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教学计划(精选4篇)
来源:整理
语文课外教学计划篇1
话题一:诗词鉴赏
时间安排:3周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的基本知识,如诗的定义、特点、形式等。
2.学习并欣赏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李白的诗歌作品,了解他们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3.练习阅读、理解及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导入课程: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唐诗,在欣赏时解释和说明相关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学习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了解这些诗歌的背景,理解其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桥》等。了解这些诗歌的背景,理解其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歌:《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了解这些诗歌的背景,理解其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5.练习诗歌背诵和朗读:学生分组练习诗歌的背诵和朗读,强化语感和韵律感。
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教师在讲授诗歌时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互动式讲解: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式讲解,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感。
3.形象化讲解:配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歌的意义。
话题二: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时间安排:3周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文的基本知识,如文言文的特点、构造和修辞手法。
2.学习并欣赏唐代、宋代及元曲的经典作品,理解它们的背景和意义。
3.熟悉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些常用方法,如行文展开、抽象具象化等。
4.能够较好地写出文章摘要和要点概括。
教学内容:
1.导入课程:展示一些经典的古诗文,引导学生感知文言文的魅力和特点。
2.学习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诗歌:《登鹳雀楼》。
3.学习元曲作品:《汉宫秋》、《西厢记》等。
4.学习宋代文学作品:《宋词选》、《林则徐大传》等。
5.练习古诗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教师布置相关古诗文的阅读和翻译练习,要求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文章摘要和要点概括。
教学方法:
1.示范性讲解:教师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古代诗文的'解读和阐释进行示范性讲解。
2.分组合作: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诗文中的重要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3.阅读策略训练:对于新生词汇和模糊语义,教师训练学生进行上下文推测和词义猜测。
话题三:现代文学阅读
时间安排:3周
教学目标:
1.掌握现代文学中的各种类型和流派,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2.熟悉现代文学的基本要素和特点,如结构、语言、寓意等。
3.学习并欣赏现代作家的作品,了解他们的文学风格和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
1.导入课程:引入国内外知名作家及其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学习如冰的小说:《太平桥上》、《大山南》等。
3.学习鲁迅的散文作品:《自嘲》、《狂人日记》等。
4.学习白朗的诗歌作品:《锁上所爱》、《丢草莓》等。
5.创作练习:以阅读所学现代文学作品为基础,要求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小说、散文及诗歌的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1.谈论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谈论,指导学生理解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视觉化教学: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更加直观的文学讲解。
3.写作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写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点拨,供学生参照和改进。
话题四:写作与作文训练
时间安排:4周
教学目标:
1.熟悉作文的各种类型和要素,如记叙文、议论文等。
2.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如行文开头、结构构造、语言运用等。
3.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
4.做好作文的批改和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归属感。
教学内容:
1.作文类型讲解:教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讲解和指导,如记叙文、描写文、议论文等。
2.写作技巧和方法培训: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讲解写作技巧和方法,如行文开头、结构构造、语言运用等。
3.作文练习:教师布置不同类型的作文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4.作文批改和评价: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鼓励学生多反思、多修改和多交流。
教学方法:
1.示范性写作:教师进行写作示范,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作文的结构、风格和技巧。
2.课内练习:教师布置不同类型的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增加练习时间和互动性。
3.作业批改: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并给出建议和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快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课外教学计划篇2
学年目标:
为期一学年,通过五年级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第一学期
主题一:初识成语
学习目标:
1.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2.初步掌握60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3.培养学生使用成语的习惯;
4.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兴趣。
课程安排:
1.什么是成语
2.成语的组成及解释
3.初学50个成语及演练
4.课文《乌鸦喝水》中成语的使用
5.课文《抱朴子的故事》中成语的使用
6.成语故事欣赏及阅读
7.成语接龙游戏
8.成语用语活动大比拼
主题二:浏览课外书籍,培养阅读习惯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创设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形式;
3.带领学生了解中外名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程安排:
1.学生阅读小说和新闻
2.与同学分享阅读心得
3.开展“课外阅读漂流计划”
4.读《小王子》和《半夜鸣泉》
5.日记写作,记录阅读感受
6.游戏:猜一猜我在读什么书
7.阅读报告比赛
第二学期
主题三:掌握写作技能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让学生能够熟练书写不同类型的作文;
3.帮助学生了解作文评分标准和规范。
课程安排:
1.写日记,记录日常生活
2.写叙事文和描写文
3.写感想文和议论文
4.阅读名作欣赏及模仿
5.评讲学生优秀作文
6.写作比赛和评奖活动
主题四:全民阅读推广
学习目标:
1.介绍中国优秀文化和传统经典;
2.引导学生探索人文精神和人生哲理;
3.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课程安排:
1.优秀文化经典介绍
2.阅读《聊斋志异》及故事分享
3.阅读《三国演义》及思考
4.课外阅读《红楼梦》的阅读
5.阅读名人书信及利用古诗词代表中国文化
6.写作:我的文化梦想
7.主题街头活动:全民阅读展
总结
通过以上学习内容和课程安排,五年级学生将会提高语文知识和技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探索中华文化的精髓,为未来高中和大学语文学习作好基础。同时,五年级的语文学习将通过多种形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语文课外教学计划篇3
一、主题:诗词文化
1.探寻古诗词之美
学习古诗词,感受古人感情和思想。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写作与创作
