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即景-写景作文350字
来源:网友
日出即景-写景作文350字
这天,天还是黑漆漆的,我和妈妈一大早就去山顶公园等待着日出。
刚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儿,东方的红云撒过来缕缕霞光。把周围的一切都照亮了。等了半天,可还是不见太阳出来,太阳像在躲猫猫,根本不露面,我等的都着急了。
忽然,天空中飘来一抹淡淡的云霞,把周围的云都染得微微发红。我看到东边地平线上有一个小红点,在慢慢地冒出来。起初,这个红点缓缓往上升,很慢,像害羞的小姑娘,害怕出来见人。一会儿,红点在不断变大,亮度也在逐渐变强。又过了一会儿,红点变成了一个红通通的小火球,东边的天空,因为它而变得格外的红,格外的亮。
小火球冉冉上升,直至喷薄而出,一个红彤彤、笑盈盈、又大又圆的太阳升起来了。
除了人们,共同迎接太阳的,还有小鸟,它们迎着朝阳在天空中嬉戏,忽而直冲蓝天,忽而飞向太阳,飞上飞下,飞来飞去,好自在啊!红日、鸟语、花香,一幅多么完美的日出图!我完全融进了这幅图画里,不禁陶醉其中。
日出真的是太美了,太壮观了!
日出东方
日出东方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总用无穷的变化让你炫目,让你惊叹。无论是峭壁怪石,还是风雨雷电,我们都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不已。而一次海上观日出的经历,让我真正地感觉到了日出东方的魅力。清晨四点,我从睡梦中醒来,带着对日出的期盼,步至海边。凌晨四时的天空被抹上了一层淡淡的红光,好似一位羞涩的姑娘不敢展露她那红颜的脸颊。而此时的大海风平浪静、悄无声息。海风缓缓吹来,海面泛起片片涟漪,波涛款款涌来。我伫立在岸边,静静地等候太阳从东边天际升起。清晨五点,我看到天边有一丝红晕,淡淡的,如含苞待放的桃花。然后天空的颜色不断加重,成褐色、成赤色,成火红色,似一盆红墨想要染红一切。我抬头望向妈妈,妈妈的脸颊也被这满天的霞光染成了红色,漂亮极了!不久后,天上的云彩渐渐散开,出现了一条红线,慢慢拉长。有人说:太阳要出来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道红线。很快太阳露出了小半边脸,红得不那么耀眼。不一会儿,一个巨大的、圆圆的、红颜的火球跃出了海平面。一瞬间,海面被映得又红又亮,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焰。冉冉升起的太阳绽放出金黄色的光芒,云朵被这光束镶上了一道金边,金光闪耀,使人眼花缭乱。我被这壮丽的景象惊呆了,内心不断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再也按捺不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太阳越升越高,也越来越小。海鸟翩翩起舞,海面波光粼粼,海上帆影点点。我踏着海浪,披着阳光,赤脚嬉戏。日出东方,我的心被那霞光也染红了。
写景作文1200字高三写景作文合集
小编导语:写景作文怎么写?世界上有很多的壮丽景色,如果把这些美景用文字记录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景色怎么描写更好呢?
写景作文1200字一篇
独坐夕阳里篇
薄暮时分,独坐在学校操场的草地上,在空旷静寂之中,我感觉今天的黄昏极美。
天气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凉意。夕阳,挂在脱尽了叶子的凤凰树梢上,许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缘故,光线里已经没有了热和力,却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整个操场,黄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层金沙似的。天上云霞更美,空气的每一个粒子,都染上了颜色,跳跃着,流动着,分秒之间便有种种奇妙的变化。华丽的金、鲜明的橙、酡醉的红、神秘的紫......从夕阳的中心向四外荡漾开,幻化成一片绚丽的异彩。可是,每一种颜色都带着黄蒙蒙的底子。这种黄,像秋叶一般的冷艳,也像秋叶一般渲染着浓郁的落寞;整个大地,整个天空,都笼罩在这奇瑰的光之网里。
夕阳真美!美得多么令人心悸。
安谧的校园,被暮色浸透了。细柳、扁柏、小池、曲径......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调子,带着些凉薄的意味。独有一圃大理菊却盛放着,葱葱郁郁地开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阳里,鲜明极了。也许,这就是春花对于生命的讴歌吧!
