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药工程的认识范例(3篇)

来源:

对制药工程的认识范文篇1

[关键词]中药炮制;知识产权;惠益分享;专利制度;商业秘密保护

[中图分类号]DF523;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6)04(b)-0172-05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ngpaceofeconomicglobalization,theinternationalcommunityhasreachedaconsensusaboutstrengtheningthelegalprotectionoftraditional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BecauseofthelackofmandatorystandardsofChinesemedicinalherbspreparation,irrationalresearchfocusandthedocumentationofknowled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intellectualpropertyprotectionsystemofChinaisnotadaptabletotheChinesemedicinalherbspreparationwhichisauniquetechnologyinthefield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especiallyinthepatentsystemandthebusinesssecretprotectionsystem.Inviewoftheissuesabouttheprotec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ofChinesemedicinalherbspreparationandthesystemofbenefit-sharing,thispaper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ofreinforcementtheoryresearch,publishedcompulsivestandardofChinesemedicinalherbspreparationandtheestablish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atabases&keytechnologyclassificationmanagementsystem.

[Keywords]Chinesemedicinalherbspreparation;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Benefit-sharing;Patentsystem;Tradesecretprotec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术界对加强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已取得共识。中药炮制作为中医药知识产权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重要桥梁,其蕴含的理论和信息是实现中药材物质与中医药知识产权进行交流的关键因素,因而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制度是以专利制度为核心构建的,其在中药炮制领域具有现实的不适性,无法实现对中药炮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惠益分享制度为重新构建和塑造中药炮制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中药炮制的传统知识产权属性

1.1中药炮制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在中医药悠久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药炮制成为我国中医药资源中一个独有的制药技术和工艺。中药炮制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求和调剂、制剂、贮藏的不同要求,对中药材加工处理的技术和工艺的总称。中药炮制在中医药悠久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产生并随着中医药理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是我国劳动人民和中医先贤长期实践的智慧结晶。炮制,古代也称之为“炮灸”“修治”“修制”“修事”[1]。有关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于战国至秦汉的《黄帝内经・灵枢》中首次载“治半夏”[2],这表明中药炮制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应用。中药炮制工艺一般散见于历代本草专著,其对采摘时节和取药部位等有特殊的要求。

我国第一部制药专著《雷公炮灸论》,一般认为成书于南北朝刘宋时代(一说五代或赵宋)[3]。该书对当时流行的炮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其载炮制方法被后人称之为“炮灸十七法”。该书对后世炮制理论和工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本书久已亡佚。至明清时期,中药炮制工艺和理论最终完善成型。明朝缪希雍所著《炮灸大法》为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该书共载439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并以药物类别分为水、火、土、金、石、草、木等14部分类列举各药物的炮制工艺[4]。明代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修治”一项。建国后,我国医药工作者在传统中药炮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经炮制加工后中药饮片的生物碱类成分、苷类成分等成分含量的变化,改进并完善中药饮片的现代炮制工艺。

1.2中药炮制的表现形式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通过炮制能改善甚至改变中药的药性,如改变中药的升降浮沉、归经、补泻润燥等药性,同时可提高方剂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和调整方剂适应证范围。现代药学研究表明,炮制工艺对中药饮片的生物碱、苷类、有机酸、鞣质类等化学成分的含量具有较大影响,相关实验表明炮制工艺具有减毒增效作用,因此炮制工艺为中药饮片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中药炮制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炒法、灸法、煅法、蒸煮法、复制法、发酵法、发芽法和其他制法。在中药炮制过程中,一般会对生药选用特定辅料和特殊的工艺流程进行处理。中药炮制中所使用的辅料一般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两类。常用液体辅料一般为酒、醋、蜜、生姜汁、甘草汁、盐水、麻油等,常用固体辅料为糠麸、滑石粉、米、白矾、豆腐、羊脂油等[5]。

