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记叙文范文2023(抒情记叙文范文2023)
来源:网友
抒情记叙文篇1
时间流逝的很快转眼间已经来到了2017年的年尾即将迎接2018年新年的新开始:这让我不禁回忆一直在我脑海中若隐若现的声音,那是——爷爷的呼喊声,仿佛就在耳边,不曾离去,时间已过去4年了,现如今我也长大成人踏入社会工作了,而在远方的您是否能看得到我们过得很好。
爷爷是个没有牙齿的爷爷,却总是喜欢吃一定不能过于软的米饭,那时候的我不懂事总是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爷爷,爷爷也总是吹鼻子瞪眼的看着我,搞得我有点小害怕的不敢再直视爷爷。
我还记得您在小时候就在我们的耳边讲述关于您那个年代的英雄事迹,那似乎是个传说,我们那个时候总是很烦躁的和您说:爷爷您已经和我们讲过了,但是爷爷总是会很严肃并笑着对我们说:讲多少遍我都不回嫌多的!我们非常无奈但又迫于不敢反驳爷爷的话总是会拿着张小板凳坐在爷爷身旁听着,仿佛我们都是爷爷的小听众。
爷爷的故事那可是很长的历史事迹了,几乎我们全家人都听过爷爷的以前带兵打仗的故事,那时候的日子和现在相比较简直是苦不堪言,但是我总能发现爷爷每当讲起这些事情的时候爷爷的嘴角是洋溢的幸福的小微笑的:有个军人的爷爷每天总是会听见爷爷打拳的声音,爷爷总是会在我们的面前耍两套圈,看似瘦弱的身体打起拳来确实铿锵有力,家里还有一把剑,这把剑也是有些年头的,具体是什么时候的我倒是也说不清楚了,我总是记得爷爷很宝贵的一定会放在爷爷睡觉的地方,我想拿大概是爷爷对以前行兵打仗的一个念想吧!
想到这些一转眼已经四年过去了,忽然身边的您不在我耳边唠叨总是少了个声音,但是却总能想起您的话,以前虽然总是觉得您偏心堂弟,总是会吃醋为什么你对堂弟那么好,对我们却是那么严格,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并不明白爷爷的用苦良心,现在长大了却是能站在爷爷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长大的我依旧会想起您,牵挂着您,想着如果您还在的话那就更好了,但是生活总是需要不断前进的,所以现在的我们都释怀了您不在的事实,但是我会一直记得您说的话:“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学习的,不论将来做什么事情都好,都需要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才能够有所成长”我想说,我一直谨遵您的教诲
有个军人爷爷的我很骄傲,希望您在远方能够开心的。
致敬我亲爱的军人——爷爷。
抒情记叙文篇2
有这样一位叔叔,他身高只有1.54米,却成了几百万人民解放军的排头兵;他的体重不足50公斤,却像一块巨石,激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层层浪花。他就是一心为人民,甘愿做”傻子”的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他竟然不会休息,为他人甘愿受苦受累。星期日不是帮同志们洗补衣服,就是帮工人搬运红砖。就连出差也不休息,不是帮旅客做事,就是帮服务员干活,累得满头大汗,心里还热乎乎的。难道他不知道休息休息该多么舒服?
他的袜子补了又补,有数不清的补丁,却舍不得买一双新的,总是补了又穿,穿了又补。别人把他的袜子扔到垃圾桶里,他还把袜子捡回来,舍不得扔掉。为自己,他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啊!
可是,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雷锋叔叔却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的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还不让别人知道。有的人怎么不会说他是个“傻子”呢?
可雷锋叔叔却说,他甘愿做一个“傻子”,一个一心为人民一心为祖国的“傻子”!
是啊,我们的社会需要雷锋这样的“傻子”,我们的人民需要这样的“傻子”,我们身边的“傻子”还不少呢!学校组织的植树活动,同学们拿出自己平时舍不得花的零钱,捐给了学校买小树苗。不正像雷锋叔叔那样?把自己积存的钱无私的捐给了灾区人民;有的同学捡到了手机、钱自己不用,却将它交到了学校,归还给失主;有的同学在火车、列车上主动给老奶奶让座;还有的同学宁愿坐别人的坏凳子,却把自己的好凳子让给别人……他们不也是人民喜欢,人民需要的“傻子”吗?
