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塔作文(精选4篇)

来源:收集

龙华塔作文篇1

今市犹存古刹名,草桥霜滑有人行。尚画残月清光少,不见波心塔影横。”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的七绝《龙华夜泊》。诗中提到的“古刹”就是龙华古寺,它位于上海市的西南隅,是江南有名的寺庙之一。

龙华寺是一组完整的寺庙建筑群,在一根中轴线上。走进红漆门,沿着中央大道向前走不多时,迎?面便望见一座弥勒殿,跨进齐膝高的?门槛,便看见正中供奉着一尊弥勒佛。它光着头,赤着膊,袒胸露乳,笑容满面,使人看了不觉哑然失笑。

走出弥勒殿后,就可以看见天王殿前两座对称的三层建筑;钟楼和鼓楼。钟楼为明成化十三年重建,顶层?悬挂着一口高六尺,直径约四尺,重一万三千斤的青龙铜钟。??“龙华晚钟”过去曾被誉为上海八景之一。

继续沿着中央大道走,便是龙华古寺的“守卫者”的天王殿。大殿正中是一尊天冠弥勒佛,它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头戴四瓣金冠,冠带垂至肩上。可能是受如来的约束吧,弥勒佛一改往昔笑容可掬的形象,双目微合,面容慈祥,微带笑容,显出一副福相。它左手略微张开,呈兰花状,摆在胸前,右手握着莲花宝杖放在脚心上,莲花宝杖,顶端托着一座舍俐佛塔,象征着它的法力无边,整座像给人以威严之感。在它身后是佛立忠实的门神;它的周围站着四个得力大将: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它们一个个犹如凶神恶煞一般,使人不禁望而生畏。

穿过天王殿,再往前走,就能看到一座雄伟奇特的建筑——大雄宝殿。它的外观呈四方形,屋顶分两层,八道垂脊分别向四角翘起,宛若游龙戏水。上层的二道屋脊把二条垂莆分别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小尖顶,它象征着佛祖凌驾在万物之上。屋檐上雕有许多精美的装饰品,有罗汉、金刚斗法、佛祖讲经、双戏珠等,一个个维妙维肖,栩栩如生。跨进殿门,更是金碧辉煌。大殿正中刻着一座高几米的群雕,雕像正中是佛祖释加牟尼端坐在宝座上,正专心致志地给诸神讲授佛经,众神形态各异,有的盘坐着,有的半躺着,有的立着,还有的斜坐着,但他们个个都聚精会神地聆听着,既认真又虔诚。大殿的两旁陈列着三十六尊罗汉,它们有的双手合十念诵佛经,有的手举兵器正整装待发,有的手执圭板似的谏佛祖,有的手捻拂尘。洞察众生,真是千姿百态,神采奕奕。整座大殿香火缭绕,给人以湍庄肃穆之感。

走遍全寺,环视其间,只见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问间神室错落有致,井然有序,不能不令人惊叹。

龙华古寺也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相传龙华寺建于三国。时东吴赤乌五年,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于唐末毁于战火,重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一度易名空相寺。以后,龙华寺几经修葺。现在的寺庙基是晚清的建筑。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龙华古寺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如今,它正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的游客。龙华古寺,这颗?江南明珠,已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龙华塔作文篇2

星期天,我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进了公园,我先走向桃园。不一会儿,满园桃花呈现在我的眼前。这里有樱桃树、白桃树、白月桃树等。花的颜色各不相同,红的似火,白的像云,黄的似金,紫的似霞真是五彩缤纷!

看过桃花后,我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树耸立,四周长满了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纪念碑上刻着:龙华千载仰高风,将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般红。

离开纪念碑又来到了画廊。画廊这里有许多烈士的照片。这里还有陈着手稿。这时,我不禁赞叹: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沿着革命的道路走下去!

当我回去时,默默地对着战士说:你们在我们的心目中永远是最伟大的人!

