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做粽子的作文(做粽子,作文)
来源:网络
做粽子的作文篇1
我刚放学回到家,就发现外婆正在餐厅包粽子!哇,我也好想学包粽子。
我赶快把书包放下,洗了个手就和外婆一起包粽子。我拿起粽叶,学者外婆的样子,把两片粽叶卷起来,成一个漏斗状,也像一个锥子形。接着就是放米啦,我开始往“漏斗”里面放乳白色的糯米。糯米有趣极了,都可以当沙子玩了。
咦?糯米被我的粽叶包住了吗?呀!糯米全部都“跳”了出来,有的在地下,有的又在桌子上,还有的“赖”在粽叶上不想下来……我把地上、桌子上和粽叶上的糯米全都收拾了。接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包粽子,但是没有一次成功。
最后,我放弃了。外婆对我说:“你还没有到包好粽子的年龄,不要灰心,你年龄还小。”我不甘心,就帮着外婆包粽子,给她打下手,递粽叶、拿绳子。
粽子终于包完了。外婆包了各种材料的粽子。我问外婆什么时候能煮好,外婆说:“至少要煮3个小时。”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吃那美味的腊肉粽、白米粽了!
等待的时间太慢了!于是我打算研究一下粽叶。我拿起一片粽叶,闻了又闻,看了又看。粽叶的颜色是青色的,闻出来的味道有一股特别的清香。
好不容易,我闻到厨房传来了阵阵粽子特有的香味,这时,外婆说:“粽子煮好了!”我急忙去拿了一个,煮好的粽子绿中带黄,颜色好看极了!我快速把棉线解开,一股粽米和腊肉混合的香味扑鼻而来。轻轻咬一口,又软又糯又香!我问外婆:“为什么糯米会变软呢?”外婆笑着对我说:“那是因为呀,糯米在粽叶里挨得太紧了,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最后大家都没力气了,就变软了呀!”我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在欢笑中,我和外婆慢慢的品尝着粽子。
这就是我第一次包粽子,以后我一定要学会包粽子,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做粽子的作文篇2
一提起粽子,那可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美食。就连三岁小孩,也对它了如指掌。尤其在端午期间,粽子买卖更是火爆。出于对其制作步骤的好奇,我到了卖粽子的大姨妈家。
在她家,正赶上大姨妈包粽子。只见姨妈左手把泡好的芦苇叶缠成倒放的圆锥形,又把淘好的糯米放进去,加进几个红枣后,粽子开口用艾叶层层密封,最后用棉线缠紧,就变成了一个粽子“成品”。看着在姨妈娴熟的手里,变成了一个个的三角体,我不由得赞叹不已。
看着发呆的我,姨妈笑了,“包粽子其实不难,熟能生巧吗。你不是想体验一下吗?试试看!”
我拿起两片艾叶,硬硬缠成了一个漏斗,把米塞进“容器”里,好像老天与我作对似地,艾叶突然散了板,米撒了一地,我可不敢做了,多浪费!
姨妈笑了:“再试试,你做的太松了,不撒才怪呢!”终于,在我试了五六次后,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诞生了,有正方体,有长方体,各式各样的,真丑啊。
姨妈把粽子放进锅里,蒸了二十多分钟后,粽子出锅了,提起来,腾腾冒着热气,一股滑腻香醇的味道扑鼻而来。在冷却片刻后,我把缠着的棉线解开,再把煮的发绿的芦苇叶层层扒掉后,一个个挺拔的粽子出现在我面前。我一口一口的品着它,味道细腻,香滑可口,又粘又甜,白色的糯米里掺着红枣的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粽子有一个传说。
爱国诗人因国家灭亡而跳河自杀,人们为了救他,划着龙舟四处打捞,实在寻觅不到就将食物包好投入河中,托梦说食物被鱼儿吃掉了。千百年来每到端午节,南方水乡就沿袭了赛龙舟,包粽子投水中捎给的习俗,后来成为我国人民传统的节日,以纪念屈原寄托哀思。
吃着粽子,想着传说,我感到了粽子虽小却耐人寻味!
