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范例(3篇)
来源:
最新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急救护士;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60-02
1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护理人员13名,年龄:20-41岁;学历:中专10名,大专3名;职称:护士6名,护师5名,主管护士2名;其中招聘护士9名,从事急诊护理工作1-3年10名,5年以上3名。
2培训内容
2.1理论培训
2.1.1灾害一般知识:包括灾害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各种灾害对人体的伤害和救治技术,增强急诊护士对灾害的认识。
2.1.2现场救治知识包括护士的主要职责:伤情判断、检伤分类、伤员转运、登记统计、护理文书及常见急危重症院前处理流程等,增强急诊护士的救治能力。
2.1.3急症护理知识包括各类烧伤、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骨折、休克、大血管损伤、各种急性器官功能衰竭、心跳骤停、各种急性中毒等,增强急诊护士的急症护理知识。
2.1.4批量伤员抢救知识成批患者抢救工作流程、各自职责。
2.1.5自我防护知识:灾害现场可能对救援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加强各类灾害自身防护知识的学习,包括环境、疫情、安全等方面的防护知识,增强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
2.2急救技能培训
2.2.1院前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畅通气道、海氏手法等。
2.2.2专业救护技能:气管插管、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给氧、清理呼吸道、洗胃、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
2.2.3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等。
3培训方式
3.1制定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规范化的培训计划,从理论、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全面培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质量、效益、津贴挂勾,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2建立多种学习途径
(1)人人参与以熬新主编的《急救护理学》为蓝本,年头制定学习计划,每人负责一个章节,每月安排一人讲课,从各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如:解剖、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到急救原则、护理常规。在备课的过程中自觉的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部学习一遍,促使护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每季度组织一次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及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机器洗胃、电除颤、呼吸机使用、急救用药等急救技术与知识培训。先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及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技能的演示、讲解及各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由科主任、护士长及讲课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参加训练的护士进行逐一考核过关。
(3)一对一跟车督导我科院前急救小组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机组成,在急救现场只有一名护士,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独立业务素质。年轻护士在出诊时,派一名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随同,观察年轻护士的整个处理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告知年轻护士,与之分析交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3应急预案演练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1]。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了广泛运用[2]。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性,可以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根据疾病好发季节及科内收治病人疾病特征,选取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病例:如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批量伤员的处理流程、院前急救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复合性外伤等,由护士长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配置,上报医院护理部批准备案,最后由医院医务科、护理部督导组织实施。
4讨论
