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设计方案范例(3篇)

来源:

住宅小区设计方案范文篇1

关键词:“和谐社会”;老年;住宅建设;绿色住宅

Abstract:Ourpopulationinthefuturewillbetheagingstage,thenumberofelderlypopulationbeforethetherehasbeenamarkedincrease.Considerfortheoldmantoprovideagoodlivingenvironmentgroup,andconstantlyimprovethehappinessindexofsociallife,andinoldagetheconstructionofresidentialareamustbecombinedwiththecharacteristicsofthecrowd.Thisarticlefromthehumanity,secure,function,thethreeaspectsoftheconstructionoftheoldresidentialspecificrequirements,andfromresidentialstructure,residentialplanningandresidentialareamanagement,thethreeaspectsoftheconstructionoftheelderlyuptownputforwardcomprehensivestrategy,hopetohelpafollow-upstudy.

Keywords:"Harmonioussociety";Oldage;Residentialconstruction;Greenhouse

中图分类号:[F2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和谐社会”思想提出后,房屋住宅区的建设改造也朝着“和谐”方向发展。我国人口在未来将进入老年化阶段,老年人口的数量比例相比之前会有明显的增加。考虑到为老人群体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其社会生活的幸福指数,老年住宅区域的建设必须要结合人群的特点。

一、老年住宅区建设的具体要求

老年群体因年龄、身体等条件的限制,其社会活动的空间范围有限。从社会和谐、人文和谐等角度出发,老年住宅区建设改造必须符合我国老年群体的居住要求,这样才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改善其日常生活的质量水平。结合施工经验,老年住宅区建设的几个重点要求:

1、人性化。发扬人文传统,建筑人性化住宅区,这是新时期建筑工程改造的新标准。考虑到老年群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住宅区内应经过人性化设计改造,如图1,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添加更多的乐趣。如:在小区内规划活动场所,让老人有足够的空间参加体育运动、娱乐活动等,充实了他们住宅区的生活。

图1老年住宅区改造方案

2、安全化。安全问题是建筑行业发展研究的重点,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住宅区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安全思想”运用于老年住宅建设符合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顾及到老年群体活动能力有限,火灾发生后不能及时逃离现场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在住宅区内添加安全监控系统,加强火灾的防范措施。

3、功能化。受到建筑施工技术的促进,“智能小区”已经成为住宅区改造的首选方案,这种小型的智能化方案改善了老年住宅建筑的实用性,其必将成为老年住宅区建设改造的新方向。智能住宅区要求管理智能化、监控智能化,如:建立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对小区内居住情况实时监测,发现异常后可及时告警处理。

二、老年住宅区建设的综合策略

由于老年住宅区的特殊性,施工单位在建设改造期间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不仅要在设计环节对方案进行优化改造,也要从施工、管理等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设意见。建设单位在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做好前期勘测、调查、访问等一系列活动,以保证住宅区建设质量与设计方案一致。

1、住宅区结构。虑到经验上存在不足,工程单位在承包项目期间应积极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对老年住宅区建设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设计方案处理。不得盲目地拟定项目建造方案,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制定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整体角度考虑,老年住宅区建筑结构可按照“仿自然”条件改造,塑造一种绿色生态的住宅环境。

2、住宅区规划。搞好前期工作是房屋工程管理的开始,这就需要工程单位在项目规划期间完善流程管理,如图2,从而为后期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规划方案的重点在于“项目勘测”,确定开展房屋工程建设活动后,建设单位需积极组织工程勘测活动,收集大量与老年住宅区有关的数据信息,最终才能设计出科学的建造方案。

图2老年住宅区改造流程

3、住宅区管理。优化房屋工程管理方式是提高建设质量的关键,管理人员应根据不同工程的实际需要,设计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方案。如:老年住宅区房屋工程的质量管理应注重建造作业,对各个环节的质量质量要加大控制;大型房屋工程需坚持“统筹性”原则,无论是施工阶段或管护阶段均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方案。

结论

总之,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为老年人群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内容。建设单位在规划住宅区建设方案时,除了必要的建筑物外,还需设置一定的绿化空间,美化住宅区内部的生活环境,倡导“人文住宅,绿色住宅”。

参考文献:

[1]蒲净,上官安星.21世纪初的老年住宅设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04)

[2]上官安星.世纪之交的老年住宅设计探讨[J].山西科技.2000(05)

[3]罗俊萍.对于城市老年住宅设计的一些探讨[J].新疆有色金属.2004(S1)

[4]李健.大力发展智能化的老年住宅[J].住宅科技.2001(05)

