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案模板 本科留学生(精选3篇)
来源:网络
第1篇1
第八课leon8
一、教学对象
留学生初级班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多么”、“果然”、“其实”等词汇教学
2、书信的格式及写作方法教学
3、汉字偏旁的讲解
三、教学内容:
1、生(字)词:31个
2、重点词语:多么,果然,其实,注意
3、课文及书信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书信格式,学会书信的基本写作方法,了解并掌握两个偏旁的运用及理解识记新词汇
五、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按照“生词——课文——重点语汇——拓展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
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课堂互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同时加强汉字的读写训练,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性。
六、教具
图片,课件,书信,粉笔
七、教学安排
本课共3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第一课时:
1、复习旧课(5分钟);
2、生词听写(5分钟);
3、偏旁讲解(10分钟);
4、生字(词)讲练(25分钟)
第二课时:
1、重点词语讲练(15分钟);
2、导入新课(5分钟);
3、课文讲练(25分钟)第三课时:
1、组织导入(5分钟);
2、书信讲解(25);
3、课堂练习(10分钟);
4、作业布置(5分钟)
八、教学步骤
(一)旧课复习(5分钟)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见到你们,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什么作业吗?学生:朗读和听写。恩,很好,都没有忘记,那就先请两位同学来朗读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二)生词听写(5分钟)
4个同学在黑板上听写,再让下面的同学找错误。每个单词,老师领读一遍,再让学生个别发音。进行两个轮回。
(三)偏旁讲解(10分钟)
爪子旁和羽字底的名称及在造字中的作用,所学汉字偏旁归纳
(四)生字讲练(25分钟):
认读生字,讲解结构,解释字义,带领学生集体朗诵,分组请学生认读
(五)重点词语讲练(15分钟)多么(how):用在陈述句或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时,会说什么?给出词语“山高”、“太阳暖和”、“玩快乐”果然(really):确实如此,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请学生用“果然”造句
其实(actually;infact)∶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例句:老虎看起来很凶,其实对自己的孩子很好。让学生用“其实”造句。注意:1.留意payattentionto,请注意听老师讲课
2.重视takesthseriously,他很注意他的健康,每天按时休息。
(六)讲练课文(25分钟)(1)老师领读一遍,速度慢。
(2)就课文内容,提问题。问题①朋子怎么还没有起床?②朋子是怎么感冒的?③汉斯他们要去哪儿?④汉斯他们去长城干什么?⑤今天的天气怎么样?(3)学生之间进行交替性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4)请两组学生上台来进行角色表演,老师纠正读音。
(七)组织导入(5分钟)
简要回顾上节课内容。大家经常给家里写信吗?学生:写。你们了解中文书信的写法吗?学生:不了解。好,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中文写信。
(八)书信讲解(25分钟)
(1)学习书信格式,分析书信内容,朗读书信(2)向学生出示信封,讲解信封的格式
(九)课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用“这样”、“多么”、“先”、“忽然”各造一个句子2.完成122页课堂练习2,并加以讲解3.朗读本课所学生字(词)
(十)小结、作业布置
今天,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所以今天老师决定作业布置得少一点。给自己的朋友或家人写一封信,字数不少于200字。预习下一课内容。好,下课。
第2篇2
第十五课《去中国朋友家做客》
一、课程名称:第十五课《去中国朋友家做客》
教学对象:一年级留学生
所用课时:2课时