1.3中药炮制的传统知识产权属性

中药炮制是中医药理论、炮制辅料理论和炮制技术等传统知识和传统工艺的集合体。中药炮制显然属于我国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中药炮制本身则兼具了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其无形财产不仅包括中医药理论、炮制辅料理论以及专利、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等,也包括以“南樟北祁”为代表的药市所建立的品牌。在传统中药材交易过程中,药帮以童叟无欺、炮制讲究而著称,其无形地扩大了中药炮制的影响力。民谣“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即为明证。明清时代较为出名的药帮为樟帮、建昌帮、京帮、川帮。在近代,普通民众最为熟知的当属京帮同仁堂。不同地区的炮制技术具有不同之处。如在炒法中对辅料的选择,南北方即有明显差异――南糠北麸[6]。有形财产体现在必须经过炮制的道地药材、炮制辅料本身、为炮制而设计的器皿和与炮制相关的书籍文献等。

2惠益分享制度的提出

2.1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目标利益

在传统私法理论中,赋予权利所有人对其产出的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是为了保持权利所有人积极创作和研发的动力。现代知识产权法制度创立的初衷之一是加强创新动力,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公共福利[7]。商品的价值是在流通过程中体现的[8],知识产权作为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仍需在动态的流通过程中实现而非静态的持有实现。因此尊重和保护个体权利人的独占权外,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更加强调对智力成果的利用和创新,并以此实现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公共福利的双赢[9]。私权不可滥用原则是法学的基石之一,个别人和利益集团不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对中医药知识产品的事实垄断。我国医药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亦未在中药炮制领域实现,减缓甚至阻碍了医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2.2惠益分享的提出及目标

在国际上,将知识产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融于一体最为综合化的管制性努力体现在1992年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将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作为其三大目标之一,该公约的通过与实施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传统知识的承认已达成了初步共识。根据《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规定,每一个缔约国在取得遗传资源时,需征得资源提供国的事先知情同意并负有信息披露义务。规定信息披露的义务是防止未经授权或未给予合理补偿而使用发展中国家的传统知识[10]。印度已在惠益分享制度方面创立了“印度模式”[11]。印度政府于2002年通过并颁布了印度的《生物多样性法》(BiologicalDiversityAct),并于2004年出台其实施规定《生物多样性条例》(BiologicalDiversityRules)[12]。印度在惠益分享所取得的成就对我国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我国知识产权制度无法协调不同产权行为带来的冲突,一方面是由中药炮制本身的现状导致的,另一方面和专利制度本身的漏洞有关。惠益分享制度为解决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对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知识的保护不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3中药炮制现状

中药炮制在中药与中医沟通中发挥着桥梁作用。经过炮制后的中药已不再是单纯的物,而是包含了中医理论、中药理论、炮制理论和辅料理论等多信息的集合体。中医和中药二者不可分割,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凭借治疗效果呈现。同时中药炮制具有群体性和继承性,并以我国传统工艺的加工而具体呈现。

3.1中药炮制强制标准的缺位

中药材进行炮制的前提即是辨证施治,因此中医的开方配药亦可称之为对患者用药的个性化定制。以当前科学技术水平尚无法通过量化实验或者数据说明不同炮制方法的关键因素为哪些,更无法解释炮制的机制和原理。基于对以上因素的考量,我国政府在国家层面未对中药炮制技术标准进行规定,而是将相关制订权下放至省一级。各地炮制标准的差异是中药炮制知识产权保护中适用标准模糊的原因之一。

3.2中药炮制研究重心的偏颇

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是强调君臣佐使,同一方剂不同剂量的改变则其针对的“证”截然不同。典型的如小柴胡汤,善用小柴胡汤的医家亦被戏称“柴胡先生”[14]。过于强调定量和数据分析而忽视中药炮制原理和疗效的研究重心明显是不妥的。药理学方面过于注重生药性能和有效成分等方面的研究,化学方面多是提纯并发现有效成分,我国学术界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典型的如青蒿素的提出和道地药材鉴定方法的改进[13]。然而由于中药材绝大部分为天然物,其成分复杂且有效成分极难确定,因此仅对比研究炮制前后单一成分的定量变化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3.3中药炮制知识文献化及古文献整理的欠缺

