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清照-人物作文800字

来源:收集

我眼中的李清照-人物作文800字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花自飘零水自流。

如梦令中,李清照如此高,花般优雅。自身已消瘦,却仍旧顾及昨夜雨疏风骤后园中的海棠花。清照正值青春,淡香如花,一笑一颦之间都若玉纱。绿肥红瘦多少?可及自身轻红快绿?海棠依旧,却道人憔悴,惺忪之际。

朝朝暮暮,纤纤迢迢,皎皎零零,残残落落。

阴阴残月不碎浓花。这时不过为青涩的薄花片,清照却已用诗词泛上晕红色泽,显得阴柔。我闭眼摸索床前蔷薇,心中油然而生升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究竟是因花长得太过旺了,或为人天天为它所操心,难免憔悴得瘦若黄花了。这是出生高贵人家清照的若水思想,自己都消瘦了,却仍旧为芊芊灿花所担忧。

女人如花。

清照是一枝含笑,清高中掩饰不住所溢出的孤白凭寂,茗香涌上枝头。含笑恰得我所许,素白沁满心头。这便为她高佻的一面。而我欣赏的本不仅仅为她的一面。

清高的她宛若一缕风,留下花的香气扑鼻,所谓花香,即为她的诗。我期待的不是一个芊芊淑女,还有一个在逃难中不会贵人的女子。她内心所受到的颠簸,又岂止是一份。我曾将李清照当成那种柔柔弱弱,充满悲观的女性。

那时的任何女子,任凭是小家碧玉,或为大家闺秀,都少了一份清照天接云涛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的豪放与叛逆的心。可以说,清照是那时封建思想下的一个不同的女子,不同于温室中柔弱又顺从的花儿。

柔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刘辰翁曾说她是刚烈的,坚强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相识。我是从《百家讲坛》中真正认识到李清照的,从此便认为她为一个独特的女词人。

凝视着间李清照的设计图,心中黯然。她的词虽大多描写寂寞,抒发忧郁的色彩,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出她对大自然的喜爱,也坦率地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盼求。在她对精神世界表示痛苦时,所作的词便一改原本的清丽,窕浊,开始变得孤寂,凄凉,处处表露着思乡念旧的情绪。

泪湿罗衣脂粉满。病起萧萧两鬓华。

我将这两句词凑在一起,倒也还凑合。反正我喜欢的不仅仅是官场和家庭中的清照,而是她发自内心创作的她。那个时刻正是最纯真,干净的她。

绣幕芙蓉一笑开,千古才女只一人。纤纤细笔,飞写下胸中大才大柔。

藕神啊藕神,藕花依旧,知否,知否?清照可与我同吟藕花否?

如今的女子文文弱弱,凄凄惨惨,毫无清照的才气,她的柔弱又痴情。

我愿从清照游!

我眼中的老师我眼中的老师作文700字

在我眼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待学生如待自己的孩子,关心同学胜过关心自己。她虽然不是我的启蒙老师,但她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比我的启蒙老师更加深刻的印象。

这位老师在我眼中是十分关心同学的。

还记得那是去年的冬天,我在第一节课下课时就感觉到自己发了烧。但我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每到冬天时我就会经常发烧,而且每次发烧的时间决对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但这次却有点特殊第二节课下课时,我却感到了出奇的冷。也许,上课时会好些吧!我想道。可事实上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第三节课时,我的头很昏,就连老师所讲的内容都听不进去了中午时,我已经都软弱无力了,完全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去找老师?不行,老师那么忙,哪有时间管你呀!最后,我还是硬着头皮找了老师。小榭,有事吗?老师笑盈盈地问我。听到老师的声音,我就像被打了镇定剂一样,立刻镇定了下来。老师,我有点难受。老师停下手中的工作,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说:你发烧了,怎么搞的?这样吧,你先回座位上,多喝点热水,老师去给你找药。热水不够,老师给你。我点了点头。后来,吃完药没过多久我就不再发烧了。

还有一次,我向来骄傲的语文成绩在次考试中一落千丈,我伤心地连续哭了两节课,把眼睛都哭肿了。中午时,老师把我叫了过去,她并没有责备我,反尔还安慰了一番,还给我分析了错题的原因。

这位老师在我眼中还是十分认真的负责的。

她本可以按照正常的时间上下班,可却因为我们这帮淘气的学生变成了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老师。她本可以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好好休息,但她却怕自己班同学比别的班的同学学得知识少,所以她牺牲了自己宝贵的时间为我们辅导,而她的午休时间也是伴着一摞摞厚厚的卷子度过的。

这位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于老师。

在我眼中的于老师就如一根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赌神”李清照

谁会想到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个赌神。北宋灭亡,逃难下船后的她,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赌它一把再说;她发明了一项赌博游戏,还记载给后人看。宋朝的禁赌刑罚严厉,她怎么赌呢?

李清照对赌博不是一般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她写过一篇《打马图序》,打马就是一种赌博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李清照一开篇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其实赌博没什么窍门,找到抢先的办法就行了,所以只有专心致志地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

她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我这人没啥别的嗜好,就是天性喜欢赌博。凡是赌博,我就沉迷其中,一到赌桌上就饭也忘了吃,觉也忘了睡,不分白天晚上地赌。而且,我赌了一辈子,不论是什么形式的赌,不论赌多赌少,从来就没输过,赢的钱哗啦哗啦争着往我腰包里赶,挡都挡不住。

其实,宋代的赌博跟今天差不太远。比如说,有钱人可以玩赌球。宋代有一种体育游戏叫蹴鞠,规则类似于今天的足球。

除了赌球,还有赌棋。下棋是不管身份,不管有钱没钱都可以来,是最雅俗共赏的赌博。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到北方去的时候,慌慌张张居然还没忘了带上象棋。李清照也说大小象戏、弈棋都是赌博的游戏,可惜的是,下棋只能两个人玩,不够刺激,所以李清照不怎么喜欢。

最下里巴人的赌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扔骰子是规矩最少、输赢见效最快的一种赌博,所以,流传也最广。

当然,除了常见的这几种,赌博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斗鸡啊、斗蛐蛐儿啊,等等。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种赌博游戏方式,不过在这二十多种五花八门的赌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她嫌只凭运气,显示不出智慧;有的她嫌太难,会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对手整个一赌博界的东方不败。

据李清照自己说,她创制了一种赌博游戏,叫打马。打马具体是个什么玩意儿,现在已经失传,我们没办法知道了。不过据说有人考证出来,打马就是今天麻将的前身,看来,打通宵麻将,是李清照的一大爱好。

最神的还不是这个。北宋灭亡后,为了躲避金兵的围攻,李清照跟着宋朝的皇帝、达官贵人们一起逃难。就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北宋的两个皇帝被俘虏了,北宋朝廷灭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万苦积累的一些家产也在逃难中几乎丢光了,她还念念不忘赌博的事儿。从逃难的船上一下来,刚刚租了临时的房子安顿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赌具找出来,赌一把再说!

她说过这么一句话: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来李清照写这篇《打马图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赌博之外,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让千万年后的后辈子孙都知道,命辞打马这种赌博游戏,就是我李清照开创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属,谁都别来抢啊!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