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学设计(精选8篇)
来源:网络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年龄较小,认知发展水平有限,生活经验少,操作能力和中大班孩子有很大差异,往往对熟悉的事物感兴趣,在选材上我选择用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美术材料结合绘本故事来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本次活动,我采用孩子平常看到、用过的几种材料通过按压的方法来创作一幅爱跳舞的蒲公英色彩画。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尝试用拓印的方式表现蒲公英的造型,感知色彩的鲜亮与混合。
3、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海绵拓印的方式表现一副蒲公英的色彩画。
难点:拓印中按压、旋转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蒲公英唯美图片;绘本故事《蒲公英》;实物蒲公英
2、黑色卡纸(圆形或正方形);红、黄、蓝、绿、白色等水粉颜料;牙刷、棉签、圆形海绵若干
活动过程
一、展示蒲公英唯美图片,再讲述绘本故事《蒲公英》导入,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产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蒲公英的外形特点后再看实物,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1、教师提问:蒲公英像什么?
2、小结:蒲公英是圆圆的,白色的,毛绒绒的,有细细长长绿色的茎。
三、教师示范讲解
1、介绍展示操作材料,认知并说出色彩的名称。
2、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材料来创作爱跳舞的蒲公英,首先,我们每位小朋友拿一个圆形海绵在桌子上跟着老师模仿拓印动作,按一下转一转。(动作重复三次)
3、教师示范:拿圆形海绵一边蘸一点点(语气轻声)蓝色(孩子们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彩色),另一边蘸很多(语气加重)白色,在黑色卡纸上找到你喜欢的位置按一下再转一转,白色和蓝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圆圆的蒲公英啦!
4、请一位幼儿上来展示,重复教师示范动作拓印蒲公英。
5、师:蒲公英下面有一条茎,是什么样子呢?细细长长的?弯弯的?直直的?我们拿棉签蘸绿色颜料给每个蒲公英画上茎。
6、师:蒲公英画好了,你们看看漂亮吗?(再次拿出实物蒲公英请一位幼儿对蒲公英吹一下并观察)一阵风吹来了,蒲公英都跳起了舞,我们拿牙刷蘸一些稀释好的白色颜料大力的往蒲公英身上甩,出现很多点点,好像蒲公英飞起来在跳舞啦。
四、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构图不可过多也不可太少。
2、提醒每位幼儿只能选一种彩色,感受色彩的混合。
3、巡回指导中提醒幼儿轻蘸颜料及量的控制和拓印动作。
五、展示作品并评价,肯定幼儿创作。
六、总结
今天我们使用了海绵、棉签、牙刷等材料,通过按压、旋转、甩的一些技法来创作《爱跳舞的蒲公英》,下次我们发现其他圆圆的东西也可以尝试用圆形海绵通过按压、旋转来表现哦!
活动反思
孩子们看到蒲公英图片时一脸茫然,有些说我见过有些问这是什么?后面我拿出实物蒲公英时孩子们兴奋不已说我玩过这个,吹一下会有毛毛的飞起来。在绘本故事中孩子们也了解到蒲公英是靠风来传播种子。孩子们对创作材料非常喜欢,在创作过程中,积极性很高,但是孩子们在蘸彩色和白色颜料的量一开始控制的不是非常好,导致混合后的颜色很浓,到身边一一指导后进步就很大,基本都能掌握蘸取颜料的量和按压旋转的技法。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了解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城市渐渐安静了下来,蒲公英也进入了梦乡,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呢。那么蒲公英到底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美梦呢?
1.指名读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出示课件,学生品读
过渡:梦中的蒲公英快乐地笑了,而现实中的蒲公英快乐吗?她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1-6自然段,思考什么问题一直困扰着蒲公英?
2.学生汇报: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
3.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蒲公英担心开不出漂亮花朵的句子画出来。
4.课堂反馈:根据学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5.椰子树伯伯是如何劝说、安慰她的?
