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森电影观后感 (精选5篇)

来源:其他

孔繁森电影观后感精选篇1

孔繁森,不容易。这是我在看电影《孔繁森》时的最大感受。

整部电影的内容是这样的:孔繁森要去上任的地方阿里,是一个海拔高,地广人稀的地方。孔繁森的家人希望他能调回山东老家。美丽的阿里风光令孔繁森的心情热腾起来,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到任后,发现这里缺电,缺少一切舒适的东西,很多干部纷纷想调走。孔繁森以身作则,带着教委主任孟志华去看望山村小学的师生。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在兵站,他与战士们一起唱《说句心里话》。雪灾严重,孔繁森全身心投入救灾活动,差点牺牲。他的亲人从山东赶来看他,妻子王庆芝吐血住进拉萨医院,孔一直等阿里的灾情得到控制才满身疲惫地去医院看她。妻女走后,他和倪德昌、加措去北京向中央申请救灾款。经过他的奔波,款项终于下来了。回到阿里,孔繁森和其它干部一起规划阿里的前景图。群众和干部在他的鼓舞下对阿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赴新疆的考察途中,共产党的优秀儿子孔繁森以身殉职。

说实在的,在整个儿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宁愿把孔繁森看成一个平常人,而不愿把他当作一个官员。因为,平常人所能具有的同情心、怜悯心,他都具有。这看似简单的要求,要达到也不容易。陈希同、王宝森之流能县有吗?他们在挥霍人民的血汗的时候何曾感到心痛?在腐败之风已经严重损害党的威信的时候,教育、启发那些官员们具备平常人的同情心和理解力,比讲各种空洞的大话更为迫切,也更为有用。

言归正传。孔繁森,包括其他援藏干部,他们能远离妻自儿女,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这就相当不容易。曾有人认为,他们这些人,只不过是去西藏“镀镀金”,回去便能官升一级。我要说,能够“镀金”“镀”到这个程度,也已经是很可贵的了。我们都是人,都有人的七情六欲,还能要求什么呢?何况,我们看到,孔繁森,他的确是在为阿里的贫穷而操心,在为阿里人民的冷暖而奔波。为了帮老人御寒,他把曲珍的脚捂在自己怀里;为了使孤儿不致流离失所,他收养了一对藏民的孩子;为了指挥阿里人民救灾,他顾不得重病住院的妻子,也顾不得自己的安危……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有一段是这样的,很让人感动。

大雪铺地,一只黑色的帐篷在风中颤抖。

孔繁森电影观后感精选篇2

这天看了《孔繁森》这部具有教育好处的电影。这部电影让我们对党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更加彻底的领悟。孔繁森不怕艰苦,牢记自己的使命,两次赴藏,为阿里的百姓们带了了温暖,并且做出了巨大地贡献。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雪灾严重,孔繁森全身心投入救灾活动,差点牺牲。直至在赴新疆的考察途中,献出了生命。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孔繁森同志在工作中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不管身处何处,担任何职,他对自己的标准都没有降低过。对于每一项工作他都会讲求实干,不畏艰苦。作为新一代的我们,一向是在党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能够忘记这样的艰苦奋斗精神。中国仍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仍需要我们这一代投入更多的力量。唯有秉着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有可能取得持续的进一步的发展。因而我们要拥有的那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为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牢记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把手中的权利看成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重大职责。

一个人的生命不能够永久的延续,但是他的精神却能够鼓舞着历代的人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被他的这种精神所震撼了,也领悟了许多。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就要孔繁森同志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奋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继承和发扬孔繁森同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们以孔繁森为榜样,尽我们最大的力量,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孔繁森电影观后感精选篇3

孔繁森同志是新时期党员的楷模,孔繁森精神是咱们党培育起来的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的缩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咱们党创立的革命文化,现代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价值表现。当前继续弘扬孔繁森精神,就应当进一步深刻挖掘,认识和把握孔繁森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新时期共产党人新进行的时代特征。

孔繁森的魅力究竟来自哪里?“孔繁森精神”为何如此的顺应党心、民心?