[5]冯仪君.浅谈老年住宅的设计[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1(04)

[6]王军.老年社会与老年住宅[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

[7]丁平.浅析老年住宅设计[J].建设科技.2009(11)

[8]付灿华.老年住宅困局待解[J].建筑设计管理.2010(06)

[9]刘燕辉.老年社会与老年住宅[J].建筑学报.2000(08)

住宅小区设计方案范文

主题词:雷电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防雷设计施工

雷电是指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电并伴随巨大的声音。只要我们积极主动的防御,采取正确良好的防雷手段,雷电灾害是可以避免的。

1、现代防雷技术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标准(IECl024-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将建筑物综合防雷装置分为两大部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必须将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作为整体统一考虑。

外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主要是防直击雷装置,即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界面采取的防雷措施,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一般由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构成,可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选择,既要考虑外观、经济,关键还要考虑防雷效果。

内部防雷装置: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即在直击雷防护区(LPZOB)届面内采取的防雷措施,内部防雷装置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浪涌保护器等组成。

共用接地系统:连接至接地装置的建筑物的所有互连的金属装置(包括外部防雷装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均规定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屏蔽措施:指“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屏蔽是减小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合理布线:现代化的建筑物都离不开照明、动力、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线,在防雷设计中,必须考虑防雷装置与这些管线的关系。在管线较长或桥架等设施较长的路线上,还需要两端接地;第三,应该注意电源线、天线和屋顶高处的彩灯及航空障碍灯等线路的引入做法,防止雷电波侵入。

电涌保护器(SPD)防护:电涌保护器的防护分为电源电涌防护和信号电涌防护。电源电涌防护按规范分为三部分:在总电房低压配电柜电源总开关处安装对地电源电涌保护器,作为一级防护:在分配电柜安装对地电源电涌保护器,作为二级防护;在UPS电源、精密设备和电脑终端等设备处安装对地电源电涌保护器,作为三级防护。

2、住宅小区智能项目概述

住宅小区智能主要有电视监控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及物业管理处计算机网络系统,所以本项目针对这些系统提出相应的防雷设计及施工方案。

电视监控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①、前端部分:主要由黑白(彩色)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防护罩、支架等组成。②、传输部分:使用同轴电缆、电线、多芯线、双绞线、光纤等采取架空、地埋或沿墙敷设等方式传输视频、音频或控制信号等。③、终端部分:主要由画面分割器、监视器、控制设备、电视幕墙和控制台等组成。

为了对电视监控系统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保障监控系统正常可靠的运行,正确选择和使用监控系统设备的防雷保护装置,研究和探讨信号、电源线路的布放、屏蔽及接地方式等,对提高监控系统的抗雷电能力,优化系统的防雷水平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可视对讲系统一套现代化的小康住宅服务措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达到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是提高住宅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安全社区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主要由室内用户机、门口机、管理机及网络连接设备如网络连接器等组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办公及与外界信息沟通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系统,主要由路由器、交换机、终端电脑以及连接线缆等组成。一旦遭受雷击损坏,将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的进行。

3、防雷设计及施工方案

3.1低压电源系统防护

3.1.1电源一级防护

通常将配电系统第一级防雷保护设计为:使用10/350μs波形、通流容量15-25kA每线,8/20μs波形、通流容量60-100kA每线的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将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4000V以下。所有接线用16mm2股铜线连接,地线用25mm2多股铜线连接。可选用开关型电源防雷模块或者电源防雷箱。

3.1.2电源二级防护

按照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二次雷击参数要求,依据雷电分流理论,可分配到电源线路系统的雷电电流为8/20μs波形75kA,则对于TN系统,每线可分配8/20μs波形雷电流18.75kA,考虑到保护的裕度,作为配电系统电源第二级防雷,需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40kA每线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将4kV的线路残余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2500kV以下。为防止浪涌保护器遭受雷击后损坏后,电源对地短路,需要在浪涌保护器前安装空气开关作为短路保护装置。

3.1.3电源三级防护

依据智能建筑配电线路设计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电子机房内设备的重要性,将配电系统按第三级防雷保护设计为: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10kA每线的电源电涌保护器将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1500V以下。可选用限压型电源防雷模块或者电源防雷箱。