我国传统知识大多属于超出原住社群以外的、散播型的传统知识,呈现分散、不特定的状态并具备高水平文献化的特征[15]。由于传统中药炮制的高度文献化,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已经公开且很容易掌握的技术;第二类是虽已公开,但不易被掌握,需要由某些特定的人进行操作的,如一些毒性药材的炮制技术;还有一类是不适宜公开的、特殊的炮制技术[16],典型代表为云南白药、漳州片仔癀。中药炮制的高度文献化致使确定中药炮制知识产权主体的边界较为模糊且难以确定。此外,我国对中医药类文献的整理工作不够充足,更未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数据库,致使我国民众对中医药存在着认识的误区,阻碍减缓了中医药在国际间的传播。

4中药炮制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

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但尚未有针对中药炮制的专门法。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弱项,在中药炮制方面尤为突出,这与中医药作为我国为数不多具有优势领域的地位是不相符的。对中药炮制的保护更多地散见于《民法通则》《专利法》《药品管理法》《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等法律中,在实务中更多的是依据国家政策和相关部门规章。

4.1专利保护制度的困境

我国现行的专利制度为中药提供了保护,但除了中医器具发明专利、中医器具实用新型专利和中医器具外观设计专利外[17],中药炮制并未进入专利保护的范畴内。

中药炮制的权利主体不符合要求。我国专利制度要求专利的授予对象必须是特定的权利人。绝大部分炮制知识和工艺流程是由中药行业中的不特定人群所掌握的,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和发展是以集体创造、拥有为基础的,具有群体性的特征。因此中药炮制的权利主体不符合专利制度要求。

中药炮制不符合专利制度的“三性”要求。现行专利制度具有较高审查标准――新颖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中药炮制的传承和发展是通过师徒方式进行,外人往往难以探查,甚至可以说部分中药炮制知识和技术是中药炮制行业公开的“秘密”,中药炮制很难达到专利制度的新颖性要求。专利制度中对技术工艺进行公开的要求,与中国传统行业“宁舍一斗金,不传一口春”的传统相违背,中药炮制的专利化也不利于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发展。

4.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困境

我国政府已于2006年建立了“国家+省+市+县”4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其中中药炮制技术作为传统医药种类的一项出现在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0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王孝涛和中国中药协会的金世元成为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14年7月16日,我国政府共公布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批,共涉及13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实现对中药炮制的法律保护仍存在若干问题。首先,中药炮制存在主体不适格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十四条对知识产权进行了排除性规定。因此,中药炮制的知识产权保护无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实现。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虽对中药炮制传承人进行了规定,将传承人作为中药炮制工艺技术的典型代表而对其权利未进行规定,因而具有象征意义。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并未涉及中药炮制被他国组织非法攫取利用的问题,仅就中药炮制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做出相关规定。

4.3商业秘密保护现状及困境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很显然中药炮制技术属于商业秘密中的中医药技术信息。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说被认可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1961年国际商会(ICC)通过的《保护技术秘密标准条款》为标志[18]。其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具有同等作用。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商业秘密保护中药炮制知识产权尚存在争论。在实施中药炮制技术秘密保护时,仍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是对人的倚重,难以物化。商业秘密的权利客体是非物质性的信息,难以完全物化,对人的依赖程度较高,在涉及中药炮制时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在不同节气下中药炮制的工艺流程发生改变,工艺流程的调整和辅料种类、物料多少的确定均严重依赖老药工师傅的经验。在炮制过程中老药工师傅的经验化操作对中药饮片的药性影响很大。其次,侵权认定标准模糊。中药炮制权利边界的不确定和中药炮制强制标准的缺位致使难以认定侵权。最后,具有秘密泄露的风险,具有通过合法途径破解的风险,如可通过反向工程进行破解。因此现阶段在中药炮制领域实施商业秘密保护仍具有一定困难。

5中药炮制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5.1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标准

