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党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4篇)
来源:整理
西柏坡党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1
西柏坡,第一次知道这个地名是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记得历史老师讲到“同学们要记住,1949年3月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次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要背下来……”,可能是年龄的缘故,虽然很努力的去听老师的讲课,但还是似懂非懂,只知道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只知道这节课的内容很重要,只知道要死记硬背下来,而我对西柏坡所有的认识都停留在了这次会议上。直到高中的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这一课时,我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此时的我完全不用靠死记硬背去记住这一历史,因为它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深深的记在了我的心里,它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从此,革命圣地西柏坡成了我心中梦寐以求的地方。
当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这片土地,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时,内心无比的激动;
当我认真聆听老师讲解时,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是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是啊,中国的革命在这样一个深山中不起眼的小村庄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岁月,而这个小村庄也因承载着新中国诞生前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而引人注目,永久的载入了史册。为期两天的学习给了我正确认识历史、体会艰苦奋斗精神的机会,也给我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特别是老师讲到西柏坡流传的一首红色民谣,感人至深: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床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让我更加感受到了这里人民群众的纯粹与伟大,老一辈革命先烈的的奉献与担当。而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肩负着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责任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任。
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数字代表的含义让我记忆深刻,分享给大家共勉。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三大纪律: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确执行党的政策;
实行民主集中制。预防四种情绪:党内的骄傲情绪;
以功臣自居的情绪;
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
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六条规定:不作寿;
不送礼;
少敬酒;
少拍掌;
不以人名作地名;
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等。八项注意:同劳动同食堂;
待人和气;
办事公道;
买卖公平;
如实反映情况;
提高政策水平;
工作要同同志商量;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些数字使我明白,即便是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
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为新时代的国土资源事业增光添彩。
西柏坡党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2
2019年6月24日到26日,滹沱河畔,西柏坡三天的党性教育培训,印象深刻,深受鼓舞。重温党的历史,感受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断地努力奋斗的历程,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创新发展”是此次培训的主题,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解读,亲身体验独轮车运送粮食物资、抬担架运送伤病员等一系列的活动,深深感受到共产党的伟大、新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学习,逐步理解了什么是“西柏坡精神”,体会到了西柏坡精神的本质和内涵。其核心本质概括为“两个务必”、‘两个敢于’、“两个善于”、“两个坚持”。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没有骄傲自满、没有沾沾自喜,没有封官许愿、没有将权利、财物据为己有,而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为中国共产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指明了未来的前进、努力奋斗的方向,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全国胜利后能够长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完善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对共产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执政党,只有牢记“两个务必”,才能赢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发展,得民心才能带领大家走上强国之路、取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永远保持“进京赶考”的心态和精神,保持清醒的头脑,常怀危患意识,牢记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塔元村的参观学习,使我们看到了党的惠农政策下,新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务实精神,让老百姓发家致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社会才能稳定,百姓对共产党的信心才能更加坚定。
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教诲,也是一种警示,更重要的是传承。经过此次实地培训教育,我要把“赶考”精神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不忘初心,谦虚谨慎;牢记使命,踏踏实实工作;勇于创新,为外运事业的发展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不辜负共产党员这个神圣而光荣的称号。
西柏坡党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3
5月23日至27日,作为石嘴山公司2018年第一批赴西柏坡参加红色教育培训的党员,我们先后在正定县委党校听取了专题党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正定的实践探索》;参观了正定县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示范村”——塔元庄村;用心感受了中国共产党进入北平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红色西柏坡;在安新县白洋淀观看了雁翎队纪念馆和小兵张嘎村。
三天时间的红色教育培训,使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更加明白和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中体会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来之不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民族崛起,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无悔地信仰和热血换来的。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红色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上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务必”,蕴含了对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宗旨、目标和作风等极为丰富严格的时代要求,不仅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更为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远保持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开国进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勇于斗争,夺取胜利,永不停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西柏坡精神,体现的不仅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也包涵着与时俱进的博取和创新,更彰显了是实事求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次“红色西柏坡教育学习培训”期间,我认真地听,用心地记,用心灵去感受和领悟一种伟大精神的精髓。新的历史时代,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大步迈进在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的“快车道”上,正在阔步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征程上。作为国有企业的一名共产党员,学习、宣传、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有助于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爱国、爱党、爱企,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添砖加瓦、尽职尽责。
西柏坡党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篇4
2010年5月7日,司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参观学习。西柏坡地处太行山深处,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里,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西柏坡旧址前,我们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思绪纷飞。遥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出生入死,指引着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是何等的不易。坐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会场里,耳边响起了毛泽东同志语重心长的一段话,“……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和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同志,5月毛泽东同志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期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全国解放指日可待,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在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走向城市,从战争走向建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折关头,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做了著名的《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如何使全党同志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必须及时地,郑重地向全党提出这个问题,使全党同志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走进西柏坡,犹如走进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的历史。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
我们继承和发扬。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
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西柏坡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新中国又该是什么样子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碎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新中国的蓝图。这个新中国的构想,以过去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形成了明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即必须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及经济政策。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西柏坡期间,党中央、毛**准确判断斗争形势,抓住全国革命形势一片高涨的机遇,及时调整原先的解放战争进程预测,积极进取,加快战略反攻,大大加
快了中国革命进程,在最短时间内打败了蒋家王朝,最大限度减小了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痛,使国家尽早进入经济恢复和建设阶段。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挑战也前所未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特别是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必须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依依不舍的结束了西柏坡之行。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又重温了历史,重新了解了中国的发展史,再次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谢党支部组织这次活动,让我们又一次重温了党的发展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向老党员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人民,忠诚于党,为财政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上是关于西柏坡党员培训心得合集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