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那些渐远的叮嘱-抒情作文700字

来源:收集

追寻那些渐远的叮嘱-抒情作文700字

你要小心一点。你要认真一点。你要重视一点。这些从小听到大的重复话语,随着我年龄的增长,也在逐渐的变少。

回忆成长的路程,母亲每天总会少不了她那千叮咛万嘱咐,从早上起床开始她就要开始长篇大论了。可在我渐渐长大的同时,发现这些萦绕在我耳边的话一夜之间竟少了许多。我对此感到十分的不理解,便询问母亲:您以前每天总对我说注意这注意那,现在怎么突然说的少了呢?母亲看着满脸疑惑的我,笑了笑并用手轻拍着和她一般高的我,语重心长地说:那要你自己去理解了。自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我身上的变化。

每天早上在妈妈还没提醒我起床的时候,我就已经一边嘟囔一边从床上麻利地爬起来。嘴里嘟囔着:别再催了,我这不起来了吗。吃完早饭,拿起昨晚早已准备好的书包就出门了。因为这个习惯所以不再会有妈妈每天去学校送书的情景了。晚上放学回家后不用妈妈提醒我就会迅速开始写作业,写完作业将书包整理好才去睡觉。不再需要妈妈的再次叮嘱。这些潜移默化的小习惯我却曾未发觉。直到那一次--我们在餐桌上吃饭,吃过饭后我照例将饭桌上的碗摞到一起然后将它们端走准备将它们洗出来。而此时妈妈却说:把脏盘子放厨房里去。说完这句话后她看到早已空荡的桌子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尴尬地笑着说:你现在都不需要我吩咐就能主动干了,闺女长大了,真好。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妈妈平日总爱关心唠叨的话为什么突然变少了,因为我在她叮咛中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不再需要她每次重复,也明白了妈妈说让我自己去理解的意思,不是她在变,而是我在变。

我一直去追寻记忆中渐远的叮嘱一直从未发现,它其实并未离去,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留在了我的身上,记忆从未淡化,声音并未远去,只是自己正在变化,变成了叮嘱中所期盼的样子却曾未发觉。

追寻那些渐远的叮嘱,迈上去往青春的火车,继续前进,不再停留再次奏起生命的华章,追寻那些渐远的声音。不会再迷惑,停滞不前了,因为它正在前方的彼岸上等待着我们的追逐。

回忆那些年

想必,那些年这个词太沧桑了?我的年龄还没有到可以说那些年的程度,但是我还是喜欢在记忆的长河里捡起时光的碎片,组成我的那些年。

那些年,我们一起唱着歌,绕着袖珍小操场跑完一圈又一圈,将烦恼统统踩在脚底,然后超越它们,我们一起发明的男女混合十二打还记得吗?只觉得像一群苍蝇在鸣叫,我们手里的羽毛球拍,瞬间化身为正义的使者苍蝇拍。

那些年,我们一起大叫着饿死了!一边急匆匆地赶去排队,然后催促着体育委员,老师都不愿意上第四节课,因为老师每次都不是走出去的,而是被我们推出去的。

那些年,我们装模作样地听着MP3,唱着不成调的歌曲。整日泡在卷子里,一支笔永不休止地转动,写着不同格式的中文、英文、数字

那些年,我们一起恨着初中也爱着初中,在课本的每一寸空白涂抹亮丽的色彩,从背后恶作剧般地蒙住别人的眼睛,阴森森地说一句:你被绑架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为了明天而奋斗,在昏暗或明亮的灯光下做着简单或复杂的题目。写下一句句宣誓般的语句:小升初,是牛是马你都给我放过来,我不怕你!、卷子再多也难不倒我,最后一卷,我来了!

这一年,我们告别小学,迈入初中,适应并接受它,这些年,我们要学会忍耐与谦虚,这些年,我们要学会磨掉身上的锐气和棱角,这些年,我们要学会成长。

指导教师:石光宏

那些感动着我们的人

那些感动着我们的人他们,用生命诠释着爱与奇迹;他们,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他们,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当命运的暴风雨来袭时,头却从未低下;他们,感动着人间林秀贞,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她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她30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向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老人。这位朴素的农村人始终记着母亲的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份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份力量治理邻里关系。这位农妇,让九州为之感动。华益慰,一个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是一名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差错,从医56年,华益慰始终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每次手术后,他都默默地离开,患者家属给他钱,他不要;给他物,他也不要,他说:医生的职责是救人,不是救钱。李剑英,16秒之内选择牺牲。2006年,叶剑英在完成训练任务驾机返航过程中,遭遇鸽群撞击。此时,飞机距离地面200余米,跳伞就能保住性命。但这里分布着7个自然村,如果跳伞后飞机坠入村庄,后果将不堪设想,16秒之内,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迫降,壮烈牺牲,用一个人的生命,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感天动地!当然,还有许多许多的人,在我们身边,默默奉献着。像一粒尘土,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却随处可见;自认渺小,却塑造伟大。他们,用爱托起明天!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