我国尚未有针对中药炮制的专门法,同时部级别的中药炮制技术标准和工艺流程的缺失使得中药炮制知识产权侵权难以认定。虽然《中医药法(草案)》中明确了以中药炮制和传承人享有的知情权和利益分享权,但中医药利益分享制度的建立是一系统工程,对中药炮制的保护仅依靠《中医药法》显然是无法实现的,除此之外也需要配套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支撑。同时尽快出台中药炮制强制标准不仅有利于加强中药炮制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质量管控,也可进一步促进我国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5.2加强中药炮制理论的研究

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医药不分家,医家往往也是药家。典型的如医家辨证开方时往往注明炮制方法。中药炮制的目的之一是转化、调整中药材的四气五味及冷热寒凉。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炮制工艺流程后中药材的药性、药效的改变及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扩大中医药传统知识在国际间的影响力,加强中药炮制理论、辅料理论等研究是当前保护中药炮制知识产权的务实之选。

5.3中药炮制技术分级管理制度的建立

根据中药炮制技术属于散播型传统知识的特点对其实行分级管理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可结合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将中药炮制技术按照一类、二类、三类进行层级管理。中药炮制技术一类为已公开且易掌握的技术;二类为已公开,但流传于特定群体且操作难度较大,如一些毒性药材的炮制技术;三类为不适宜公开的、特殊的炮制技术。通过层级管理,在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前提下实现对中药炮制关键技术的管控,从而长期保持我国在中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

5.4加强对古文献整理并建立数据库

自春秋战国后,中医药便已自成体系。历代中医药流派的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以及中药炮制的工艺流程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在汗牛充栋的中医药典籍中,其中许多宝藏尚待研发。我国在古籍整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就,如部分学者根据权衡器考证法、货币考证法和黄金密度考证等手段并结合文献论证确定仲景方中的用药度量衡古今折算[19-20],但与浩瀚如烟的文献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在进行中医药古籍整理工作时,需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化的工作。相关研究表明在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中,电子数据库的建设路径更为适合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21],建立中医药数据库也是与将来知识产权更依赖数据化工具的趋势相一致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的中文版“中国中药专利数据库及其检索系统”(CTCMPD)是典型的传统医药专利数据库,该数据库收录了我国自1985年至今所有的中药发明专利,但与我国古文献中记载的常用中草药、经方、秘方等相比较,该数据库的不足之处非常明显。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数据化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我国专利制度无论是理论还是实务均已取得了高度的发达,对惠益分享制度的研究无意于对抗专利的优势地位,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是辅的地位。对以中药炮制为代表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的保护,应当是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多手段的系统性工程。通过对惠益分享制度的研究可为重塑和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延年,刘晓秋.现代中药炮制[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

[2]修彦凤,张永太,王兴发.半夏的炮制历史沿革[J].时珍国医药,2006,17(9):1774-1775.

[3]吴皓,胡昌江.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

[4]明缪希雍.炮灸大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1-2.

[5]程志立,王凤兰,刘剑锋,等.中药炮制技术流变及标准制定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2):355-358.

[6]钟凌云,龚千锋,杨明,等.传统炮制技术流派特点及发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9):3405-3408.

[7]李俊,崔艳新.新一轮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重构下的中国选择――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目标[J].知识产权,2015(12):10-16.

[8]王海明.劳动价值论新探(上篇)[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5-15.

[9]知识产权强国研究课题组,韩秀成,陈燕,等.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理论思考[J].知识产权,2015(12):3-9.

[10]王艳,宋晓亭.中医药传统知识利益分享思路建构[J].河北法学,2013,31(9):119-124.

[11]张倩.论遗传资源利用的惠益分享制度[J].知识经济,2015(1):16-17.

[12]林燕梅,成功.印度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4(10):87-91.

[13]杨柳,张小溪.传统物质科学知识的筛选:来自青蒿素与古新星表的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32(1):119-121.

[14]朱步先.漫话“柴胡先生”[J].中医杂志,2006,47(12):949-950.

[15]张陈果.论我国传统知识专门权利制度的构建――兼论已文献化传统知识的主体界定[J].政治与法律,2015(1):79-92.