散步在花径上的女孩是谁呢?十七八岁吧,还正是白色小马般的年龄,春云初展般的面容,却偏爱拢起一缕闲愁,轻锁在眉峰上。她有时低头寻思,有时向天边凝望,是在想什么?还是在期待什么?是要一个多彩的梦,还是要一个灿烂的明天?她的眼睛闪动着光芒,小小的唇紧闭着,倔强而高傲,绛色的夕阳映照着她红润的面庞,夸耀着一个蓬勃的生命。晚风轻拂,飘动着她的头发也飘动着她的衣裳,她轻盈地漫步在花径间,好像踏着无声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谁?这不必追问,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阳沉得更低了,已敛尽了光芒,红彤彤的,像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它被淡蓝的暮云烘托着,庄严而和祥地步向沉静的世界。
白昼即将尽了。
大理菊仍热情地燃烧着。
女孩还流连在晚霞中。
独坐夕阳里,在朦胧的光影中,我的灵智却被眼前的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启发得清朗了。我的心灵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你没觉察到吗?在宇宙见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伟大如太阳,冉冉初升时何等辉煌!日正当午时何其壮烈!可是,当它散尽了热力,失去了光芒之后,仍将归于平淡。渺小如花草,当其默默地站出地面,平凡的样子,虽不能邀得人们一顾,但在生命展开的一刻,却灿烂得令人目眩!而后便萎落飘零了。人,谁没拥有过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谁也不能扭转那自然的大手,终将走上衰老的归宿。然而,我们又何必憾恨?不见那落下去的夕阳,是多么和平静美吗?不见那怒放的春花,是多么热烈、疯狂吗?我们生活在天地间的人,若能献出自己的热力,如骄阳之壮烈;若能展开自己的爱情,如春花之绚丽;那么,生活过而非白活,热爱过而有真爱,短暂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独坐在夕阳里,昼和夜的羽翼同时覆盖着我。我感到昼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阴暗,感到时间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无限。恍惚间,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树木,那流荡的云,那吹拂的风:是同样的存在。紫色的雾升起了,包笼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渐渐地、模糊,渐渐地、不见。
写景作文1200字二篇
杭州印象篇
清晨漫天薄雾,行车数百公里,到达了细雨濛濛的杭州。
对杭州的第一印象是高速立交,外地车辆绕行;高层建筑林立,现代化大城市的繁荣气息。
从城郊进入老城区,楼层渐低,空间渐宽,视野也远了。入住的饭店原名很秀气:浣纱宾馆,现在餐馆承包,又冠以承包人的品牌,于是叫方老虎·浣纱饭店。好怪的名字,象土财主抢亲。
饭店距西湖很近,只有十分钟的步行路程,行道两旁尽是服饰小门点、餐馆、酒吧、茶座、咖啡店,也有几座高大的建筑是世界名品商场、百货商店,透过橱窗,林林总总的新颖商品吸引着车上女士们的眼球。还未下车,她们就开始商量购物计划了。
杭州之为天堂,就因为美丽的西湖。城依湖建,湖在城中。如今的西湖,仍保留着三面山一面城的格局。近年来,杭州市花了很大的气力引钱塘江入湖,沿湖景区向四周拓展,除了苏堤、白堤,又开发了杨公堤度假休闲区。站在城的一面,满眼湖光山色,清波粼粼,如入画境。
江南春早。车窗外嫩绿的柳丝、盛开的白玉兰、含苞的紫玉兰和不时掠过眼前的点点红梅,早已打破严冬的萧杀,渲染出勃勃生机的春意。面对微波荡漾的湖水,遥望湖心绰绰约约的湖心岛、三潭印月,近观赏心悦目的春色,一路劳乏的筋骨不禁松弛下来,萌发出静坐湖边小亭,悠悠观赏,细细品味的欲望。