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长河边,仰望孔繁森这颗璀璨的明星,咱们深深的感到“孔繁森精神”,不仅仅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品格,而且积淀着数千载中华民族的美德。更加准确地说,正正因孔繁森具备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才有可能拾级而上,进入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楷模!

孔繁森克服个人和家庭的困难,两次进藏,历时十载,不正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动体现吗?

孔繁森是家中的“孝子”,是“慈父”,在西藏,他倾心照顾孤寡老人,悉心收养藏族儿童,不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最好实践吗?

孔繁森为了西藏的经济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呕心沥血,直至以身殉职,不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范例吗?

有人说,孔繁森生与孔孟之乡,是孔子的后裔,这无需过多的考证。但孔繁森不愧是吸泰山之精气,吮黄河之乳汁成长起来的堂堂中华男儿。

那里咱们当然不是说“孔繁森精神”仅仅是中华古老礼貌的简单答复;而是说“孔繁森精神”的本质是共产主义的精神,使这一伟大精神的点燃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升华。在人类历史上,只有共产主义者,引起动的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能组织和带领人民群众为之而奋斗,能够使个人的“以天下为怀”的优良美德和品格,在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最大限度的得以实现。同时,孔繁森的事迹和精神中,咱们还感悟到,共产主义的精神,共产党人的境界,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礼貌历史高度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它使以往的人类礼貌有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她又蕴含着整个人类礼貌最辉煌的成果。正如列宁所说的,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我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有首歌唱得好:中国人说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中国人写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向他……“孔繁森精神”,正是诞生于中国这样的国度,它有着中华五千年优良品德和传统文化的根基。

公益无私、团结能群、刚严方正、德厚涵深、诚实守信、励志自强、亲敬相爱、克己省身……这些传统美德,祝酒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之魂。

人类历史进入到二十世纪,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并为“断代”,相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子孙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继承了这一灿烂文化,并使之升华,使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孔繁森,正是这千百万优秀子孙中的杰出代表。

咱们这天领悟孔繁森,首先要领悟他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精神礼貌的时候,在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结合中国的国情,个性是中华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理想、道德是分层次、分量级、分环节的,不可能统而化一、千篇一律。领悟先进典型人物,也就应注意分析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中所具有的各种层次,以便因人施教。这也是溯源“孔繁森精神”的好处所在。

此刻正处在“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领悟阶段,广大党员处在基层一线,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素质如何,表现如何,不仅仅直接关联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各项任务的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党的先进性教育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深入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需要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忠实实践党的先进性。

领悟先进,重在领悟精神,我想这也就是我校在“先进性教育”这一阶段领悟开始就弘扬“孔繁森精神”的原因所在。领悟先进,要领悟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心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信念;领悟先进,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情怀;领悟他是早吃喝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高尚情操;领悟他们始终持续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职责感,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进取精神。

孔繁森电影观后感精选篇4

在今天以廉政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党员大会上,全体党员一起观看了电影《孔繁森》,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感动,让我对党员有了更深的认识。孔繁森生前两次赴藏,历时十载,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藏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94年11月,时任西藏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不幸以身殉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奋斗之歌。西藏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更是困难重重。可是,孔繁森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待这些困难,忘我工作。他严以律己,清正廉洁,从不利用职权为个人谋私利,相反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经常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无私奉献是时代的需要,孔繁森给我们这代人——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呀,指引着我们向前向前再向前。