3.1.5施工方案

在监控中心电源总开关和物业管理处电源总开关处各安装1套限压型电源防雷模块或者电源防雷箱,作为电源第一、二级防雷保护。

在监控中心内的监控主机、硬盘录像机、可视对讲主机等设备的用电处安装防雷插座,串联安装。带LC滤波,超低残压输出。作为电源线路第三级精细保护。

在总线分支器的电源箱处各安装单相电源防雷模块,作为线路第三级防雷保护。

在物业管理处电脑、路由器、打印机等设备的用电插座处安装防雷插座,串联安装,带LC滤波,超低残压输出,作为电源线路第三级精细保护。

3.2监控系统防护

系统的各种线路,在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l)交界处应装设线路适配的浪涌保护器,宜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3kA以上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将数千伏的线路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设备允许值。监控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

3.2.1施工方案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其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应穿管敷设接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的电源线路前安装1个电源电涌保护器,用于摄像枪电源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的视频线路前安装1个视频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摄像枪视频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的云台控制线路前安装1个控制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摄像枪控制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每条摄像枪视频信号线路进入机房设备前各安装1个视频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机房视频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快球云台控制信号线路进入机房转换器前安装1个控制信号电涌保护器。用于机房控制信号线路的防护。

室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子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有可靠的接地。

3.3可视对讲系统防护

可视对讲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l)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需对设备进线缆线使用8/20μs波形、通流容量3kA以上的信号电涌保护器将数千伏的线路感应雷击过电压限制到设备允许值。

3.3.1施工方案

在可视对讲总线分支器的联网总线及门口机的视频线路上安装视频信号电涌保护器,作为联网总线视频线路的防雷保护。线方式为接线端子。

在可视对讲总线分支器的联网总线及门口机的通信线路上安装通信线路信号电涌保护器,作为联网总线通信线路的防雷保护。

3.4计算机网络系统防护

3.4.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传输线路上浪涌保护器的设置

1)A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或3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2)B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3)c、D级防护系统宜采用1级或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

各级浪涌保护器宜分别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l)及第一防护区(LPZl)与第二防护区(LPZ2)的交界处。

3.4.2施工方案

在ADSL通信线路进入设备前端安装信号电涌保护器,作为ADS通信线路的信号防雷保护。

在终端电脑、路由器的每个网络通信端口各安装计算机网络通信线电涌保护器,用于路由器、终端电脑通信线路的防雷保护。

在机房内所有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

的多股绝缘铜导线,单点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

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地、信号工作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浪涌保护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局部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

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分别采用M型或Mm组合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3.5接地以及等电位连接

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即直击雷接地、感应雷接地、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等共用建筑物基础地网的形式,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欧姆,若达不到要求,则需另外设置地网。

3.5.1施工方案

分别在监控中心及物业管理处适当地方开凿柱筋,用圆钢或者扁钢引出并设置等电位接地箱,等电位连接网络采用s型连接的结构形式,将消防控制中心内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道、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电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箱连接。

在室外一体化快球接地采用就近接柱筋的方式。

4、运行维护

(1)避雷器安装之后,应检查所有接线是否正确安装,然后运行测试,看系统和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情况,如有,应及时检查,直至整个系统均正常运作。

(2)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主要检查连接处是否紧固、接触是否良好、接地引下线有无锈蚀、接地体附近地面有无异常,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住宅小区设计方案范文

【关键词】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探讨

住宅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住宅区建设水平能否达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好坏。然而城市住宅区规划又是住宅区建设的重要环节。住宅区居住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对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提高“质量型”的开发建设,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宗旨是为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其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不断地适应与满足人的索求,促进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1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注意的问题

1.1住宅区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注意的问题之一是居住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住宅区规划,必须要防止盲目的提高容积率,造成重建房间的严重倾向。在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布局,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根据“以人为本”的住宅布局理念和环境布局的原则,应该达到生态环境的要求,以确保城市住宅区有很多阳光、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同时也可以扩大绿地面积,提高植物表面系数,提高氧气指数。其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树林和水,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生态住区环保理念,例如: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无害化处理。

1.2住宅区空间布局问题。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注意的问题之二是居住区空间布局问题。住宅区的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主要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二级。公共空间即住宅区的公共干道和集中的绿地或游园,供居民共同使用。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上应与文化建筑、水面、曲桥、草坪、树木、雕塑小品或城市公园、河流水系等结合在一起考虑,营造出一种舒适、幽雅的空间氛围。半公共空间,是指其公共性具有一定的限度的空流的地方,是邻里交往、游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防灾避难的疏散的有效空间,以及通过较完整的绿地和开阔的视野作为居民接近自然的场所。在这部分的空间规划上应注重根据各居住组团的不同组合方式来考虑,并保证其交通畅通、功能齐全。