龙华塔作文篇3

龙华是革命烈士浴血奋斗和长眠安息的地方,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生力军,每一个青年有责任了解祖国的昨天。

龙华烈士陵园的建设别具特色。松柏和香樟交织的大坪里,真是:松柏长青,永垂不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告诉了我们拥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不能忘了躺在那片青青草地下的英灵们。

前主席江泽民提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的石碑左边的雕像名为“独立自主”,右边的雕像名为“解放建设”。孰不知,为了这八个大字,有多少烈士倒在了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

龙华烈士陵园坐落于上海市区西南千年古镇龙华,地址龙华路2887号,占地19万平方米。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当局先后在龙华设立淞沪警备司令部、法庭、男牢、女牢和刑场等机构,从那时起直至1949年5月,林育南、何孟雄及左联五烈士等数以千计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在这里被关押、遭杀害。1984年经中央批准建造龙华烈士陵园。一期工程竣工于1991年6月,续建工程将原上海市烈士陵园(漕溪北路200号)迁人一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基本建成并对社会开放。1997年5月28日纪念馆开馆。陵园建有纪念、瞻仰、碑林苑、遗址、烈士墓、就义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动和游憩等区域。其中墓区安葬了853名不同时期牺牲的烈士;外观呈金字塔型的龙华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展出文物1000余件,陈列任务235名,反映从鸦片战争直到当代上海地区革命烈士与先驱的英勇事迹及革命历程;陵园还塑有反映不同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10尊雕塑,生动地再现上海革命史上无数英烈的形象。龙华烈士陵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它在对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陵园墓区,墓区由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和无名烈士陵组成,安息着近1700位革命烈士的英灵。烈士墓为东南朝向月牙形坡地,环抱近旁的两层圆形烈士纪念堂,共同组成意为“日月同辉”的箭镞造型。无名烈士陵由墓碑、雕塑的长明火组成。昼夜燃烧的长明火,象征着烈士们生命之火不灭和革命精神永驻。看着烈士们的墓,我的眼泪便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些烈士为了世界和平,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敌人顽强作战,但是都倒在了地上,他们是多么英勇啊!人民的生活来之不易,使我深深感受到了要肩负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更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1840年以来,在上海这方热土上,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和各党派,各界层的志士仁人,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是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上海繁荣的今天,是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遍地桃花。

追昔抚今,我们怎能忘记这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抚今追昔,我们怎能忘记那一张张曾经鲜活的面容?让我们静静地追思,深深地缅怀,把最深情的思念和崇高的敬意,寄托在这鲜花和话语中……

先烈们的音容笑貌早已被历史尘封,但他们的精神却在我们心中永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烈士们,我们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英勇事迹将被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一代一代地传诵下去,我们不会忘记历史,永远不忘给我们带来希望的烈士们。

龙华塔作文篇4

上海龙华塔建于五代吴越末年,相当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是上海最古老的建筑。塔为楼阁式,七层八角,连塔刹高约40米。龙华塔为砖木混合结构,塔身砖砌,塔檐木结构。中国的佛塔以木塔最多,但木塔不易保存,现存极少。为了保存久远,从北朝开始这种砖身木檐的塔就已出现,外观似乎就是木塔。五代北宋以后江南地区更多,是江南的代表塔型。与山西释迦塔(应县木塔)相比,龙华塔较为细高,塔刹更挺然高举,体型清丽玲珑,秀美可爱,和江南风物非常和谐。其他江南各塔,也大都具有这种特点,是江南艺术地方风格的体现。龙华塔和释迦塔是南北建筑风格两个最典型的代表,同属于中国建筑艺术最优秀作品之列。

“龙华晚钟”与“黄浦秋涛”、“海天旭日”、“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江皋晴雪”并称,为明清时期“沪城八景”。古时,每逢农历三月十五为龙华香讯,四海信众,八方香客,清晨乘一叶扁舟而至,逛庙、登塔、赏花,直到红日西沉,尽兴而归。暮色苍茫之中,夕阳余晖之下,江上塔影依依,古刹钟声阵阵,充满诗情画意,令人难舍难分。

“十里桃花相映红”,龙华是上海人欣赏桃花的好去处。从明代起龙华寺的桃花便远近闻名。如今,每到春天,龙华寺东南的龙华公园内(东部原是龙华寺的桃园)桃花灼灼,灿若红霞,引来无数海内外游客。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