[16]彭艳,王凡彬.中药炮制技术知识产权保护[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4):305-307.

[17]董国锋.中医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J].科技与法律,2011,93(5):24-28.

[18]周蕾.中医药商业秘密保护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28.

[19]何丽清,傅延龄.《伤寒论》方药计量中重量单位的考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9):19-21.

[20]李宇航,郭明章,孙燕,等.仲景方用药度量衡古今折算标准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9):597-600.

对制药工程的认识范文

医院毕业实习自我鉴定【1】

内科;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事,严格律己,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及擅离工作岗位。

对病人细心照顾,和蔼可亲。

努力将理论知识结合实践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努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实习生活也培养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经过将近4个月的实习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所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紧急处理。

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外科;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并且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的实习工作中,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能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同时,本人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大学生医院实习自我鉴定范文【2】

我到XX市中医院实习,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和规定,我分别到了内、外、妇、儿、五官、急诊、骨伤等七个科室学习,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进行工作总结中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经过十个月的实践我熟练掌握了病程记录、会诊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的书写;掌握了临床各科室的特点及各科室常见、多发病人的诊治;掌握了常见化验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及和各类危、重、急病人的初步处理。

较好地完成了各科室的学习任务,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除此以外,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与所在实习医院的党支部取得联系,保证离开了学校,不在培养人的视野仍能继续吸取党的教育,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其间我踊跃参加了实习单位及各科室组织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各项活动,使自己的实习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实习中我努力进取,珍惜能学实践知识的每一秒。

所以我对自己实习期间的表现是较为满意的,同时我对自己未来的工作也充满了信心。

以上是我在医院实习个人鉴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努力就可以做的更好!

医院药房实习自我鉴定【3】

在医院药房工作过的实习生们都知道,在药房工作是一件很考验人的工作,要仔细,认真,极具耐心。

医院药房实习报告怎么写呢?以下有一份医院药房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从2月5日到7月5日实习时间5个月,共在药房、药厂和药库的8个科室实习:中药房、门诊药房、保健药房、住院药房、中药制剂室、普通制剂室、药检室、药库。

由于实习时间紧张,中心摆药室、药理科和药品采购中心只是了解一下。

实习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

从7月5日到8月24日共6周的时间是在中药房实习,经过中药房的系统实习培训,我学习到了中药处方的识别、审查和按方发药,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定,中药入库和库存管理(包括特殊药品的管理),认识新药;系统的了解一些中药的药性、药理、药味及其药物配伍和药物禁忌等。

从8月25日到9月9日共计2周的时间在门诊药房实习学习,在梁老师精心指导下,让我第一次认识了几百种西药,了解西药配伍,学习西药在药理(药动学和药效学)、适应症、药品归类、不良反应和药物禁忌等知识。

了解电脑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和所起到的重要意义。

学习药品入库和按处方发药,还有特殊药品的管理,如贵重药品的专人专柜和毒麻药品、精神类药品的双人双锁,每日一小点,每周一大点,次次登记入表的管理。

从9月10日到9月23日共计2周的时间在保健药房实习,在崔老师身上学习到了知识要扎实,态度要认真,发放药品要一丝不苟,不能有一点的马虎;工作上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弄清楚出错的环节。

在保健药房里,进一步学习西药及中成药品的药理、适应症、不良反应和药物禁忌,熟悉常见药品;审查处方、发放药品、使用电脑登记药品入库和传帐。

在发放药品期间,认识到了药品有生产厂家、进口和国产、剂量规格的不同,给我在以后药品的发放带来了很多方便。

从11月17日到11月30日共计2周的时间在住院药房实习,在这里认识到了针剂、片剂、营养液体和大液体是分开来发放的,这样给药品的发放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在住院药房实习期间,主要是在针剂和营养液体两个地方实习,在此我更好的学习到了针剂管理和营养液体的管理。

在针剂室里,我学习了针剂根据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麻醉用药、循环系统用药、专科用药等分类管理。