急诊科在临床治疗和院前急救中具有自身特点: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和抢救复杂,院前急救现场往往只有一个护士。针对这些特点,要求急诊专科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把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有机结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关键,可全面提高急诊专科护士对急危重症的快速应变能力,对疾病能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判断,提高院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经过几年的实施,急诊科护士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急诊急救的整体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最新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关键词】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缺陷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和呼吸骤停时采取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急救措施,是全球最为推崇的,也是普及最为广泛的一项急救技术。
笔者曾担任过全省护理技能大赛和全省120杯急救技能大赛、全市医师技能选拔赛、医院内医疗和护理的技能比赛的评判,从中看到医务人员在掌握心肺复苏时存在很多问题,感到痛心和遗憾,甚至失望。
同时近几年也参加了医院管理年督查工作,各县区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参差不齐、差异性更大,尽管医管年开展了好几年,狠抓“三基三严”也好几年,但真正实际意义的效果并不明显,有的甚至存在应付或侥幸心理。导致参赛时及格率较低,甚至个别外科医生面对模型无所适从,不知要怎样去操作让人震惊!结合近30年的临床抢救经历,现将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望引起同道们的重视。
1技能缺陷
(1)理论和实际不相符:口答或笔试能过关,但实际操作不行。(2)开放气道不够标准,压额抬颏或托颌不到位,至气道不够畅通。(3)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方法不当或不正确,手法不当未做到三C(EC)手法;吹气时漏气不能有效灌注;有的甚至不会使用面罩(因为有的县级医院还不会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而有的乡镇卫生院更是没有配备最简单最基本的呼吸气囊)。(4)按压手法和姿势不正确,抢救者没有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不同体位来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按压时不能做到紧贴胸壁,而随时移动等。(5)按压频率不正确,忽快忽慢,时间观念不强,按压次数不够,超时或时间不够,达不到培训或抢救要求。(6)应急能力差,操作不够熟练、机械、不灵活,在临床实践中,遇患者突发意外时手足无措,最基本的把患者放平,做最简单的开放气道进行急救有时都反应不过来。
2原因分析
2.1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有偏差(1)院领导不够重视,或着说重视只是挂在嘴边,而未落在实处,重效益轻培训、重专科和其他建设而忽略“三基三严”培训;(2)科室领导不够重视,找客观(工作量大)、抓收入、重使用、轻带教、轻学习;或培训流于形式,只满足于他们完成日常工作。有些科室自视多年没有抢救过一个患者,用不着简易呼吸气囊和急救措施,而没有应急和危机意识,安全隐患大。(3)医务人员自身不重视,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专科越来越细化,致使一些医务人员过多注重专科知识,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不够或自视自己是专家、学者不用掌握这些基本技能。
2.2操作不规范,培训与临床实际相脱节在抢救过程中,操作不够规范,没有按照培训要求规范进行,气囊使用不正确,按压时术者体位和患者体位不够合理,手臂不能垂直,影响按压效果;在轮换按压时时间过长(应在2s内完成),或忙于插管影响按压。
在培训中过于强调动作的美观程度而忽略临床实际操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3培训上不到位、管理上有欠缺各医院在抓“三基”培训上流于形式,虽然有计划、有措施、有考核记录,但是,培训无评估、无追踪、不过问、无监督、或考核不严、考一次就一劳有余、没有复训,致使培训效果不明显,最终达不到培训目的和要求。
2.4督查不够严,或有局限性抽查时,叫院方自己点名(而院方早就把最优秀的、有资格的、有经验的人员名单准备好)、限于有的医院无复苏模型,仅口答或笔试;碍于情面,为了今后医疗机构间的相互关系,反馈时又避重就轻,达不到督促、检查、指导、改进和完善的目的。
2.5卫生资源配置不足有的乡镇卫生院连最起码的基本急救器材都没有,更不要说是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3对策
3.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危机意识,引起高度重视在公众都在普及基本急救技能的今天;在公众法律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在患者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必须重申对“三基”培训的再认识,“三基”培训是一个医学传统项目,它既是对院校知识的“温故”,也是对医学科技发展新知识的“知新”。所以,医务人员更应该熟练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最基本的急救技能。
一是保护自己;二是保障安全;避免纠纷;三是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四是要能有效指导公众培训;五是提升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3.2加强管理,形成制度、持证上岗从目前的现状分析,“三基”培训已逐渐被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高年资医务人员所忽略,所以必须加强管理,明确“三基”培训与医院人才培养、进修、深造和职务的晋升、评优相挂钩,形成制度,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范医疗行为、夯实基本医疗技术基础,严格有效开展三基培训,为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医院的基础质量,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技后勤等非医护人员)都应该经过严格培训,培训覆盖率要达到100%,考核合格后持证方能上岗!