学习如何写作和创作诗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写出优美、流畅、清新、思维感性的诗词作品。
3.诗词背诵
诗词背诵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记忆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背诵古今中外的优秀诗词,让学生对诗词文化有更深更广的认识。
4.古文阅读和欣赏
学习古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有重要意义。通过探究古人的思想、文化和艺术,让学生领略古代优秀文化的魅力。
二、主题:文化传承
1.民间故事
通过学习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让学生了解民间传说、传统习俗和典型人物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2.文化节日
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学习传统风俗、传统节日和宗教信仰等,增强学生爱国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3.文字的魅力
探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介绍汉字的结构和构造,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丰富内涵和文化底蕴。通过汉字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
4.文化名人
介绍文化名人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他们的文学艺术成就和贡献。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文化成就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和影响。
三、主题:阅读习惯
1.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通过教育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愿意阅读、爱好阅读。
2.阅读技巧
通过向学生介绍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如速读、略读、详读、翻译、提取和思考等,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和水平。
3.阅读经典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引领学生进入优秀作品的世界,让学生感知文学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考方式。
4.阅读习惯形成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教育学生建立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坚持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主题:写作能力
1.作文技巧
通过教育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学会写作规范、清晰、生动的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构思写作、选材序言、语言表达、文体风格等多方面的技术。
2.写作思维
学会全面、深入、周到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考、分析与改进、并且具有审美和感知能力、综合和分析能力。
3.文学创作
学会将自己所掌握的语言与文学知识应用到创作中,加强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4.作文评析和反思
通过作文评析和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文化素质。
五、主题:情感世界
1.情感生活
学习情绪管理和情感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控自己的情感,充分感受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自信和自尊。
2.古诗咏人
学习古诗词,感受古人感情和思想,学习优秀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感性的语言感受,对比来自不同文学时代的人物,学生在纵向上了解人物在不同时代的性格、世界观之变化,深入理解人物形态成长之中所遭遇的摆脱童年束缚、心灵成长和成熟的困惑和问题。
3.交流与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学习人际交往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与人进行有效沟通,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4.阅读与思考
通过阅读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情感,与其它人形成共鸣和理解,进一步培养其情感敏感度和情感表达能力,提高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和问题解决。
语文课外文学知识
语文课外教学工作总结
关于语文的课外知识
初一语文课外知识
小学语文课外知识积累
语文课外教学计划篇4
尊敬的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五年级语文老师,很高兴能够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我的五年级语文课教学计划。
在五年级这个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相当的提升,他们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对语言的表达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因此,本学年的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综合素养,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主、自信的氛围中体验语文的魅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增强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各项语文素养水平。
3.了解文学作品及其价值,培养审美情趣。
4.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古诗文与小说阅读:这一块内容是真正的语文课经典,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重点之一。通过古诗文的阅读和分析,在对古代文化历程和历史人物的认识中来学习文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通过对小说的阅读,鼓励学生思考,理解文学作品的意蕴,习得语言、文字和思维技能,培养学生的文艺爱好。
2.交流与说话:交流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之一。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口才和交流能力的培养。采用活动教学法,注重教师激发学生表达兴趣,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达。在不同的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信、流畅、达意的交际能力。
3.作文: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从课外阅读、语言表达、文言文和任务呈现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使用丰富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
2.注重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
3.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发挥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
1.学生的语文知识状况、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学生阅读习惯和文化素养的养成情况。
3.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发展情况。
五、教学方式
1.授课教学。
2.任务式学习。
3.个别指导。
4.班级集体讨论或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学时间安排
1.古诗文与小说阅读:1学期,每周2课时。
2.交流与说话:2学期,每周1课时。
3.作文:2学期,每周2课时。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会根据需要在上述时间框架内适当做出调整。
七、教学总结
五年级的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也处在语文学习的高峰期。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严格的教学管理,打好基础,为学生英语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在学生身上注重培养其人文素养和个性素养,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品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迎接人生的各种挑战,成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