1.3住宅区本质安全问题。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注意的问题之三是住宅区的安全性问题。住宅小区的生活环境是安全与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不仅有科学的社区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安全区的规划规划设计。首先,设立明显标志区和住宅区的人口群体,具有很强的领域和归属。第二,着眼于加强院落空间设计,促进居民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也可以让住户居民进行定期巡视,监督的陌生人,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第三,注重建筑物立面造型与安全防范的关系,防止过分追求立面效果产生安全隐患。

1.4住宅区人文环境问题。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注意的问题之四是住宅区的非自然环境因素。非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居民的习俗、习惯、周边的环境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往往受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安全需要等影响着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数量、布置方式,如小商店一般设在路口;幼托布置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学校的位置既要考虑能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学生的安全保障、避免与小区车辆交叉、方便师生出入等,都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与人交往的需求要求规划考虑邻里之间沟通的场所,例如住宅区绿地中的广场,提供了一个对居民具有相当吸引力的交流场所,不仅有利于居民健康生活,也有利于为住区地域原有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条件。

2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

2.1住宅采光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一是注重采光的设计。在规划一个住宅区时,必须遵循各楼间自然采光的原则。这一原则一方面是要求设计者考虑一定的楼间南北间距,另一方面是要求考虑楼间东西间距。近几年来,绝大多数这些设备都安装在楼顶上,这固然有充分利用阳光之美,但对于较低楼层的住户来说,也不见得能节约多少钱财。当我们将楼间南北距放宽,将东西楼错落放置后,每个楼层就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窗户两侧的光能。

2.2整体布局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二是整体布局设计。住宅区整体布局需要拟定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各物质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还应对住宅区进行以所设计的住区范围内及周边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料、资源衰竭、土地退化、水体与大气污染、自然生境与景观破坏等方面的资料为目标的生态调查。可将住宅区整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归纳成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两类。在规划布局中体现为对建筑群的组合方式、道路交通系统及植物的运用的影响。生态的住宅区应充分利用自然光、风,常通过建筑群体的不同组合、地形和绿化合理安排来实现。

2.3绿化布局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三是绿色空间布局设计。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化等主要两个方面。住宅区绿地与居民关系密切,对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绿色空间系统中的植被、水等自然元素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因其自身的生态功能而被重视,能在改善住宅区内气候环境、降低能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植物运用上不但只是栽种植物,或者单纯追求数量,还应更准确地引导植物以利于平衡城市内的新陈代谢,这就需要通过合理选择树种和配置来达到目的。植物配置宜配置成乔、灌、草所组成的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及空间,充分利用光照、热量、水势、土肥等自然资源,又能防止病虫害大发生,减少养护费用。此外,在屋顶、建筑旁等地方也应种上植物,提高绿化覆盖率、加大生态效益。另一个方面,绿化问题,是优化室外空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居住环境的绿化,种植树木,花草,形成绿色的土地上的住宅小区。绿色住宅小区的功能有两种:一种是建立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休闲环境的需求。另一种方法是创建一个自然的环境,创造一个美丽的室外环境景观。在住宅的室外环境,绝不能忽视,如雕塑,喷泉等景观的位置设计问题,它们都为生活增添了色彩,给室外空间添加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2.4住宅环境设计。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之四是住宅区环境设计。城市住宅环境设计,首先,必须考虑到居住环境设计的协调性。在住宅室外环境设计时,所有户外构建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周围的主要建筑,使其主体建筑风格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促进住宅的室外设计,实现对环境的整体协调。第二,环境设计要满足人们对住宅功能的需求方式为导向。室外环境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必须考虑到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舒适为基本要求,同时与建筑附属设施必须有相应的使用功能。第三,艺术与设计是住宅环境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除了创造一个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居住环境设计,必须体现在旋律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环境设计,应特别注意生态保护工作。一方面,实施生态保护,遏制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在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设计中利用绿色植物,以美化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小区绿化种植是自然资源的范围扩展。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现代建筑事业的发展,但是就现在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一直都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针对现代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这个话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为以后城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建设提供了参考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斌,陆瑛.上海君莲超大型居住区规划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3).

[2]张艳芳.城市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09).

[3]占伟.关于住宅区环境设计科学化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2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范例(3篇)

    - 阅0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范文(一)课在全书的地位:本课是全书的重点课1231第一课是全书的起点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钥匙。2第一课的基础知识是全.....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范例(3篇)

    - 阅0

    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范文关键词:物理实验;科学素养;思维方式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是验证前人科学论断的学科,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通过大量实验来获得物理知识。在这个学习过.....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