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范例(3篇)
来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体育锻炼理念运动习惯健康
体育锻炼理念:那么什么叫体育呢?狭义的概念,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广义的概念,与社会、与政治、与全民健身等国家战略有关,在此我们不作诠释);强调小学生亲自参加,并了解了体育,建立体育的概念,并在解以后加以深化,使小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体育教学,到喜欢学校的体育活动,最后升华为小学生自觉的在学校内、外进行体育活动,并将体育运动持之以恒的进行下去。
前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使得家长对孩子期望水平愈来愈高。小学生到中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长期的心理压力困扰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现象的产生,如厌学、弃学、离家、出走、自卑等。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严重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通过身体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懂得科学的锻炼和保健方法,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小塑造健康的身、心,为学生将来的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身体基础。如何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运动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工作与学习打下良好身体基础了呢?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校加强体育锻炼的宣传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早在建国初期,同志就提出了健康第一,学问第二"的口号。虽然这些在我们体育工作者间并不算什么新鲜的口号,可是学生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呢?学校在宣传上应该有所调整,在广播中提倡,在板报上宣传,而且应将宣传做为一种长期不懈的工作;这样学生才会了解体育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在不知不觉间培养出良好的体育锻炼理念。
二、老师加强对学生体质的检测
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忽略了对身体的锻炼。由于家长对学生望子成龙的心理,学生被过重的学习与各种课外学习班所累,没有专门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这一点让我们了解适时对学生体质进行检测的重要性;现在各个学校虽然有多多少少进行一些简单的体检,但过分注重疾病的检查,缺少对学生体质是否健康进行点评,更别说书面通知到学生本人或者学生家长,提醒学生注意了;学生家长的忽视,学生本人的不懂,对身体健康的也就不以为然了,(甚至于有些学生很小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等不良的心理情况),胖就胖点吧、近视就近视吧,这些身体的不安因素就堂而皇之了;这个时候如果有专业老师的点评,也许就能让学生远离疾病、远离困扰。
三、发挥体育教师的教学重要性
让每个体育工作者充分的发挥好体育教育的特长,上好每一堂体育课,让学生体会到“锻炼乐趣、运动快乐”从而体现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师要真正起到学科作用,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对学生的身体养护进行必要的正确指导。使体育课堂深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当中去。
新课改实行这么多年来,在实际的上课中,新课改后的教学方法,从一定的角度上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是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忽略了教师的教学重要性,一堂体育课只有45分钟,并不可能一个老师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有的学生只爱玩蓝球,其它的球类运动就不爱学习了;(这样下去只能造就一些“偏食”的学生)。趣味与技能真正有机的结合才能使体育课焕发生命力。
四、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人类对健康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同时,个体的心理健康日益得到现代社会的广泛重视。综合许多学者的不同的观点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体育锻炼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学生如果知道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势必更加喜欢体育。(如何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另行组文)
五、领导重视将体育知识列入升学考试的范畴
应试教育模式下有的学校只重语文、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其实“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与生命息息相关。一切有机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都在运动,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如果运动停止,新陈代射也会停止,生命也就终止了。健康也在于运动,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通过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改变自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可以改善自身的心理状况。现代的科学理论和运动实践更证明:合理的、适宜的、科学的锻炼,对提高和保持旺盛的生理功能,充沛的精力,促进心理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没有个健康的身体,就是成绩再好也是没用的,(学习不了、工作不了)。不然伟大的怎么会提出“健康第一,学问第二”的口号呢?如果在政策上能有所支持,势必影响中国下一代成长。
总结: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所以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终身体
育”等思想和信念,更要提升这些理念,不能因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应忙碌而淡忘锻炼对自己那些部位有利,学生会有目标的参加锻炼。从小建立一个科学锻炼的概念,并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中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的运动理念,建立起学生从小运动的习惯,我们体育教师的努力就没有浪费了。
参考文献
[1]江宇.体育与人的心理健康.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范文篇2
关键词:健康新概念;公民素养;生物学;课堂;家庭;社区
健康是永恒的话题,是人生的第一财富。长期以来人们把健康理解为“不生病”,只有在感觉到健康有了问题,才去寻医问药。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新概念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其核心是由消极被动地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地呵护健康,由治疗躯体性疾病发展到治疗心理性疾病、社会性疾病、道德缺损性疾病等。
如何实现和转变新健康理念呢?要真正落实好新课标提出的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健康教育落实在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对大众媒体的调查结果突出地反映出社会对生物学教育需求集中于人类的健康,所以生物学课程的内容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和日常生活对生物学教育需求的增加。教师要精心组织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接受并形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生活习惯。
以下是我在生物学课堂上针对健康教育开展的教学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资料。如,在第5单元第15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以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为依托,要求学生理解遗传病和优生优育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常见的遗传病,如,白化病、色盲、血友病、先天性聋哑和先天性智力障碍等,了解这些遗传病带给人体的痛苦和危害。在此基础上我重点强调遗传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近亲结婚,这样学生就有了劝阻自己及亲朋好友近亲结婚的强烈意识和正确的观念。(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在“感知信息”的教学中,我将“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作为一个教学重点。(3)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传染病”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讲述自己生病(流行性感冒)的痛苦经历,引导学生以此展开探究。(4)专题讲座。如,青春期卫生讲座(男生、女生分开)。(5)利用学校橱窗,开展宣传活动。如,“的危害、拒绝”专栏、“预防艾滋病”专栏、“春季传染病预防”专栏等,全校师生都从中受益匪浅。
二、让健康教育走进家庭
根据近几年来我国有关健康教育的学术论文,专家认为社会公民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的素养是生物学课堂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同时我们还要让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每一个家庭的健康教育宣传小能手,让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重视健康。
就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培训的家庭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1)家庭环境卫生。室内干净整齐,物品分类摆放,请开窗通风。(2)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要有规律,保证充分的睡眠;不吸烟,不酗酒;合理膳食,注意食品安全,不吃垃圾食品等。(3)加强体育锻炼。家庭成员要按年龄和作息时间的不同进行有规律的锻炼,同时要防止肥胖等。(4)防病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不滥用抗生素,有病及时看医生,家庭急救常识,建立家庭小药箱等。(5)特殊人员(老人、小孩)。注意小孩的饮食安全,如不要过早吃花生等大颗粒食物。多关心老人,尤其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家人要有急救常识。
三、走进社区,共同普及健康教育
