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里门外-记叙文900字

来源:整理

门里门外-记叙文900字

汉字,门里门外,皆显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每一个汉字,都如一件件小巧又古老的工艺品,诉说着一个个美妙的故事。

问,门外,意为叩问。

北宋,一位满腹经纶的书生告别慈母,千里迢迢进京赶考,母亲十分牵挂,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书生一路负笈而行,这几日天气酷暑,严日当头,奔波数日的书生累得精疲力竭,步履缓慢。书生本来清秀的脸颊变得煞白,他汗流浃背,如雨点般落下,垂下一绺被汗浸湿的头发。终于,他走进一处村落,这村落夹在两山之间,风景秀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位书生驻足于一个古老院落旁,抬头望望高大而斑驳的院门,勉强打起精神轻叩门环。不多时,从院中走出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书童,他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奇地仔细端详这位气质非凡的书生。书生倚在墙上,彬彬有礼地向书童问路,大概是想找家酒栈用餐。只见书童指向不远处,又与书生低语了几句,二人互道珍重,书生便向书童所指的方向走去,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书生赶到京城,参加考试,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闲,门内,意为悠闲。

在江南,一座古朴的小城一角,有一个古老的院落。深红色大门,红瓦白墙,庄严又肃穆,应该是哪位高官退隐后的府邸。走进院中,一条溪流直伸向后花园,延着蜿蜒的小溪缓缓向前徜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树下十分凉爽,放着一张石桌,桌上摆着棋盘、两壶清茶,两旁的石椅上,坐着两位鹤发童颜的七旬老人,四周站着几个侍仆。两位老人正在对弈,其中一位老人全神贯注地盯着棋盘,手捻银白色的胡须。而另一位老者眯着眼,嘴角微微上扬,似乎为自己高超的棋艺而得意。这时,刚才还紧蹙眉头的老人眼前一亮,把棋啪的一声拍在棋盘上,另一位老者顿时目瞪口呆。看着棋友的表情,老人仰天大笑。虽然暑日炎炎,却遮不住两位老者的悠闲与快乐。

阂,门外,意为隔阂。

明月高挂,天清气爽,已到亥时。高空俯瞰,小小的村庄中仅有一户还灯火通明。原来这户的家主向来喜好读书,今天正挑灯夜读,不知不觉间,主人读到了亥时,已经二更天了,主人困意袭来,缓缓插上锁,吹灭蜡烛,不一会儿便酣然入梦。家中的仆人也把大门关闭,门里门外有了隔阂,即不再接受所有人的拜访。晚风拂过,一片寂静。

门里门外,或许是一种礼仪,或许是一份悠闲,或许是一抹隔阂。

汉字博大精深,文化门里门外!

记叙文400字(五篇)

小编导语:

记叙文怎么写?篇

生活中会发生很多的事情,所以将这些事情用记叙文的手法记录下来是不错的选择。

平凡的小草你是我的最爱篇

【365作文www.365zuowen.net】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小草。

春天,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一阵春雨过后,它隐隐地发出泥土的芳香。它点缀着各种各样的花、树。没有小草,花儿就变得不是那么美丽,没有小草,怎能体现出大树的挺拔?

炎热的夏天里,花儿都蔫了,秧苗都垂下了头。只有小草还顶着酷热的烈日,在泥土上精神抖擞地挺立着。

秋天,落叶盖住了嫩嫩的小草,树上结满了果实。但是,那些桃子、石榴都只是体面的,只有小草才是真正朴实无华的。

冬天,树叶儿落尽了,花儿落尽了,但只有小草还坚强地站立在已经冰冻的大地上。难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诗中这样赞美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爱松柏的坚贞,梅竹的节操,莲花的傲视污泥,篱菊的勇斗西风,可我更爱看上去只是普普通通的小草。

洗碗篇

吃过晚饭,我帮妈妈洗碗。我来到厨房,一堆碗无精打彩地躺在水池里,正等着我帮它们洗澡呢!

