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观后感字(精选8篇)

来源:收集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1

《决胜时刻》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时播放的影片,电影讲述了1949年党中央领导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从西柏坡到香山后,指挥了奠定胜利基础的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10月17日,我有幸观看了这部战争片。

电影中的共产党员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不惧反动派特务的暗杀破坏,在中共中央的带领下和人民群众的帮助下,解放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最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只能驻守台湾岛。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人民就是一切,人民就是力量,我们来自于人民,必须要依靠人民。有了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就能披荆斩棘,所向披靡。这部影片中有三个令我感触最深的片段,第一个是:英国的紫石英号战舰被我军炮火击中后搁浅,这个象征着我们解放军不惧一切反动势力甚至列强的武力胁迫,英勇抗击侵略者的豪迈气魄;第二个是二桥誓死守卫军旗。二桥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自告奋勇到前线去参加战斗,最后为了信仰置生死于度外,为祖国和人民奋战不息,誓死将胜利的红旗插到山顶的决心;还有一个就是解放军战士冒着大火,冲出火线与敌人作战,这又是怎样的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进行肉搏,这样的战士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勇气,令敌人胆寒,也让己方振奋。反观国民党军队,触之即溃,作鸟兽散,与解放军的作战士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是若无士气与民心,纵使你拥有坚固的工事,先进的武器装备,又怎能敌过拥有坚定信念与民众支持的解放军?!

不仅在军事上,在制度上中国共产党也一样占据绝对的优势。一个是官僚资本横行,百姓居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然而官僚们则日进斗金,肆无忌惮,处处垄断;一个是土改分田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能够安居乐业,吃穿有了基本的保障。在那个年代,这种生活是让多少人向往啊。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不是偶然得到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人民的坚定抉择。事实证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是真正的中国,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不再是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双重压迫的中国了,而是内能安定人民,外能抗击侵略与威胁的新中国,我们不是东亚病夫,而是腾飞的中华儿女,炎黄子孙。

观看《决胜时刻》后,再次激起我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部影片让我们重温了战火纷飞年代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加深刻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艰苦岁月还是新中国成立后70年的光辉历程,都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怕艰难险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载入史册的奇迹。希望以后有更多类似的、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胜利优秀影片上映,鼓舞我们的斗志,展现我们的民族之魂!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2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电影《决胜时刻》。它的剧情非常好,一直让我沉浸在历史中,无法自拔,在这里我跟大家谈一谈我的感触。

影片让大家在重温激荡人心的光辉历史中,深感新中国成立的不易,这是无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8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归根结底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结果。新时代,斗争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党员干部唯有永葆“踏平坎坷成大道”的精气神,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才能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经风雨、壮筋骨,行稳致远。

看完电影《决胜时刻》让我觉得,梦想从来不是一帆风顺,逐梦之途也从不是一马平川,而仍有重峦叠嶂、狂风疾雨,我们还有不少硬仗、苦仗要打。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一起努力,才能成就美丽而强大的中国。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3

《决胜时刻》这部电影更加凸显人物的性格,以“不说教”为准则,以情感推动故事发展,力图展现更生动的伟人形象,更鲜活的历史故事。虽然是主旋律电影,但是,欣赏程度非常的高。在人物塑造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形象被高度还原,除此之外,通过生活化场景,使中央领导人的形象更立体。

《决胜时刻》里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任弼时年轻时曾遭受严刑拷打,中年时身体特别差。在他48岁病重时,邀请毛泽东同志和朱德等人来他家听他拉小提琴。他给这些特别听众拉了一首《灯塔》,这首曲子,不仅献给了心中最重要的听众,更献给了生死与共的战友,也献给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这种家国情怀在新时代下更值得发扬光大,作为一名党员看完《决胜时刻》更加坚定了自己脚下的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复兴梦”由此而来,这是我们的初心,更是我们的使命。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习总书记高瞻远瞩,为中国、为中华儿女指明了未来之路。

中国是历经风雨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是无比坚强的英雄民族。中国数度辉煌,开辟了“丝绸之路”,经历过唐宋盛世,创出了“四大发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饮誉四海的华夏文明,足以让人叹为观止。中国曾经几度坎坷,遭受过列强侵略,被侵占过国土,丧失过主权,陷入过迷茫。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几经沧桑,用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气概向世界呐喊: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人民不可欺!