通过网络查阅和走访附近社区,得知每个社区都有周密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且结合季节、性别、年龄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以下是学校附近社区的健康教育计划:(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2)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乙型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3)普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4)利用“爱卫月”“科普宣传周”进行卫生法规、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5)宣传卫生常识、“慢四病”的防治等知识。(6)利用活动室等健身场地,定期开展老年健身、赛等活动,组织开展秧歌表演、健身晨练活动。(7)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体检。(8)做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寒暑假公益活动、法制教育工作计划、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保健教育等活动。
从中我高兴地看到社区也是很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教育,也很乐意和学校配合,一起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利用寒暑假走进了社区,开展多项有益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活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范文
一、教师健康素养的内涵
关于健康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世界卫生组织于1948年在其中提出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的三维健康观,将健康的概念划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1]。
素养是个人为解决在社会中遇到的问题所具备的一种处理信息的技能,一种识别不同文化、环境和语言的能力。约瑟芬(Josephine)认为,素养是多维的,有素养的人不仅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而且具备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2]。
关于健康素养的概念,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认为,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并作出有关健康的正确决策的能力。
弗雷德(Fred)认为,教师健康素养不仅指教师获取、解释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的能力,而且指教师能够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来提升学生学习健康的理念和技能的水平[3]。
国内学者江洁将健康素养划分为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与健康行为四大维度。我国在200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中将健康素养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三大类。
笔者认为,教师作为一般公民,首先需要具备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基本素养。同时从教书育人的职业性质考虑,教师还必须具备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能力。教师健康素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基本健康素养和教师健康教育素养。同时,依据“知信行”理论(“知”,即知识和学习,“知”是基础;“信”,即信念和态度,“信”是动力;“行”,包括促进健康的行为、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行”是目标),健康素养的内涵包括三大维度: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见图1)。
基本健康理念主要包括教师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对健康状态的理解等;健康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职责等。
基本健康知识主要指教师作为一般公民,在现代生活中应当了解和能够掌握的大众健康知识或生活健康知识;而健康教育知识主要是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掌握的、与健康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关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等。
基本健康行为是指个体为维持健康或促进健康而采取的平衡膳食、运动锻炼、预防疾病等行动;健康教育行为主要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技能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
二、教师健康素养的价值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健康素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健康与学生的健康息息相关,教师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患有传染病、是否具备完成各种职能的健康体质至关重要[4]。
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教师的体检结果显示,许多教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教师患职业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压力、社会适应等问题,许多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下降,心理健康问题严重。教师不健康的心态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甚至比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更为重要[5]。笔者认为,提升教师的健康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中亟须关注的问题。
1996年美国健康教育协会制定了一份关于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能力准则,这些准则可以看作是教师健康素养的衡量标准。许多健康教育专业组织认为,美国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必须具备这些健康素养:第一,开设国家健康教育标准规定的课程;第二,拥有有关社区健康,消费者健康,环境健康,家庭生活,心理和情绪健康,伤害预防与安全,营养,个人健康,疾病预防与控制以及酒精、烟草与药物预防的知识;第三,把学校健康教育看作是学校综合健康规划的一部分;第四,在课程教学中整合健康理念;第五,运用健康教育方法时考虑到儿童的发展阶段;第六,具备有效地指导学生作出健康行为选择的技能;第七,收集和评估健康指导资源;第八,通过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第九,知道文化背景和个性差异对选择健康行为的影响;第十,与学校和社区的学科团队共同研究健康问题和相关政策。
2000年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NCATE)在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中规定,准教师应该能够知道、理解和应用有关健康教育的重要理念,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对健康技能的掌握。
我国于2011年12月《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征求意见稿,对教师应具备的健康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如《小学教师标准》,首先,其在“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要求教师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其次,在“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方面要求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最后,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求教师了解不同年龄和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等等。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中小学各年级的所有学科教师必须在职前培养时就接受最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教学法的培训。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等师范院校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纷纷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如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中,有关健康教育的课程很多,如健康教育学、预防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环境与健康、应用营养学、运动与瘦身、医学发展与人类健康、中医药健康与养生等。从教育部《教师专业标准》和近几年高等师范院校不断增开有关健康教育选修课程的情况看,今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必定会有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健,马军,王翔.健康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Josephine,M.Mancuso.HealthLiteracy:AConcept/DimensionalAnalysis[J].NursingandHealthSciences,2008,10(3):248-255.
[3]FredL.Peterson,RandyJ.Cooper,Justin,M.Laird.EnhancingTeacherHealthLiteracyinSchoolHealthPromotion:AVisionfortheNewMillennium[J].JournalofSchoolHealth,2001,71(4):138-144.
[4]郑文芳,杨漫欣.教师的健康行为与促进教师健康[J].中国健康教育,2003,11(11):836.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员工活动方案策划范例(3篇)
- 阅0员工活动方案策划范文1企业开展营销策划的必要性1.1开展营销策划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各种利益关系相互.....

农村防汛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农村防汛工作总结范文篇1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今年“三夏”和防汛形势,安排部署“三夏”和防汛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三夏和防汛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