我卷起袖子,把洗洁精挤出一点点放在盆里,再倒上小半盆温水,水里冒出了许多小泡泡。我右手拿着抹布,左手拿着碗,用抹布使劲的转着擦,一会儿,碗变得干干净净的,能照出个人影儿来了。洗过所有的碗后,我开始洗筷子,我拿起筷子,放在手心里使劲地搓我的手太小了,搓着搓着筷子就从我的手里滑了下来,我从水里涝起来再搓,筷子就干净了。

接下来的工作是把碗筷上的洗洁精都冲洗一遍,水哗哗地响着,碗筷在水龙头下欢乐地唱着歌,好像在感谢我呢!最后被我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碗橱里,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像是等待着为我们全家下次的服务。

以后,我还要帮妈妈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手和小手篇

爸爸有一双大大的手,很有力,也很温暖;我有一双小小的手,很柔弱,但又很敏感。小时候,爸爸的大手总是牵着我的小手一起行走,大手指向哪儿,小手就跟向哪儿。

超市的收银台前,大手拨开长长的排队的人群,插到了队伍的前面,小手也跟着拨呀拨;十字路口,斑马线对面的人行绿灯还没有亮起来,大手拽着小手直冲过去,小手不得不紧紧跟随;公园里的湖边,大手把吃完了的冰淇林的木棍嗖的一声扔进了湖中,小手也跟着一扬,木棍在空中划出一道丑陋的弧线

可是,有一天,小手勇敢地松开了大手。小手从老师那里知道:手是要用来创造文明和美的,而不是用来破坏!小手把这个道理也告诉了大手,大手惭愧地垂下来。

这一次,小手主动拉起了大手。收银台前,他们十指相扣,静静排队等候;地上的果皮,他们抢着拾起扔进了垃圾箱;遇上跌倒的老人,大手和小手搀扶左右

从此,大手拉着小手,在罗源的街头,文明和爱齐步走!

学会等待篇

世事在变,我也在变。

我以前是个不会等待的人,想干什么就马上行动,片刻也等不了。不是因为我想争取时间,而是因为我的心静不下来。

就说等车吧。放学后,我等车回家,但公交车很慢,要等很长时间,可把我急坏了。我是个急性子,慢这个字是我的克星。我等得焦头烂额,不停地喃喃自语:车子怎么还没来,怎么还没来呀?时间过得太慢了,太慢了!我皱起眉头直跺脚,还时不时地唉声叹气。好容易来了车子,我便一个劲地窜了进去。

但现在不同了,我学会了等待。等车的时候,我可以站在树荫底下,看看蔚蓝的天空,听听悦耳的鸟鸣,逗逗可爱的甲虫,一切焦躁不安早就烟消云散;或者呆呆地在站台上,一动不动,眼睛凝然注视着一个地方,什么都不想,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傻傻地站着,这样可以放松自己。

有了等待,愿望的满足才更令人喜悦;耐心地等待,才能欣赏到身边美好的风景。学会等待,等待让人心平气和,等待让人快乐。

文明只差一步篇

早上,阳光明媚,空气清新,大路两旁绿枝成荫,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远处,两个低年级的小同学一蹦一跳地哼着歌儿,他们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丽。突然,他们不约而同地捂住了鼻子,这是什么味?噢,原来前面有一堆臭烘烘的垃圾。小明说:这是谁扔的,真缺德。我们快去上学吧。小丽说:不,我们应该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否则会影响其他人的。我们一起来打扫一下吧。小明说:你没听说过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嘴上虽然这样说,但看到小丽那么坚决,还是身不由己地跑过来帮忙了。不一会儿,垃圾被他们俩打扫得干干净净,可小明却觉得少了些什么,他正要转身去学校,忽然,他灵机一动,从书包中拿出了纸和笔,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了文明只差一步这几个字,然后贴到了垃圾桶上。两个好朋友相视一笑,又踏上了前进的路。刹那间,他们觉得天更蓝了,草更绿了,云更白了。