使用教材:《基础汉语40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1.通过对课文及课文中出现句式和语法点的讲练,让学生掌握该句式及语法点,同时为学
生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指导学生用所学语法和句式较为准确自如地进行表达。
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本课前所学的常用词语及语法点。
教学要求
1.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复述课文大意。
2.熟练掌握重点语法与句式,能用重点语法与句式造句、回答问题或就限定的话题进行对
话。
三、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
1.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注意讲练结合,采用先讲后练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注意师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言语交际能力。
2.坚持重现性原则,在词语和课文的讲练以及联系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适度复习前面课文
学过的常用词语和语法点。
教学方法:举例法,归纳——演绎法
四、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1、内容:课文里的人物有五个:我、王芳、王芳的爸爸妈妈和奶奶。课文主要围绕王芳跟
我一起去她家的过程展开,反映做客这一活动常涉及的文化习俗:客人通常带什么礼物,主人怎样招待客人,长寿面的文化内涵等。
2、重点句型:参见课本P182句型
3、语法点:
1)“已经”的用法;
2)介词“给”;
3)“帮助”的用法
4)原因关系句:“因为„„所以„„”及其变体、询问方式;
5)动态助词“过”;
6)兼语句:请;
7)结构助词:“的”、“地”、“得”;
8)动量补语;
9)一„„就„„;
10)表示列举的“什么的”;
11)“又„又„”;
五: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2分钟)
稳定情绪,自我介绍
2.导入新课:(1分钟)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到中国朋友家做客的一些生词及常用表达,下面让我们进入课文部分,具体的了解一下“我”到王芳家做客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
3.学习新课:分段讲练课文(约65分钟)
第一段(按自然段落划分)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1)已经副词表示动作、变化的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通常与“了”连用
他已经走了。
苹果已经红了——已经+动词/形容词表示动作、变化的完成。
例:孩子已经大了。/门已经开了
我来中国已经三个月了。/我已经来中国三个月了。
我已经学汉语三个月了。/我学汉语已经三个月了。
——已经+动+数量词(时段)表示动作发生距今的时间或动作持续的时间既可以放在动词前也可放在动词后
#动量词表示动作发生过的次数——动量补语
例:我已经去过三次北京了。
我已经二十岁了。
已经两点了,我们该走了。——已经+数量词表示到达某个程度
例:他已经五岁了,可以上小学了
你吃饭了没有?——我(已经)吃过了。我(已经)吃过一点了。我还没(有)吃呢。
„„了(没有/吗)?:表示对动作、变化的完成情况的询问。
肯定回答为“(已经)„„了”,否定回答为“还没(有)„„”。还可以
用“已经„„一点儿”表达动作进行的程度。
例句1:雨已经停了。/雨还没停呢。
已经(到)8点了。/现在还没(到)8点呢。
上完体育课,我觉得有一点儿累。/她没有得到冠军,有一点
儿不开心。
例句2:老师问我懂了没有。
——我说已经懂了。我说还没懂。
练习:你做完作业了吗?
你早饭吃了没有?
2)“中文系三年级”——注意顺序,表达自己的专业年级
2.学生齐读
第二段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1)给他给我辅导汉语。
老师给我们上课。
医生给病人治病。
——人1+给+人2+动作表示人1对人2做此动作。
有些时候也可以把动作放在“给”前面。
给我打电话。/打电话给我。
给我们介绍**。/介绍**给我们。——动作方向
2)帮助我帮助他学习英语。
人1+帮助+人2+动作人2是帮助的对象,又是动作昂的发出者。杰克帮助王芳完成作业。
帮助、帮、帮忙:
帮助:
1帮助口语我帮(助)他学习英语。帮:○
2给引出动作接受者他帮我辅导汉语。○
帮忙:离合词。请帮我一个忙。(帮助不可以)
3)因为„„所以„„“因为„„”表达原因,“所以„„”表达结果
例:(因为)下雨,(所以)很多同学迟到了。
(因为)他喜欢中国,(所以)他来中国学汉语。
学生造句子。
4)过他以前在北京住过。(现在?)
