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原因范例(3篇)

来源: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原因范文

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

其实骨内一样有新陈代谢,骨内细胞有“流失”和“结合”的作用,而当骨质“流失量”过多,骨质疏松亦因此而起,这也跟内分泌有关系。更年期女性在停经后,雌激素下降令荷尔蒙减少,而荷尔蒙具有抑制骨质减少的功能,这也是说明为何更年期后的女性是特别易有骨质疏松情况出现,而男性就多数会在65岁后才出现。一般上了年纪的男性,每10个就有3个人有骨质疏松,而女性则是每10个就有7个人。此外,原来常服用类固醇、甲状腺病患者、内分泌失调,及慢性肝肾病患者都有可能患上骨质疏松。

早期无预警注意检测

骨质疏松早期基本上没有病症可言,但到一定程度有机会出现驼背、脊骨变形而令身高少了一寸等情况,加上不会出现痛症,往往要骨折后才知道严重性,所以骨质疏松犹如隐形杀手,需要去检测骨质密度才可得知。现时最常见的检验方法是照X光,或者用超声波检测脚跟,若果检察所得的T值,负数值愈大,骨质密度愈低,而在负2.5或以下,就算骨质疏松。

注意:要慎选芝士

虽然芝士是富含钙质的食品,但在选择芝士时,应尽量选择低钠质的产品。

增强骨质四招

第一招?多做负重运动

骨质疏松患者好多都是严重到去到骨折才求医,这时就多数要向骨科医生求诊。骨折可能需要长时间治疗,常用药亦会增加罕见骨折的机会,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绝对是预防胜于治疗。因此,建议大家平日要多做负重运动,强化肌肉的运动,适当的压力促使造骨的细胞重塑骨骼,同时令钙沉积,便会强化骨骼。

第二招?30岁前储备黄金

众所周知钙质对骨极重要,但原来人体在30岁前会把钙质收藏在骨内储备,一但过了30岁就会停止,而且不分男女。人体中有99%的钙在骨内,只有1%在血液中流动,那属于电解质。在30岁后,要注意钙的吸收,因为钙在人体内日渐被消耗,如果吸收不够就会在骨中取钙质使用。把握在年青时增强钙质,就好像是在银行多储蓄,以备老来使用,使骨折机会大减。

第三招?留意克钙的食物

更年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较难补救,但仍可以减低钙流失的速度。在日常饮食方面除了要多吃高钙食物外,更要留意一些有助钙质吸收,或跟钙质“相克”的营养素。维他命D和镁都具有帮助钙质吸收的功能,前者可以在阳光中吸收,而后者分布在极广的食物层面中。而跟钙相克的,主要有咖啡因、蛋白质及钠质,这些营养素会增加钙在尿液中的流失量,每168毫克咖啡就会排出约4.6毫克钙,所以每天最好别喝超过两杯咖啡。而蛋白质方面,每公斤体重需要0.8至1克蛋白质,而每吸收多一倍,就会增加50%钙流失;钠质方面,每克盐令钙流失增加26毫克,建议每日食用分量不超过1匙盐。总而言之,即是要少喝咖啡、少吃肉(低蛋白)及少咸(低钠),同时每日喝两至三杯牛奶,每杯约240毫升补充钙质。

另外,体重过轻的人也要留意,如果盲目减肥,一吃得少,钙质吸收不足,二会使骨所受的重力少,在运作不足的情况下,增加骨质疏松的机会,所以在这个特别的情况下,肥会好过瘦。而以亚洲人的标准来说,正常BMI指标应该在18.5至22.9之间。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原因范文篇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发生破坏、骨脆性增加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的骨骼疾病。包括三大类:“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疼痛,身高缩短,驼背及骨折。发病原因与性别、年龄、遗传因素、激素调控、营养状况、运动、免疫功能及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有关。

有四成中老年人群属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而且多为女性。为何“中国大妈”会遇到骨骼危机呢?专家表示,绝经期后的女性由于失去了雌激素的保护,其骨量处于快速丢失阶段。

另外,骨质疏松造成的死亡率高,且无症状,身高突然变矮要警惕。“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危害便是骨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物盐分会副主任委员林华教授说,“我国70%~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一些老人骨折后就卧床不起,日子久了,各种并发症都可能发生。有统计数据显示,髋骨骨折一年的死亡率接近30%,比很多恶性肿瘤死亡率还高!”