6.课堂反馈:根据学生读出的句子投影出相应的文字内容,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
7.有谁知道“愁眉苦脸”是什么意思?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8.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感悟蒲公英的忧心忡忡。
过度: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疲惫地入睡了。第二天一早,在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中,蒲公英醒来了,发现自己开花了!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学习第七自然段
A.投影出示句子:“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
B.指导朗读感悟蒲公英的惊喜
C.‘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就在蒲公英迫不及待的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时,不料却遇到怎样的遭遇?
2.学习蒲公英的遭遇部分
A.蒲公英有哪些不幸遭遇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并与同学交流交流。
B.课堂反馈:有哪些不幸遭遇?
C.理解“震耳欲聋”,引导说话
面对这些不幸遭遇,蒲公英忍不住伤心地哭了。如果你是椰子树伯伯,你打算怎样安慰她呢?
D.学生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E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是怎么说的?
F.朗读感悟蒲公英的话。
过度:蒲公英的这番话包含着她的美好愿望,实际上是在向所有地球人呼吁:要想改善环境,就必须加强环保意识,做到不排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
可是,这一切人们都做到了吗?
四.拓展,升华情感
1.播放环境污染的图片或录像
2.看了这触目惊心的画面,想到蒲公英的遭遇,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3.进行环保教育。
过度: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是因为蒲公英深受环境污染的伤害,她迫切希望自己生活在美好的环境中,蒲公英做了这样的美好的梦,寄托美好的愿望。
3.你猜猜她的愿望会实现吗?
4.总结:让我们帮助这颗可怜的蒲公英梦想成真吧!孩子们快快行动起来,早日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创绿色家园吧!相信不久的将来,蒲公英的梦一定会变成现实的!让我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默默地为蒲公英祝福吧!
五.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文中描写生动、想象的部分积累下来。
2.续编故事:第二天,蒲公英从梦中醒来,她惊喜的发现……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查询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读懂太阳公公的嘱咐以及两颗种子错误的想法和做法。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归纳、理解寓意。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为八、九岁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情节生动的寓言故事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在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上,难度不是太大,而对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却不易理解。
电教媒体设计:
课件一(动画):寓言故事情节为内容的课件。
课件二(语段):“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小绒球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课件三(语段):“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
课件四:1、一颗种子望了望下面的大地说:“这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瞧,那金光闪闪的地方一定有数不清的宝贝。到那儿去,我准会变成百万富翁。”2、他得意的说“这波光粼粼的湖面,一定能给我带来欢乐!”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展示,导入课题:蒲公英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教学“蒲”字读音及写法。蒲公英的种子什么样子?(师吹手中的蒲公英)。这些蒲公英在空中飞呀飞,飞到哪里呢?后来,它们遇到了谁?它对蒲公英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仔细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遇到的不理解的生词自己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
二、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检查初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师生适时正音。(重点字音:泊茁)
2、通过自读,了解了什么?
四、精读课文。
1、师:蒲公英像什么(要求学生上网查找网址一后回答)?文中哪一句写了它的样子?
2、出示课件二:(相机学习“绒”“降”“伞”)
a、指名读后说说什么可爱(蒲公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觉得哪些东西可爱?谁能用“可爱”说一句话。(教者有意识让学生将“可爱”放在句子前面、中间和后面进行练习)。小朋友,“可爱”这个词的脾气多好,它可以在句子末尾,也可以在句子开头和中间,其实我们学过的词语中有很多和“可爱”一样,能变动位置,希望小朋友们以后用词造句时,尽量考虑给它们多安排些位置。
b、这些蒲公英在天上飞呀飞,它们自由自在,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你在天空中飞,你的心情会怎样呢?(让学生边学飞的样子,边说出自己的心情。)
c、指导朗读所出示的句子。
3、这些可爱的蒲公英在空中飞呀飞,它们遇到了谁?(生: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对蒲公英说了什么?(出示课件三)指名读。这个小朋友读的好吗?(让学生评述)引导学生说出应该读出“亲切”的语气。你能用“亲切”说一句话(注意将“亲切”放在不同位置)。太阳公公说的“沙漠”“湖泊”你知道吗?(师利用课件一简要介绍“湖泊”,让学生上网查找关于“沙漠”的有关内容——网址二)
蒲公英教学设计
《蒲公英》教学设计
金色蒲公英教学设计
苏教版蒲公英教学设计(共8篇)
《蒲公英》教学反思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嘱咐”等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学用“嘱咐”造句。
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教学“蒲”字读音及写法。
2、蒲公英的种子什么样子?(师吹手中的蒲公英)。
3、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遇到的不理解的生词自己或是联系上下文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四人小组检查自学结果。
3、师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出下面生字词。
(2)指导朗读长句子。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指导书写。
1、指导易错词写法。
2、描红。
3、评议。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吹蒲公英)瞧,这就是蒲公英的花瓣落后,长出的洁白的绒球。一阵阵风吹过,那可爱的绒球变成了几十个小降落伞,现在你就是小蒲公英种子,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你们想飘向哪儿呢?