动态助词,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曾在过去发生,强调经验。
2.学生齐读
第三段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1)请王方请我和玛丽去她家玩。
让某人到某地或做某事。人1+请+人2+动作人2是请的对象,又是动作的发出者。——兼语句
例:我请他吃饭。
我请他去西餐厅。
我请他去西餐厅吃饭。
2)兼语句:一个句子里有两个谓语,前一个未遇的宾语兼作后一个谓语的主语,第一个谓语是带有请求、使令、引导等意义的,如:“请、叫、让、使„„”
例:王芳叫我一起去吃饭。
老师让**到黑板上做题目。
3)因为„„,因为„„“因为”可以放在句中
4)地构成“„„地”的形式的短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做状语。
例:轻轻地走开心地笑慢慢的跑
苹果慢慢地红了。天渐渐地冷了。的、地、得
2.学生齐读
第四段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1)所以
2)风俗:到别人家做客带什么礼物
2.学生齐读
第五段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2)不太
3)过我以前去过一次。
动态助词,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曾在过去发生,强调经验
否定式是“没(有)+动词+过”;如动词后有宾语,宾语一定要放在“过”之后;如要询问是否有某种经历时,可以在用“过”的陈述句尾加“没有”或“吗”,或者并列动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
例:——你以前来过上海吗?/你以前来过上海没有?/你以前来没来过上海?
——我以前来过上海。/我以前没来过上海。/我以前来过上海一次。/我以前来过一次上海。——动量补语
练习:——你吃过早饭吗?(转换及回答)
4)动量补语由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放在动词后面做动量补语,表示动作的次数,如:“次、遍、回、趟、下儿”
例:我去过两次北京。
请再说一遍。
我吃过几回小笼。
请你明天去一趟办公室。
请等一下。
5)一„„就„„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相当于“就1”(见L14)
一+动1„„,就+动2通常动1后不加“了”;两个动词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今天我一出门,天就下雨了。(主语不同)
一吃完晚饭,我就写作业。(主语相同)
吃了午饭,我和玛丽就去人民广场玩了。
参观了博物馆,我们就到南京路去了。
练习:造句
2.学生齐读
第六段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1)表达职业的方法:
是„„,在„„工作;在„„当„„
练习:用上述句型表达自己或家人的职业。
2)什么的例:我喜欢吃苹果、香蕉、橘子什么的。
他经常帮助妈妈做家务什么的。
3)聊天聊得很愉快(重复)
例:吃饭吃得很饱看书看得认真跳舞跳得开心
“得”与“地”比较
2.学生齐读
第七段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2)请
3)为什么
练习:因为下雨,所以很多同学迟到了。
因为他喜欢中国,所以他来中国学汉语。
2.学生齐读
第八段
1.老师边读边讲
重点讲解:
1)又„„又„„表示并列(可以加形容词,动词)等于“既(jì)„„又”
例:这个苹果有大又红,我觉得一定会很好吃。
她又唱又跳,开心极了。
2.学生齐读
三、总结全文语法点(2分钟)
*提问(2分钟)
四、教师以中速朗读课文并完成练习。(2分钟)
课堂练习一/A
五、关注课后句型(领读并作分析)、注释(3分钟)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朗读并抄写生词、读读写写,每个一遍
2、完成三、四、五、(
七、八)
七、板书设计。见后
第3篇3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
导语:对外汉语,顾名思义,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汉语教学。以下是品才整理的对外汉语教案范文精选,欢迎阅读参考。对外汉语教案范文精选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1、《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
:20XX年3月8日
:绍兴文理学院文科楼410教室
:汉语中级班8人(其组成为:韩国学生5人,日本学生1人,奥地利学生1人,也门学生1人,均为学习汉语半年以上的长期班留学生)
:汉语精读
:《汉语初级阅读A》(熊文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第二单元附加练习“动宾词”部分;第三单元课文一《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及其相关练习
:掌握汉语的动宾词及动宾短语
掌握含“更”的比较句
掌握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含“更”的比较句
用“先…再/然后/接着”的句式来叙述事情的先后
:2课时
: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点名;讲述“三八”妇女节的情况,并祝女生节日快乐。
二、复习检查
简单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三、开始新课
1、完成“动宾词”部分的练习
①动宾词(短语):V+N/V
②校对、讲解练习1(选择题,共10题)。要求学生个别回答,并将整句话念出来,不能光讲答案,教师对个别有难度的词语作适当讲解。