3.3严格培训、强化复训,严格考核督查“三基”源于实践,“三基”培训也应该在实践中完成,要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并非几次讲座、几次临床示范所能奏效,所以,培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科室要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目标来坚持,随时随地进行三基培训的宣传和教育,合理安排工作,克服医疗任务重、人员少的实际困难,组织好培训,把培训落到实处。
医院要有复训的计划和规定(每2~3年复考一次),培训时要严格、要规范、要考核,要有评估,要有反馈,要督查、要有奖惩、要与晋升、评优挂钩,新上岗人员培训要落在实处,如果考核不过关,要进行补考,否则继续培训直至能上岗。在培训过程中,要及时对考核优异的人员实施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使他们有更加高涨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人员实施处罚,并与聘用和晋升职称相挂钩。实施奖惩的目的不仅是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营造学习氛围,扩充知识容量,形成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培训考核制度。
3.4配备基本的急救器材,扩大培训面尤其是乡镇卫生院一级的医务人员,提高应急救治能力。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最新应急管理知识培训范文篇3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危重病人的第一线,急救质量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而急诊护理工作质量更是医院综合质量的重中之重,护士素质的高低、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患者的抢救、治疗和康复[1][2]。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培养专科护士的重点,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专科护理发展的趋势。急救工作除了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种抢救预案和应急预案外,培养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反应迅速的急诊护理队伍对急诊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介绍当前急诊科护士素质培养进展、培训项目、内容与方法,为从事急诊科护士管理和培养提供参考。
1培训项目: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判断能力、应急和护理技能、沟通技巧等综合素质对保证急诊抢救的效果和质量尤为重要,针对目前急诊护理队伍素质现状存在的思想素质不稳定、专业知识不扎实、法律意识淡薄、心理疲劳的普遍性、护理科研意识薄弱等问题,王宏哲、张利岩、高歌等提出培训项目包括:(1)急救意识、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急救操作技能的培养,(2)院前急救及急诊分诊、群死群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培养,(3)沟通技能和增强法律意识的培养,(4)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及行为规范和礼仪的培养,(5)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培养。(6)提高信息素质、自学能力及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3-4]。
2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加强人才培养
2.1急救意识、技能,应急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2.1.1培训项目张环英[5]等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阶梯式培训的方法中将卫生部的颁发的50项护理技术操作列入培训计划,再结合急诊专科特点,选定18项急救护理技术及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院前急救及急救分诊的培训、群死群伤及突发卫生事件的培训、综合模拟急救演练等。王力[6]等选择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为徒手心肺复苏、电动吸痰、电除颤、深静脉穿刺,4项操作以《基础护理学技术操作程序、测评与考核》、《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教材,统一操作及评分标准;模拟抢救演示包括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中毒、颅内高压综合症、外伤性失血性休克和羊水栓塞7种危急重症,均以《急诊护理学》为教材,统一抢救程序及评分标准。
2.1.2培训方法及效果目前,各医院在岗位培训工作中开展最多的是一些院内活动,几乎很少组织短期或长期脱产学习培训。贾胜欣[7]等采用体健式培训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培训效果。许乐芬[8]等认为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方式普遍受到护士的认可和好评,增强了护士综合急救技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护士的自信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葛宝兰[9]等认为情景模拟和个案分析的培训方式应用于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无论在加强临床理论知识水平方面,还是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夏丽[10]认为应急预案演练的重点在与急救过程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廖全全[11]等采用“社区―院前―院内急诊”三位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社区护士,结果首次培训、复训考核合格率均为100%;首次培训优秀率31.3%,复训优秀率75.3%,复训优秀率显著高于首次加强对急救技能的培训。定期复训,尤其是基本生命支持[12]技能的定期复训非常必要,这也是急诊医学界的共识。同时还应具备因其它特殊原因如:火灾、突然停电、停氧、停水等造成的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有力的保障[7]。
2.1.3国内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方式国内对急救专科护士培养尚在起步阶段,主要以在智教育为主,培训基地为医院,安排急诊临床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授课,如2007年安徽省认定具有急诊转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医院有6家,江苏省论证评定的急诊护士培训试点基地的医院有2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承担了江苏省首届“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同时注重与其他国家及地区合作,如上海创建了中医合作的急救人员培训中心,北京也正在创建与加拿大、香港合作的危急重症专科资格培训中心。
2.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正确价值观能使人产生持久的内在动力[2]。工作在急诊科的医务人员,承担着抢救生命的重任,在心理上要有为患者忠诚献身的高尚情操,珍视生命,对不同民族、种族、信仰、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的人都要平等对待[13]。充分启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行业树新风,教育大家在商品经济飞跃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忘奉献、不忘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2.3护士语言素质及沟通能力培养:大多数急诊患者及家属都有急躁、焦虑、恐惧等心理,对护士的语言非常敏感,护士在抢救操作过程中说话的内容、声调、态度、表情对患者及家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护士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加强护士语言修养和在紧急情况下恰当揣摩他人意图、把控和驾奴病人及他人的能力。使增强语言的逻辑性、准确性,用词恰当得体,语言表达清楚、亲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给患者和家属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交流气氛。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和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应耐心解释、安慰、体谅,以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医院“实行绿色通道”,对医患紧张的情况,护士首先要保持镇定,用恰当的语言向家属进行解释,对不同情况、不同的对象用最恰当的方式进行调节,使患者和家属都得到满意的答复;另一方面,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掌握分寸,不要在患者面前埋怨、抱怨,所以语言素质的提高是减少急诊纠纷的一个重要方面[14]。