2、学生自由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小种子们想去不同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老前辈——太阳公公,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2、打开书,读课文。
3、谁来当太阳公公,对我们这些小蒲公英种子提建议。太阳公公是用什么语气说的?练习用“嘱咐”造句。
4、再读一读太阳公公的话。自由读,指名读,学生评。
5、你来说说对阳光下的沙漠、阳光下的湖泊的感受。联系太阳公公说的一番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蒲公英的种子们即小降落伞们怎么做?
2、种子们都到泥土中去了吗?
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仔细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看有两颗种子是怎么做的?交流自己的发现。
第一颗种子:
(1)说一说这颗小种子看到“黑黑的”和“金光闪闪的”这两种不同的情景,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兴奋)
(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表现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二颗种子:
(1)“波光粼粼”是什么情景?
(2)想象一下,在这么美的环境里,这颗小种子想去干什么呢?
(3)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男生齐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蒲公英们,有的落在沙漠里,有的落在湖泊里,有的落在泥土里,结果呢?
2、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3、如果你就是那颗落在沙漠里的种子、就是那颗落在湖泊里的种子,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会对其他种子说些什么呢?
(四)延伸拓展,故事表演
1、现在请同学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该怎么演。
2、分大组练习表演。语言要通顺,加上动作,表情,可适当加入想象。
3、小组表演,评选出最佳演员。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是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第8课,课题是(引生齐读)蒲公英。大家还记得这些生字词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可爱的绒球降落伞随风飘荡记住亲切地嘱咐泥巴迷惑金灿灿银花朵朵竞相开放黑黝黝
2、留下“可爱的绒球降落伞随风飘荡”。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节,谁能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指说2-3人。
二、读讲课文第二节。
小蒲公英们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自由的飞着(短片展示)。它们飞到了(湖泊)飞到了(田野)飞到了(房屋)。那么这些小降落伞在降落前遇到了谁?对它们说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1、遇见了谁?太阳公公。
2、太阳公公是怎么说的?出示太阳公公的话。
太阳公公用什么样的语气对小蒲公英们说?(亲切地嘱咐)
在生活中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对你很亲切地嘱咐过呢?(学生说一说亲切的例子)像这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些长辈对你的关照,告诉你他们的经验,这就叫嘱咐。那么谁能学着太阳公公的样子也来亲切地嘱咐一下小降落伞?指读。(出示整段)(学生指名读后评价)
3、听了太阳公公的话,读懂了什么?(板书:沙漠湖泊泥土)
4、在你的印象中,沙漠是怎样的呢?(概括学生说的话)请大家看看这幅图片,和你印象中的沙漠有什么不一样?那么文章中又是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沙漠的特点的呢?(出示:金光闪闪的沙漠图片)
5、大家看看这幅图,和你印象中的湖泊一样吗?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出示银花朵朵并说明)
6、出示句子:“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泥土是黑黝黝的,是什么样子呢?(很黑很黑)。出示图片。
7、太阳公公亲切地嘱咐了小蒲公英们很多话,从话语中还有哪些词是需要我们注意的?(课件出示)能不能省略掉?(指名填空)从这些词中你又读懂了什么?(态度坚决)
(说一说别落在、也不要、只有才的意思,图片显示)
8、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太阳公公的话,不仅要读出太阳公公亲切嘱咐的语气,还要读出沙漠、湖泊、泥土的不同特点。
三、读讲第三自然段。
师:小降落伞们会听从太阳公公的话吗?请大家速读文章第三自然段。
师:(根据学生答案总结)下面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描写听从太阳公公嘱咐的小蒲公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没有听从太阳公公嘱咐的蒲公英的句子。
学生汇报(听话——不听话)
师:大部分的种子都听从了太阳公公的告诫,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大声)还要注意些什么呢?(放心、一定、感叹)谁能来做颗听话的蒲公英,来读读这句话?