③校对、讲解练习2(扩词,共12题)。要求学生个别回答,教师补充。
2、讲解第三单元课文一《中国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及其相关练习
①导入:询问学生关于他们国家的交通情况
②生词部分
A、请学生自学生词2分钟,找出不懂的词语,请学生相互解释,教师作适当补充
B、请学生用“挤”、“影响”、“解决”等重点词语造句
C、教师领读生词
第二课时
③课文部分
A、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询问难易程度
B、教师逐句朗读课文,解释语言点
1)在中国,自行车还是人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还是:仍然(是),仍旧(是)
例:已经是春天了,天气还是那么冷。
2)你看
“你看”具有提示作用,表示下面要讲一些具体的问题。
例:这个房间太脏了,你看,桌子上都是灰尘。
3)更
更:更加,通常有“更+adj.”表示一方在程度上超过另一方
例:他跑得很快,我跑得更快。
还有“比…更…”的句式
例:(他跑得很快,)我比他跑得更快。
请每个学生用以上两种格式造句。
4)先…然后/接着/再
这个组连词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使得句子更加连贯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然后洗脸。
如果要叙述多件事情,则可以用“先…然后…接着…再…最后…”这个结构(中间的“然后…接着…再”顺序可以调换)。
例: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再洗脸,接着吃饭,然后整理书包,最后去上学。
请每个学生用这一组连词造句。
C、教师领读课文(长句需要反复领读几次)
④练习部分
A、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共4题)。请学生个别回答
B、多音字注音(共6题)。教师先将多音字的各个读音列在黑板上,减低学生做题的难度。
C、用“更”完成句子(共6题)。请学生个别回答。
D、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答案(共4题)。师生共同完成。
四、总结新课和语法点。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与生词,预习课文二《高速火车》。下次课听写生词。对外汉语教案范文精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词重读
A一般的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中总有一个音节读的重,这个音节叫重读音节。
B一般的重读音节都在最后的音节。
2课文
A姓名的询问
B国籍的询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
1能感知双音节词中的重读现象。
2知道重读与清声的区别。
3表演和复述对话。
教学用具:
PPT卡片
教学安排:
本课一次完成,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复习辨音辨调三声变调轻声声调搭配
学习词重读
引入交际对话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复述课文表演对话活学活用
复习词重读
总结本课重点
布置作业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安排和分配: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1语音复习(15分钟)
三讲练新课(33分钟)
2词重读(12分钟)
3生词听写(10分钟)
4引入课文(10分钟)
5总结(1分钟)
教学环节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复习旧对话:你们好?你好--今天星期几?今天星期二。汉语难吗?不太难。好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1辨音辨调(3分钟)
教师领读一遍,将学生分三组(教室中间1组,教室左边2组,教室右边3组。)
二组读A,三组读B,教师指读。
2三声变调(4分钟)
教师领读一遍
一组读A,二组读B,三组读C,一起读D
叫三个同学起来,老师指读。
3轻声(4分钟)
老师领读一遍
一组齐读一遍,二组读A,三组读B
叫三个同学指读
4声调搭配(4分钟)
老师领读一遍
叫三个同学指给大家读。
三讲练新课:
1词重读(12分钟)
A引入(2分钟)
提问法:这是什麽?杂志。--杂志是谁的?老师的。--恩,我的。
杂志(zázhì)---(zázhi)
我的(wǒde)--(wǒdé/dè)
领读错的B学生感知(8分钟)
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妹妹谢谢什么朋友你们请吧谁的你好汉语银行邮局明天学校公园再见老师欢迎咖啡
从左边同学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读A组,再读B组。
老师领读一遍
老师指读,A一个,B一个
一组读前三组,二组中间三组,三组后三组,最后两组齐读。
让学生说出两组次的区别,指出A组后一个音节轻重,指出B的后一个音节轻重。
C老师总结(2分钟)
汉语中,两个字的词基本是后面的字重读,除轻声。--词重读
2生词听写(10分钟):
A每个学生5个词
1姓2叫3哪4学5国
6朋友7你们8欢迎9请问10贵姓
11学习12汉字13发音14名字15中国
16美国17法国18英国19德国20日本国
B学生改错
C老师领读(第一遍从第一到最后,第二便从最后到第一)
D让学生做从6-19中的重读标记
E老师指读
3引入课文(10分钟):
(1)询问姓名(6分钟)
引言--**看见陈水扁
A:Guìxìng?
