没有装模作样,矫揉造作,它展示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和个性的张扬,真是“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这种明媚而浪漫的爱情,有如沐浴在阳光、雨露中的山野的鲜花,常开不败,沁人心脾。

3忠贞不渝的爱情

中华民族特别崇尚爱情的忠贞不渝,“白头偕老,同心永结、芝兰千载茂,琴瑟百年和”等新婚对联表达的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爱情理想,这种情愫,源远流长,已经积淀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恋爱情结,成为一种普遍追求,而表现爱情的忠贞不渝的诗蒂《诗经》中随处可见,俯拾即是,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影响深远之作,例如《郑风・东门》此诗写一位男子表示自己爱情专一的誓言……这些爱情诗都充分表现了先秦时期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种美好的爱情传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坚定,《孔雀东南飞》所写的男女主人公殉情的决绝,皆与上述《诗经》中的诗歌有渊源关系。

4含蓄委婉的爱情表达

《诗经》中的爱情诗,既有大胆直露的真情告白,如《关睢》《郑风・丰》等,又有含蓄委婉的爱情表达。且以后者居多,因为它比前者更富有韵味,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风尚与习惯,这里所说的含蓄委婉,既是指情感内敛不张扬,不放纵,又是指表达的迂回曲折、不直露,例如《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美,美人之贻。”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与一个女孩子在城角幽会的情景,那个女孩子望见自己的心上人来了故意隐身不相见,弄得那位男子搔首来回找,然后戏剧性地悄悄地从身后出来,并送上红竹管与白茅作为信物,表达爱意,顷刻间,四目相对,两心相融,这里虽没有海誓山盟,没有火辣辣的大胆的情感表白,但通过赠“彤管、归荑”的行动把自己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在不言中”,这比说上一句“我爱你”显得含蓄而有韵味。……这种眉目传情的方式,毫不张扬的风格,构成了中国古典爱情特有的含蓄之美,余味无穷。

5执着的情感追求

《诗经》中的爱情诗,不仅记录了一次次成功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而且也真实地记录了一次次失败的爱情和痛苦的婚姻。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其中的男女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大都是坚定执着的。他们生死以之,无怨无悔。如《关睢》中的那位男士,尽管“求之不得”,却仍坚持“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秦风・小戎》中的那位女士对守关君子的思念又是那样难以释怀,由“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到“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再到“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对心上人的思念与日俱增,绵绵不绝,这是何等的执著……这些无不充分表现出先秦时期,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读之令人怦然心动,久久难忘。

《诗经》是我国唯一的一部脱出脂粉与俗气的情爱文学盛典,《诗经》中描写的爱情绝无半点礼教和观念的束傅,没有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的考虑,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真的人类美好的情感讴歌,作为民族青春时代的自由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先人们用纯朴的语言酿造的爱情的琼浆,必将哺育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具有不朽的文化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壮鹰.中国古代文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范文篇3

论文摘要: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诗。在我国,诗从《诗经》始,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诗人各朝各代各时期都有很多,尤其是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作的内容也包罗万象,题材不拘一格,特别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超的技巧,一词一句都经过千锤百炼。在悠久的诗文化中,古诗是一朵奇葩,它意境优美,含义隽永,语言形象,韵律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现代教育应特别注重古诗教学,意在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诗作,教师可以拿来一用。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了诗人不断进取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一诗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表达了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王安石的《梅》中有一句“凌寒独自开”,不但歌颂了梅不屈不挠的精神,也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决心。教师在教学这些古诗的过程中要特别强化其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优美的诗句学习中受到教育。

诗歌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还兼有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情谊和正确、积极人生观、价值观的任务。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所认识,有所学习,有所发展,这样中华民族的才能始终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龚睿,《对当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声学设计专业范例(3篇)

    - 阅0

    声学设计专业范文篇1关键词:录音制作数字音频实验课程1概述多媒体教学以传播学、信息学、美学、音乐、美术等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录音、摄影、摄像和计算机为技术基础,设计、编.....

    业务副校长述职报告范例(3篇)

    - 阅0

    业务副校长述职报告范文述职报告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述职述廉的重要应用文体,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大学生副班长个人工作述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