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班级公约,一年级班级公约内容(整理3篇 )
来源:网络
精选一年级班级公约汇总篇1
活动目的:为增进一年级三班师生以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也为了使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家委会积极组织了这次秋游活动。
活动时间:考虑到长假期间部分家庭出游的实际,本次秋游活动定于10月6日举行。
活动地点:经过家委会成员的实地考察,活动地点定为绿色庄园。
活动人员:一年级三班全体学生,每位学生由一位家长陪同参加。全班分为9组活动,每组由一名家长委员会成员及另外选出的组长带领,全程负责本组孩子们的活动组织、后勤服务及安全保障等工作。
活动筹备
家长委员会具体负责活动的筹备及材料准备等工作,具体如下:
车辆联络:由程诺妈妈负责;
物资准备:主要是购置胶棒、剪刀、气球、奖状等活动所需物品,由李滨妈妈、赵奕鑫妈妈负责;
条幅制作、姓名贴、车辆号的制作:由冯婕茹妈妈负责;
安全、摄影:由许家宁爸爸负责。
活动过程:
一、集合:
10月6日早上8:30在学校xx公园集合,按小组乘车:(1、2小组乘1号车;3、4小组乘2号车;5、6小组乘3号车;7、8小组乘4号车;第9小组的成员由组长分配,每辆车分配两名学生及家长。)20分钟集合完毕,8:50准时发车赶往绿色庄园。
各小组组长出发前到冯婕茹妈妈处领取活动用品。
二、排队集体游览绿色庄园,欣赏秋天景色。
三、小组活动
到达活动地点,老师讲明要求,分小组开始活动。
活动内容:起队名、编队歌、写口号(写在卡纸上)、设计队旗。(队旗上面要有队标)——学生参与,家长指导。
小队展示:报队名、唱队歌、喊口号,展示队旗——各小队学生依次全部上场。
四、午餐
自备午餐,够吃即可,不要多带。注意带好野餐布和垃圾袋。
五、亲自游戏——夹球跑比赛
游戏规则:
1、家长和孩子用胸部或腹部夹住球向前跑,双手张开,不准触球,触球违规就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2、每次比赛进行三个小组,不参加比赛的家委当裁判。
3、每组9名学生和家长都要参加比赛,如组内有人请假,则安排一人跑两次。
4、小组成员先跑完的为胜。
六、攀爬活动
带领学生到攀爬世界,学生自由活动,家长关注学生安全。
七、返回
下午四点,乘原车返回。
活动要求:
1、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如有特殊情况,请与各小组组长联系。
2、学生统一穿校服,要听从指挥,严守纪律,注意安全,有事需事先请假。不准单独活动,家长不准带孩子单独去玩其它项目。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2、上、下车要遵守纪律,家长在乘车途中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让孩子将手和头伸到车窗外,不要让孩子在开动的汽车上走动,以免出现意外事故。
3、要注意保护环境,特别是午餐后一定要将食品包装纸收进垃圾袋,活动场地不准留一片垃圾。
精选一年级班级公约汇总篇2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我不知道有多开心。
早晨,我老舅开着昨天新买的车带我去兜风呢。
上午,我穿着漂亮的新衣服,骑着我的三轮滑板车去“刷街”,路上,我心里想,别人怎么都看着我呢,我问妈妈,妈妈说:“因为别人都羡慕你呢。”噢,原来是这样。
下午,妈妈带着我和表姐、表哥一起到博物馆去玩,我们玩了碰碰车、卡丁车、蹦蹦床。我还吃了月饼,吃了梨子,平常我都不吃梨子的,真后悔啊,今天的梨子真是太好吃了,原来不尝不知道梨子这么好吃,所以每件事情都要尝试一下才能知道它的好坏。
晚上,我和爸爸放了鞭炮,吃过饭后,就和邻居家的弟弟一起玩起火把,玩得真开心,火把还是爸爸亲自给我做的呢。
中秋节真快乐啊!我们一家团团圆圆,真是开心极了!
精选一年级班级公约汇总篇3
《科学》一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近儿童生活,适应学习主体的发展需求、
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地球与宇宙、《它们是什么做的》——物质世界、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
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4、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的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的比较,认识动物的一般特征、
5、通过对人的观察,与植物、动物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大概念的认识、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动植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6、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7、能从多角度认识水的重要作用,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真正含义;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8、能够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
9、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10、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人造之分、
11、通过对身边常见的纸的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问题、经历对一张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能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的造纸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
1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并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知道它们的区别、特点和用途、
13、了解常见金属的,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金属进行分类、
14、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对塑料进行研究,知道塑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
15、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试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关心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正确使用材料,注意安全与健康,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
16、能针对某一特定的观察、设计情景,提出问题;知道问题可以有多种来源,爱提问题是一种好品质、能尝试把不能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找到答案的问题转变成可能;并能根据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标准提升自己能够探究的问题、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应用新课程理念,用好《大纲》、《教材》、《教师用书》三本书;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