说骨质疏松是“沉默的杀手”,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一点症状都没有。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得知自己患上骨质疏松症了呢?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测量身高。

男性最晚在40岁,女性最晚在45岁时,每半年到一年测一次身高,如果半年或一年内身高降低了3~5厘米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就一定要到专科进行骨密度的检查。

另外,如果出现夜间疼痛,也要引起重视。林华教授说,因为骨质疏松有一个特点,就是骨骼在无负重的情况下出现的疼痛,比如睡眠的时候出现腰背痛和全身疼痛的症状;另外就是不明原因的乏力,持续三天以上,通过休息以及加强营养没有任何改善。这些现象常常提示人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应尽快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

骨质疏松症目前的治疗以药物为主,如:二磷酸盐、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维生素D制剂及钙剂。老百姓们常常认为,喝骨头汤能防止骨质疏松,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实验证明同样一碗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一碗骨头汤。

完整的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治疗的方法是:

1.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奶制品,如牛奶、奶酪;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蛋;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海制品,如鱼虾、海产植物、贝壳类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奇异果等。

2.加强运动。运动是防治骨质疏松症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成骨细胞活性,提高骨密度,促进骨形成,从而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同时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质量,稳定关节,加强灵活性,提高机体抗骨折能力。

3.适当光照。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原因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腰背疼痛的病因;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tiologyofagedpatients’backpainanditstherapy.MethodsTheclinialdataof51casesinoutpatientdepartmentfromFeb.2005toFeb.2009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Mostbackpainofagedpatientswasnotcausedbytraumaticfactorsbutbyosteoporosis.ConclusionThebackpainofagedpatientswasmostlycausedbyosteoporosis.Vertebralcompressionwasusuallyconplicatedwithosteoporosis.Soeffectivetherapyforvertebralcompressionshouldincludeanti-osteoporosismeasures.

[Keywords]aged;etiologyofbackpain;osteoporosis;therapy

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数原因是由于骨质疏松所造成。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影响骨骼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异常的代谢性疾病。其骨量下降、骨组织微结构异常导致骨脆性增加,极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或桡骨远端等部位骨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看,骨质疏松被认为是骨量和骨强度下降,不能适应机体运动负荷的要求,在正常活动时可出现自发性骨折和骨痛,主要发生于椎骨[1]。过去传统的对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我们早期采用抗骨质疏松等方法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门诊治疗腰背部疼痛老年人51例,男15例,女36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50岁。无外伤史患者29例,男8例,女21例,其中无椎体压缩性骨折者8例,男2例,女6例,合并有椎体压缩性骨折者21例,男5例,女16例,其中胸椎8例,腰椎6例,多个椎体7例。有外伤史患者13例,男5例,女8例,合并有椎体压缩性骨折者8例,男3例,女5例,其中胸椎4例、腰椎2例,多个椎体2例。其余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其中腰椎转移瘤2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2例,尿路感染3例,腰椎滑脱症2例。本组患者中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者13例,糖尿病7例,慢支肺气肿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例。病史最长20年,最短1周。本组随访时间6个月~3年,治疗效果良好。

1.2腰背部疼痛的原因腰背部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外伤引起的腰背痛患者有外伤史,腰背部疼痛与外伤有关。老年人往往合并有老年病,肌力减退,平衡功能衰退和视力障碍及对事物的反应调节本能差均会容易造成老年人易跌倒[2]。甚至有的是自身肌肉活动或轻微牵拉动作造成腰背部软组织损伤而出现腰痛。根据本组病例分析,更多的老年人腰背痛是没有外伤史,超过半数患者存在椎体压缩性骨折(72.6%),X线片显示椎体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逐渐降低,出现骨量减少而发生骨质疏松。临床上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X线摄片检查不难作出诊断。但骨质疏松早期X线较难发现,一般认为骨量减少达30%X线平片方可显示[3],如有椎体骨折存在时骨量减少已超过30%以上。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易出现在劳累时、坐位或立位姿势时,而卧床休息常使疼痛症状减轻或缓解。疼痛严重时患者夜间不能入睡,转身及起坐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及日常生活。值得提出的是患者出现明显的腰背痛时,应想到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能,应及时拍片明确诊断。当患者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相应椎体棘突及椎旁有明显压痛,胸椎及腰椎X线拍片检查均见椎体骨小梁有不同程度稀疏外,椎体有不同程度的楔形改变。严重者疼痛可沿肋间神经放射至胸壁而致侧胸部疼痛,或疼痛沿腰背部脊神经放射致腹壁而致侧腹部疼痛。本组有5例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其中3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胸背部及侧胸部疼痛,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出现腰背部及侧腹部疼痛。诊断时需详细询问病史及检查以做出正确鉴别诊断。

1.3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对于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应结合对因施治才能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在有外伤史患者应适当休息及对症治疗,以利腰背部损伤软组织及早恢复。而无外伤史出现腰背部疼痛患者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所引起,采用对症治疗效果往往欠佳。应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收到满意效果。本组有外伤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及无外伤史腰背部疼痛患者采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结合阿仑膦酸盐抗骨质疏松治疗。服用固帮者,每天早上服1片,服用福善美者每周1粒(75mg/粒),均为早上空腹服用,同时服用钙剂,如钙尔奇D每天1~2片(600mg/片),罗盖全(骨化三醇胶丸)每天1片(0.25μg/粒)或阿法迪三(阿法骨化醇)每天1次,每次2粒。治疗早期因腰背痛明显需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如西乐葆、莫比可或扶他林缓释片,根据身体情况不同而选用其中一种。疼痛减轻或缓解时停服。本组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3个月8例,3~6个月15例,6~12个月9例,1年~1年半者5例。用药3~6个月抽血检查监测血钙浓度,6个月拍摄X线片观察椎体骨密度改善情况。

