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教学反思范例(3篇)
来源:
计算机病毒教学反思范文篇1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德育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但如何将认识落实到行动,使德育真正到位、就位,还远远没有解决。比如说,人们一般认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德育教师的任务,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关系不大,与计算机教师更是“不搭界”。但事实上,如果在学科教学中不能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在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思想,可从培养计算机使用习惯、使用道德和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三方面展开。
一、培养学生遵守机房规则、爱护机房设备的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指由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并完全变为某种动作的需要,它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计算机病毒的查杀,以确保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持久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的好习惯。
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即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此外,培养方法也要得当,即要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首先,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政策和规定;(2)自觉遵守学校教务科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3)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4)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5)支持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等等。
其次,根据以上内容,教师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使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蠕虫病毒、木马病毒、恶意脚本和U盘病毒等)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使学生明白: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小培养学生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的意识,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
三、结合教材创设德育情境,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人际关系指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联系和影响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任何个体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也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几部分人组织起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
在计算机教材中,这样的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教师要挖掘其中潜在的德育元素,结合实际例子来进行道德教育。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辑班级板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等。这样做可以适时、自然地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加深对操作技巧的印象,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牢固掌握操作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论
计算机知识是基础,道德教育是目标。在教学中,将德育和计算机知识两者紧密结合,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在知识讲授及上机实践过程中进行渗透式教育,让学生既学到计算机知识,又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中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其更好地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世纪高素质职业人才,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课题,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师奋斗的目标。
计算机病毒教学反思范文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及MSOffice应用》(2013年版)第1章1.4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的内容。中职学生已具有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知识,本课旨在引领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计算机病毒相关知识。
二、学生分析
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喜欢探索,对计算机病毒充满好奇。本课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3.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4.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常见症状。
5.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增强自主解决问题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计算机病毒的理解,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四、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分类及防范方法。
五、教学环境
带电子教室软件的网络机房、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讲一个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笑话或让学生扮演表哥与表妹(见课件),引出课题《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有一天,哥哥到表妹家玩。
表妹:“哥哥,哥哥,我买了一台电脑耶!”
哥哥:“咦?我怎么没看你用过呢?”
表妹:“爸爸说电脑中了病毒,家里又没有杀毒软件,我便想了个好主意,把电脑关起来,让电脑病毒活活饿死!”
哥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转入新课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同学们,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计算机病毒,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你能给它下一个定义吗?请大家开始脑筋,今天你们就是计算机病毒方面的专家,计算机病毒最重要的定义将来自于你们。
学生结合教材、导学案自主学习,众说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教师小结,引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并做解说。简言之: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代码,具有复制能力。
随堂练习、扩展知识。
①计算机病毒是指()。
A.已感染病毒的程序
B.已感染病毒是计算机磁盘
C.具有破坏性、自我复制的特定程序
D.由计算机磁盘携带能使用户发病的病毒
②计算机病毒是设计有错误的程序。()
A、正确;
B、错误
[扩展]为什么要编写计算机病毒?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破坏程序,所以自然会有一些特征和表现形式。掌握了这些特征和表现形式对处理故障和清除病毒是十分有利的。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上网搜索有关计算机病毒特征方面的知识。
合作学习要求如下:
1.对组长的要求
组长负责组员的资料查找、整理加工过程,负责分配组员的工作,合理安排进度和时间,负责给各个组员做出合作学习的评价。
2.对组员的要求:
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相互帮助;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与观点;要尊重组长的安排,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将任务完成好;要尊重他人的发言,要从别人的讲话中学习优秀的东西、吸取其他同学的观点;要互相鼓励;要对最后的结果有自己的贡献;各小组汇报合作学习情况。
教师点评、各小组互评后,教师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潜伏性(想到特务,潜入敌方伺机执行特定任务);传染性(结合生物病毒记忆,如说到艾滋病、肝炎等首先想到传染);破坏性(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隐蔽性(没病毒会主动跳出来说我是病毒,请把我删除)。
强调传染性是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
[想一想]衡量一种程序是否为病毒的首要条件?
