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人插春-记叙文650字
来源:其他
农人插春-记叙文650字
春风轻柔地吹着大地,整个原野生机勃勃。我沐浴着春光,满眼的绿色,送我到田间。我背着化肥,一手提着小板凳,一手拿着小水杯,哼着小曲,溜向田边。田野四周树木苍翠欲滴,青山巍峨。山脚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唱着春之歌奔向远方。溪边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俯下身一看,花蕊有的白若雪,有的红如火。轻轻一吸,芳香沁人心脾,凉凉的,仿佛饮下了千年泉水。花瓣上,蜜蜂嗡嗡的跳着恰恰舞,惹的花仙子笑容满面。正待我沉醉之际,父母来了。他们身后还跟着一只小狗。小狗很快找了一块宝地睡觉去了。爸妈麻利的脱掉鞋,下苗田,拔秧苗。我也不甘落后,拿上草绳,蹬掉鞋,踩着水,哗哗啦啦的趟过去。水凉凉的,直戳心窝。走到妈妈身边,只见:她弯下腰一手握住苗尖,轻轻用力扯起,另一只手快速接过。当手捏不住了,将苗头往水里按几按,抖几抖,提起朝一边用力的甩几甩。然后,直起身,解下腰上的绳,把苗拦腰捆好,扔到犁好的田里。春阳温暖的照着我们,舒服极了。看了半天,我也手痒了。我学着妈妈,拔好苗,系好。可当我将苗抛向那边时,竟直接将它们扔到了田埂上。砸得睡觉的小狗汪汪叫。我脸上也沾着活泼的泥,顿时,春的花香混着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妈妈是又气又好笑,板着脸将我赶到爸爸那边。我屁颠屁颠的溜向正在插秧的爸爸。爸爸坐着凳子,认认真真的工作。我弯着腰插了一会儿,就累得腰酸背痛。于是我找来小板凳,像模像样的坐稳,顺顺当当插着。鸟儿在枝头闹春,狗儿在溪边梦春,而我们在田里插春。今天,我们插下的不仅是春的秧苗,而且是秋天丰收的希望。我一边插着秧,一边仿佛闻到了稻香。老虎和农人
老虎和农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新春庆贺的延续。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圆宵庆佳节,其乐融融。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五天,灯的样式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十天。这是中国最长的,赏灯活动虽然只有五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燃放烟花助兴。 彩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来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都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如能使妖妖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多有意思呀!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又兴趣,所以流传中外,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365作文www.365zuowen.net】 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人们把这种事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节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