做粽子的作文篇3
传统端午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赛龙舟、喝雄黄酒、包粽子、插艾叶。可惜我们这里很少划龙舟,也不喝雄黄酒,所以我们过端午节以粽子为中心啦,现在就让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所以妈妈今天买了许多东西,说是要包粽子。我看着妈妈包粽子时候,我手也情不自彬痒了起来。于是,我就和妈妈说:“你可不可以教我包粽子?”妈妈说:“好,不过,这过程有些艰难,你得做好心理准备。”首先妈妈把粽叶洗了足足好几遍,再把泡好糯米、绿豆、花豆和少量肉搅拌在一起,准备好材料之后,妈妈开始教我包粽子。
只见妈妈拿起二片粽叶,将它们小心折叠起来,用手一卷,粽叶就成了一个空心圆锥形,我学着妈妈样子,拿一片大粽叶,想把它卷成锥形,可是卷来卷去,就是不好看,我也不管那么多了。我直接舀馅,我用一个大勺子挖了一勺馅,放了进去,可是我觉得太少了,又再放了几勺,我把粽叶一盖,可想而知,太满了,盖不上了。我又把馅倒了出来,还有一些馅倒不出来了,我用手把它们挖了出来……不行,手太脏了,我赶忙去洗了洗手。这次我放馅刚刚好,小心地把两片粽叶盖上,可是我又忘了怎样绑绳子,我气愤地直挠了挠脑袋。
我只好又把妈妈找来,向她请教,妈妈细心地:“手要牢牢捏住粽子上方三角形,用牙咬住绳子一端,绳子在三角形绕几圈,然后打个结,结要十分紧,不然粽子会松掉。"可无论我如何包,不是包不紧,就是把糯米洒了出来。我琢磨了许久,经过我努力,我捆呀捆啊!花了二十分钟,终于捆好了一个粽子。
第二天,我们吃到了自己包粽子,油滋滋,又香又软。好吃了极了,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
我心想: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你们会自己包粽子吗?
做粽子的作文
做粽子的作文篇4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端午佳节少不了粽子这一传统食品;而在我们家,端午节少不了我跟妈妈在厨房包粽子的其乐融融。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妈妈像往常一样煮好粽叶马莲、泡好糯米小枣,等我跑进厨房,掀开锅盖,粽叶那撩人心魂的清香瞬间弥散到了整个屋子。猛然间忆起儿时的端午,那里我还不及厨房的案台高。粽叶煮好后,妈妈总把锅盖留给我来掀,我便端个板凳站到锅前,自豪地释放那股清香。那时我的小手还不能把控粽叶,只能看着妈妈的大手在墨绿的粽叶、雪白的糯米和棕红的小枣之间闪动,不一会儿粽子的雏形就有了。这时我便费力地用大剪刀剪一段马莲递到妈妈的大手里,再帮着按住粽子。妈妈轻轻巧巧一绑,粽子就结结实实了。
后来,我长到不用板凳就能在案台上操作时,不再满足于只掀锅盖、看妈妈包了,也学着样子包起来。刚拿起叶子,妈妈就笑了:我拿反了!“应该光滑面在里,粗糙面在外。”妈妈细细纠正,慢慢示范;她做一步,我仿一步;时间就在一大一小两双手间静静地淌过。终于,我弄出了一个隐约能看出粽子模样的松散包。妈妈快速完成她手中的,然后剪一段马莲递到我的小手里,帮我按住粽子,我费尽力气终于把它“五花大绑”。在我和妈妈的笑声中我的第一个粽子诞生了。后来它被妈妈放在最好的位置煮熟,又被她小心地等分给全家品尝。仍记得那天嚼着自己包的粽子,听着妈妈的夸赞,心里漾着无边的欢快。
现在,我和妈妈几乎一般高了;年复一年端午包粽子,我也熟练到无需妈妈帮忙,只是在速度上还在追赶妈妈的节奏。但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也会和妈妈包得一样熟练,甚至超过她,因为她在教授时老去,而我在学习中长大。
如果我是糯米,妈妈就是粽叶,紧紧抱住糯米,把全部的清香都渗透其中,使它成为香甜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