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虚《门山县吏隐堂记》原文及翻译

- 阅76

原文 : 门山①之公署,旧有三老堂。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②,今以之馆宾者也。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 “吏隐”之说,始于谁乎?......

容斋随笔《萧颖士风节》原文及翻译

- 阅30

原文 : 萧颖士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安禄山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负宠而骄,乱不久矣。东京其......

《宋史·叶颙传》原文及翻译

- 阅10

原文 : 叶颙,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人。登绍兴元年进士第,为广州南海县主簿,摄尉。盗发,州檄巡、尉同捕,巡检获盗十余人,归其劳于颙,颙曰:“掠美、欺君、幸赏,三者皆罪,不忍为也。”帅曾开大善之。 贺允中荐颙静退,遂召见。颙论国仇未复,中原之民日......

俞樾《戴高帽》原文及翻译

- 阅32

原文 :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①。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②,当不至有所龃龉③。”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原文及翻译

- 阅58

原文 :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博览众书,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汉末大乱,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

《旧五代史·王审知传》原文及翻译

- 阅38

原文 : 王审知,字信通,光州固始人。父恁,世为农民。唐广明中,黄巢犯阙,江、淮盗贼蜂起。有贼帅王绪者,自称将军,陷固始县,审知兄潮时为县佐,绪署为军正。蔡贼秦宗权以绪为光州刺史,寻遣兵攻之,绪率众渡江,所在剽掠,自南康转至闽中,入临汀,自......

张岱《琅嬛福地记》原文及翻译

- 阅16

原文 : 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

《宋史·曾公亮传》原文及翻译

- 阅5

原文 :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

《明史·陈登云传》原文及翻译

- 阅70

原文 :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出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接辽东,疏陈安攘十册,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 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

朱舜水《勿斋记》原文及翻译

- 阅22

原文 : 世之学圣人者,视圣人太高,而求圣人太精,究竟于圣人之道去之不知其几万里已。 古今之称至圣人者莫盛于孔子,而聪明睿知莫过于颜渊,及其问仁也。夫子宣告之以精微之妙理,方为圣贤传心之秘,何独曰“非礼勿视,赤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夫......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 阅81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开头四句统摄全篇。接着写曹霸在书画上的师承渊源,进取精神,刻苦态度和高尚情操。“开元”以下八句,转入主题,高度赞扬曹霸在人物画上的辉煌成就。“先帝”以下八句,诗......

曹翰《内宴奉诏作》原文及译文

- 阅53

内宴奉诏作 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内宴奉诏作》是宋朝诗人曹翰的作品之一。 韵译:(来源:吴鹏飞新浪博客) 三十年前我就学习了......

陆游《西村》原文、译文

- 阅98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西村》翻译 吴鹏飞 韵译: 还记得当年游玩时进入乱山深处, 想去找个人家敲门要水解渴, 却发现自己闯......

《后汉书·卢坦传》原文及翻译

- 阅77

原文 :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

《史记·乐书》原文及翻译

- 阅52

原文 :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

苏轼《荀卿论》原文及翻译

- 阅83

原文 : 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言必称先王,然后知圣人忧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妇之所共知;而其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尽也。呜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

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原文及翻译

- 阅23

原文 : 作诗非难,命题②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少陵诗高绝千古,自不必言,即其命题,已早据百尺楼上矣。通体不能悉举,且就一二言之:《哀江头》《哀王孙》,伤亡国也;《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诸篇,悲戍役也;《兵车行》《......

《宋史·王济传》原文及翻译

- 阅22

原文 : 王济字巨川,深州饶阳人。父恕,开宝中,知秀州。会盗起,城陷,为盗所杀。济携父骨匿山谷间。既而官军大集,济谒其帅朱乙,陈讨贼之计。乙嘉之,遗以束帛,奏假驿置遣归。先是,济母终于岳阳,权窆佛舍。至是乃并护二丧还饶阳州将以闻太祖召见以其......

《史记·乐毅列传》原文及翻译

- 阅29

原文 : 乐毅者.其先祖日乐羊。乐羊为瑰史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对乐羊以是寿。乐羊死.葬于是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目,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 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厦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击赵适魏。闻燕昭王咀子之之乱而齐大......

王安石《扬州龙兴寺十方讲院记》原文及翻译

- 阅17

原文 : 予少时,客游金陵,浮屠慧礼者②从予游。予既吏淮南,而慧礼得龙兴佛舍,与其徒日讲其师之说。尝出而过焉,庳屋数十椽,上破而旁穿,侧出而视后,则榛棘出入,不见垣端。指以语予曰:“吾将除此而宫之。虽然,其成也,不以私吾后,必求时之能行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