中国在逐梦路上一路远航。唐诗宋词大放异彩,中医中药广为推崇,万里长城屹立千年……这一个又一个奇迹都在无声的证明着——传承五千年的悠久文明至今仍然举世瞩目、经久不衰。中国,从未放弃过复兴的梦想。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华儿女,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梦想的创造者、践行者。中华民族有梦,所以,在前行之路上一路走来,从未止步。历经七十年,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奥运”举办,“神十”升天,“蛟龙”探海,世博开幕……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新姿态。中国,秉持着不懈追求的初心,正以稳健的步伐向“复兴梦”迈近。

梦想前方,路在脚下。以家国情怀为特征的“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既涵盖了“强国”、“富民”的家国情怀,也涵盖了个人的奋斗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实现了民族梦、家国梦,个人梦想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梦,更是高速人的梦,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挥洒得更加绚烂夺目、更加坚实稳健。

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大大的家国情怀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积极投身到日常路政工作中,完成好每一项日常巡查,处理好每一次突发情况,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履职尽责、拼搏进取,携手并肩、同心同德,为高速事业发展增砖添瓦,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己之力。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4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电影《决胜时刻》再现了1949年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进驻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并在此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历史画面。观看此电影,是对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历史的一次温习,让大家更加懂得新中国成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靠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再看历史,方知珍惜的重要性。

电影利用小故事、小人物,从侧面体现大人物的运筹帷幄。而且还打破了很多主旋律电影的叙事常规,从小处入手,用细节感人,整部影片有笑点、有泪点、还有震撼人心的大场面。

其中有一个电影片段,有个小战士在挨批的时候被毛主席看见了,不仅询问了详情,还批准了他返乡看望家人,唯一的条件是要把所见所闻写信说给他听。这个小故事体现了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心系百姓,心系人民,可亲可敬。还有一个片段,让我深受感动,就是渡江之后士兵拿着枪往岸上跑,在向前跑的时候遭到国民党的炮弹袭击,可是战士们没有退后,从熊熊烈火中继续奔向前方,就算身上已经满是火焰,依然阻止不了他们前进的脚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一种什么样的意志,让他们勇往直前?我想,这应该就是无私奉献,这应该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这应该就是共产党的初心。

通过这次重温历史,感触颇多,了解了过去,想到了现在,让我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5

《决胜时刻》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部描绘中国在1949年建国前后历史进程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现人性、信仰、友情与爱情力量的作品。

首先,电影的剧情设计巧妙且充满张力,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情节,引领观众深入到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情感之中。不仅让我了解了建国前后中国社会的种种变迁,更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喜怒哀乐。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不仅有我们熟知的伟大历史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也有许多普通人民,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面对抉择、经历磨难,却始终坚持信仰,勇往直前。这些人物的形象真实而鲜明,让人深感敬佩。

另外,影片的制作质量也让我大为惊叹。从摄影到音效,从剧本到表演,每一个环节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音效和视觉效果,它们将观众带入到了电影的情境之中,让人身临其境。

最后,我想说的是,《决胜时刻》是一部非常值得观看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信仰、友情与爱情的电影。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奋斗的人们。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为了自己的梦想和信仰而奋斗!

通过观看《决胜时刻》,可以深刻领悟到了团结、智慧和勇气的重要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坚定信念、团结一心、勇往直前,才能够战胜对手,取得最终的胜利。希望本文的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内容对你有所启示。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6

本以为《决胜时刻》是激昂的,澎湃的,跌宕的,但看完电影后,发现它是温和的,像一个长者将那段历史娓娓道来。

我想给我这种“温和”印象的,是一众老戏骨们不剑拔弩张却字字铿锵的表演,看高手过招极为爽,表面风平浪静,内则暗潮汹涌,有好几场戏都可以看到在平淡语气的台词和面带微笑的表情中,戏骨们眼睛里却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不刻意为之,不情绪烘托,一滴泪悄无声息的滑出眼眶,绝。此处要说,戏份不少的青年演员黄景瑜,表演中规中矩,但是在一众老戏骨面前,还是显得气场弱了些。

令人最惊喜的是唐国强老师塑造的更为立体丰富的毛泽东。以往印象中毛主席是军事奇才伟大领袖高高在上,而在这部片中,我们看到了更接地气儿的一面,除了在战场决策中的霸气侧漏,他会和女儿斗嘴,也会孩子气的小跑两步悄悄躲在树后面抓麻雀,也会明明自己想看戏却耍个小心机说是想完成别人的心愿,更会一脸八卦的关心年轻同志的恋爱状况。

除了戏骨们舒服的表演,还有背景音乐也极为温和。除了战争极为激烈的场景外,片中的大部分bgm都是舒缓的,平和的,让人安安静静的回顾这段历史。

娓娓道来并不是毫无波澜。国共两党的节奏其实是不同的。共产党这边在认真搞事业:和谈,渡江战役,准备开国大典的同时,也在舒坦的过着小日子,管他英舰入侵还是国民党的暗杀,都从容应对,大家伙儿该回乡探亲的探亲,该进城听戏的听戏,该谈恋爱的谈恋爱,事业生活两手抓,谁都不耽误。而国民党这边又是暗杀毛泽东,又是寄希望于英军的支援,显得尤为紧张。同时,在整体“淡定”的节奏下,两党的处事方法和态度也默默体现出了不同。共产党尊师重教,对老一辈学者极为尊重,国民党则忙着处罚一众功臣;共产党关心土改后的农村生活,城里小商贩的收入情况,未成年的小士兵不许参加战争,片中具有悲情色彩的16岁少年田二桥,是在求了毛泽东开口后才得意参加渡江战役,而国民党这边14,15岁的新兵却占了2/5。?