1、师:还有的小蒲公英去了哪里呢?(学生回答)大部分的小蒲公英都去了泥土里,为什么这颗种子要去沙漠呢?学生回答。
师:什么是富翁?
师:从哪儿看出他去了沙漠一定会称为有钱人呢?
这颗小蒲公英觉得沙漠里有数不尽的宝贝,数不尽就是(很多的意思)。
师:这颗小蒲公英对成为百万富翁充满期待,谁能学着它的语气读一读?
2、师:另一颗种子,既没有听太阳公公的话去泥土里,也没有去沙漠里。它究竟去了哪里呢?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师:他为什么要去呢?(学生回答)他说这话的语气什么样的呢?(得意)什么是得意?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很得意?(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小蒲公英的得意是自以为是的得意)那谁能试着读一读?
3、师:这些蒲公英去的地方各不相同,谁愿意来当一当听话的小蒲公英?谁愿意来当去往沙漠的小蒲公英?谁愿意读一读去往湖泊得意的小蒲公英的内容?
四.就这样,蒲公英种子们怀着梦想,向着各自向往的地方飞去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第二年的春天到了,落在沙漠、湖泊、泥土里的种子生活的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默读文章第四自然段)
填空:(课件展示)
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落到不同地方的种子有了不同的结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
种子生长发芽需要空气,水分和养料。沙漠虽然金光闪闪却没有小种子们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金光闪闪只是它的外表。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能提供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6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蒲公英种子选择不同环境生长的故事,告诫孩子们要学会听从长辈的忠告,不能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教学目标:
1、读好人物对话,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复述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学会抵制诱惑。
教学重点:
1、读好对话。
2、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1、谈话
2、播放动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揭题(学生跟着板书课题,齐读)
二、亲切嘱咐,感受关心
过渡:种子们正在快乐的随风飘荡,太阳公公看见了,亲切地对种子们说什么了?
1、我们也来听听太阳公公的话,想想告诉蒲公英什么了?
男生放声读,想想太阳公公告诉种子们什么了?
3、交流。
(1)别落在沙漠里。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沙漠是怎样的?出示沙漠图,
说话,“这里的沙漠,多么。”
板书:金光闪闪
师:这里金光闪闪的,像有许多的金子,多么吸引人那!可是那是沙漠,不能去。
(2)不要被湖泊迷惑。我们再去看看湖泊是怎样的?出示图
说话,“这里的湖泊,多么。”指导朗读。板书:银花朵朵
师:这里银花朵朵,多漂亮那!可是太阳公公说那是湖泊,不要被它迷惑了。
(3)泥土才是生根长叶的地方。
师:太阳公公告诉种子们什么才是它们生长的地方?
电脑出示图,说话,“这里的泥土,多么。”师:这里黑黝黝的很难看,却是很肥沃,能让种子生根长叶。
4、师:太阳公公告诉蒲公英的种子不要到沙漠和湖泊里,而要到泥土里才能生根长叶,这就是太阳公公对种子们的“嘱咐”。
师:你能用“嘱咐”说话吗?
5、师:太阳公公多么关心种子们那,你愿意学学太阳公公来亲切地嘱咐一下种子吗?先自己学,再指名读。
三、同样的关心,不同的想法
过渡: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大多数的种子们决定到泥土中生长,(齐读)可是有两棵种子却不这么想,它们是怎么说的呢?