武林外史之三——奇门兵器

我这辈子见过的第一款奇门兵器是锤。

可能有人问了,十八般兵器里有锤啊?怎么就奇门了?这话跟当年我问我师父的话一个字都不带差的。我师父是这么跟我解释的:你听说过江湖上哪位英雄是用锤出名的?八大锤。。你个锤子,那是打仗,谁没事儿拎着两个大锤子行走江湖的?所以,反正在我师父心目里这就是奇门兵器,作为徒弟,必须认可这就是奇门兵器。

我师父给我解释这对儿奇门兵器的时候是在我师爷家里,师爷带着几位小师叔练功传艺去了,我跟师父坐在师爷的客厅里参观各种兵器。话说我还真不知道本门有这么多种兵器,一直以为也就是刀剑枪。我师父是这么解释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不是本门专有的套路,你师父我也不知道,就知道至少在咱们这一支里,各种奇门家伙都有。正在这时候,我看见的这对儿锤。

那时候确实是没见识,眼见得这对儿银光闪闪的锤锤头足有小西瓜大,锤柄大约有我现在腕子这么粗、小臂那么长,本来我是以为这东西跟武术商店里卖的东西一样,看着挺唬人,实际份量都不重呢,结果一上手就差点儿把腰拧了。感情这东西真他妈是实心的当然,也不是全实心,锤柄是实打实的钢棒,锤头是几根厚铁片箍着一个上了银漆的实木球。

我师父幸灾乐祸的看着我:小子,没把腰拧了吧?原本打这对儿锤的时候有人说锤头也要用实心的钢球,幸好你师爷说那就谁也举不动了,这才用了木球。【365作文www.365zuowen.net】

这玩意儿到底多少斤?

大概两个加起来有四十五斤左右吧。你觉得沉是因为配重,这要是锤头也是实心的钢球,刚才你那一下至少腕子就受不了。

师爷能用这个不?我师爷是个清瘦的书生模样,还戴着眼镜,我寻思着要是他能用这个,未免也就太人不可貌相了。

你师爷也不行,当年教的时候是用树棍比划的。别看我,你师父也没学过,根本抡不起来。

那谁学过?可能我这人比较喜欢与众不同的东西,而且这几年练得力气很有一些了,对这个东西多少有点儿跃跃欲试,虽然也知道学会屁用没有。

我们这辈儿人里,二十多个师兄弟只有你七师叔学会了。可你七师叔也早就废了。

为啥?后来不练了?

告诉你小子啊,该你问的你问、不该你知道的就别问,一会儿你师爷回来,嘴上有点儿把门的。

喳!

真他妈贫。看得出来,师父有点儿不太愿意提起这件事。

师父这次带我去师爷家里其实并不只是拜望,而是让师爷看看这个徒孙的功夫有点儿意思了没有,要是有的话,有些东西就往下教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接触到奇门兵器,以及我们本门的独门奇门兵器。

什么是奇门兵器?奇门,说白了就是少见的意思。有些在十八般兵器之内,更多的根本就归不到任何一个门类里面去。比如说铁筷子您归拢到十八般兵器里的哪一种呢?而十八般兵器也有好几种根本没啥人练。

十八般兵器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镗梿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很多人都从说书的嘴里知道凤翅镏金镗,问题是没几个人见过,梿就是连枷,那东西原来是打谷子用的农具,这个可能不少人见过,怎么用没几个人知道。实际上这些也可以归拢到奇门兵器里。

所谓独门奇门兵器,就是每个门派里独有的、怪模怪样的兵器,基本都属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家伙,练起来费劲、打造也不容易,一旦学成能用之后往往杀伤力极大。当然,这是在功夫基本差不多的状态下,要是人家比你高明太多,这事儿就实在难讲了。

实话说,上述这些词儿都是我学功夫的时候师父说的,别说我师父了,就是我师爷这辈子都没用过一次这些所谓独门奇门兵器应敌。再说白了吧,根本就没有用的机会,到底有什么威力妙用,大家都是说说罢了。