集体出游嘛,总是将游程分割为一站站目标,每站给定一段时间,团队成员跟着走、轮流拍照,上了车、船隔窗观景。我是随遇而安的人,静静走在人群中,用心捕捉眼前的美丽。
灵隐寺
灵隐寺是灵隐山麓飞来峰旁的一座禅宗古刹,离西湖不远。据说东晋时,印度僧人到杭州,见此处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选址建寺,取名灵隐。后来济公在此出家,这位野佛古道热肠,游戏人间的故事家喻户晓,灵隐寺也因此扬名。
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药王殿,依山势而上,侧旁还有很大的罗汉堂。据介绍,在城市庙宇中,灵隐寺是规模最大的,也是文革期间几乎未遭破坏的特例。庙内修缮一新,只有殿前、道旁的参天古树,无声讲述着久远的历史。主人特地向我们介绍:天王殿上悬的云林禅寺匾额,是清代康熙的手笔,独块香樟木雕成韦驮菩萨,是南宋遗物;大雄宝殿中20米高的释迦牟尼坐像,是以唐代禅宗著名雕塑为蓝本,用24块香樟木雕成。还告诉我们:灵隐的菩萨特别灵验,有求必应,只是达愿后必须还愿。
我并无所求,只是以目瞻仰,以心相敬,佛经故事里,从佛祖到每位罗汉,都是世间德高望重之人、为解世间疾苦而牺牲奉献之人,愿他们的精神常留人间。
走出山门,顿觉眼前一亮,飞来峰如一面屏风,黑色石壁的纹理如湍如瀑,壁上大大小小的石洞中各有神态生动的佛像,绿色乔木、藤蔓植根于壁,与石纹相映成趣,壁下清溪流水,曲径通幽,小桥飞跨,一时竟不觉近旁城市之喧嚣,正是白居易《冷泉亭记》里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的那番意境。
雷峰塔
雷峰塔之闻名,是因《白蛇传》故事。尽管镇江金山寺的僧人都为法海抱不平,说那个拆散人家夫妻,化钵为塔将白娘子镇在塔下的,根本就不是金山的高僧法海。可是,传世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对民众的影响远大于历史,法海这段冤情恐怕辩不清了。
雷峰塔建在西湖南侧山上,与北侧的保俶塔遥遥相望。这座古塔曾因火灾烧毁了所有木结构,残留的砖塔仍矗立山上。从照片上看,那座砖塔,顶端生了小树,塔体有些开裂,显得特别古朴,夕辉晚霞之中,非常壮观。
雷峰塔是1924年轰然坍塌的,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记载了乡下人听说塔砖放在家里可保平安,便纷纷去抽,硬是抽坍了这座古塔。所幸当时塔不是斜着倒的,佛舍利等文物压在地宫中,重建时又被清理了出来。
重建的雷峰塔,从外观上看,除了高大气派,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立在山顶,我们还上了一段长长的阶梯。走到塔前,才发现居然有电梯从山下通上来。进入塔内,又发现塔的基座用钢架支撑,一至三层,保留了遗址的塔基残留,隔着圈起来的玻璃墙,黄土和残砖垛清晰可见,历史信息随着这部分遗迹留给了后人。新塔所用是现代先进建材,三层以上中部都有电梯,老弱者可以乘梯而上。最高一层的金顶有2002朵莲花,围着可升降的顶宫,据说里面也有镇塔之宝。每层塔壁都有壁画,第七层雕刻了佛主出生到圆寂的故事,第六层镶嵌了数幅大型桃木雕刻《白蛇传》
我们一行边看边感叹,这些年各地为了发展旅游,有的拆了古建筑建了假文物,有的专门仿制古砖修缮古建筑,虽说修旧如旧,但原先建筑上的历史信息还是消失了。象这样,既保护真遗迹,又为后人留下现代建筑精品,这思路确实令人叫绝。
湖畔漫步
晚饭后,女士们迫不及待地结伴去逛商场。我走出湖畔的餐馆,看着远处山上的宝塔、湖心翘顶的亭阁尽由各色灯光勾勒,近处水波里映着五彩的灯影,随波微微颤动,身边一对对情侣相拥相携,款款移步,呢喃轻语,顿觉心醉。便拉住一位同伴去湖畔散步。
湖畔宽宽的行道铺着方格的红色地砖,近水的垂柳在晚风中轻轻拂动,叶间一串串柳茸,正孕着三月飞絮。行道上隔不远就有一株老香樟,枝杈虬伸,形成伞一样的树冠。行道外侧是宽宽的花圃,眼下花开满树的是玉兰,无论白色的花朵还是紫色的花苞,都那么绚丽灿烂,引得路人驻足抬头,赞叹不已。
沿湖漫步的人多是附近居民,他们闲适地在湖边漫步,随意坐下小憩轻语,也许这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可真是天堂里的日子!