孔繁森在阿里的三年里,踏遍了阿里的每一寸土地,深入了解了阿里的地容地貌和落后的根源,也找到了根治贫穷的良方。当他费尽千辛万苦来到西藏最高处的一所小学时,对学生对老师说:“你们是在世界上最高的地方读书,你们的声音全世界都能听到;你(老师)站在世界上最高的讲台上,你是最伟大的老师。”然后,又拿出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面对那位女老师说:“我今天送你一件礼物,你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读书。”寥寥数语,既表达了孔繁森对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怀之情,又表达了自己的殷切希望。他是把自己放在了国家的地位上,表达了国家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对工作在西藏最艰苦地方的工作人员的敬佩和愿望。孔繁森来到一个山区,探望那里的乡亲。当走到一户老妈妈家里,了解到这位老妈妈已经年过八十,无儿无女,生活十分艰苦。他问寒问暖,老妈妈却一直念叨着:“我给政府添麻烦了,我给政府添麻烦了。”孔繁森脸色凝重,表现出十分的愧疚和无奈。当他看到老妈妈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仍然穿着漏脚指头的鞋子时,他极度难受,脱下老人的鞋子,捧住老人的双脚,揣进怀里,潸然泪下,然后,叫住当地的父母官,只说了一句:“你是镇长呐!”孔书记的举动和话语不多,但让人感觉特别的难受,这既有他对贫困乡民的怜爱,又有对不能改变这种贫困面貌的难受。回想起他在上例学校考察时问到老师有什么困难时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当地政府拖欠教师的工资,他掏出自己仅有的几百元递给这位老师,还一直表达歉意:“今天我就是给你们送来迟到的工资”)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孔繁森这位党的高级干部,他高级在不是高高在上,只是通过一些统计数字或者汇报而做出自己所谓的决定,而是真正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孔繁森在极度无奈与困难中,不得不向中央申请困难援助的时候,他带领地区领导住在宾馆的地下室里,亟待中央的批复。当他接到财政部长的电话,原定1200万的申请得到1800万的应允的时候,极度疲乏和高兴的蹲在了宾馆的台阶上。在党员大会上,孔繁森面对广大党员的掌声,则满怀深情的讲起了自己小时候面对父母贫困的无奈而立志要尽己之力报答父母的愿望。他,把自己服务的乡亲当成了自己最亲的父母,也在用自己毕生的精力践履着自己的诺言,最终牺牲在自己淌过血流过汗满怀深情的热土上,成为我们万千人民爱戴和怀念的永恒的丰碑。

在岗巴县工作期间,他和群众一起收割、打场、挖泥塘;在拉萨工作期间,他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而奋斗,赢得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

孔繁森同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模范,是阿里人民的好书记。在阿里期间,孔繁森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加快了阿里的经济发展,加强了民族团结,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我们广大的党员树立起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榜样!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正是孔繁森无私地为阿里人民默默奉献的写照,他把他的一生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孔繁森让我看到了真正的清廉无私,让我懂得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所背负为人民消难解忧的重任,让我更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广大的党员都应该像孔繁森清廉无私地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奉献到为人民服务中去!

孔繁森电影观后感精选篇5

有这样一位英雄,生活在一个万象更新的年代里,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在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雪域高原——阿里,埋头耕耘,为了那里的人民,他献出了金钱、鲜血、健康乃至生命,穿着带补丁的内衣离开了他眷恋的土地和人民!

从部队参军,然后复员到地方当工人,被提拔为国家干部再到主动请缨援藏,他走出一条闪光的人生轨迹。1979年,从内地到西藏工作之前,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他,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他就是集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于一身,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孔繁森。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他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梦想,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对人民的承诺;他用自己的平凡生命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学习了孔繁森的事迹以后,我懂得了什么叫作“热爱”。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如何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灵,这些都一直困扰着我并伴随着我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天。当我们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清澈童秩的眼睛时,我的内心似乎有了答案: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去承受学生的任性和叛逆,而将他们可爱的温暖积累,积攒成心中的一轮太阳,照亮自己也照亮学生们的胸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具有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的对党的事业无限热爱的精神,对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选择无怨无悔的精神和对待工作全力以赴的精神,做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对照孔繁森的英雄事迹找差距,培养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正缺点,不记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做一个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让我们面对新的奋斗目标,继续迎难而上,努力培养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莘莘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