我们这一门独门的兵器有两种,一种叫做鸡爪鸳鸯钺;一种叫做七星杆。前一种我就见过一次,没学过,样子嘛,您见过电影里美国警察用的那种棍身上还出来一个把手的警棍么?那东西在武林里叫做拐,您就想象在那个横出来的把手正下方伸出三个类似鸡爪子的勾刀吧,大概就是那样子,一副两把。据说还有一种形制,那个我就没见过了。

据说当年我们祖师爷曾经用过这东西。那是晚清的时候,祖师爷有一位朋友保的镖丢了,祖师爷听闻此事之后抄上鸡爪鸳鸯钺,找到这帮强人聚会之处,单人匹马手刃二十多人,夺回了这只镖。反正这种故事古老相传,谁也没见过。不过这兵器确实比较损,三个鸡爪一旦勾拿上对方的武器,基本上对方不死也伤。我忘了说,这东西跟拐还有点儿不太一样,那根长棍两头都是尖的。

鸡爪鸳鸯钺虽然损,但毕竟勾刀、尖部您能看见,另一种七星杆的阴损之处就在看不见的地方了。

七星杆选百年老藤,把这玩意儿弄直了,在棍梢儿打一个洞,让它成空心的,大概有两尺左右,在里面灌上两寸左右的水银,然后把这个洞口堵死。水银这东西重且流动,一旦跟对方交手,我这里一棍子打下去,水银顺着这个劲儿就甩到了棍梢儿,百年老藤韧性大,一下子就从兵器相交的位置弯下去,正好能打到对方脑袋上。这个效果嘛,您就想象被铁头藤棍砸脑袋上是个啥感觉吧。

一般来说,没几个人会想到本来一根直棍打过来,这边刚刚横架紫金梁高喊一声开,棍子突然弯了、棍头把自己打个眼冒金星。这就是该兵器阴损的地方。

我练这玩意儿的时候一边练一边嘀咕:这他妈都是谁想出来的?真够损的。我师父站在旁边说了:相打无好手,让对方趴下是本事,你管他谁想出来的干啥?

师父,这东西好像跟连枷有点儿像。上面我说了,连枷原来是晒谷场打谷子用的,一根长杆连着铁环,铁环再连着一根短木板啥的,你要是没注意用兵器招架那个长杆,短的那头就算是挨上了。

其实意思差不多。小子,跟你讲讲这兵器里的道理啊。

当年真正上战场的兵器其实不多,就是刀枪两大种,无论你功夫多好、多精通咱们学这些,到战场上就是个死,根本没法儿打。说到这里,师父抄起自己那把四尺的大刀:看见没,这个还能用,可上战场你觉得自己刀法如何如何,满不是这么回事儿,其实就是横劈竖砍、倒挡拨拦。说着师父做了几个动作,跟我们平时学的招式差不多,但能够看出来劲力与速度完全不同,不是演武的架势,而是拼命的功夫。

不过话说回来,用冷兵器的时候,大家差的不多,你看那些十八般兵器里,其实好多都是农具和工具,连枷是、斧子是,托天叉其实也是。有皇帝那时候民间不让藏兵器,也就是普通的刀剑,连弩都不许,最多是有个打猎的弓。可这农民起义还不是一波接一波的?这些十八般兵器就是这么留下来的。

师祖他们留下这些家伙儿事儿,其实也就是不犯忌讳的缘故,谁都知道这东西不能真的打仗,你们自己私下里打,朝廷不会把这个当回事儿。

说到这儿,师父有些感慨:到了现如今,老百姓其实学啥都没用,啥兵器能赶上枪好使?你七师叔那年在北京街上走挨了一枪,从肩膀打穿过去了,也就是你七师叔能抡那对儿锤的体格,把车一锁自己去了医院算是捡了一条命,可这功夫从此就没法提了。唉。。

那年。。那年我17岁。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