我的同伴对西湖特别钟情。十多年前,她和同在部队服役的丈夫曾带着两岁的儿子来杭州休假,住在附近的海军招待所。此刻漫步湖畔,她不时冒一句:那时我们经常骑自行车,到湖边来玩。是啊,这些香樟树一直就在湖边的,我还记得。沉浸在浪漫假日的回忆中,她心里一定充满甜蜜。
湖畔也有一些小小的售货亭、廊,我们被琳琅的丝绸、特产和工艺品吸引,信步进店,细细观赏。不经意间,也遇上了心仪之物我买下了一个绣花绸面的软质眼镜套和一把张小泉剪刀,她买下了一对绣花的靠垫套。竟是散步、购物两不误了。
现代人喜欢新奇热闹,静静的风景已经难以满足游人的兴致,西湖上也安装了定时开启的夜光音乐喷泉。走过那段湖岸,见许多人面湖而坐等待着,以为湖上有节目演出,并未在意。返回时正好音乐声起,无数水柱随音乐舞动,每一曲节奏不同,水的舞姿也不同,各色彩光打在水幕上,随波变幻,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在近旁的廊下寻了个坐处,看着这远静近动的夜色,晚风拂面,曲声悦耳,整个身心浸润在酥软惬意之中。
灵峰探梅
春梅是这个季节最让人牵挂的花儿,听说我们想赏梅,热心的主人作了安排。
一早来到杭州植物园,先入眼帘的仍是玉兰。数十株玉兰树夹道而迎,花开得雪白一片,令人眩目。一阵风过,无数花瓣飞离枝头,飘洒而下,注目赏景的游人不禁惋惜地轻呼一声:呀!
梅树集中在灵峰,要翻过一个山坡,细雨濛濛之中,我们兴致勃勃地走上山道,我们不认路,也不知道有多远,只跟着感觉向前走,倒真有点探访的味道呢。
走了一段,看见路边有株梅树,开着粉色的小花,远远的还有一株开着淡绿梅花一棵一棵远远相望着,许是细心的园主人特意留下的路标吧?
到了,到了!果然翻过山坡,便看坡下到不远处密密的一片红雾,脚下不觉紧赶几步。呵,眼前好大的一片梅园,粉的、红的、白的,争奇斗艳,游人流连花海之中,满面欢笑,只听看这儿!那儿多美!不知用眼睛往哪里看是好。
令人心醉的景色怎么也看不够,只能用相机留下这美好的瞬间。游人纷纷选景,花间含笑,随意一站,便是一幅精美照片。兴奋之中,便忽略了那梅树下片片残红,花径间落英缤纷。
想那花儿开则繁繁盛盛,落则飘飘洒洒,一切皆由自然,唤也唤不来,拦也拦不住。能让这么多游人体验探的急切,赏的愉悦,也就不枉一季的辉煌了。
泛舟湖上
乘上船,在湖面荡漾,又是一番景色。眼前雨丝迷蒙,茫茫湖面雾气上升,近旁的柳、湖心的岛、湖畔的山和城都朦胧起来。不禁轻轻念出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有身在此间,才能领略眼前这淡妆的水墨韵味啊。
湖上诸岛是不同朝代疏浚湖底积淤而建。小瀛洲岛上有湖,有亭台楼阁桥,有三潭印月等胜景,想必建岛之人将海上瀛洲的幻想,都移到了这里。湖心岛以乾隆御笔亲题的虫二字谜碑闻名,上岛后却有些失望,那块碑是新仿的,已非原物,也很少有人驻足观看,想必风月无边的谜底已众所周知。最小的岛是阮公岛,船不停靠,只能远远注目。阮公名阮元,是扬州人,我平时常走的毓贤街上有座老宅,就是阮家祠堂。阮元是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当过山东、浙江学政,内阁学士,礼、兵、户、工部侍郎,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漕运总督,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据说他在浙江巡抚任上,曾督师歼灭多年扰民的盗匪,还设诂经精舍,亲自授课,培养了许多人才,这岛就是为纪念他而得名。
曾以为白堤、苏堤因白居易和苏轼的诗作而命名,其实却不是。这两条堤就是白居易、苏轼在杭州为官时修建的。泛舟于湖上,看着这些记载着大诗人、大学者政绩的名胜,对学而优则仕、修齐治平、文章太守等概念似乎有了新解。与眼下真学者不屑于为官,为官者往往轻学不同,古代有真学问才有机会官居高位,大学者不仅佳作传世,而且造福一方。这么想来,这为官之道和学问之道还真得好好地向古人学习啊