1、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两颗种子的话。
2、交流。
(1)一颗种子怎么想的?出示句子指名读。(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指导朗读。读出瞧不起人,异想天开的语气。
(2)另一颗种子怎么想的?电脑出示句子指名读。(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指导朗读。得意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4、如果你是太阳公公,看到这两颗种子想到沙漠和湖泊里去时,会怎么劝?
四、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命运
1、过渡:可是,这两颗种子没听太阳公公的劝告,还是飞到了沙漠和湖泊里了。
又一年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种子们怎们样了?(齐读)
2、“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生接板书: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生接板书: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生接板书:茁壮成长
3、想象说话,引出寓言。
师:假如你是那两颗种子,快要死淹死时,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4、师小结:对呀,我们看事情不能被漂亮的外表所迷惑,同时也应该听长辈们的正确指导。
五、抓住重点词语,学会复述故事、
1、出示重点词语,学生自己先练习
2、指名复述
六、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生动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寓常识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当中,语言生动,浅显。符合低年级儿童阅读,因此我把阅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教学我重点以读为主线,分三步组织教学:赏诗导入读——情境感悟读——探究明理读,层层推进,扎实有效地让全体学生充分地读、悟。同时借助课件、表演及精彩的教学语言等艺术手段让学生在赏诗、读文基础上悟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7
一、教学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3、学会“公、种、朵、到”这四个字。
二、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
2、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文中5个新词。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毛茸茸、微风”的词义。
2、体会“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从想象练说中理解本句中“哪儿”的意思。
四、教学时间:
1、5课时
五、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小诗,初步感受大自然中植物的奇妙。
2、会认读“蒲公英、种子、毛茸茸、微风、飞”这五个词语。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
(二)引入新课
(三)解析小诗:
1、反馈交流问题(1):植物妈妈是谁?
2、反馈交流问题(2):蒲公英的种子宝宝告诉我们,它是怎么离开妈妈的呢?
你从哪些句子中找到答案的?
朗读训练。
3、演示课件,学生练说:飞呀,飞呀,飞到(),()就是我的家。
老师小结:“哪儿”的意思。
朗读训练。
4、齐读小诗。
(四)背诵小诗
(五)积累词语
1、老师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划出新词。
2、认读新词。
(六)生字正音
(七)课堂小结:
1、采用交流形式进行互动小结。
2、老师小结。
板书:(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并学会正确书写“公、种、朵、到”四个生字。
二、教学过程:(略)
《蒲公英》教学设计篇8
活动准备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关心身边的人。
感受互帮互助,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师生共同讨论:
1.教师: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教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你?你得到别人帮助高兴不高兴?
3.教师: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别人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三、引导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教师:你能把互相帮助的场景表演一下吗?
四、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关操作内容。
教师: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学他们这样做吗?
使用彩色贴纸中的小红花,引导幼儿学习判断对错。
五、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才能到处充满爱。
活动建议
鼓励幼儿用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幼儿之间互相帮助。
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可爱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漂来漂去,他们好不容易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长着一棵蒲公英,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夜里,她听到附近传来哭声,仔细一看,是十几只又冷又饿的小蚂蚁。蒲公英召唤小蚂蚁来到身边,她用叶子为他们搭起小房子,用奶一般的叶汁喂饱他们,哄他们睡觉。天亮了,小蚂蚁们快活地喊:"谢谢您救了我们,蒲公英妈妈。"蒲公英妈妈笑盈盈地说:"我会想办法送你们回家的。"他们在蒲公英的叶子下高兴地生活着。
一天,小蚂蚁们听到了蒲公英妈妈的叫声,他们看到有条大青虫正在咬她的叶子呢。小蚂蚁们向大青虫发起进攻。大青虫又痒又疼,掉下来死去了。蒲公英妈妈感动极了。
蒲公英妈妈的黄花谢了,长出了洁白的绒球。她告诉小蚂蚁们:这就是我的娃娃们。你们赶快爬上绒球,一人抱住一把小伞。小蚂蚁们急忙爬了上去。这时一阵大风刮来,小伞带着小蚂蚁飞呀飞呀,又飞到了小河对面,飞到了他们自己的家。
小伞在小蚂蚁的家园里生根发芽,这下小蚂蚁和蒲公英可以永远在一起了。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