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讲义气-读《水浒传》有感350字

来源:整理

做人要讲义气-读《水浒传》有感350字

江山非画美如画,豪杰壮士影叠叠,侠义如酒浓于酒,男儿毫饮情烈烈。这首诗写的正是《水浒传》。

这本书主要讲了宋代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占领梁山泊,最后归降朝庭,征讨四方的故事。读了这本书,我感到十分惋惜,因为这么多的英雄豪杰不是战死在沙场,就是被朝庭谋害了。可细细品析前段部分,却发现里面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讲义气。

就拿鲁智深来说吧:有一次,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的父母,却被鲁智深看在眼里,他愤愤不平,三两拳打死了镇关西。为民除了害,不惜丢掉官职被抓捕。他还讲朋友间的义气,他落草后,一个朋友被抓了起来,他听了后立刻下了山,大闹官府,结果被抓了起来。我想:他虽然太鲁莽,但那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却是好的。

在生活当中,也有这些人。比如说有一次我上社团学习,没有带笔和书,同桌就把书给了我,结果自己挨了老师一顿批。

读了《水浒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人要讲义气。

榜样的力量读水浒传有感600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宇宙般奥妙神秘。而四大古典名著就好比这宇宙中的四颗明星,而《水浒传》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独特的一部分。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作者施耐庵。他笔下的水浒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社会的眼光不同。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大逆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抗拒朝廷的叛徒坏蛋。但他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他还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如:武松、林冲、鲁智深等一百单八将,在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将领便是黑旋风李逵了。

李逵生性急躁却正义忠心,同时也很有孝心。我还记得当李逵误以为是宋江强抢了刘太公的女儿时,李逵万分愤怒,跑回梁山泊,还砍倒了替天行道的杏黄旗,要拿宋江问罪。当他发现宋江是被贼人诬陷时,他负荆请罪,并救回刘太公的女儿,杀死牛头人贼人。从这件事,我看出李逵的急躁正直的个性。而在他为母取水后发现母亲已经死于虎口,气得李逵一举杀死四只老虎(包括两只小虎),为母报仇。这件事又看出他对母亲的孝。

从这些好汉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正义、忠心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品质。而这些好汉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个人魅力更吸引着我们,给予我们榜样的力量。从对整个故事发生的年代、高俅等小人的嚣张也可对我们建设未来美好城市提供了反面素材,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

《水浒传》读后感八年级水浒传读后感作文500字

这个假期里,我有幸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水浒传》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宋江因为被朝廷压迫而登上了梁山,众好汉推选他为梁山泊的老大,他们便到处起义,抗击朝廷。后来梁山泊的好汉受了朝廷的招安,又奉宋徽宗赵佶之命去镇压方腊的起义军,虽然方腊的起义军被镇压了,但是梁山泊好汉们却是鸟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好汉们走的走,死的死,没有太好下场的。

许多人都认为宋江是一个英雄汉,但是宋江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并不怎么样。

宋江是一个做作的伪君子,当他请卢俊义上梁山时,宋江甚至还演戏,假装让卢俊义当老大。这和刘备当年摔阿斗一样,无非是收买人心,提高自己的拥护度罢了。要不然,以卢俊义的名声、人缘还有实力,早就当上老大了。

宋江还是一个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草包。他能当上老大,纯是靠他的假仁假义。宋江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本事,出谋划策是吴用,率兵打仗是卢俊义,那宋江呢?只不过是坐在太师椅上听着报告罢了!

宋江是一个特别自私的小人,当他喝了高俅的毒酒后,还拉上李逵一起喝,使得李逵成了宋江的陪葬品。而这原因却是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会联合好汉们再次造反,这样会玷污自己的名誉。他自私到竟然把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给毒死了。

宋江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正是因为他禁不住诱惑,才当上了朝廷的走狗去镇压方腊。呜呼!除了宋江以外的可怜的一百零七位好汉,在宋江这个伪君子、草包、小人的带领下,成了封建朝廷消除异己的刽子手!哀哉!!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