2结果

在有外伤史5例患者中,经过2~3周对症治疗腰背痛逐渐恢复。2例腰椎转移瘤患者及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手术治疗。2例输尿管结石肾绞痛及3例尿路感染患者经过抗感染、解痉及排石利尿治疗症状缓解。其余37例患者经过抗骨质疏松治疗后,13例在治疗2周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开始减轻,11例在治疗3个月后腰背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8例在治疗6个月后腰背痛逐渐缓解。5例腰背部疼痛严重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者来诊时需坐轮椅或在家人扶持下就诊,经抗骨质疏松治疗6个月腰背部疼痛症状消失,可以放弃轮椅慢行,经抗骨质疏松治疗12~18个月能正常行走,生活自理,随访2~3年腰背疼痛症状无复发。有4例在服药3个月停药6个月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复发,再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4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另有5例在劳累后易出现腰部及四肢肌肉酸痛,后经对症治疗及物理治疗症状随之缓解。所有病例在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再骨折现象,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抽血检查监测血钙浓度均在正常范围。6个月拍摄X线片检查胸椎及腰椎正侧位片观察显示椎体骨小梁增多变粗,骨小梁分支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者显示椎体骨小梁增多,椎体骨皮质增厚。随访时间6个月~3年治疗效果良好。

3讨论

腰背部疼痛是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本组51例患者中29例无外伤史(占56.9%),其中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者21例(占72.4%)。有外伤史13例(占25.5%),其中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8例(占61.5%),其余9例(占17.7%),超过半数患者腰背痛的原因与外伤无关。而在本组患者中,椎体压缩性骨折率占患者总数的72.6%,由于日常自身肌肉活动或轻微牵拉动作而出现腰背痛,在骨质疏松严重的情况下,行轻微的运动或提物时,可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以致腰背痛加重,这显然与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关,防治骨质疏松应引起高度重视。骨质疏松的病因是复杂的,现在普遍认为绝经后雌激素的丧失,钙调节激素的失衡和种种危险因子为骨质疏松的病因。骨质疏松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老年妇女发病率高,这可能与随着增龄、性腺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形成减少和骨量丢失有关。亦与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衰退,营养要素摄入量减少,尤其是户外运动减少,易造成吸收钙和维生素D减少,使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有关。国内有报道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高达40%以上[4],结果与本文相符。结合近年来人口普查结果,预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数约占总人口的6.97%,认为60岁以上的女性将患有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75岁以上的男性将患老年性骨质疏松[5]。本组在51例患者中,女36例(占70.6%),男15例(占29.4%)。合并椎体骨折者24例,占该组患者64.9%,支持妇女绝经后易患骨质疏松及易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可见老年人特别是女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与骨质疏松有关。除了无外伤史患者腰背痛由于骨质疏松造成外,本组有1/4患者腰背痛是由于外伤引起(占25.5%)。可见外伤是造成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肌力减退,平衡能力差,视力模糊或由于合并老年疾病、老年人应变能力差,易造成腰部损伤或易跌倒,跌倒时易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6]或髋部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7,8],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老年人防止跌倒,亦是防止骨折的有效措施。老年人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应结合病因的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外伤史引起者应多休息有助身体损伤恢复,有效对症治疗能进一步缓解疼痛。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有明显骨质疏松及腰椎压缩性骨折者应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标本兼治的目的。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的治疗,单纯应用止痛药及物理治疗效果欠佳。应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早期我们常同时采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和阿仑膦酸盐类药物,并同时服用钙剂,待腰背部疼痛症状减轻或缓解后再逐渐停服镇痛药物。阿仑膦酸盐有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临床应用证实可增加骨量,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发生率,防止再骨折有明显作用,目前是用于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药物。一般主张服用时间最短应为3个月,根据患者骨质疏松情况而延长服用时间。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提倡服药6~12个月,甚至1年以上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疼痛症状缓解及骨量增加骨密度改善后停药。停药后建议最好再间歇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临床疗效。总之,对骨质疏松腰背部疼痛及有椎体压缩性骨折存在时,应及早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FrostHM.Definingosteopeniasandosteoporoses:anotherview(withinsightfromanewparadigm).Bone,1997,20(2):385-391.

2韦正超,蔡道章,戎利民,等.老年髋部骨折的病因与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的关系:243例回顾性分析.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110-7111.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072-1086.

4李军民,汤逊.腰椎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治疗.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1):66-67.

5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病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4.

6韦正超,蔡道章,戎利民,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治疗分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4(增刊):130-13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体育课程说课稿范例(3篇)

    - 阅0

    体育课程说课稿范文一、关于数学的概念与价值(一)数学的概念界定。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1.....

    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类别范例(3篇)

    - 阅0

    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类别范文篇1编导专业的产生式随着大众传媒的多样化发展而来的,从最初的广播媒体到电视媒体。就职业界定而言,编导专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里面,它不同于一般纸.....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