B:WǒxìngChén,WǒjiàoChénShuǐbiǎn.Nǐjiàoshénmemíngzi?
B:WǒjiàoDálài
老师领读(第一遍慢速,第二遍中速。)(3分钟)
同桌对话练习(1分钟)
老师问学生(2分钟)(4个同学)
(2)打听(4分钟)
引言--他们看见一个人
A:Tāshìshuí?
B:TāshìMǎYīngjǐu
老师领读2遍(慢速一遍,中速一遍)(2分钟)
提问(四个同学)(2分钟)
4总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词重读,下节课我们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安排和分配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进入新课(48分钟)
(一)情境引入(12分钟)
(二)课文讲练(18分钟)
(三)处理课后题(6分钟)
(四)复习和作业(7分钟)
(五)欣赏(3分钟)
教学环节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进入新课(48分钟)
(一)情境引入(12分钟)
1问国籍(5分钟)
A:Nǐshìnǎguórén?
B:Wǒshìzhōngguórén.老师领读两遍,一遍慢速,一遍中速。
同桌练习
老师提问
2自我介绍(7分钟)
A:WǒjiàoMàikè.WǒshìMěiguórén.Wǒxuéxíhànyǔ.老师领读两遍,一遍慢速,一遍中速。
找同学自我介绍(10人)
(二)课文讲练(18分钟)
学生读课文(找一组同学)
老师领读(一遍慢速,一边中速)
学生读课文(两组)
学生上台表演(五组)
(三)处理课后题(6分钟)
课后四题(五个同学读)
(四)复习和作业(7分钟)
浏览ppt,今天我们复习了三声变调,辨音辨调,轻声,声调搭配.回家把习题(一)练习一下
我们学习词重读,再读一读体会一下。
我们学习了对话: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哪国人?
回去做(二题)
复习第七课,预习第八课生词。
(五)欣赏(3分钟)
在古筝曲中,回顾今天的内容。对外汉语教案范文精选
教学内容:
1.生词,注重结构,词义,用法上具有汉语特点的词汇。
2.课文,通过大声朗读以及问题提问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
3.语言点,重点是语言点的用法及语义的掌握和应用。
4.练习,重点放在语言点的相关练习上。
5.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俗语背后深意。
教学目标:
1.掌握所学生词,特别是重点生词的用法。
2.掌握并熟练应用语言点的语义用法。
3.理解课文出现的俗语,并领会作者的心理。
教学方法:
1.对于生词和语言点的讲解,重点放在词义、语义以及用法上。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语境对重点生词和语法进行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在课文教学中,在掌握生词的基础上,首先通过领读和大声朗读使学生感知文章,对难理解处进行简单的讲解,力求掌握文章大意。
3.围绕课文相关内容进行简单地提问并小范围讨论,加深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学习生词
同学们,早上好!在上课前,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句中国的俗语,(板书:沉默是金)来,我们一起读一下这句话。(生齐读)“沉默”就是不说话,保持安静。大家觉得沉默好吗,重要吗?(小范围讨论)(找个别同学)你觉得回答老师问题时,沉默好吗?开party时,沉默好吗?(生答)恩,那这些时候,沉默还是金吗?对,今天呢,我们就“让沉默不再是金”(板书:让沉默不再是金)讲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词。有谁愿意为大家读一下,恩,在他读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帮他听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生读)他读得真不错!(适当纠错,然后,老师领读一遍。再找平时发音好的同学领读一遍。)
词语解释:
1、复杂(形)复杂是指事物多而且乱,主要用在以下三
种情况:
例句:
(1)如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关系复杂——简单、单纯
(2)这道数学题很复杂。——问题复杂——简单、容易
(3)她的想法真的很复杂,总是想太多。——思想、想法复杂——简单、单纯这三种不同的情况,它们的反义词也有一点不同,但都可以用“简单”一词。这一点大家注意一下就可以了。我们来看第二个词:
2、耿直(形)跟老师读。这个耿直呀,是说一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从不拐弯抹角。我们常说:性格(引导学生说出“耿直”)例句:他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
这个词还有两种其他的写法,鲠直、梗直。其实,接下来的这个词和“耿直”的意思一样,它的意思表现得很明显。第三个生词是什么?
