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笔记-初一随笔500字

来源:整理

生活需要笔记-初一随笔500字

翻开买了许久的日记本,刚开始是端正的正楷,还有精致的插图,渐渐后翻,逐渐演变成狂草的字体,最后是只剩下横线的空白纸张。

这是一本精致的日记本,刚买来它时,我信誓旦旦地说,要好好记录每天的点点滴滴,这个本子上会有属于我的痕迹,而不是用来观赏。现在看看日记本上的日期,从每天写,到一个星期写一次,再到几个月一次,现在已经有半年没有再写过日记了吧!开学前对自己说一定要记录好自己每天的初中生活,可现在呢?

日记本似乎变得不再是用来写日记,而是用来观赏,收藏了,看到精致的笔记本便会买了回家,可等它到家后却遗忘了它的存在。

《空白笔记本》中林清玄也有提到过,再美丽精致的本子到手里总要写的,笔记本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感受而存在的。如果只是用来收藏、欣赏,又有什么用呢!

日记记录着生活的点滴,它代表着你一天中的感悟。翻看从前的日记,也许会发现自己比以前更成熟了,会发现从前没有发现的细节了。也许只是灵光一现,那也代表着你一天的感受。

感受不会去找你,只会等你发现它。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与众不同的,每一次的感受都是新鲜的,只有记录下它,它才不会偷偷溜走。

重新翻开冷落已久的日记,从现在就开始记录吧!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每天一点一滴的生活,惟有如此,日记本才不会永远空白。

白驹过隙,记在脑海中的事物总有一天会遗忘,唯有日记才会真实、永久地保留下来。

读书笔记500字读《小王子》有感

读书笔记500字读《小王子》有感篇

有时候,我觉得父母对我管的太严,而且爱慕虚荣,自己没做到的总让我这样做那样做,我感觉自己都快没自由了。这种状态下的我像极了《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如被爱慕虚荣的玫瑰般,压得快喘不过气来,像我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有的甚至像小王子一样离家出走,我有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但看了《小王子》后,我便再也没有这样的想法了。

《小王子》这本书讲了我在飞机发生故障时,连同飞机进入沙漠,在喝光所有的水,寻找水源的时候,偶然遇到了小王子,听小王子讲起了他的故事。【365作文 www.365zuowen.net】

小王子生活的行星上,又两座死火山,一座活火山,可是它们都只有小王子的膝盖那么高,并且小王子挪挪椅子就可以看到日出。有一天,行星上开出了一朵会说话的玫瑰,小王子很喜欢它,于是爱上了它。但是每天对着玫瑰的骄横有些烦,便想出去走走。从自己星球出发,一路上遇到了爱虚荣的人、国王、酒鬼、点路灯的人......各种见闻让他陷入忧伤,它感到大人们的荒唐可笑、爱慕虚荣,在地理学家的指点下,小王子来到了地球,被小王子驯服的狐狸说的话影响了小王子:只有你付出了,才会发现它的价值,最后因为还是想念玫瑰的好,而让毒蛇咬死自己脱离了躯壳回到了自己的行星。

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误解了父母,他们为我好,为我付出,我还当他们因为自己的虚荣心,直到我看到了《小王子》,我现在想说:父母,对不起,我错怪你们了!

《红楼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1300字

读书笔记

中国有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部部皆是精彩绝伦,而作为一个女孩子,前三部对我而言没有多大兴趣,它们涉及到了军事、政治、神话,所以最吸引我的非《红楼梦》莫属了。

这个暑假,我并没有打算要读多少多少书,因为我知道以前读书时,总是讲究数量,却忘了质量,所以,这个夏天,我只读了一本书,但是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就是《红楼梦》。从电视剧新版《红楼梦》,到白话文的到古文的,层层递进,这让我有了许多收益。

我倒认为《红楼梦》并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不是中心故事,但这一败涂地的悲剧确实是整部书的主要线索,无论怎样我们也都曾经为这两人的结局深深地感到遗憾。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书中人物的悲剧,一部作者的悲剧。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晴雯。可以说她是丫头里面最出色的一个吧!晴雯原是贾府世仆赖大家买来的,可以说是仆人的仆人,因贾母见她十分伶俐标致,于是被像小礼物一样孝敬上来。她身为下贱身世可怜到连家乡父母也不记得。但她却开朗倔强,心思纯正健康,不像林黛玉那样抑郁凄苦,更不像花袭人那样温婉卑屈。在她身上包含着一种叛逆精神,比如她对王夫人、凤姐等高居于她头上,掌握她生死大全的主子不屑一顾,还经常以犀利的言语直揭袭人的虚伪。

在《红楼梦》中的一段情节黛玉葬花,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情节,也是黛玉的个性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丢弃了不离不弃黄金琐,忘记了莫失莫忘通灵玉,好一个多情潇洒的贾宝玉,娇嫩多病的林黛玉,塑造了一个发生在清朝封建家庭的动人爱情悲剧。我实在是为林黛玉而感到悲哀不值,更为他们悲惨的命运而惋惜。但追究人物本身并没有过错,让人憎恨却是那种封建的传统观念。什么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什么门当户对,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这不,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阴阳相隔,想而见不着的痛楚。还要让贾宝玉受这样的欺骗。唉,就是石头心肠的人也会被他俩的真情所感动的。

毛泽东说不读《红楼梦》就不是中国人,清末有《京都竹枝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可见《红楼梦》对中国影响之大。

《红楼梦》博大精深,次次读次次悟正是它的不朽魅力。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