了解药品从一级库传到二级库的各个环节。

在这里,我系统的熟悉了针剂发放和管理。

在营养液体发放室里,我认识了很多氨基酸、脂肪乳、激素类等营养液体药物,对以后在医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

从9月24日到11月2日共计6周的时间在药厂实习,实习的科室共计4个,依次是药检室、中药制剂室、普通制剂室,灭菌制剂室。

在药检室里,学习使用检测仪器,如检测0。

5%碘伏溶液中,学习使用碾钵、烧杯、量筒、吸管、容量瓶、滴定管等,熟悉溶解和滴定终点等知识。

还接触使用精密仪器,如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紫外光谱色谱仪,超声波谱仪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在张老师指导下操作液固分离提取,色谱分析,回收液体和滤渣等,还学习操作西洋参的粉碎、过筛、灌胶囊包装、检测颗粒大小是否符合等。

在中药制剂室里,认识了一大批中成药品,如胃得安片,胃乐舒颗粒、玄麦柑橘颗粒、退烧冲剂,复方酸揸颗粒等,学习一批药,从制膏剂,加工生产,再到包装出厂的整个过程。

亲自参与生产胃乐舒、胃得安、退烧冲剂的生产。

在普通制剂室里,参与了一大批的软膏剂和液体制剂的生产包装。

在张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习操作尿素乳膏、碘甘油、复方碘溶液、0。

5%碘伏、0。

1%碘伏的配制、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其药理作用等。

在张老师,梁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复方苯甲酸软膏、水合氯醛溶液、小儿止咳合剂、克霉唑乳膏的检测标准、处方、制作中注意事项及其药理作用等知识。

学习熟练使用灌装机,药品分包装机、粉碎机和搅拌机等。

了解标签使用和保管,洁净区卫生学处理等知识。

在灭菌制剂室里,参与生产呋喃西林溶液和大液体的生产。

学习使用灭制仪器。

从11月3日到11月16日共计2周的时间在药库实习,熟悉西药药品归类,大体上分为抗微生物药、专科用药、循环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呼吸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精神系统用药、抗肿瘤药、麻醉用药、激素及调节内分泌功能药。

对制药工程的认识范文

袁为群:女,本科,主任护师,护士长

袁为群郭晶

摘要目的:分析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制定一系列相关对策,提高护士给药的准确性。方法:对某医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发生的30例给药错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给药错误发生主要类型为对患者身份确认不规范、剂量错误、遗漏错误。发生原因与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护士责任心不强、低年资护士缺乏经验、人力资源不足、护患沟通不良有关。结论:针对不同年资护士应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医院应根据情况制订出高危环节的管理流程及风险预案,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行政管理者应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并建立组织安全文化,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

关键词护士;给药错误;对策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75

药物治疗是临床医疗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护士是药物治疗最直接的实施者和管理者,及时准确使用药物,并对药物治疗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是护士重要职责之一,也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1]。因此,护士作为临床给药最后把关者在患者用药安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上报到护理部的30例给药错误进行归因分析,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有效干预措施,避免给药错误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某医院给药错误发生事件30起。涉及给药错误人员职称:护士25名,护师及以上5名。工作年限:低于1年6名,1~5年20名,5~10年3名,10年以上1名。

1.2方法对30起护理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给药错误引发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用药错误发生的主要类别等进行列表统计分析并针对具体原因制定防范对策。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描述性分析及百分比进行统计处理。

2给药错误发生的原因

2.1护士工作年限、职称与给药错误的关系(表1)

2.2给药错误发生的类别(表2)

3原因分析与对策

3.1不同年资护士与给药错误的关系工作5年以下的护士给药错误的发生率较高,与低年资护士相比,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则明显下降。这与低年资护士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不扎实、对护理工作的风险认知不足、经验缺乏、制度执行不到位及操作流程不规范有关。因此,应加大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和考核,以检查、提问,强化制度和环节质量管理为主,提高低年资护士工作风险意识,规范工作流程,塑造良好工作作风。

