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初中记叙文500字

来源:整理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初中记叙文500字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历史人物所写的唯一一首五律。他也像这首诗一样,成为一个留名青史的好官。

他就是被百姓称为“青天”的包拯。

包拯为人刚直,既不阳奉阴违,也不趋炎附势。在皇帝面前,他直言不讳,甚至冒死进谏,从不惧怕给自己带来不测之祸。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一些居心叵测之人为贪图一已私利而不惜出卖尊严,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令人不齿。我喜欢包拯,喜欢他的正直之气。

包拯一生俭朴,做官以后也从不贪慕荣华宝贵,衣食住行与普通百姓无异。他在家中墙壁上写过这样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我喜欢包拯,喜欢他的清廉无私。

包拯遵守孝道,信守圣人所谓“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他因父母年事已高,不愿与他一起到江西赴任,而放弃了官职,留在家乡侍候父母。而再看现在的人们,又有多少因“忙碌”而疏忽了父母亲?我喜欢包拯,喜欢他忠孝善良。

包拯勤奋刻苦,农闲时便寄居在一座古庙中,埋头钻研学习,十三岁便读完四书五经。十年寒窗苦读,到他二十八岁考进士时,已经是一个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的学者了。如今我们拥有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比起包拯,不知要好了多少倍,但仍有学生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虚度了宝贵光阴。我喜欢包拯,喜欢他的博学强识。

我喜欢读史,因读史使人明智;我喜欢史中的风云人物,因他们名垂青史的事迹;我喜欢包拯,因他是我做人的榜样!

关于历史人物作文600字忆公瑾

当风敲打着窗户,当脑海浮现起历史。脑中回忆着中华五千年,无数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好汉,英姿早已出现在眼前。但最令我敬佩的还是东吴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说起周瑜,人们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没有肚量,那个妙计安天下的周郎。但历史却并非如此。

翻开史册,周瑜是一个完美的人。无论是他的足智多谋、重情重义,又或者是他的高尚的品德。

当曹操挥军南下,两军在赤壁一战时。我仿佛看到一位少年站在船上,镇定的指挥着军队。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由周瑜用他的才智去击退敌人的。火烧连环船、苦肉计足以体现他过人的才智。

周瑜年少时与孙策义结金兰。当孙策死后,孙权上位。周瑜并没有造反之意,而是第一个支持孙权,更是把孙权当作自己的亲弟弟来看待。周郎是别人给予他的美称。因为当时周瑜不仅风姿英发,更是才华横溢。他与小乔成为夫妻后,却不曾纳妾。曹操霸业已成时,周瑜可以献出小乔,自己去逍遥一生。但他宁愿在战场上与敌人斗智,也不愿出卖妻子去苟且偷生。

东吴老将程普不服周瑜,多次欺辱周瑜,可周瑜却折节容下。最后程普也为周瑜的人格所折服。

当时孙权只是一个将军,诸将或宾客都对孙权比较草率,唯有周瑜一人对孙权谨慎服事,完全按照君臣之礼

周瑜不仅文采超群,更精通音乐,即使大醉如泥,仍然听得出音乐中的小小的疏失,且要回头一看。所以便有了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了。

一代俊杰,曾在赤壁之战感动了上天,可代价却是他的一生。天之骄子,却只有36年的时间。死后更是后人对他的误解,心胸狭窄、妒贤嫉能,都不是真正的周瑜。三分天下也全因为他指挥的赤壁之战,他的名声也震响东吴。可这样完美的人却只落的一个猝死的下场。

抬起头仰望明月,似乎望见了满园桃花,望见了江南,望见了江水,望见了铜台,望见了周郎。

崇拜历史人物作文1300字历史的天空

历史若流水般逝去,或金戈铁马,或猎猎狂风,或连环声色,或长恨血泪。光芒由明眸透进,于是,我看见了你,历史的天空因你而灿烂辉煌。

一攒昏黄的豆灯,一剪单薄的身影。中山先生,那是你吗?夫以四万万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厥不兴,如斯之极,方令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你环视四周,满眼皆是生灵涂炭的惨状,满耳皆是劳苦大众的嗟伤。都说热血青年,于是你上书李鸿章请求变革,无奈一汪热忱付之东流。这一打击震醒了你,你转而从戎,任满腔抱负喷薄而出。在风雷暗响,万马齐喑的黑色年代,你无疑是社会涌潮中最前的那一朵浪花。

一骑强健有力的坐骑,一双锐利有神的寒星。中山先生,那是你吗?几多勇士血染的刀锋,反射出了令人战栗的冷光。在众人的拥护下,你建立了中华民国。那一天一定是你永生难忘的日子。你亲眼看见自己的努力铸成了结果。你说: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你说:以忠于国,为众服务。中山先生啊,你的救国之心,世人皆知,只是你在仓促间建立的是一个不成熟的民国,甚至忽略了立宪派和旧官僚一双双虎狼般的眼睛。

但清王朝惧怕了,诚惶诚恐间便土崩瓦解,灰飞烟灭,化为历史尘埃,千年一叹。那一天,你一定将积蕴多年的国民之哀吐啸为剑气长虹,几多辛劳,几多欢愉,又有几人知?

一袭齐整的军装,一番激情亢奋的致辞。那是你吗,中山先生?多年革命未果,使你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建立自己的国民军队迫在眉睫,于是,黄埔军校应运而生。当日,眼见未来的战士,你一定十分欢欣,似乎预见了革命胜利的曙光,那可是你追求一生的崇高理想,倾注了你满腹的爱国热忱啊!在爱国思想的熏陶与军事谋略的磨砺下,从黄埔军校走出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精英领袖。你的理想似乎触手可得,似乎变得那么的具体而又真实。

不觉地,目光转至一昏暗处。一袭病榻,一张死灰一般枯槁无神的脸。那是你吗,中山先生?!那不住哆嗦瘦削嶙峋的手阿,那曾经拿过刀鞘,书写过辉煌的手,此时此刻却总也不能在遗书上着上一字,那无助涣散的眼睛啊,那曾经刚毅坚定的眼睛,此时此刻却总也难以安然地合上。我知道你的苦衷,当年大总统宣誓时,你曾庄严地说: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大总统之职。可无奈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现实与誓言残酷地相去甚远,国内形势风云变幻,自己又无力回天,那放不下的手,就是放不下的一颗巍巍爱国心,一颗有善始却无善终的心啊!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的轻吟浅叹,囊括了你的一生。

始终相信,高贵的灵魂不会因岁月的剥啄而零碎破乱。一如涅磐的凤凰,身死之后才是生的永恒。亦如啼血的荆棘鸟,足以令芸芸众生黯然失色。一年,两年,十年,百年,你的灵魂依旧熠熠生辉,脱俗骇世。悲怆兮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告,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毅然兮为破除民众愚昧迷信,不惜一怒毁神像;大义兮度尽劫波,抛弃两党恩怨,泯去恩仇,仍是兄弟;震撼兮至瞑目之时仍不忘中国之自由平等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你的一生,怎一个奇伟了得?怎生引人嗟叹不已!

我欲乘风归去,于混沌祸乱的旧社会体悟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贞情怀,疾苦胸襟;于尔欺尔虞的阴暗层面感叹你两袖清风,一心为公;于兵荒马乱的噬血战场瞻仰你指点方遒,英雄本色;于白驹过隙的历史长河仰慕你瑰丽辉煌,绚烂夺目。

蓦然回首,光芒中已是凝固了百余年的身影。中山先生,历史的天空却因你而灿烂辉煌。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