3、快人快语我们常常把它写成“快言快语”。
近义词:心直口快
反义词:吞吞吐吐就是说有些人说一句话之前要先想半个小时,例如:他说话吞吞吐吐的。
那大家说说,你们喜欢哪一种人啊?是耿直,快言快语,心直口快的的,还是吞吞吐吐的?(学生回答)很明显!好,我们接着往下看:
4、打抱不平(走到同学们中间,什么都不说,打一下A同学)老师刚才说面都没说就打了A同学一下,这时候,B同学看到后,觉得老师打A同学很不公平,他很可怜,所以,B同学就打了老师一下。那我们说B同学的这种行为就叫“打抱不平”。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完整地说成,“B同学为A同学打抱不平。”在用这个词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抱”写成“报”。好,看第五个生词
5、得罪(动)意思是“使……不高兴”。我们常说:~人,~领导。“你们最好不要得罪我,小心考试不及格。”(教室笑)例如:他做了不少得罪人的事儿。恩,这就是得罪。我们看最后一个词
6、遭虽然只有一个字,但它的意思不止一个。
(1)动词作动词时,是“碰到、遇到”的意思,后面接的常常是一些不好的事情。例如:~难,~灾,~险
(2)量词它还有做量词的情况,相当于“回、次”。我们班都有谁是第一次来中国?恩,我们就可以说:来中国,我还是第一遭。对我来说,接触到这么多可爱的外国留学生,今天还是头一遭。
二、学习课文
学生分读1、2自然段,然后老师读一遍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大学毕业时,教授是怎么对“我”说的?
2、教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3、教授的话让“我”想到谁了呢?
4、“我”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5、父亲为什么一生都不顺?
6、他吃亏又是因为什么?
7、“我”毕业以后到哪儿工作了?
8、到工作岗位之后,我是怎么做的?
(生答:“一到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引出语言点:一……就……)看来大家听得都很认真!现在你们看课本上的这句话(一到工作岗位,我就把沉默是金作为信条。板书:一……就……)这呀,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它有两个用法;
(1)表示的是一个动作或是情况出现以后紧接着又出现了另一个动作或是情况。连接的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前后两句的动词一般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一放假就回家。在主语不相同的时候,也可以用“一….就…”,例如:她一打球,我就去加油!
给出几组词语,让学生造句a.我睡觉她说话b.老师提问我紧张c.我回家妈妈高兴
扩展练习:用“一……就……”完成下面的对话,注意它的两种不同的意思:
(一)前后动词一样,或用“是”代替后一个动词:
1、A:你昨天和你的朋友聊了多长时间?
B:我们已经十年没见面了,所以。
2、A:她在商场买了多少衣服?
B:她觉得那儿的衣服既漂亮又便宜。
(二)前后动词不一样:
1、A:你听完报告以后去哪儿了?
B:。
2、A:你什么时候给我回信的?
B:
作业布置:
复习上课学过的生词和句型。用一···就···造三个不同的句子
留学生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备课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阅读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写作教案模板
对外汉语教案模板长城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