2.4锻造稳定的心理素质:急诊面对突发及应急事件较多,而酗酒、吸毒、自杀、他杀及恶性事故就诊时本身就带有法律纠纷,面对这种情况,情绪稳定性差的护士可能心理准备不足,造成抢救工作忙而乱,直接影响抢救效率。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护士心理素质的敏感性训练,锻炼他们在应急情况下使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状态;另一方面作为领导者应重视急诊护士的心理问题、加强关怀、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适当提高待遇,并通过制定一些确实可行的措施来减轻护士的压力,降低护士的疲劳程度,从而使抢救质量得到保证[15]。
2.5加强法律和安全意识教育:法律在不断走向健全和成熟,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必然。然而目前急诊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却落后于形势,在执业中不注意自我保护,为此强化急诊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者迫在眉睫的任务[16]。通过对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规范各种文件的书写,时刻绷紧护理安全这根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明确患者的基本权利,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真正树立起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有效地堵塞工作中的漏洞。
2.6提高信息素质、自学能力及科研水平:信息素质是一种综合的、具有独特性的本质,是一个人通过培训能把信息资源应用到其工作中的能力。采用针对性讲授法、实例系统应用法、小组讨论法培养护士的信息素质[17-18]。为护士制定读书计划,指导他们有重点地阅读中外期刊和书籍,定期写小结;并逐渐培养他们在实践和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收集、整理资料,每年写1~2篇专业论文。同时加强对论文的质量把关,并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他们大胆思维和创新。
2.7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19],现代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代的医患关系已经逐步发展为“共同参与型”,在急诊工作中,医务人员不能仅仅将患者看作是一个单纯的生物个体,而更应该将他们看作是具有丰富情感和社会属性的人,真正关怀、体谅和同情患者,如果患者由于疾病的痛苦而出现不礼貌或蛮横的行为,医护人员应理解[20]。急诊患者一般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相对较短,医患之间没有充分的感情交流,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建立,彼此仅仅是治疗和被治疗的关系,因此,在急诊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更应注重对在职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当前倡导人性化护理的今天,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熟练的创造技能和丰富的护理经验,急诊胆识、应急意识,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水平、稳定的思想状况、高度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敏感的信息素质。只有加强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培养,才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
[2]裴少梓,包家明,赵燕.护士形象礼仪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16):1516-1517.
[3]王宏哲.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培养[J].医学信息,2010,23(10):316-317.
[4]张利岩,高歌,王颖等.现代护理管理中如何提高人员与素质更新管理理念[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5):407-409.
[5]张环英,张翠雁,卢秋香,等.急诊护士急救技能阶梯是培训的方法探讨[J].现代医院,2009,30(18):2186-2188.
[6]王力,陈新怡,刘诗文,等,军队医院护士急救技能培训的探讨[J]。护理杂志,2007,24(6):98-99.
[7]贾胜欣,吴景梅,张会然,等,体验式培训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22-23.
[8]许乐芬,王茂桂,陈慧,等,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48-149.
[9]葛宝兰,常娜,杨海娥.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在急诊分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9,9(9):17-19.
[10]夏丽。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J].护理管理杂志,2008,8(3):42-43.
[11]廖全全,张文武,王立军,等,三为一体急救技能培训模式在社区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1):7-9.
[12]沈洪,赵世峰庚炎.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自动体外除颤(AED)与除颤方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4):253-257.
[13]李欧,壬重高.专业技术人员素质[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7.
[14]比古丽森,沈艳涛.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急诊患者职业素质培养的见解[J].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299.
[15]陈丽花.急诊科护士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561-562.
[16]黄秀金,许萱荷.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防范医疗纠纷[J].广西医学,2003,25(10):2065.
[17]刘雪松,詹洁,李冬梅等.急诊科护理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2,27(9):53-54.
[18]周满英.基于现状调查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信息素质[J].中医教育,2010,29(2):25-28.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网络安全的构建范例(3篇)
- 阅0网络安全的构建范文篇1【关键词】网络安全;IPS;构建;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102-011、建设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网络.....

测绘地理信息应用范例(3篇)
- 阅0测绘地理信息应用范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应用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前言本文从数据的角度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测绘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