片中两场战争戏也极为宏大激烈,但也都点到为止,不过私以为也有些槽点。比如在三次警告入侵军舰后,既然最终决定开跑,为何第一炮打向了军舰的左右15米处,给了他们反击的机会从而造成解放军的更大损失?是为了突出先礼后兵?渡江战役双方炮火攻击后,解放军穿越火线身后也着了火还毅然向国民党奔去近身厮杀,以及注定be的田二桥插上胜利红旗那一刻的牺牲,虽是悲壮却也有些许夸张和刻意。

最后,彩色修复的开国大典影像,让人激动振奋,让人感叹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雄起。整个观影过程都很安静,但直到片尾字幕结束,片尾音乐停止,观众才在一片掌声中起身离开,我想这就是观众对于这部影片的尊重吧。

回头想想,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如今在世界强国行列中有了姓名,回首过往自然是云淡风轻娓娓道来,我们铭记历史,那些得与失,伤或痛,苦和甜都沁入血液,深入骨髓,成为吾辈身体中的一部分,激励着我们稳步向前,自强不息。

此生有幸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家。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7

电影《决胜时刻》是一部关于爱国、友情与信仰的热血之作,讲述了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片段。影片通过紧凑的剧情和生动的角色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巨变和无数普通人的不凡命运。

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感震撼。影片中,演员们的表演真实而生动,剧情紧凑,高潮迭起。在人物塑造上,导演巧妙地刻画了一群立体且充满个性的角色,他们面对信仰与国家利益的抉择、友情与职责的矛盾,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当今社会,我们难以切身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但电影却让我体会到了那份坚定不移的爱国信仰。这使我想到了一句名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另外,影片还展示了民族情怀。在众多人物中,有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角色叫李讷,她身处困境却始终坚守民族大义。她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通过《决胜时刻》这部电影,我认识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奋斗与付出。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如何在困境中坚定信仰、勇往直前。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决胜时刻观后感500字篇8

看《决胜时刻》,是对新中国成立前后那段历史的一次温习,也是一次补课。因为,影片再现了太多发生在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从而让笔者更加懂得新中国成立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尤其是生活在和谐盛世的当下,再看历史风云,又览岁月蹉跎,方知维护国家稳定繁荣,珍惜眼下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尽管是一部主旋律大片,但《决胜时刻》在金牌团队的制作中,在王牌主创的匠心里,都呈现出了很多与众不同的个性与特质来。影片在对人物的刻画上,不走寻常路,而且还打破了很多主旋律电影的叙事常规,从小处入手,用细节感人,创作上完全给人以新鲜度和惊喜感。影片既聚焦了大人物的丰功伟绩,大事件的风云变幻,也记录了大人物的生活日常、小战士的家长里短成长足迹。注重细节侧写又不失纵横捭阖,让观众自然而然的跟着大人物小战士的普通情感融入到剧情中,进入到时代里,情感的共鸣和心绪的共振也油然而生,磅礴而来。

细节描写是《决胜时刻》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尤其是对一代伟人毛主席与战友、家人、警卫员、小战士的日常生活的细腻展现,既让人心暖、情涌,又让人震撼、感佩。毛主席陪女儿“捕鸟”时的举止神态、眼神表情,都将其为人父的那份暖意与爱意呈现了出来。关心儿子婚事时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此前反对是因为准儿媳不到结婚年龄,到结婚年龄后又开始催婚……尽管这些戏份并不多,有时候仅仅是几句对话,却将毛主席为人父的属性与特质,活灵活现地勾勒了出来。对国家而言,毛主席是伟大领袖。对儿女而言,他则是一名普通的父亲。

嘘寒问暖小战士的生活日常,与小战士“拉钩”互通书信,了解小战士家人的生存状况,虽镜头不多,对白也不多,却将毛主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烘托了出来。心系百姓,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这样的细节让毛主席显得更加伟大了。

为警卫员处对象而操碎心的戏份,尤其是帮警卫员写信牵线搭桥的情节,既让人忍俊不禁,亦让人心暖神醉,讲真,这样的毛主席实在是太可爱太平易近人了。而毛主席与小战士、警卫员打成一片聊家常、吃便饭、看大戏的生活细节,素朴、平实却又鲜活、饱满得让人感动与感佩。可亲可敬又可爱,这样的毛主席就是一个普通父亲、邻家大叔,如此接地气、贴近生活的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唐国强老师再次扮演毛主席,演技依旧在线。在对细节的呈现上,唐国强老师也游刃有余地演出了层次感、饱满度、丰实性,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的毛主席形象。

当然,《决胜时刻》里还有很多很多感人心脾、催人泪下的小细节。比如任弼时拉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坐在台阶下听的那段戏,当长征等历史事件跟着琴声一件件闪回而过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了。忆往昔峥嵘岁月,品今朝和谐盛世,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不努力,不发奋。

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银幕小荧屏上出现了很多献礼剧与献礼片。这些影视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事件,或还原或再现新中国成立的艰辛与不易。不过像《决胜时刻》这样另辟蹊径,以小处着手、从细节出发,以情动人、以情暖人的作品并不多。不得不说,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上,《决胜时刻》摸索出了一条颇具新意的道路来。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