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坚持不懈-读《俗世奇人》有感550字

来源:整理

水滴石穿,坚持不懈-读《俗世奇人》有感550字

这个暑假我读了许多书,如,《呐喊》,《大卫?科波菲尔》,《俗世奇人》等一些有名的书,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本《俗世奇人》。

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令我百看不厌:神医王十二。这里面讲述的是天津卫有一个有名的医生叫王十二,他两次用不同的方式将人当场治好,而且特别的神,不同于常人治病,这就是我喜欢的理由。

我认为神医王十二的功夫是靠一天天刻苦练出来的,久而久之,遇到这种情况,也能沉着冷静面对,这就是他为什么被称为神医的原因。

像他这样刻苦的人很少见。水滴石穿就是最合适不过了,水一滴一滴落下,滴到石头上虽不明显,但一久了,石头就会被滴穿。

北宋的范仲淹小时候很贫穷,他每天早上先煮一锅粥,等粥凉了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咸菜吃,一个同学看到她每天吃稀粥,却不叫苦,心里十分感动,就送给他很多好吃的可过了几天,他看到送给她的菜还放在那里,都坏了,就问范仲淹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解释道:我很感谢你的好意,只是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我担心自己现在享受这些美味后,将来吃不了苦,我要锻炼一下意志。范仲淹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后来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我的妹妹小时候,他还不会识字,他就对我说:我每天要是一个字,以后就可以识很多字了。我心里想:每天才学一个字,太少了。就没把话放在心上,但由于他每天都刻苦识字,现在他的识字量都快赶上我了,于是我下定决心也要像妹妹那样天天积累知识,坚持不懈,就会像妹妹那样有了好的回报。

一定要相信只要天天积累,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有好的回报的。

读《俗世奇人》有感--“俗世奇人”与“俗世俗人”

每当我穿梭于热闹的市井中,当年天津卫的街上一派繁华的景象就浮现于眼前:刷子李的一身黑衣,那刷子滑过墙面,那匀匀实实的一道白;泥人张灵巧的双手,就着那高超的技艺,只一眨眼工夫,一个核桃大小的海张五现于酒馆;蓝眼那神秘的眼睛,那辨画的神一般的工夫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在冯骥才的笔下,熠熠生辉。

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凭何被称为俗世奇人?经过一番思考,我竟幡然醒悟。

他们,并非完美之人,乍一瞧,似乎也是缺陷遍身:苏七块医术高明,却不知扶危济困,眼睁睁看着车夫疼得呲牙咧嘴而无钱医治,无动于衷;蓝眼虽有惊人的判断能力,却一个跟头栽进了黄三爷的重重圈套,生怕名声扫地,卷起袱卷儿,不知去向;小达子呢?天生一个绝盗,偷盗的本领令人连连惊叹,但也撞上高手,尝到了被偷的滋味可是,人哪有十全十美的?正是他们暴露无疑而又十分显著的优点与缺陷,才让我们印象深刻,回味许久。在平日的生活中,不也一样么?许多人为了功名利禄,使尽办法,巴结众人,想将自身缺陷剔除得一干二净,或否认,或掩辩,只为做个近乎完美、规规矩矩的人,即便事业有成,有钱有势,在别人眼中空前绝后,依旧只是俗世俗人。只有不在意别人的嘲笑和议论,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绽放独特而灿烂的光芒,被世人铭记,不受风沙阻挠,不受岁月侵蚀,不被尘世的艰辛污浊,就像书中的众多奇人一样。

这本书令我想起了《红楼梦》的薛宝琴。她年纪尚小,却天资超常,才智胜过其姐薛宝钗,又很美貌,几乎是个没有缺点的姑娘,受贾母疼爱。其她年轻女性呢?黛玉聪慧灵气,但尖酸刻薄,且多病软弱;湘云思才敏捷,却似有些疯丫头的模样;王熙凤精明能干,深受贾母信任,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可薛宝琴却没能入《金陵十二钗》。是呀,没有缺点,就是没有特点,即使近乎完人,还是不及凤姐儿、元春、妙玉等人形象鲜明。

成翡翠,你可以碧如青山、澄澈似海;化沃土,你可以默默奉献、培育生命;做自己,你却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俗世奇人!

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句话和水滴石穿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说明了只要你努力、坚持就会成功的成语。还有许多和这个意思相近的成语,例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锲而不舍、聚沙成塔、绳锯木断、愚公移山......看到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我就想到了农家屋檐下的那块大石头。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它自岿然不动,却在屋檐上滚落的粒粒水珠下栽了个跟头。人们只看得见足有半根手指深的凹下,那水珠从屋檐上一步一步的爬到边缘,然后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连绵不断,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才会有那样的成就。其中艰苦,可想而知。其实,水滴石穿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你考试没考好,卯足了劲学习,最后考了个好成绩等,都是事例。我觉得,水滴石穿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时间的沉淀。水滴石穿,岂是一朝一夕便可磨穿;愚公移山,也不是一日一夜可以搬完。很多事情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回首探往昔,只叹年少轻狂。平添一番忧愁。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就要拿出水滴石穿的毅力,才能平稳的过去。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