3.2不同职称与给药错误的关系低职称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最高,其中护士占83.34%,这可能与低职称护士业务素质不强有关。护士的知识结构、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均会影响患者整体护理质量。在给药过程中,护士对患者评估不全面,如服药注意事项的认知能力、服药依从性、药物过敏史等有价值的资料评估不全,形成给药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加强低职称护士的专业培训及评估患者技能值得护理管理者探讨。针对此种情况采用结构化的培训方法即根据护士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组织、有系统地设计培训内容,端正护理人员对患者评估、患者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沟通技巧,减少因评估不足或沟通不良而引起的给药错误。

3.3给药错误的类别与个人原因的关系表2显示,给药错误前3位的类别分别为患者身份识别错误9例,占30%;剂量错误8例,占26.67%;漏发、漏打、漏输5例,占16.67%。具体情况如下:

3.3.1患者身份识别落实不到位由于操作者缺乏责任心,工作不专注、核对流程不规范、忽略查对制度执行度导致的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发生率最高,达9起。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理医疗安全[2]。因此护士在任何环境中,给药时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重要环节时双人核对。加强医院信息技术建设,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利用扫描手腕带条形码确认患者身份,扫描药物条形码进行正确给药。利用条形码扫描技术能在发生错误时给予护士提醒,有效降低由于操作流程失误所致的给药错误。

3.3.2给药剂量错误出现几率较高一是与配药过程中未认真进行多班次和双人查对有关;二是由于药理学知识缺乏、药物剂量计算错误有关;三是给药过程中易被其他工作打断;四是医嘱处理失误,特别是应用特殊药物时未按要求书面记录,导致患者重复治疗;五是护士给药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忙中出错。护士应在药品使用前加强医护沟通,核实所有医嘱,配药前三查七对,给药前双人查对。由于药理学知识缺乏、药物名称相近和药物剂量计算错误是知识缺乏所致给药错误的3个重要原因[3],培训时应注重药理知识及用药知识的更新。复杂剂量计算建议使用Excel软件或公式以减少手工计算,降低计算错误发生。为护士营造安静、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作时不受环境干扰。加强医护沟通,减少医嘱处理环节失误,注重护患沟通,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医疗,提高查对有效性。护患比低时给药错误发生率较高,提示护理管理者从组织上应重视人员配置的改善,加大人力资源配备,同时改革护理排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按患者所需安排人力资源,降低护理风险。

3.3.3用药遗漏不容忽视工作中断是护士给药遗漏的原因之一,护士在给药的准备阶段受到干扰,给药遗漏的发生率提高。遗漏容易出现在各种交接班时,患者在给药时段外出,返回病房未及时补给药物,涉及需隔数小时给药1次的药物,如抗生素类、甘露醇、胰岛素等和一些特殊时段的给药等。本组案例1例违反操作流程在20∶00给口服药的同时测量血压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出现遗漏。要求护士不能简化工作流程,在各种给药过程中都没有任何理由减少流程项目。

4结论

护士年资及职称是影响给药错误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年资护士采取不同培训方案,提升护士整体风险意识水平,加强综合业务素质,提高评估与沟通技巧,能减少给药错误发生。医院管理上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高危药物的目录、风险预案、给药环节制度等,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并建立组织安全文化,营造医院无责罚上报环境,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柯专叶.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0,8(7):157-158.

[2]张巧娥,刘懿,周丽萍.急危重病人护理质量管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4):73-74.

[3]BradyAM,MaloneAM,FlemingS.Aliteraturereviewoftheindividualandsystemsfactorsthatcontributetomedicationerrorsinnursingpractice[J].JNursManag,2009,17(6):679-69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城市旅游宣传策划方案范例(3篇)

    - 阅0

    城市旅游宣传策划方案范文篇1论文摘要:在信息经济时代,旅游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再仅仅是资源、信息的竞争,并且还是“注意力”的竞争,而旅游广告无疑将是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传.....

    理财规划的阶段范例(3篇)

    - 阅0

    理财规划的阶段范文【关键词】:工薪阶层家庭理财证券投资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居民的财产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不断增强。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国民.....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