写景作文1200字三篇
家乡篇
汽车从颠簸中安静下来,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停在路旁。我不愿再呼吸车内那污浊的空气,走下车来,第一口便是家乡的空气。
雨后的家乡,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透着油菜花的芬芳。那样清爽,平静,舒适,像一层被刷洗过的玻璃,一尘不染。万物透过这玻璃,似乎都闪着一圈白光,明晃晃的,一切都睁大了水汪汪的眼睛。我仿佛被带入了这个透明清新的世界,心灵接受了天上之水的洗礼,从头到脚,都闪着柔和的光芒。
呼吸着家乡的气息是那么的酣畅淋漓,没有顾虑,没有忧愁,没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所有的世俗都将化作子虚乌有,只剩下满心的欢喜。漫步在草色初露的小径上,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更是一种无可伦比的美妙。
就在此时,我的心与大自然紧密相连了。脚下的油田,一块连着一块,望不到头。只有密密的青茎编织成了不见缝隙的绸缎,轻柔地舞动于蓝天之下。无边无际的绿色之上,撒满金灿灿的小星星,不知它们为谁而笑,一个个绽开了小花,清秀、娇柔,却异常渺小。但在它们组成一个集体时,赐予你的就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了,那绚丽的金浪,折叠的波涛,此起彼伏,层层翻滚,更是一种磅礴。
油田尽头,沐浴了一夜春雨的高山显得格外幽深、翠绿。绿叶上的尘土早已不见了踪迹,给人留下的是满目青翠。在这个清冷的季节里,没有淙淙的潺潺流水,鸟语也显得格外稀少,万物像被锁定在一幅静止的图画中。但你千万不要怪上帝太无情,你看,那山谷间升起的腾腾山岚,难道会亚于鸟语花香吗?
光那一身乳白的幻化,若有若无的神秘表情,就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在是这多风的日子里,云雾的jie妙幻演艺,更令人期待。一阵阵风,把帽形的雾气吹成了纱巾,时儿上时儿下,忽儿起,忽儿落,柔软地缠绕于山腰。云雾似一位旅行者,飘移在家门口,却久久不愿离去,为青山献上一条哈达。青山显现于云雾之后,影影绰绰,似有似无,山雾缠绵,相映成趣,更有雾琐山头山琐雾,天连水尾水连天的韵味。
在这金色和绿色之上,自然少不了蓝天的陪衬。家乡的天空,是广阔无比的,明净的瓦蓝、温和的淡蓝、清淡的浅蓝一切尽在轻描淡写中,写尽家乡人那颗热爱宁静恬适的心,这片天空,俨然就是家乡的胸怀,家乡人的期盼。
悠悠沧海,念念之间,唯令我陶醉的只有画家宽大的手笔。以排山倒海是气势,铺设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大自然――一位最伟大的画家。他挥动手中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酣畅淋漓。没有人工的雕琢,没有刻意的设计,却凝聚了漓江之秀丽,西湖之妩媚。这种美,是一种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家,是这么实实在在;人,是这么和和气气;景,是这么清清爽爽;生活,是这么平平静静。或许,这也就是这个偏辟的小山村里唯一的富有,因为平平安安就是福,实实在在才是真!
如今,身处喧闹繁华的城市,蓦然回首,才发现家乡才是归宿。
回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