我想读了《雷锋日记》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像雷锋叔叔那样一心为人民,甘愿做“傻子”的人。
抒情记叙文篇3
我承认自己无法读懂爱因斯坦,但我更得承认是爱因斯坦让我的心中再次升腾起了感动。
之前从未发现他是这样一个人,有幽默感,关注社会,心地善良,有时又充满了童真。我曾一度认为他是个纯理性的、伟大的人。仅此而已。他那一把胡子和纯白的乱乱的头发足以让我相信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人。只是他在思考什么,我真得一点儿也不知道。而今,一篇《社会与个人》让我隐约听到了他浓密胡子下发出的低吟,很震撼。他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的阐述使我很有范仲淹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觉。
然而令我感到惊异的是他的理想化的思考。在《社会和个人》一文中,他给社会开的药方剂有计划的人工似乎很难为社会作接受。毕竟人一人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对人所在的立场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再加上情感因素,可以说能令每个人都满意的计划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范围的扩大,这样的几率就更会减少了。因此,他所提出的有计划的分工很难操作,即使实现了,也会导致一部分人决定另一部分人的命运。这样的结局是:人们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或许又会出现另一种并不令人满意的社会格局。这样的下法在今天这个社会,至少是行不通的。
爱因斯坦是个聪明人,他一定也想过这类问题。让我所觉得可贵的事,尽管他知道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所面临的挑战,他还是坚定地将它说了出来,而且是乐观的。
我起初的惊异变成了赞许。
这位慈祥的老人带给我的感动还不止这些。他“告诉”我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最重要的获得不是系统的学术知识,不是某种就业的实用技能,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能够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体。
我曾在茫茫题海中觉得前方一片迷雾而精神不振,也曾沉浸在方程与计算中而忘掉了一切,可是现在我不会了。因为我知道了前方的路标是一个和谐的人和保持个性与思考的能力。我曾一度困惑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们带来的利弊该如何权衡,如今,我亦不再困惑。因为它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思考与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源自我们所处社会本身的需求,我们是为了更美好而非令人担忧的未来而努力。至此,人的个性与奉献精神被摆在了一个明显的位置。这如他所说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没有一件是出于个人的雄心或仅仅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感,而是源于对人类和客观事物和爱的献身精神。”以及“人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他能给予什么,而不是在于他能获得什么。”
我想,我会铭记这一切。如果我没有记住这些教诲,那就是罪过了。
我曾读到一些爱因斯坦写给孩子们的回信,觉得很亲切。
我愿称他为“一个温柔的科学家”。
抒情记叙文篇4
父亲,是一个严厉且古板的人,他发起火来,仿佛天都要塌下来。但是父亲一般不会乱发脾气,只是在触碰了他底线时,他才会暴跳如雷。平时的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不怎么爱说话,喜欢用行动去做事。父亲从年轻时就爱穿西装,他那笔直的身材总是那么的挺拔,再戴上他的那个白帽,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男模特。可是随着我渐渐长大,父亲的脸上留下了岁月这把刻刀刻下的许多痕迹,那一道道的皱纹便是最好的见证。那一条条沟壑,显现出了父亲饱经了生活的很多沧桑。
小时候,我总是很顽皮,贪玩,每天都要闯下一个大祸。到别人家偷玉米被人抓,偷偷地拿着火柴点着玩,不小心点燃了母亲还未做好的被子,到那水塘边玩不小心掉下去,弄脏了身上刚洗好的衣服……可是,每当我犯下这些错误时,父亲不会打甚至不会骂我,他总是皱一下眉,那深邃的眉宇让人看了总是有一种不敢直视的威严。所以小时候的我,总是很害怕父亲对我皱眉头,他的那种威严总是震慑着我。让我看了总是喘不过气来。
那是在上初中期末考试在欢乐的游戏与玩乐中不知不觉到来,懵懵懂懂拿考完了。回家后父母看着我的成绩单很失望,竟然考了全班倒数第三。我不知所措的坐在墙角,父亲狠狠地骂了我一顿出去了,我在原地坐着不敢动。我触犯了父亲的底线。过了很久,父亲回来了。他来到我面前,他坐着,看着我,我不敢看向他。低着头,他突然对我说:“孩子,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大吼大叫。”我抬起头看向他,我十分的震惊,父亲也有对我温情的一面。
当时,我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脸上的皱纹,看得是如此地清楚,是如此的仔细。我禁不住流下了两行泪,不是痛苦的流泪,也不是喜极而泣,是感动后地那种流泪。
父亲是如此的宽宏大量,他虽然总是在教训我,可却总是能包容我,原谅我一次次的过错,可是这一次他却不能再原谅我了。最后却还是选择了原谅我。他那脸上的皱纹是为了我们奔波一生而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他为我们撑起了这个家,使我们快乐成长。这时的我感动了,感觉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我用手轻轻的摸着父亲脸上的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