A、潜伏性;
B、传染性;
C、破坏性;
D、隐蔽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常见症状
学生结合教材、导学案自主学习后教师提问。
引导区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宏病毒;Internet病毒(网络病毒)。
教师小结。
[扩展]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常见症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小组竞赛: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上网搜索有关计算机病毒防范方面的知识,建成PPT演示文稿,向其他小组展示,其他小组通过班级论坛给该小组打分,今天我们要评选出“最优小组三名”、“最佳合作小组三名”、“最佳技术小组三名”。
具体要求如下:
①PPT文件要具有文字、图片资料,有能力的小组可以增加音、视频资料。
②发言时要求语言精练、条理清晰。
③说说小组内是如何分工的?
④要求各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
(5)总结评价,填写导学案上的自我评价表
①请同学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填写自我评价表。
②教师评价,总结,说说“熊猫烧香病毒”,引导大家正确使用信息技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更要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决不做违法的事情)。
③布置作业。请收集三种知名病毒的相关资料。尝试安装一种杀毒软件并进行杀毒。
七、教学反思
略。
计算机病毒教学反思范文
摘要: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农村的建设力度逐渐加大,尤其是对农村学生的教育。为了使农村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国家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农村学生最大的帮助。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我国大部分r村已经覆盖了网络,计算机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信息科技课程,便于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技术,从而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信息科技;农村;生本观念
信息科技和其他学科不同,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甚至实际操作部分大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没有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受到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及教师并不十分看重信息科技的学习,认为该学科不重要,所以对该学科的学习漫不经心,缺少足够的重视度,在上机操作时,自己在下面玩小游戏,没有珍惜操作机会,时间长了,不仅没有掌握信息科技的各种操作技术,而且慢慢减少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兴趣,不会操作只会玩游戏,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为此,教师应树立生本教学观念,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信息科技的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树立学习意识
兴趣可以启迪人的思维,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农村因经济条件落后,而且农村孩子与城区孩子相比接触到的信息技术是有点少。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新鲜感,从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是教师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传统教学方式较为生硬,教师希望通过硬记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学生不仅记不住知识点,而且时间长了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导致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掌握知识。
例如,在学习(地图版)六年级信息科技《信息安全与道德》这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以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中保护自己,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际讨论得出保护自己的安全做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实际问题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教育学生网络的危险性,以及在平日上网时一定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谨防上当受骗。通过实际演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自身权益不受损害。
二、合理引导,积极参与活动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在之前的信息科技教学中缺少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所以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此,教师应多花费一些心思,通过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图版)六年级信息科技《计算机病毒和黑客》这节课时,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被黑客破坏的计算机安全新闻以及计算机被病毒入侵后的图片。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接下来教师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学习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学生都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掌握市面上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类型,以及病毒为电脑带来的故障特点。虽然让学生独自查阅资料,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这样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印象。然后,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会让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内容。
三、交流合作,促进知识提升
教师在安排学生合作交流时,应尽量做到合理分配,将学习成绩较好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穿插在一组,这样既能推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又能增加学生之间的竞争性,让学生在相互比拼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例如:在学习(地图版)六年级信息科技《学习更多的操作》这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整理桌面图标”“文件和文件夹搜索”等操作,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创建合适的文件夹结构。为了体现团队竞争之间的公平性,教师将全体学生按照平时成绩的优劣平均划分,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又能增强学生相互之间的竞争意识。学生通过在“搜”文件问题中进行反思,以及练习独自建立文件夹,学会了有效管理计算机文件的方法。
随着网络覆盖面积的不断增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日用品。上海农村虽然经济环境不如上海城区,但是对信息科技的教学重视度正在逐渐加强。信息科技是一门以训练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些有趣、实用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热爱信息科技的学习,从而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创新思维课堂总结范例(3篇)
- 阅0创新思维课堂总结范文【摘要】创新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

生物物种常识范例(3篇)
- 阅0生物物种常识范文一、两种物理教育观中学物理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尽管建国以来历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说法不尽相同,其基本目标都是要与其他学科和其他学校活动一起,“培养有.....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